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汉光和七年七月初。
此时天色已晚,董卓在安营扎寨后,让人去请刘备三人。
彼时,刘备三人来到董卓的大帐前。
此时的董卓正在吃饭,听见有人靠近大帐,就抬起了头,看向帐门。只见三个气宇轩昂的英雄人物进入帐中。
刘备三人这时也见到了董卓,只见这董卓,身长八尺,面有络腮,体魄粗壮健壮,给人感觉略显粗野凶狠了一些。
“不知三位英雄姓甚名谁,现居何值职啊”董卓当先问道。
刘备听闻拱手道:“本人刘备字玄德,此二人皆我之兄弟,我等三人现只是白身(无官职)。”
董卓一听,一改之前欣赏的神色说道:“哦,之前可多谢玄德了。”说完,就继续吃饭去了,不在理会刘备三人。
张飞见此大怒,关羽也将摸着长鬓的攥紧。刘备见此,向着二人摇了摇头,便向董卓告退了。
在刘备三人走后,董卓抬起了头,露出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
而刘备三人回营后,张飞大怒:“我等兄弟三人,杀退十万黄巾贼寇救了他,他却如此轻慢我等,啊啊啊,我要杀了他!”说完拿起蛇矛就要走出大帐。
刘备慌忙拦住张飞,这时一旁的关羽说道:“此贼虽然可恶,但他是圣上亲命的冀州主将,我们怎能轻易杀他。”
刘备也说到:“这董将军虽无礼在先,然我等如今只是白身,其如此也是正常。不过,我等三人以是不易在此了。”关张二人皆是点头称是。
第二天天明,刘备就带领本部千人离开了董卓,向广宗而去。
—————你们好(?▽?)—————
时间匆匆流逝,很快就到了七月中旬。
此时冀州方面,还是毫无进展,董卓还是在围困下曲阳,而没有其他动作。
兖州方面,皇甫嵩以剿灭了大部分地区的黄巾贼寇,只剩黄巾卜已部数万人在东郡仓亭附近抵抗皇甫嵩。
荆州南阳郡方面,朱儁、刘麟等人已经围困宛城一个半月之久了。但还是攻不下宛城。
此时洛阳皇宫内,汉灵帝刘宏正因为董卓、朱儁迟迟没有战果想要撤换二人,正在向大臣询问接替的人选。
这时司空张温上疏劝阻刘宏说道:“当年秦用白起为帅,燕任乐毅为将,两人都是旷年持久,才能够克敌。此时董卓以围张宝于下曲阳,困张角于广宗;朱儁以平豫州,此时率部西征南阳,计划已定;此时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陛下应该多给他们点时间,他们定能有所建功。”刘宏依张温所言,却还是派人催促朱儁、董卓二人。
彼时,天使至冀州,告知董卓,然董卓依然不动。
时至七月中旬。
此时宛城外,朱儁听完天使所言,慌忙领军攻城。
时至天黑,朱儁刚要鸣金收兵,就见孙坚来至面前:“朱公,此时天黑,所有人皆看不清,然我军有敌城墙上的火光引路,可继续攻城。况我部今天白天并未攻城,此时正精神抖擞,而黄巾贼寇守城一天,以是精神疲惫,所此时由我部攻城,或可打黄巾贼寇个措手不及,攻下宛城。”
朱儁想了想看向刘麟:“不知世子以为此计如何?”
刘麟说道:“朱公,文台兄此计虽兵行险招,但是却有极大机会。小子认为可行!”
朱儁点了点头:“那文台,此次能否攻下宛城,可就看你的了!”
孙坚大喜,感激的看了一眼刘麟,就带着程普、韩当等人领着本部六千余人攻向宛城城墙。
此时,宛城城墙上的黄巾贼寇见天色以黑,以为没有事情了,就放松了警惕,谁知孙坚突然领兵攻城,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且在黑暗中看不清攻城人数,于是城墙上一阵慌乱。
这时,只见孙坚身先士卒,率先攻上城墙,随后程普、韩当等人也登上城墙。
虽然此时黄巾贼寇奋力抵抗,但是由于没有将领能挡住孙坚等人,致使汉军杀上城墙的人越来越多。
就在汉军要彻底占领城墙之时,赵弘领援兵赶到,挡下汉军的攻势。
孙坚见汉军攻势被挡,眼睛一眯,领着程普、黄盖、韩当以及祖茂四将,带着亲兵向赵弘杀去。
挡在赵弘身前的黄巾贼寇虽多,但却阻挡不了由五位猛武组成的斩首小队。很快,孙坚等人就杀到了赵弘身前。
只听孙坚喊到:“逆贼可敢与我一战!”
