爱因斯坦、牛顿、拉马努金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了。
拉马努金可是印度传奇数学家。因为家庭贫困哪里上得起学,十五岁就去工地扛大个了。然而他的爱好很另类:
他喜欢数学。
不知从什么地方,他弄到了一本数学著作《纯粹数与应用数学基本概要》,闲暇时他用自己特殊的计算方式,演算并解答了书中所有疑难公式,并且进行了推理。后来他的成绩得到了家人和外界的认可,被送去了英国剑桥大学。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哈戴接见了他;
更加意外的是:
他摇身一变从建筑工人瞬间成为了英国皇家学会成员。
这简直就是平步青云、就是傻小子做梦娶媳妇……。
拉马努金的推理和所提出的公式,对后来人类探索宇宙和宇宙黑洞,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惜在他那个年代,人们还不了解什么是黑洞,像他这样的人还有许多。
不是物以类聚吗?
他们是生而知之的天才!
哎!还是不讲他们了,总是长他人的威风,越说越伤心。还是说说自己家里吧。
曹雪芹,曹大作家想必是当当响的人物了!
他的话也不很着调,自己听着更是不顺耳,他说自己是一事无成半生潦倒。哇塞!你说说,这不是诚心想气死人吗!
他的一部大作,中国历史几百年没人能够超越,他竟然说自己是一事无成?还什么半生潦倒!
你说!这个世界上还有理可言吗!还是离他们远点吧。真的是越说越找不到感觉,神经都错乱了。
他们这群人纯属是生而知之的天才,离我们的距离虽在同一个星球,但要用光年来计算。还是说说自己比较贴切:
从小学会了1+1的问题……,毕业后托人赖脸找了个工作,也自认为”体面”的活了这么多年!我们是踩着前人的足迹爬行的,我们这群人好大,有个杠杠响的名字叫”普通人”。
别忘记了:是普通人组成了社会!
其实每个人都想成为天才。有人说,其实天才和普通人差不了多少!
差多少?没有尺子,没有圆规,更没有三角板,无奈之下憋出了一句:
就差被驴踢那么一脚!
哈!哈!这一脚就踢出去了十万八千里。有人统计过,天才的机率为百万分之零点一,结果还是普通人做了分母占据了”上风”。
天才依然还是凤毛菱角,还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才导致了当今学校里书包压倒孩子的结果。
天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作为普通人,我们是要缩短与天才的距离,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为天才,我认为即便是累死也成不了天才,更不能让驴去踢那么一脚,脑残的机率会更大。
那么如何才能缩短与天才的距离呢?对于这一点自己有几个观点要讲:
其实,学习和干活一样,要讲质量求效率,中国有句古语是:
磨刀不误砍柴工。其中磨刀是关键,砍柴的刀容易磨。这学习的刀,既看不到又摸不着,想要磨快就得另费一翻心思了。
人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定就是回忆。我所要介绍的这块”磨刀石”,就叫”课后回忆法”。
这是一块无形的磨刀石,它能把无形的刀磨得飞快。
这块磨刀石说白了就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从小培养效果会更好,会更加顺其自然的应用。自己是半路出家,但是也受益匪浅。那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自己的同桌崔小美,让自己认识了这种方法。
那时候的课程让自己焦头烂额,尤其是古代文言文的背诵,自己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一天早自习,自己正艰难的”啃着”散如流沙的之乎者也。因为上课老师还要检查背诵,可自己还读不成句子呢!不知什么时候崔小美已经带着风霜坐在自己身旁了,她是走读生。
”还背呢?小美轻声的问了一句。自己斜了她一眼拉长了声音反问:
你_会_背_啦?
”嗯,会了,”好轻松的回答。
自己正一肚子的没好气:
”我看着课本你背给我看。“
”行!我如果背古文,你不能从头开始看着。“
那你让我怎么看着?
