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1200000015

第15章 二、关于龙起源的种种观点

关于龙的原形问题,即关于最早的自然龙问题,是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由于龙具有许多动物的特征,既有足,又有爪;既有角,又有鳞;既有鬣,又有须,不少人仅依据某一特征论述其起源,所以就产生了众多的关于龙的原形的说法。现择其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说法予以介绍。

(一)龙的原形为蛇说

著名学者闻一多在20世纪40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形,他认为,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是蛇。他说:龙“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可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大蛇的名字便叫做‘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Klan,即氏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孙作云也研究过龙,他与闻一多的观点略有不同,他认为龙是蛇的神秘化。他说:“在中国原始社会,在中原地区,有以水中动物或两栖动物作图腾的几个近亲氏族。他们结成一个联盟,其中最主要的是以蛇为图腾的蛇氏族。蛇加以神秘化,变成图腾神物,就是龙。因此,蛇氏族也就是龙氏族。他们的大酋长就是蚩尤和禹。”

李埏的观点与孙作云的观点相似,但略有不同。他说:“从龙的形状和特征看来,它与蛇最相类似;大概古人就是以蛇为蓝本,依照蛇的形状和特征,再附加某些想象,而塑造出来的。”在他看来,“在龙崇拜出现以前,蛇早已受人崇拜。那就是蛇图腾。”同时他又认为,“并非蛇变为图腾神物就是龙;而是蛇图腾在走完它的历史过程以后,转变而成了龙。龙崇拜已经是一种灵物崇拜,不是图腾。”

刘敦愿也认为龙最初的形象是蛇,但与上述学者所说略有差异。他说:“龙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神物,传说的起源既早,流传也很广远,内容十分复杂……但历史地考察起来,不过是一种对于爬行动物的原始宗教崇拜的延续和发展而已,最初的形象是蛇,所代表的自然力量是土地。”并认为,“有角的龙就是蛇,以角来表示其神异性,甲骨文金文所见的龙字都是如此。《洪范?五行传》郑玄注:‘蛇,龙之类也,或曰龙无角者曰蛇。’两者原系一物,说得很明白。”

王昌正也主张龙的主干部分应为蛇。他说:“我认为,龙的主干部分应是蛇……龙具有很大的神秘性,更容易被后人把那些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的神灵性托附在它身上,使它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物。北方诸族与马为友,就添上马的特性;南方诸族生活在水边,与鱼为伴,就添鱼的鳞和须;为避蛟龙之害(其实是鳄),就附上鳄的特性,这些传说遗留下来,为后人采入史中,而研究者征引这些资料,自然就会出现龙主干说的分歧了。”“从原始形态的蛇经人们画蛇的‘画蛇添足’到威风凛凛的龙,人们赋予它许多灵性,其实不过是图腾崇拜的延续和发展而已。”并说:“总之,不管龙的形态变化如何,其主干部分还是蛇。”

徐乃湘和崔岩峋在1987年也认为龙是以蛇为基础的,但其说与前人又略有不同。他们说:“从宏观上看,它不是某一族或某人在某时一下子‘创作’出来的,也不是图腾的合并,更不是把几种动物的肢体简单进行拼凑而形成的。”“龙是以蛇为基础的。而发展变化了的蛇图腾像就是龙的形象,这也正好说明为什么古代龙蛇不分。”

秋浦也认为龙的原形是蛇。

台湾学者袁德星亦主张龙的真相是蛇。他在1978年所写的论文中指出:“宗教上文化中的蛇便是龙。”“蛇晋级为龙,完全是文化行为所造成的。”

(二)龙的原形为鳄鱼说

据笔者所知,最早提出龙的原形为鳄鱼的是中国古虫专家卫聚贤。他在1934年出版的著作中便说“龙即鳄鱼”。

一些外国学者也认为龙是鳄鱼。如L?霍多斯(Hodous)认为:“龙是一种神话的东西,有时候也像鳄鱼。”E?利奇(Leach)则引用一位专家的话:“龙是一种像蝎子或蜥蜴形态的鳄鱼类。”

20世纪80年代后,主张龙的原形为鳄鱼说者越来越多。王明达在1981年说:“龙形象的基调是鳄。”