赵弘听此,挺枪刺向孙坚,只见孙坚侧身一躲,夹住了赵弘刺来的长枪,赵弘拽了几次没有拽回长枪,自知不是孙坚的对手,忙放弃长枪,调转马头就要逃跑。
这时只见孙坚打马上前,挥刀砍下了赵弘的头颅。
孙坚身后的众人见此大叫到:“赵弘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随后举起赵弘的头颅。
周围的黄巾贼寇见赵弘果真起了,便丢下了兵器,跪地投降。
不过投降的只是少数,大部分贼寇见赵弘死了,慌忙向其他城门跑去,随后进入宛城旁边的小城。
一个时辰后,黄巾贼寇推举韩忠为大渠帅,韩忠马上就率领黄巾贼寇反攻宛城。
此时朱儁等人还没有全部入城,所以兵力不足,于是黄巾贼寇又夺得宛城。
第二天,朱儁令军士猛攻宛城正面,自己却带着刘麟、孙坚等猛将领一千人偷袭宛城东北面。
此时宛城的军力都被吸引在了正面,四周兵力不足,于是被朱儁偷袭得手,韩忠引兵进入内城。
第三天,韩忠派人向朱儁请降。
此时刘麟、孙坚、徐璆、秦颉等人皆是大为赞同。
但是朱儁却说:“如今黄巾贼寇反叛,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若此时接受黄巾贼寇的投降,我等有何脸面面对天下百姓。”说完看了看,却见刘麟有话要说。
朱儁连忙接着说道:“况彼时黄巾贼寇势力强盛,而我军势弱时,贼寇时有攻伐;而如今我军强盛,而贼寇势弱,其前来乞降,若我军接受则回助长贼寇威风,给他们一种有利就反叛,不利就乞降的错觉。这是纵敌养寇的事情,不是件好事。所以诸位不必再说受降之事!”说完环视众人。
此时刘麟张了张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随后朱儁下令猛攻,但是一连三天都没能攻破城池。
第七天,攻城之前,刘麟上前献策道:
“朱公请看,此时贼寇被我军包围城内,因乞降不得,又突围不出去。此时守城虽上下一心,然刚过易折,若我军此时撤去围城,其必出城而逃,而我军伏于半路,等其出城以后,我军伏兵尽出,也贼寇必败!”
朱儁听刘麟所言撤去围城,于不远处埋伏。
半天后,黄巾贼寇果然弃城而出,朱儁见此,下令伏兵尽出。韩忠领兵抵抗,不久因士气崩坏率军投降。
第八天,南阳太守秦颉以谋反罪名斩杀韩忠等黄巾渠帅,致使黄巾降卒人人自危。朱儁知道此事后大骂秦颉。然后派人安抚降卒。
然此时因秦颉的傻瓜式操作,致使黄巾降卒不信任汉军。于是,当夜推举小渠帅孙夏为首领,数万人突袭看守的汉军狗,退回宛城。
第九天,朱儁领兵要再次猛攻宛城。此时宛城贼寇因数次大败,已无军心,盖因南阳太守秦颉突杀韩忠等人,才因害怕而反抗。
刘麟等人于城外见守城的黄巾贼寇身体颤抖,无心守城。
于是朱儁向众人说到:“此时宛城贼寇毫无斗志,只要我军大军进攻,则宛城必破,然此举虽能攻下宛城,却有不要的损失。”说完将头转向刘麟。
看着刘麟说道:“世子,你于长社救十余万降卒之事现已传遍天下,此时若你去劝说宛城贼寇投降,再许以承诺,则贼寇必投,不知世子意下如何啊?”
刘麟闻言眼睛看着秦颉向朱儁说到:“朱公,小子胆子小,不敢前去劝降。然小子以为秦太守胆子大如熊,若由秦太守前去,则势必马到功成。”秦颉听闻慌忙跪下,嘴巴颤抖的不发一言。
众人见此皆鄙夷的看这秦颉,时候纷纷劝解刘麟。刘麟不敌众人劝解,于是前去劝降。
黄巾见刘麟前来劝降,只提出两个条件:一是保全自身性命,二是他们只相信刘麟,所以只投降刘麟,而不投降其他人。
刘麟遂以人格保证,后宛城黄巾贼寇尽皆投降刘麟。
于是,于公元184年七月末,即汉光和七年七月末,南阳郡平定,而因为荆州黄巾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南阳,致使整个荆州黄巾因南阳黄巾的覆灭而覆灭。
也就是说,光和七年七月末,荆州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