”你得从古文的最后倒过来给我看着”。
啊?这还叫上劲儿了!自己更是七窍生烟,这古文自己还读不成句子呢!现在她要倒着背诵给自己看,这不是成心想气死人吗!
结果呢?自己是心服口服外加佩服。
最后自己问了她一句话:
”昨天晚上没睡觉吧?你太牛了。“
她神秘的低声回答了一句话,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声音还回荡在耳边:
”昨天晚上我没背书!“
那?做什么了?
背了一夜的炕坯。“
”背炕坯?不懂。“
”哎!你傻呀,就是躺在炕上睡了一夜的觉。“(过去的火炕都是用坯磊的)
哦!自己恍然大悟,就是从那天自己开始了对这种方法的应用。
崔小美告诉自己,背书不能急于求成,着急吃不上热山芋,欲速才不达。
开始慢慢读,要细嚼慢咽。能读成句子的时候,记下每句话的意思和句子的连接点。晚上睡觉前多看几遍,不要用大脑刻意去背诵。
然后就认真的去“背炕坯(睡觉)。“
特别提出的是:
早晨醒来的时候,大脑的第一反应就是闭着眼睛想昨天晚上所背诵的课文,想起多少多少就能背诵了。
如果运用熟练以后,所学的课文、公式、图形就会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浮现。如果想不起来的,绝不能等,要赶紧看课本或课堂笔记,这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己马上就应用了她的方法,效果果然提高了许多。开始应用这种方法,身体很不适应,头昏脑胀,总好像是在云里雾中、睡眠不足一样,等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直至现在几十年的时间,那时侯背诵的古文还张口就来,自己丢三落四的毛病也改良了很多。
后来在记忆的过程中,自己也总结了许多经验:
1 课堂笔记来配合这种方法的应用,效果更好。
2 上午讲的课程,课间休息的时候可以趴着课桌,回忆一下课堂上老师所讲的重点
3 中午休息的时候拿出一定的时间回忆上午每节课堂上的重点,不明白的马上翻看笔记或课本。
4 晚上自习课要按时、定点回忆一天所学课程的重点。如果有专门需要的还需要做为重点多回忆几次。
5 早晨一觉醒来,大脑的第一反应就是回忆昨天学的重点课程,回忆不起来绝对不能等,必须马上翻看笔记或课本。
在时间的节点上尽量使回忆规律化,以使大脑也尽快形成自然记忆规律。这种方法是一个滚动回忆的模式,自己后来叫它”滚动回忆法。”
学习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自己滚动回忆的习惯。
习惯养成了,目的就达到了。所学知识包括技能,在不自觉中就深刻进了心里。它的应用对提高记忆力和知识的积累有特殊的效果。这种方法,看起来好像很繁琐复杂,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千万不用担心它会占用你很多时间;相反它的速度快,会为你节省很多时间;还能锻炼大脑的运动性和立体成像的功能。
在回忆的过程中,合上眼所有背诵的知识会如同电影一样展现在眼前。滚动回忆法,不单是在学校中到了社会上参加工作也是一个金牌助手。比如记账,安排计划,配送货物等等,有一个不忘事的大脑会使你轻松加愉快。
崔小美不是天才,但她在自己的心中已经成为了天才。在自己对各科知识迎接不暇的时候,她却是顺水行舟,游刃有余。
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密集加点的阿拉伯数字,自己看了,简直就是瞎柴禾垛。这样的数字像沙漠中的飞沙一般是不需要背诵的,看来老师还是体谅大多数人。而她无需看表,就能从中准确的报出哪个元素的原子量,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用现代话讲她真的是:太牛了。
几十年后的今天自己回忆起来,能有一位这样天才般的老师而感到自豪。在这里我要对他说一声:谢谢。因为她的方法自己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并且把这种方法传给了下一代。虽然没能超越老师,但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自己不是天才,但却和天才擦肩而过,天才的光芒使自己的人生路不再黑暗,从而缩短了自己与天才间的距离。
作者:凡进 1803127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