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脸的胡须遮住了哈特曼教授的面孔,使他看上去像一位很凶、很难接近的老师。
学期第一个专题报告发下来,只有10分的作业,竟被老师扣去了2分,小约翰心里一阵沮丧。突然,他紧盯住手中的作业,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师刚刚宣布下课,小约翰已经冲到他的面前。还没来得及开口,老师却说:“我的课已经结束。有问题请与我的助手预约,明天上午我会在办公室当面回答你的问题。”
第二天,哈特曼教授办公室的门半开着。还未看到老师的面孔,已经听到教授说:“请进来。”小约翰匆忙地推开门,哈特曼看了看墙上的钟表说:“你迟到了2分钟。”
“对不起,第一次来,刚才走到另一个方向去了。”教授不耐烦地摇了摇头:“难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吗?我只在乎我们已经约定的时间。好,你今天的问题是什么?”小约翰拿出考卷,平放在老师的桌上,说:“对不起,我把Hartman写成了Hartmen,把a写成了e,今后我会注意的。可是,这个作业总共才只有10分,因为一个字母就被你扣去了2分。”
“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没有。”
“如果是这样,请让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回答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哈特曼教授在书桌上一笔一画用大写字体写下了“HARTMAN”,用手指在上面敲了敲:“这是一个人的姓名,写错了,就好像一只狗被称为猫。你认为这样的问题不严重?”
“我保证不会再发生此类错误,对不起。”
“我接受你的道歉。但成绩我不会更改!我有我授课的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将一只狗叫成了猫,而我还说他是正确的,那恐怕就是最大的错误了。”
这是小约翰20年前的一段经历,在这漫长的20年中,小约翰忘记了许多旧事,但这件事却永远记得。或许正是哈特曼教授关于“一只狗叫成了猫”的话语,使他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少犯了许多错误。
马虎是成败的关键。“把a写成了e”似乎无关紧要,可是如果“将狗叫成了猫”会是什么结果呢?不要以为大错是错,小错便不是错。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时小错恰恰会导致更惨重的败局,由此,马虎的危害可见一斑。
几乎在每次考试中,都有孩子因为马虎原因而丢掉本不该丢掉的分数。数字写错了,题目看错了,少答了一道题之类马虎现象几乎存在于每个孩子的身上。
那么,怎样才能帮孩子纠正马虎的习惯呢?
首先,父母需要找出孩子养成马虎习惯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纠正毛病。孩子养成马虎习惯的原因很多,总结下来,大致有如下几种:年幼时的马虎行为没有及时纠正,形成习惯;责任心不强,孩子应付的成分太多,缺乏真正的责任意识;孩子功课太多、作业太多,不快做做不完,于是慌慌忙忙,丢三落四,错误迭出。
其次,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橡皮是造成马虎的一个根源,反正错了可以擦,于是错了擦,擦了错,孩子不在乎。父母如果限制孩子使用橡皮,错了不许擦,孩子就会三思而后行,马虎现象就会减少一点。家长要教育孩子遇事不要慌忙,要冷静分析,避免丢三落四,这有利于克服马虎的毛病。
第三,父母要细心和耐心地纠正孩子马虎的习惯。纠正马虎的习惯,需要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开始。开始的时候应该把提高注意力的难点分散,比如:可以根据需要先让孩子多审题,只要把题审清楚了就可以了。在父母、老师不断纠正马虎的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会越来越集中。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减少甚至阻止马虎的出现了。
最后,让孩子形成自我检查学习作业的习惯。父母可以指导孩子自己检查、验证学习效果,而不是帮孩子检查作业,父母的检查应该在孩子自我检查之后,而且父母不宜具体指出错误,而应划定出错范围,让孩子自己查证。有些孩子马虎导致的作业错误,常常由家长检查指正,这种行为实际容易滋长为马虎的温床,此种教育方法不但对克服孩子马虎的毛病没有好处,还可能导致孩子的依赖心强、没责任心,从而更加马虎。
父母要让孩子为自己的马虎行为承担责任。比如,由于马虎,取消某项外出游玩的计划,取消一次看电视或电影的娱乐活动;也可以罚他背诵两段有关讲不马虎的格言、名言、谚语,或者学讲一个有关的故事。
哈佛的家教精髓:
让孩子有目的地写正楷字、画笔画、淘米、挑沙子、择洗蔬菜、算水电费、做动脑筋游戏等都可以让孩子改掉马虎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