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自以为易主中原就可安然无忧,殊不知底下还有诸多人物打算让它滚回陕西放牛去!”身处北京城的老百姓到处都在流传着类似的话语,终于传到了李自成的兵部尚书陈书宇耳朵中,收到这类流消息的王管家告诉了他,然而陈书宇突然大发雷霆,直指王管家“心术不正、其心可诛!”可怜的王管家挨了一巴子,跪在地上求饶。
痛哭流涕的王管家说道:“大人!您饶了我吧!我这是有贼心也没贼胆啊!小人这只是从街边听到这类流语,并只想告知大人京城内有人制造流言蜚语这等人十分歹毒啊!大人求求您放过小的吧!”
冷脸底下又露出诡异一丝微笑的陈书宇淡慢说道:“老爷岂有如此不分是非的念头,只是皇上要是知道这回事儿,那么连坐的可不止北京城管事的那个三品官,还有我这京城守备队也脱不了干系,你小子的忠心我怎么会忘了呢?接下来帮我做件事。”
刚才差点被吓死的王管家立刻止住了泪水,赶紧起身谢过大人,说:“大人,您有事儿尽管吩咐,小的下去后定办妥这件事儿。”
陈书宇笑着说道:“我让你去户部找文尚书,说本将有极品贡茶与之笑谈佳日,不过不要偷偷摸摸的,就说本将与之商议本朝适龄壮丁征召事宜,快去吧!”王管家接到任务后谢过老爷并走了出去,看到王管家走远后,陈书宇起过身来走到庭院望着夜空明月高照意味深长的捋了几下胡子。
王管家不急不慢的走到文府,见到文府上几个下人在扫地,文管家走过去问道:“府上老爷可在宅中?”话音未落下闻声走来的赵管家应声说道:“这不是王管家嘛,登门府上所为何事呀?”王管家转过头来乐呵呵的回道:“哟,赵大管家在呀!”;赵管家也迎面相笑说道:“新来的下人不懂事儿,咱们两家交往深厚他们都不太了解,希望王大管家能多多体谅一下呀,嗯哈哈哈.....话说回来,王大管家来府上所为何事呀?”
王管家不急不慢的说道:“我家老爷有请文大人到老宅做客,想让文大人品尝一下福建上贡的极品龙井茶,所以安排老奴前往府上告知,麻烦告知您家老爷一声,老奴即可安心回去复命呀。”
赵管家笑道:“哎,小事而已何必如此客气,咱家很多事都需要陈大人的关照才行呐,行吧,我这就去告知老爷一声。”文之鸣此时慢慢推开房门走出来说到:“老夫知道了,等老夫安排户部几名伙计随后就到,望王管家回去后报与陈大人。”
王管家躬下腰来抱拳回话:“文大人放心,老奴定会按时交差,那么老奴就告辞了”。文一鸣嗯的一下点头。赵管家说道:“快回去告知陈大人吧。”王管家随后离开文府回到陈府。
文一鸣叫来户部两名管本的小官和一群算账的先生带上两马车的户本,径直向陈府而来
陈书宇在收到王管家的回话前,立刻就安排了底下带兵伍长分批带入府后山,密谋预备谋反事宜,此时文一鸣到达府上,王管家安排工作后,请文一鸣走到了老爷客房并打开密室,密室里面只有几盏油灯,还有一副壁画,王管家将壁画拉开,并打开后面的装置,一道门缓缓打开,文一鸣径直走进里面。王管家在看到文一鸣走远后立刻把门关紧,着急的去和小官和伙计一起算数。那么究竟要户部算什么数呢?