周本雄于1981年研究扬子鳄之时谈到龙与扬子鳄的关系,他认为扬子鳄除没有角之外,面容酷似龙,可能就是龙形象的取材。

祁庆富也于1981年认为,“‘龙蛇说’至今在学术界还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龙蛇说’无法把‘龙’的产生解释清楚……看来,龙形始于蛇,还不如说形始于鳄更合理一些。”并认为“鳄鱼在中原地区由稀少到灭绝,给‘龙’变为神创造了极好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世人的添枝加叶,加上统治者伪饰神化,由鳄鱼起源的‘龙’变得神乎其神,秘不可测,成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神物。”

王大有认为龙不是起源于蛇,而是起源于鳄,他认为:“中国最原始的龙,是湾鳄、扬子鳄――中华鼍龙……见于甲金文的象形字‘龙’‘蛇’各有明确的不同形象,悉知龙、蛇原本是不同的动物,因此才有不同的象形图文。”

何新于1987年放弃龙为云说,认为龙的真相是食人巨鳄。他说:“龙在古代确实是存在的,它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称做Crocodilus Porosus的一种巨型鳄――蛟鳄。”

旅居加拿大的古史学者许进雄亦认为龙的原形与鳄鱼关系密切,他说:“龙的特征,脸部粗糙不平,嘴窄扁而长,且有利齿,是鳄鱼之外,他种动物所无的异征……扬子鳄每在雷雨之前出现,有秋天隐匿,春天复醒的冬眠习惯。古人每见扬子鳄与雷雨同时出现,雨下自空中,因此想象它能飞翔。”

(三)龙原形的其他说法

除了上述两种影响较大的说法之外,还有如下几种意见。

其一,龙的主干的基本形态是蛇、蜥蜴和马说。主此说者为刘城淮,他说:“龙的一些主要特征,除与蛇类近似外,同时与蜥蜴类近似,甚至可以说,与蜥蜴类更为近似。龙的长躯体、有鳞甲、卵生、冬眠、生活于水、隐伏于穴等,固然近似于蛇类,但也近似于蜥蜴类。并且,蜥蜴类有四肢,皆具钩爪,龙亦然,蛇类却没有。比起蛇类与龙来,蜥蜴类与龙尤其相像。这就给上古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以塑造龙的形象。所以龙的形象既概括了蛇类,更概括了蜥蜴类。”此外,他还认为,除了“蛇类和蜥蜴类之外,龙还有一个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那便是马类”。若探本求源,马类中的河马更有可能是“龙的最早的模特儿之一”。

其二,龙为闪电说。在朱天顺看来,龙源于闪电。他说:“幻想龙这一动物神的契机或起点,可能不是因为古人看到了与龙相类似的动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闪电的现象引起的。因为,如果把闪电作为基础来把它幻想成一种动物的话,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条细长的、有四个脚的动物。”

其三,龙为云说。何新最初认为,龙起源于云。他认为:“云,以及云和雨的功能性关系(云产生雨),就是产生龙的意象的基础。”“最初的龙形不过是抽象的旋卷状的云纹。而后来逐渐趋于具体化、生物化,并且展开而接近于现实生物界中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形象。”

其四,龙为虹说。胡昌健认为:“龙的原形来自春天的自然景观――蛰雷电的勾曲之状、蠢动的冬虫、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现的雨后彩虹,等等……其中虹是龙的最直接的原型,因为虹有美丽、具体的可视形象。”

其五,龙为树神说。尹荣方认为:“中国传说中的龙,原是树神的化身。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是树神崇拜的曲折反映。龙是树神,是植物之神。龙的原形是四季常青的‘松’‘柏’(主要是松)一类乔木。”“松、龙不仅在外部形象上惊人地相似,而且‘龙’的其他属性,与松也同样地相似。”

其六,龙首源于猪首说。孙守道根据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玉龙,认为龙起源于原始社会,“龙首形象最初来源之一当与猪首有关”,并认为“龙的起源与诞生,当与原始农业密切相关”。

