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皇在朝中两位权臣在相互争斗之时,也在底下揣摩,想着何时让文一鸣也掺一脚进来,这样一来整个朝中权臣都在私下对抗,对军事改革的阻挠就没有那么强了。
陈皇像往常一样正常早朝,在百官行礼之后,陈皇让兵部尚书宋公卿讲述一下大燕王朝军队的实况,宋公卿说道:“殿下,请恕臣下先举例我朝与佛郎机国火器之差距。”陈皇示意允许,宋公卿接着说道:“佛郎机国近年来所产单兵火铳,威力巨大,能百米有效杀伤敌方,其特点就是简易化,杀伤力和准确率比前明所产佛郎机优越,而我朝目前所有火器乃是前明所造,性能和作战实力早已落后,故臣下斗胆提议其工部门下大胆创新造器物,可立奖惩制度,考察其门下成员对火器和其他器物创新程度,如果能够发明和改造器物,就予以赏赐激励,如果长期浑水摸鱼吃干饭不干活的成员工匠,就可予以裁撤,以减轻我朝财政负担,工部以奖惩制度作为考察的重点,势必会大大提升我朝的军事改革事业。”
陈皇听完笑道:“不错,宋爱卿所言真如朕所之意,不知黄爱卿可否办妥此事?”
黄奕听到这番话有点慌张,听到宋公卿这么说,自己内心也在犯嘀咕,心想:“要是那些家伙都是吃干饭的,一个个到时都被裁掉了,那我哪儿还有脸见皇上....这不是故意要我难堪吗?我记得我没惹到过这位宋大人呐!”
黄奕由不得他自己的想法,只能硬着头皮答道:“臣遵旨。”一边想一边还不忘瞟两眼宋公卿,此时孙贤仲内心乐开了花,居然没想到他被宋大人给整了。还不忘捂嘴偷笑。黄奕回过神来瞟着孙贤仲,孙贤仲捂嘴笑着又瞟了过去,见到恰好黄奕也在盯着他,立刻变得一本正经,把脸收了回去。
陈皇提议百官缩减俸禄开支,为顺利进行军事改革而献出力量;却没想到百官开始以各种理由推脱发难,想罢黜这项军事改革,这很显然是触及到了百官利益开始跳脚了。
此时一向站在一旁不做声的文王爷说话了,他向着陈皇说道:“陛下,臣斗胆一言。”
陈皇看到文一鸣难得提议,好奇的准许了,说:“文公居然有话说,快快道来。”
文王爷说道:“陛下,依臣愚见,切忌造新物运动不可全民推广,不适宜我朝实况;既然我朝如今要兴革军事,还号令天下学子大胆制造新器物,就应该要以朝中官员先行为榜样,让他们先站出来示范以鼓励大燕王朝文武百官在空闲业余造新物,不求能创新,但求能为百姓做事,造福一方,这样一来就不仅不用减少百官俸禄开支,还能鼓励创新增加百官的津贴,一举两得。”
文王爷的一番话,震惊整个朝野,最感激的莫过于黄奕,因为这下子就算死了也有垫背的;最恨的,莫过于满朝文武,纷纷表示反对。最惊奇的必然是陈皇,他万万没想到居然文一鸣选择和他站一起。
满朝文武口诛笔伐直指文王爷,说文王爷站着说话不腰疼,还哭诉皇上,说什么术业有专攻,朝中事务繁多抽不开空什么的.......
陈皇微微一笑,说道:“既然诸位爱卿朝中要务繁多,抽不开空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就交给黄爱卿处理了。”说完宣布退朝,孙贤仲在百官前抢先说:“大家别针对文王爷了,都是为了大燕王朝的事业,文王爷也是尽心尽力,都散了吧!”
黄奕一脸迷茫,魂不守舍的走出了殿堂。
路上随着百官一起走,百官们还不忘一直围着追问黄奕,问他是不是皇上真的要减少俸禄,只见黄奕一手撇开,“别烦我,老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说完便快步走开。
陈皇一边回宫一边揣摩文一鸣的用意,虽然迟早都要动他,因为牵扯到自己统治王朝的安危,不得不削权,但今日这一番人情让陈皇今后针对他的行动更为人性化了一些。
文一鸣微微一笑,一路上百官千夫所指,很显然刚刚他们的气还没消,虽然没有指着鼻子骂他,但也由不得一些阴阳怪气的话从他们的嘴边说出,一路上搞得文一鸣满头苍蝇,虽很不愉快,但内心却感觉十分舒畅和坦荡。
他清楚自己也算是为皇帝解了围,堵住了百官反对军事改革的异议,让陈皇有台阶下。
那究竟是不是一定要砍百官的俸禄开支呢?那怎么可能呢,皇帝已经探到了水,对统治者来说要软硬兼施,一方面军事改革还是需要开支的,另一方面百官的意见还是要看着点的,那么统治者一般就折中意见,另寻他路,为政者手上有的是牌下,如果仅仅只是一张牌的话,那皇帝之位就不用长坐了。
下一步棋,陈皇又该如何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