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邕受命离去,李乘风与尹凡徒步来到后山,看到漫山遍野的灵豚,跑的最欢实的都是未曾阉割的小灵豚,在树荫下躺着挺尸的多是肥豚,自从失去了身体的某个部位,这些肥豚都格外懒散,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倒是上膘很快。
“新的豚舍盖的怎么样了?”李乘风忽然问道。
“已经盖了八百间新豚舍,其中五百多间已经投入使用,另外三百间至少还需一个月时间去去潮气,正在盖的还有一百多间,但,灵豚实在是太能生了,豚舍仍旧不够用。”
“先不用盖了,新豚舍种母优先,其次种公,至于肥豚跟半大的小豚就先在外面养着吧。”李乘风想了想,白养着这些肥豚也没有用,不如卖个人情:“每天送给下院的肉食加倍,另外,去白墙执事处贴上公告,就说灵豚院为全派上下提供免费肉食,长老与真传弟子一天可领十斤灵豚肉,亲传弟子与黄衣执事每天可领八斤灵豚肉,内门弟子与白衣执事每天可领五斤灵豚肉,外门上院弟子与黑衣执事每天可领两斤灵豚肉,杂役可以凭灵石购买,每块下品灵石一斤灵豚肉,每天限额一斤;全派每天限量供应两千斤,当天购买,先到先得,过期不候。”
“执事大人,两千斤可不是小数目,加上下院肉食翻倍,咱们一天需要提供两千六百斤灵豚肉,差不多得宰杀四五头肥豚才能够用,会不会太多了?”
“不要紧,你照做就是,难得咱们灵豚院能有露脸的机会,总有人会记好的。”
李乘风看似随意的规定其实暗自提高了亲传弟子的地位,亲传弟子想要做事,一般都会从白衣执事做起,做出成绩才能晋升黄衣执事,而黄衣执事大多本身就是亲传弟子或普通长老,他们地位自然比单纯的一个弟子要高。
这规定妙就妙在黄衣执事还不会反感,因为他们本身也多是亲传弟子,提高了亲传弟子的地位对他们是有利的。而个别普通长老身份的黄衣执事又能按长老身份领取豚肉,与真传弟子地位等同,更是大大长脸。
唯一受损的就是单纯的白衣执事,本来单纯的白衣执事地位是略低于亲传弟子,而高于内门弟子的,李乘风规定一出,立刻就把他们打落到内门弟子的地位。
不过,此举注定会受到亲传弟子、内门弟子以及他们师尊的支持,而李乘风也会随之受益——他享受亲传弟子待遇。
本来亲传弟子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师傅,可以随时指点修行,随便赏赐几件用不到的法器都能受用无穷,而李乘风恰恰没有自己的师傅,所以他只能在藏书阁自己摸索,他的亲传弟子待遇也就大打折扣。
但是,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没有待遇可以创造待遇。
首先,把普通亲传弟子地位提到黄衣执事标准,这就是第一步。
虽然李乘风这规矩没有门派背书,但绝对不会有人胆敢私自降低亲传弟子待遇,否则就是与绝大多数人为敌,要知道,亲传弟子可是随时会晋升真传的,那就是真正的一方大佬了。
久而久之,亲传弟子与黄衣执事同等地位的概念就会深入人心。以后闵大海之流遇见自己,不用扯虎皮吓唬他,光自己亲传弟子身份就能压的他死死的。
尹凡见李乘风陷入思索,就打算默默告退,因为需要去白墙执事处,尹凡是必须亲自去的,他雇佣的仆役在灵豚院自然无碍,却没有权利在仙门其他地方走动。
“等等,先派人给我抓头灵豚,做一锅灵膳,我要用。去吧。”
“是。”尹凡赶紧先吩咐仆役为李乘风杀猪做饭,自己则亲自写了一个告示,准备贴到白墙执事处。
一年来,尹凡进步神速,已经练字有成,而且,帖子白墙执事处的告示也不需要多么精妙的字。
说起白墙执事,倒是大名鼎鼎,因为他是全派上下公认的最没有权利的职位,因为是前任考功堂堂主亲口设立,给了个白衣执事的级别,干的却是杂役的活,手下更是一个人都没有,权利就一个——管理白墙。
所谓白墙就是考功堂的外墙,最开始是一名亲传弟子在附近丢了祖传的玉佩,于是贴了个寻物启事,后来有一批弟子因考功不过,被罚外出任务,他们便在考功堂外墙处商量互相结队,不知谁灵机一动,将自己任务的目的地与队友的要求用纸写下来,贴在了墙上,所有人一目了然,很快就集齐了队友,他人纷纷效仿,开始在墙上贴大字报。
渐渐的,考功堂外就贴满了各种讯息,有寻人寻物的,有招募队友的,有兑换物品的,有请人授课的,甚至还有寻求道侣的,各种信息越来越多,前任考功堂主干脆设立一个白墙执事,专门管理清理白墙外的废旧信息。
考功堂主乃是最高级别的青衣执事,当时是由当今掌门的四师叔梅天珏真人担任,曾经辉煌一时,她随口一说,便设立了一个执事的职位,而且内务堂不敢怠慢,在定级时将白墙执事职位定为白衣级别。
执事级别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级,白衣虽然只是第四级,但最高的青衣与红衣两级执事全由长老及真传弟子兼任,所以,普通执事能升白衣已经是很厉害了,再进一步做到黄衣执事就已经到头,连未得真传的普通长老都不能例外。
比如,外院藏书阁姚长老,就是一个黄衣执事,因为未得真传,无法晋升,已经镇守外院藏书阁五十余年,很可能会在职位上终老。
李乘风之所以突然全派示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灵豚院执事的位置上待不长久了,现在虽然没人看上灵豚院这点家当,不代表以后没有,一旦天子封赏下来,百里方圆的土地所有权绝对会有人眼红,六只灵豚换一县之地,谁都知道是赚翻了,但灵豚价值仍会被高估,灵豚院就会成无数人疯抢的香馍馍,自己没有过硬的靠山是保不住的。
灵豚放到后山只是一只猪,送给门派则是实实在在的功劳,李乘风已经决定,尽快将三千只小灵豚转移一半,运到山下,作为自己起家的根本,至于剩下的,如果门派想要,随他拿去就是。
三千小灵豚中有一千四百多只母豚,李乘风至少带走一千只,这一千只母豚都已经两个多月大,再过一个月就会初次发情,三个月后就会二次发情可以当做种母,六个月后就会生下新的小豚,每只生育二十只小豚,就是两万只左右,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