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思前想后,虽然接受了郑国修建沟渠的要求,但他还是决定给韩国一个教训,要不然让其余各国都来秦国搞上那么一手,那秦国的东进的脚步岂不是会被无限期的延后。
其实吕不韦面对这种阳谋的方式甚是无奈。相比于阴谋,阳谋更为可怕,阴谋只是圈套,只是诡计,只要能认清阴谋的真面目,都是可以化解的。可是阳谋不同,阳谋是你知道对方的目的,也知道这样做会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可纵使这样,也必须面对,必须心甘情愿的入毂。总之阴谋可破,阳谋难防。
吕不韦也打算给韩国来一出阳谋,让韩国知道什么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吕不韦就是明确的告诉韩国,我就是要用这理由来攻击韩国,你又能奈我何。他吕不韦就是要用韩国给天下做一个例子,阴谋对付秦国者,征之;阳谋对付秦国者,征之。
咸阳宫,议政殿。
“陛下,郑国可以让他为秦国兴修水利,但韩国的阳谋不能得逞,必须给韩国雷霆一击,要不然,我秦国岂不成了任人戏弄的玩偶了,必须用韩国血的教训告诉天下,捋虎须就要有被虎咬的绝悟。”吕不韦在大殿上说道。
大殿上的气氛非常严肃浓重,没有人反对吕不韦的意见,所有的人都点头,征讨韩国已经成了秦国上下的共识。
这一刻,秦国上下无比的团结,因为他们都感到了被戏弄的耻辱,必须要找回面子。这一刻,他们没有了利益纠纷,没有了政治较量,没有了权力制衡,他们兄弟虽阋于墙,但能外御其侮,这也是秦国突出于其余六国的特点,也是秦国能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
“那派遣何人出征较为妥帖。”王琯说道。
“这一战,必须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打下秦国,战之必胜,要不然,就不能展现我秦国的威严。臣建议派遣大将军桓齮出战。”吕不韦说道。
其实这场战斗并没有什么悬念,除非那个人被重用,可韩王安一向对那人疑心很重,所以依照现在秦国和韩国的兵力对比,别说秦国兵力是韩国的数倍,而且个个骁勇善战,就是一比一的兵力,秦国也是必胜的局面,这场战争,就是一个高光的资历时刻,是一个瓜分战功,瓜分政绩的时刻。
“桓齮将军年事已高,恐怕难已完成此重任,寡人觉得蒙敖将军刚刚打了个大胜仗,士气高涨无比,且就在晋阳城中,不如让他速出晋阳,攻打韩国,也好打韩国一个措手不及。”嬴政不断的试探着吕不韦的底线,只要吕不韦显现出怒火,他就会向吕不韦妥协,毕竟他的实力还不够,还太弱,还不能暴露,否则不能在关键的时刻给吕不韦致命的一击。
吕不韦没想到嬴政如此急切的将他的将领推到前台,他怎么能忍受让自己制作的蛋糕被人全盘拿走,刚要说话,便听尉僚王琯说道:“陛下,吕相,下官有一言,桓齮将军年事已高,而蒙敖将军又是刚刚打完仗,需要修整,不如让桓齮将军和蒙敖将军同去征战,一来让二人优势互补,二来让各国也看出我大秦对于此事的重视,确保万无一失。”
吕不韦本来在和嬴政对视,不过听到王琯的话,他恍然大悟了,他和嬴政一统发展是最好的结果,嬴政的年纪越来越大,到了他亲政的那一天,他若是再这样专权,恐怕会引起整个朝廷的不满,让嬴政的势力有提升,然后在可控范围内,是最好最好的结果。
嬴政和王琯确认了一下眼神,这是嬴政的底牌,也是他的计策,要是桓齮在征战途中突然暴毙或者战死,谁又能说出什么。看来是时候出动暗卫了。
吕不韦没想到嬴政会如此快的对他动手,而且毫不拖泥带水的减除他的羽翼,当他后知后觉的时候,嬴政已经迅速做出了反应。
三日后,少年的嬴政穿着华贵的冕服,在咸阳的东郊举行盛大出征仪式。礼官在祭坛里焚烧钱帛纸币,祭坛前摆放着牛头、猪头、羊头,是为太牢。嬴政双手作揖在胸前,手里插着三炷香,等着礼官念完告天檄文,就能吹响正义的号角,秦国的威武之师就能一举拿下韩国。
“秦国雄狮,替天行道,为王兴师。韩王安背信弃义,诡计多端,竟以如此手段对待领邦,毫不顾及两国了邦交条约。今我秦王兴正义之师,讨伐韩国,告慰皇天后土......”礼官的檄文念完,嬴政便大声说道:“将士们,我大秦之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等待这你们凯旋的消息,等待着为你庆功!”
“吼!吼!吼!”秦国的将士们群情激愤,恨不得立马投入战斗。
“桓齮将军,一切都交托给你了,到时候,你和蒙敖兵合一处,强强联合,等你们得胜归来,寡人为你设宴咸阳宫。”嬴政说道。
“多谢大王,桓齮定然不负的所托。”
“将军请上马。”
“诺”
秦国的大军出征了,浩浩荡荡的竟有二十万之多,再加上蒙敖的十五万,足足有三十五万人马。要知道,长平之战的时候,坑杀四十万赵军,也不过出动的二十万的军队。
不要疑问为什么会派遣那么多人对付一个废物的韩王安和一个弹丸大的韩国。不要轻视它,韩国不是没有谋士,只是没有被任用,若是他出马,恐怕这三十五万人也比一定会占得便宜。
蒙敖也早早的埋伏在了韩国的边境,他太忌惮那个人,虽然他是一个口吃,但他的兵法。治国之道,在全天下都是独一无二的。
韩国到底有何能人,竟然能让秦国人如此的忌惮,又让蒙敖这绝世的名将不敢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