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1200000010

第10章 二、有角龙与无角龙

中国历史上的龙,其形态多种多样,既有有角的,也有无角的;既有有足的,也有无足的;既有有翼的,也有无翼的。

一般认为龙的原形是蛇,也有认为是鳄鱼等动物的。无论是蛇或鳄鱼,均无角。但历史上的龙形象,大多有角,少数也有无角的。在龙头上加角,是为了显示龙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神圣的动物。龙角,古又称“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段成式所说的博山之物,当指龙角。可知古人称龙角为尺木。可见古人认为,龙无角是不能升天的。

早于段成式近八百年的东汉王充对“尺木”的理解完全不同,他说:“《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又曰升天,又言尺木,谓龙从木中升天也。彼《短书》之家,世俗之人也。见雷电发时,龙随而起,当雷电击树木之时,龙适与雷电俱在树木之侧,雷电去,龙随而上,故谓从树木之中升天也。”王充的解释虽然较段成式较接近本来意义,但他把雷与龙当做两种事物。实际上,远古时的人们往往把雷与龙混同,认为龙是雷电的化身。

为什么要在龙身上加角?不少古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都曾作过探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台湾学者袁德星提出的看法较为特殊,他认为,在龙头上加角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结果。他说,从文字上看,甲骨文的龙字和凤字,在结构上,其头顶的部位完全相同,凤为禽类,龙为爬虫类,但龙凤头顶上的符号相同,乃是因为这两种动物都是人文动物,而非自然界中的动物。甲骨文的龙字之下半,完全是一条蛇,但头上的有类似“辛”形的角使它显得和蛇大不一样。凤也一样,甲骨文凤字的下半,也完全是一只鸟,但凤头上也有一“辛”形的冠(在龙称角,在凤称冠),使它与普通的鸟大不相同。他认为,甲骨文的龙凤二字头上的“辛”形符号,是一种人文主义,是表示尊贵,代表神圣的符号,好比现代的皇冠一样。他进一步考证龙角源于上古的生殖器崇拜。他认为,龙头上的角形符号,是男性生殖器,和原始的且(祖)字造型相同。这种生殖器崇拜物,自史前至商代前期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商代后期安阳遗址,均有出土物发现,大部分是陶制的,也有大理石雕成的,其形状与龙头上的角和凤头上的冠,完全相同。不过,这一说法有待进一步论证。

在龙头上加角,可能是远古时代的角崇拜所致。在哺乳动物中,雄性动物多有角。在有角动物群中,领头的雄性动物大多长有大而强壮的角,因而角不但是雄性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力量和权力的标志。在龙头上加角,其主要目的可能是为龙增加神性。

在新石器时代发现的原始龙中,有的有角,有的无角。如距今约7000年前的辽宁兴隆洼石块龙,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摆塑,全长近20米,龙身宽约2米,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考古工作者未报道该龙有角。距今约6000年的河南濮阳的蚌壳龙身长1.78米,高0.67米。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也没有角。

然而,距今5000-6000年的湖北黄梅县焦墩卵石龙却有角。据报道,卵石龙身长4.46米,高2.28米,宽0.3-0.65米,昂首直身,曲颈卷尾,背部有三鳍,腹下伸三足,长颈曲折弯卷,独角上扬,恰似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

在古籍中,多称龙角似鹿,如宋人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角似鹿”。明人李时珍在其所著《本草纲目》中亦称:“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

在古代传说的龙中,有不少是无角龙,如烛龙,古籍均未言其有角,只称其身长千里。再如螭(音chī)龙,为传说中的无角龙。朱骏声在《离骚补注》中综合古人之说:“龙,雄有角,雌无角。龙子一角者蛟,二角者虬,无角者螭。”

据另一种说法,虬也是无角龙,王逸注《楚辞?离骚》中之“虬”:“有角曰龙,无角曰虬。”

传说中的夔(音kuī)龙亦无角。《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无角。”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龙,多为两只角,也有一只角的,所谓“独角龙”。清人王士祯《池北偶谈?谈异二》记述:“中丞牧仲(荦)说:顺治二年……见大内所藏真龙,全身盘屈贮箧中,一角,五爪,鳞甲如铁,长丈余。”上古的龙鱼,也说是一角,《艺文类聚》卷九六引郭璞《山海经图赞》:“龙鱼一角,似鲤陵居。候时而出,神圣攸乘。飞鹜九域,乘云上升。”

