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突然来了一串海派脱口秀一般的表演,声音宏亮,深情并茂,我忍不住想要鼓掌。
“话说回来,你外公身体还好吧。”老周关心道。
“很好,外公身体一直都挺好的,就是稍稍有一点点关节炎,所以这几年也不去文庙摆书摊了,本来每周日一定去的。”
“哦呦,个么啊不算什么事,人么上了岁数总归有点这里那里的小毛病,对吧。”
我连连点头,“是的,是的。”
“反正现在昌里路那边热闹的不得了,看病什么都方便。”
“那是相当方便,还有家庭床位,每周医生会上门的,不过外公还不需要医生上门,他就是不能多走路,膝盖不要承重就好。”
“少吃点红烧肉就好!”说完,老周又哈哈哈大笑起来。
船靠岸了,我和老周伯伯说再见,他再三叮嘱,“帮我问好啊,一定要帮我问好啊。”
“好的好的,周伯伯再见。”
我推车上船,由于自行车不能离身,因而无法去到二层,两点二十分,船上只有十多位乘客,相比父母那代年轻时候的热闹,现在的摆渡船多了一份清雅和文艺。
这种熟悉的感觉,这种听着滔滔江声,周围吹过习习江风的感觉,好像站在这里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和妈妈,是小时候的立夏,是那个一到周日就跟在外公后面往二手书市跑的小女孩。
我打开瓶盖,喝了一口水润润嗓子。
离开学校已近两小时,我骑车很慢,想着晚饭前到家即可,所以也不匆忙。
踏上摆渡船,船行过半,只觉江风润泽,稍有的一点点疲乏也消散无踪。
悠悠然,洋洋然,记忆涌过,小时候外公带着我和书从浦东到浦西赶书市,早上坐船出门,也是这样的江风,悠悠然啊……让人觉得温暖和包容,大概上海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也和黄浦江的风一样,悠然、温厚。
江风吹过,生机盎然。
外公每次摆摊只带三十多本书,说卖完就带我吃排骨年糕,我点点头。那是九十年代末尾,记忆依稀,江水和书,却像锚一般,牢牢抓着我。
正如老周伯伯所推荐的那般,从南码头路出站,我便沿着滨江大道一路向前。
这条风景秀丽的滨江大道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全长22公里,骑着车,沿着江,几百米一处风景,几百米一处望江驿。
要说这两年我假期回到浦东,最喜欢散步、听音乐、吹吹风的地方一定就是滨江大道了。
沿着专用骑行道一路往家的方向踩着踏板,雨后的滨江大道,空气格外清新。
六月初的天气,雨后太阳将露未露,淡淡的光与往来的江水潺潺,浅阳追着水花,似一排排琮琮然的小银铃,等待着斜阳织霞的傍晚。
傍晚的滨江该是怎样一番美景啊。
岸上小花灿烂,雏菊、牵牛、小月季,就连酢浆草也是一行行五线谱上柔软的音符。
没事,毕业啦,以后天天都能来滨江散步,只要有钱有闲有理想,立夏,阳光雨露从不辜负每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