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和七年八月二十一日,四更十分。
此时的汉军和黄巾军的战斗,已经持续了大半个时辰了,双方已经陷入了胶着的状态。
不过很快局势就发生了改变,因为黄巾军的增援到了。
原来,当时张角定计的时候,留了一支三万人左右的黄巾贼寇作为接应部队。
而这支接应部队的渠帅,看到此时战事胶着,便领兵前来支援张梁来了。
有了这三万人的支援,使得黄巾军士气大涨。
而本就是作为被夜袭的一方,汉军本来就惊魂未定,士气低迷,若不是因为军中多为精锐,还有皇甫嵩等将领的身先士卒,恐怕早就崩溃。
不过这时,因为黄巾援兵的到来,使得汉军的士气在一次的降低好多,已经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时如果没有什么太大的变故的话,汉军败局已定。
此时的张梁,看着汉军在黄巾军的进攻下颓势凸现,心里特别得高兴。
因为只要今晚能够打败汉军,则广宗之围自解;广宗之围解除,就预示着下曲阳张宝部的解;就预示着巨鹿郡已无能阻挡得汉军;就预示着整个冀州当重归黄巾的怀抱。
正当张梁在想些这些的时候,一支五六千人的骑兵,在数名猛将的带领下从大营右侧杀进了黄巾阵中。
张梁瞬时大惊,不知道这支骑兵是从何处来的。
——————啦啦啦啦啦——————
恐怕已经有人猜到了这支骑兵的身份了,没错他们就是刘麟和孙坚的士兵。而领头的几名将领,正是刘麟、孙坚、李进等人。
那么为什么刘麟和孙坚会在这个时候赶来呢?
原来,当时刘麟他们在五里外安营扎寨后,刘麟听到斥候的回报说,汉军大营并没有太多人守夜,而是大部分都在休息。于是便派出来斥候,时刻看着汉军大营方向,并命令全军今夜着甲持武器休息,以防万一。
而孙坚却不以为意,认为黄巾经过一下午的血战,此时肯定也是身心疲惫,肯定不会夜袭。
不过,刘麟还是坚持己见。虽然刘麟挺认同孙坚的话,但是,那已经忘记的差不多的前世记忆,提醒着刘麟——张角快死了。而一个将死之人,是最容易做出疯狂的事的。
不过,他没有办法向孙坚解释。所以最后,只能领他自己的本部骑兵着甲持器械进行休息。
而孙坚虽然没有命令士兵听刘麟的,不过他和程普他们还是像着刘麟等人一样。
到了三更时分,事情果然朝着刘麟最不愿的方向发展了过去——张角果然夜袭了。
于是在孙坚震惊的眼神中,刘麟带着李进、叶雄领着本部五千余骑兵向着五里外的汉军大营而去。
此时孙坚才反应过来。只见孙坚留下祖茂整合他的兵马,并让祖茂之后领着整合好的六千余兵士向着汉军大营急行军后,就带着程普、黄盖、韩当三人,带着百余名亲卫向刘麟追去。
追上了刘麟的孙坚,因为刘麟所部只是正常行军,而非急行军,同时担心前线战事,显得特别焦急,时时都在催促刘麟。只不过随着刘麟的几句话,孙坚又平静了下来。
刘麟是这么说的:“文台兄,你不要着急,如果此时我军急行军前去支援,那么等到了大营的时候,我军就会因为急行军而没有了力气,而已经筋疲力竭的我军,就算到了大营,又能给大营内的友军带去什么帮助吗?”
“答案是不能,不仅不能,反而还会将我等陷入困境之内。并且,此时大营内领兵的是皇甫公。皇甫公乃世之名将,就算是被夜袭,也会抵挡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足够我军保持着状态赶过去了。”
“而且,蛾贼已经在广宗城墙上血战了一下午,以是有些疲惫,此时又战斗了许久,必是已经筋疲力竭了。到时候,以我军体力充足的骑兵,奇袭以是疲惫不堪的蛾贼,必一战而定。”
于是刘麟和孙坚,就这么带兵走了大半个时辰,来到了整个战场的右侧。
——————我又来了呢——————
这边刘麟领着五千余骑兵来到了大营右侧,见此时的汉军以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且黄巾贼寇对他们的到来一无所知,也没有防备。
于是刘麟果断的带兵进行了冲锋。冲向了黄巾战线。
只见整支骑兵以刘麟、孙坚、李进、叶雄等七人为剪头,瞬间就撕破黄巾军的阵线。
而黄巾军并没有预料到,会有一支骑兵从侧翼进攻他们,同时黄巾军也如刘麟所料的,此时以是疲惫不堪了。
所以,整个右翼的黄巾军瞬间就崩溃了。
而随着刘麟等人的到来,使得汉军又看到了希望。
又因为黄巾军右翼的崩溃,使得汉军士气大震。
在黄巾军阵中的张梁,看到前方的汉军重新燃起了斗志;又看到刘麟等人已经杀到了本方阵线中心;同时又发现黄巾军此时已无太多力气进行反抗了。
张梁感觉,自从这只骑兵出现过,想一次夜袭就打退甚至剿灭汉军的计划已经失败了。
并且发现,此时在这支骑兵的威胁下,己方就连能否顺利撤离都是问题了。
于是张梁果断留下了一万余人的常兵断后,随后就带着剩余的士兵向广宗城撤退。
这时的刘麟发现了撤退的张梁所部,于是带兵一个冲锋,冲散了断后的士兵,就追着张梁而去。
不过,就在刘麟等五千骑兵要追上张梁的军队的时候,刘麟却带兵停下了。
因为在张梁所部的前方,一支大约两万人的黄巾军等在了那里。
所以刘麟就没有继续带兵追杀,而是监视着他们回到了广宗城。
而此时的汉军大营中,随着最后一名黄巾贼寇的投降,为这场没有胜负的夜袭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