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顾凡亲自动手,打理了一下自己以后要居住多年的‘翠微居’,然后静下心来,仔细研读领到手中的几卷还真观入门基础道经及引导术、观想术等修炼功法。
道家到了先天境界即可初步的吞吐元气、餐饮朝霞,顾凡所以对食物的需求已经很低,连续几天都没出门,一边观看手上的基础引导术,一边结合自己的修炼感悟,两厢对比让他对道家引导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所谓引导术其本质就是练气,纳天地灵气入体,以意志引导,通过一定的人体经脉进行周天搬运,淬炼过后纳入下丹田为自己所用,同时也达到淬炼己身的作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精神力和自身的意志渲染天地元气,在纳入体内淬炼,通过精神渲染、意志引导这就是引导术修炼的跟本所在。
随后的十多天时间顾凡一边吞吐元气洗练自身,一边继续研读还真观的几卷道经。至于观想术翻开看了看,便听从了师兄墨子默的建议,并没有打算立即修炼。
而道门经卷虽然没有包含具体的修炼功法,但是却蕴涵着道家先贤对天地自然、世界大道的理解,所以除了继续修炼引导术之外,顾凡其余的时间一直都在熟读手上的几卷道经。
所谓:阅尽道藏三千卷,了悟还真返自然。
十几天的时间匆匆而过,顾凡的修为虽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通过这些天孜孜不倦的阅览几卷基础经卷,他对道家的修炼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算算时间再有几天就到月初,每个月的灵台讲道即将到来,顾凡收拾了一下,打算去拜访一下十年前入门的师兄墨子默,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换上还真观入门弟子的天青色道袍,顾凡惊讶的发现看似普通简朴的道袍,竟然是用一种异种蚕丝编制而成,有水火不侵、尘埃不染、百年不腐的功效,而且颜色也是天然形成,不是后续染上去的,这样一件道袍如果放在荆南几国,绝对是价值不菲的瑰宝。顾凡心里暗暗感叹,还真观不愧是道门顶尖大派,从一件最普通入门弟子的道袍,就能看出端倪,这底蕴绝不是一般门派能比的。
一路踏歌而行,穿过古木老藤郁郁葱葱的山林,顾凡向着西南方向而去,太素山很大而弟子很少,所以路上显得很幽静,除了虫鸣鸟叫,风吹叶动的莎莎声,就只有顾凡诵读道歌的声音飘荡四周。
忽然前方传来隐隐约约的琴声和顾凡的歌声相和,转过山林只见不远处一处占地不大,高约百米,布满紫色蔓藤的悬崖出现在眼前,几道细碎的瀑布从悬崖上飞流而下汇入地上的水潭,几栋雅致的阁楼矗立在水潭边上的一片巨石之上。
石涯边上几颗苍翠挺拔、隽秀飘逸的古松之下,同样一身天青色道袍的墨子默随意的盘坐在青石上,看到顾凡的到来停下了手中弹奏的古琴,笑着说道:“顾师弟果然有不凡的资质,耐得住修道的幽寂清冷,这十几天都没有出过门看来收获不浅。”
修道之人远离世俗红尘,心性不好的人跟本忍耐不住这种孤寂的生活,尤其还是顾凡这种从小享受荣华富贵,出身名门望族的贵公子。道家的修炼不但要求天赋高绝,对心性的要求也同样很高,顾凡的表现让墨子默不由得高看了一眼。
“收获谈不上,只是这十几天下来,让我对修炼一途有了更明晰的认知罢了。”顾凡微笑着走了上来,同样盘坐在墨子默面前。
“来尝尝我亲手采摘炒制的茶叶,此茶生于太素山高处,终年灵气充裕云雾弥漫,三年才能采摘一次,味道甘甜。泡茶用的水来自长春谷的不老灵泉,此水富含生机能保持茶叶蕴含的灵气经久不散。”墨子默笑着摆弄着面前的茶具,给顾凡倒了一杯茶。
端起手中的白玉茶杯,顾凡微微抿了一口色泽碧绿的茶水:“我对茶之一道了解平平,比不得墨师兄如此爱好,不过这茶清香宜人,齿颊留香并且回味甘甜,果真是好茶。”
一杯喝完顾凡默默炼化体内茶水蕴含的灵气说道:“墨师兄破费了,这一杯茶蕴含的灵气抵得上我一天的打坐练气了。”
墨子默不在意的说道:“修炼之道最重要的是‘悟道’二字,天地灵气的炼化无非花点时间,这茶叶的作用也就满足一下口腹之欲而已,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天地奇珍。”
顾凡闻言默默点头,天地元气对于修炼之人,就如粮食之与普通凡俗之人,虽然重要但算不上珍贵,所以纯粹只是蕴含天地灵气没有特殊功效的灵茶,也就仅仅用来喝喝而已。
“墨师兄我这次过来,是想请教关于每月的灵台讲道之事,想请墨师兄不吝解惑。”顾凡面色一整开口说道。
“我就知道你会问这个问题,我先给你讲解一下我们还真观的修炼常识吧。首先我们道家把修炼境界的划分后天、先天、筑基、金丹、元神、悟道等等不同阶段,其中未到金丹境的只能算是入门弟子,没有拜师的资格,每个月都可以随意去听不同的长老讲解道经和修炼之法。灵台讲道就是专门针对我们这些还未成就金丹的入门弟子所开设的,每月开讲多则三次,少则一次凭借弟子玉碟即可前往聆听,这次灵台讲道我带你参加一次你就知道了。”墨子默一边烹茶一边给顾凡讲解到。
顾凡听完点头谢过,然后略带好奇的问道:“墨师兄已经筑基了吧,能给我说说经验吗?”