原来是李自成早知道底下有异动,将朝中财务把控着,不仅这个还把控着底下军队,每个营里面穿插着眼线,防止有人密谋造反,而陈书宇在朝中军权最大,对此疑心最重,早就对陈书宇有提防,故而陈书宇本心无反被逼造反,有点朱棣的味儿了。让他没想到的是,文一鸣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不仅如此,底下穿插的眼线都有策反的,而且就连宫中离李自成最亲近的太监都是被策反的,所以至今李自成还被蒙在鼓里。而且陈书宇势力之大早就勾结了后金予以支持,并准备将户部关于本朝政权要务人员资料交于后金做为合作的诚意。
原来户部送过来的两车户本是本朝官员的资料。那么陈书宇打算与文一鸣一同将此物送于后金作为合作的诚意?不以然,陈书宇早有打算,吩咐小官和算账先生造出半假半真的户本,作为谈判的诚意下个月五日,即过一周将一同前往盛京,与后金谈判。
那么招待伍长又有何用意?陈书宇料到军中有未策反的眼线,还有一些将领不知其心如何,是否真正愿意跟随他,以防不测,陈书宇决定叫来军中伍长,即不算的上是官,也算不上是大头兵的伍长,他们的心思好琢磨,只需要安排适当的银两,并挟户本上所得知的家庭信息委婉胁之其家人,此等人最好控制,他们作用就是稳住底下最基层的小兵,因为他们是离小兵最近的“亲人”,从征召入伍到上战疆场都在一起,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居多,他们能关键时候听伍长的话,就算有个别情况,但总体大局不成影响,也为干大事那天提前打好预防针,避免行长以上军官随意灌输另类理念。
不仅做了这一手,陈书宇在南明也安排了旧部进行秘密活动、舆论宣传,故意制造大顺南伐的氛围来。南明当局十分惶恐,在整兵备战中;这一切都是陈书宇为了做给大顺看的。
五日将至,陈书宇安排底下同僚已经到达盛京城郊,为了谈判提前一日隐秘的住进客栈,位于山东的起义军准备完毕,为了制造一切安好的气氛,军中各项事务正常开展,操练的操练。
宫中密报李自成南明有北伐动作,李自成从花天酒地中惊醒,急忙召见兵部尚书备战事宜,但此时兵部尚书陈书宇早已北上与后金谈判,李自成即不耐烦的安排兵部其余官员准备各项工作,却不怀疑陈书宇干嘛去了。原来陈书宇北上与后金谈判议和是早已报备过他,并得到了允许,此时此刻就算要求即刻赶回来也不够时间再安排底下伐明的准备了,只能让兵部和诸多大臣们商议如何对敌。此时此刻的李自成貌似对南明和后金的事务所谓到了不屑一顾的水准了,竟返回后宫去和爱妾刘淑怡玩乐去了,底下的大臣们个个嘴上不说,心里却哀叹道:“天下要大乱了,殿下居然还在玩弄女人,天要亡顺了”。
五日,陈书宇与后金皇太极谈判,表面上是缔交两国付不侵犯条款,其实是在暗中商议后金借兵陈书宇而谈判;皇太极热情洋溢的说道:“贵国天子乃天命之所归,将军因何故而借兵?”陈书宇笑脸相迎,说道:“末将求兵乃为伐明所备,还望老兄给予支持”。
皇太极说道:“好办,我朝与贵国乃同属之交,我父辈乃为祖上被大明所陷害故而起兵反明,只为把明皇首级取下即可完成为父之夙愿,但我朝借兵也得看贵国的诚意,而可让我朝官民所服呀!”
陈书宇真挚的说道:“正是如此!我朝百姓正是由于大明苛税暴政,吃不上饭饿肚子才起义赶走他们,如今仍然在我朝南方占据,我朝百姓的心愿就是为了能够早日实现统一,才日益期盼大顺能够发兵南下直取南明,使之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但如今国力仍稍差,为了防止我朝南明余孽与南明暗中起事,真诚希望大王能够将一千精兵借于我朝,我朝事后定会予以分利,每年定给贵国贡上粮食、物品和钱财。”陈书宇说完并将户本递交皇太极,皇太极接过手给吴三桂查看真伪,确定无误后,皇太极爽快答应陈书宇,并让陈书宇将一千精兵、马匹和战车火炮拉走。
可是皇太极会这么安分吗?非也,他暗中安排底下降顺、南明的军官将领,在各自地方传信商会,商会召集各大地域的商家宣传准备造势,宣传陈书宇将带金兵入关造反,暗示大顺抓紧准备防范;并在南明官员之间也造势,说大顺即将南伐。结果,陈书宇和皇太极都使用了这一招,那么谁将是最后的赢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