同类推荐
  • 历法·节气趣谈

    历法·节气趣谈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村青年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成才的迫切需求,共青团中央青农部以“关注焦点、瞄准致富点、找准需求点、抓住热点、切入视点”为原则,编辑出版“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新农村新青年文库》,包括和谐家园、发展生产、劳动力转移、科普宣传、文化教育、自主创业、小康生活、生态环保等八方面内容的100本书。冀此服务和帮助广大农村青年进一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带头倡树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时代新风尚,踊跃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努力谱写出新一代“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奋斗之歌。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 理学与意趣:宋元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理学与意趣:宋元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著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采用设问方式,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 神之门:神秘的中东文明

    神之门:神秘的中东文明

    走进《圣经》中的神秘土地踏着先知曾经的足迹探索神秘的中东文明!中东是西方文字的起源——腓尼基文字发源地;一神论在此地萌芽与发展;《圣经·旧约》中所叙述的场景在这里;先知摩西带领以色列子民前往的蜜与奶之地在这里;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均在此地留下了灿烂辉煌的遗迹中东,这片神秘的土地,虽然她所创造的帝国文明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她却是我们永恒的记忆。
热门推荐
  • 岭南逸史

    岭南逸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蝶狂蜂狂

    蝶狂蜂狂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蜜蜂采花忙。段郎一曲相思曲,引得蜂狂蝶也狂。——段郎《相思曲》
  • 爱在穿越后

    爱在穿越后

    他玉树临风,长袖善舞,不入官场却能颠覆天下,他能操控商场的风云变幻,然而他最最不能左右的,却是她的心.
  • 回忆当铺之重生

    回忆当铺之重生

    这里有一家当铺,里面有很多人的回忆或开心或悲伤,哥哥在这里陪着这家当铺度过了几百余年,哥哥身上的神秘,从不言语,直到......
  • 全世界都知道陆先生倾心夏小姐

    全世界都知道陆先生倾心夏小姐

    陆先生说:你若不信一见钟情,那我第一眼只喜欢上你,第二眼才爱上你。夏小姐:我一直在路过,却不及与你一场相遇。你的眼中只有我,与任何人无关。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莫过于你喜欢的人刚好也喜欢你。还没有遇见夏小姐的陆先生,性格高冷孤僻,一直在实验室专研他的实验品。而没有陆先生的夏小姐,喜欢独来独往,凡事都靠自己,因为她从来都只有自己。直到有一天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遇见了,这将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
  • 旧梦书约

    旧梦书约

    落千寒楼霜寒两世被所爱之人萧卿苏推入风断崖,因此牵连无数人的性命,生死相恋,彼岸再见......
  • 重生蓝晶时空

    重生蓝晶时空

    张瑞重生了,重生成三岁孩子张锐,爷爷是演员,爸爸是歌手,妈妈是演员,是个名副其实的星三代,有这样的资源自己以后肯定要进娱乐圈的,不过在此之前…(架空文)
  • 异界重生之浮生大典

    异界重生之浮生大典

    青年赶上穿越潮流,异界重生之后,发誓要在异界打出一片天下,保护自己要保护的人,无奈遭奸人暗害,功力尽失,后遇贵人相助,一切从头开始,一步一步走上霸天路!!!
  • 生离门之绿水情

    生离门之绿水情

    生离门,轻生死,拿金银,换人命。生离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杀手组织。其实,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生离门只有九个人。恐怕他们要是知道让他们寝食难安的组织只有九个人组成,他们会羞愧而死。“知道人活在世上最痛苦的事是什么吗?”他们的师父,也就是门主轻声说。“这个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死亡,而是让两个相爱的人活生生的分离。”他们清楚的看到师父说这句话时,眼中有着恨还有……痛。“生离门,就是由此而来。当你们踏入生离门开始,就注定你们一生无爱,倘若你们爱了,我想尽一切办法也会让你们活生生的分离。”她违背了师父,爱上了他,师父所说的活生生分离的滋味她也尝到了。无爱,真的是她一生的宿命吗?她不知道……
  • 快穿之神的归宿

    快穿之神的归宿

    我与黑暗共生,她是我生命中的一缕光明,我渴望光明,只想永远守护她。可是他们却将她杀掉。我坠落了,将他们的世界摧毁。……最终,我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