墨子默端起一杯茶水慢慢的轻嗅品味:“我十四岁入山加入还真观,修炼十年有余道现在才堪堪筑基有成,算不得什么。能对你有用的经验,就是保持一颗坚定的向道之心,不要迷失在无谓的力量里面,一味的追求战斗力的强大没有任何意义,简单无效的堆砌力量不可取,心灵境界的提升和对道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顾凡认真听取了墨子默的意见,这样的忠告建议,顾凡也不是第一次听了,毕竟空有力量而没有相对的境界感悟、心灵修为,就像空中楼阁不堪一击。修炼的本质是生命的蜕变升华,对世界的本质认知,即对大道的掌握,而不是简单的力量堆积,而世人多沉迷于力量,忽略了对大道的思考参悟,最终困于境界不能突破,身死道消者众多。
“对了,师兄不知道太素山有多少入门弟子会参与灵台听道,说来入门以来我就认识师兄一位,不知还有那些同门师兄、师姐。”
灵台讲道前往聆听的弟子不会太少,顾凡心底不由自主的浮现了当天在永淮城的惊鸿一瞥,一道如青莲凌波、气量高雅的惊艳身影,于是便开口问道。
“至于入门弟子,算上你话,有资格参与灵台听道的有二百六十七人。基本上都是这一甲子内进入太素山的,其中有十多人结丹在即,只会偶尔来请教一下几大讲道长老,还有一部分筑基巅峰的师兄下山游历寻找突破机缘,短期内不会回来。真正每个月参与灵台听道的入门弟子也就一百五六十人吧。”墨子默想了想说道:“到时候我给你引荐引荐,诺大的太素山就我们这些不足三百的入门弟子,到时候大家多交流交流。”
“一百多人吗,不知道当天那位师姐有没有回来,会不会参与灵台听道。”,顾凡默然心动的想到,当天空溟道人带自己回到太素山,其中那位穿乌衣道袍,二九年华的绝色女子并没有一起回来,顾凡还不知道她姓甚名谁,对其情况一无所知。
忽然顾凡暮然一惊想到,此处的还真观共有三百多人,修为在筑基先天境界的入门弟子两百六十七人,剩下的皆是金丹及以上修为的真传门人等,这其中还有元神道人层次的高手大能,整体的高层实力,比荆南几国明里暗里所有门派加起来都要强大,此刻顾凡终于认识到道门顶尖大派还真观的实力底蕴了。
“师兄灵台讲道的长老不知有那几位,各有什么所长吗?”顾凡若有所思的问道。
“唔,有是有。但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虽然长老们最少都是元神道人,但只会讲解金丹之前的基础修炼之法,只有成为正式真传弟子,才有资格拜师学道。”墨子默看了顾凡一眼说道:“如果你想学炼丹、炼器、阵法等可以自己先看看相关的书,在做了解。”
顾凡一边品茶一边继续请教了一些问题,随着墨子默不断的讲解,顾凡慢慢的了解到更多关于道家修炼常识。
比如金丹之前统称为先天之境,这是用来打基础的阶段,主要修炼精、气两项,粗略的涉猎道精神之道的修炼。筑基有成寿命三百年,能简单的运用普通的法术,类似于文武两道的大宗师之境。而道家金丹又被称为超凡之境,如果说之前的境界无论是道家的筑基、还是武道的大宗师等还能只算是普通人,那么道家的金丹或者武者的破虚,就已经超越了凡人的范畴,这等境界的人具有凌空飞渡、翻江倒海、长生不老等神通,被称为超凡之人。
道家金丹境有超过千年的寿命,也只有成为金丹境界才算脱离凡人之身,会被还真观认可,赐下道号成为真传弟子。而且还真观弟子一般修为不到筑基后期,是不允许下山出世的,甚至不少弟子都是修炼到金丹之后,才会正式出山游历。
一般而言新加入的弟子在第一年并没有修炼别的东西,仅仅打坐练气淬炼元气,体内的灵气精纯越好,然后熟读还真观的道家经典,用来静心只用,以便彻底脱离俗世的杂念,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同时每月听长老讲道,按部就班的修炼积累,在金丹境之前无非就是打磨自身精气神使其圆转如意,观天地领悟自然,观己心降伏杂念,远离世俗的喧嚣和繁华,追求天地自然的本质。道家的修炼远比不上武道和文道的修炼多姿多彩,诚如墨子默所说,修道清冷,没有良好的心境,是忍受不了这份幽静的。
请教过墨子默后,顾凡继续回到翠微居每天打坐练气、熟读道经,等待每个月的灵台讲道的到来,同时也在心里隐隐期待,再次见到道身穿乌衣道袍,气量高雅的绝色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