罗二虎根据大量的古代墓葬中的龙形象,认为西汉时的龙分有角和无角两种。一种是有双耳双角的龙,角细长前端略带弧形;另一种为有翼无角的龙。东汉时期的龙都有角,到东汉晚期,角的下半部开始分叉,出现几个突起的棱,顶端向前蜷曲,由近似牛角逐渐开始向近似鹿角的方向转变。东汉末至东晋时期的龙角顶端一律向前蜷曲。南北朝至隋时期的龙,龙角下半部有三个突起的棱,角顶端向上蜷曲,也有个别角很小的龙。唐宋时的龙角则有变化,出现明显的分叉鹿角。角在唐代出现很长的分叉,酷似鹿角,在五代时增多,到宋代时已基本上都似鹿角了。不过,前期略似鹿角的龙仍存在。

有角龙与无角龙,都是古人所创造的艺术中的形象,不过,从有角龙和无角龙可以看出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龙艺术的变迁。

同类推荐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四字一讲,共21讲。涉及《百家姓》前80个姓的起源和演变、迁徙路线,关于各个姓的文史典故、名人轶事等等。内容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内附三集同名讲座光盘,值得珍藏。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虎之书

    虎之书

    本书包括虎年说虎、说文解虎和虎年赏虎三部分,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从生肖、姓氏、文学、艺术、民俗等不同角度展现了虎文化与中国人生活的密切关系,展示了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深刻影响,通过《虎之书》我们可以了解、认识老虎这个独特的文化动物,树立保护老虎的意识,领悟老虎的精神,并让这种精神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古代军事思想、自然与文化遗产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古代军事思想、自然与文化遗产

    本书分为古代军事思想和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综述、先秦军事形势的变化及兵家群体的出现、长城、故宫、颐和园等。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以通俗的语言,逐句为我们解读了这部经典,并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全书分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知礼仪敬父母、认识我们的世界、经典的永恒绽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少壮多努力这六章。
热门推荐
  • 乱世生存养家忙

    乱世生存养家忙

    转眼间,天地变色,骤然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新的地方,生存法则,生活规则都变了。这样的环境中。她该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我?或是潇洒肆意的活出另一番精彩人生。
  • 梦魇过世

    梦魇过世

    善恶到头终有报,唯爱永存。邪恶可能一直在,但相信爱的力量。
  • 重生之重华长公主

    重生之重华长公主

    帝后的第一个孩子,荣宠无限的重华长公主,最后的结局居然是一杯毒酒,和自己的夫君死在了一起。上天垂怜,重活一次,重华一边忙着复仇一边忙里偷闲的和自己未来的夫君来段青梅竹马的恋情。可是,亲爱的夫君,为什么你小时候这么难搞?!
  • 邪道狂徒

    邪道狂徒

    正道非正,邪道非邪,正邪只在一念,邪,一邪成神,杀尽天下该杀之人,我命本由我,无人能改之!.程浩,一个修邪之人,前世的遗憾用今世来补足!慢慢在程家崛起,站稳脚步的天才,闯天下,只为变得更强!神秘的老者白老的帮助,能否帮他实现愿望?他又能否实现自己的强者梦?
  • 乱始星球

    乱始星球

    一场灾难,一轮异变,一次机遇,一个故事,一回开始
  • 世人排挤的爱情

    世人排挤的爱情

    莫言因:我爱你梁凉,不管别人怎么反对我们我一样爱你
  • 笑神传1

    笑神传1

    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惊奇,气宇非凡,眉宇间有一道灵光闪烁!我这里有一部《笑神传》要不要了解一下啊!温馨提示:请不要在三更半夜的时候阅读此书。容易憋出内伤!还容易挨揍!以免影响你的室友,同学,或者是老婆,孩子睡觉~保证你半夜笑出猪叫声。
  • 世宇无类

    世宇无类

    一次意外、一次穿越,一个同样的却又不同的世界,让我努力的再活一次吧!为了自己而活,不再后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树神书

    百树神书

    这是一个由神刚创造出来的世界诸神创造出来的生物在世间游走也许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能相信,但必须相信创造出自己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