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6100000175

第175章 “治天下匠”耶律楚材

西汉的陆贾说过,可以骑着马打天下,却不能骑着马治天下。蒙古人进入到中原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他们是靠放牧为生的,而现在来到了以耕种为生的中原;原来他们还处在奴隶社会,现在却来到了封建社会。他们是怎样来治理好天下的呢?功劳应该归“治天下匠”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契丹人,但是他精通汉族文化,3岁的时候,他父亲就死了,是他母亲把他抚养、教育成人的。他从小就读了很多书,掌握了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医学以及三教九流等许多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攻下中都,听说耶律楚才很有才能,就下令召见他。成吉思汗见他长得很高大,留着漂亮的长胡子,就叫他“吾图撒合里”(蒙古语长胡子的意思),把他留在身边办事。

耶律楚材得到了成吉思汗的信任后,就劝他用儒教来治理国家,但成吉思汗光顾着打仗,没有听取他的意见,这时一个善于造弓的能匠常八斤非常嫉妒他,就对成吉思汗说:“现在正在打仗,像耶律楚材这样的读书人有什么用呢?”耶律楚材说:“造弓还要造弓匠呢,治理天下难道不要‘治天下匠’吗?”成吉思汗觉得很有道理,就更加信任他了。后来他对窝阔台说:“这个长胡子是上天赐给我家的,以后你要把国家大事交给他去治理。”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即位当了大汗。耶律楚材就按中原王朝的统治,定了一个礼仪制度,要求皇族的人和大臣们见了皇帝都要下拜。这样,皇帝才是个皇帝的样子,大臣才像个大臣的样子。

蒙古进入中原以后,很多人还想用过去的老办法来统治。有个叫别迭的大臣说:“汉人对我们一点儿用处也没有,不如把他们统统赶走杀光,让田地长起绿草,好让我们去放牧。”耶律楚材却对窝阔台说:“这样广大富饶的地方,怎么说没有什么用呢?大汗您不是要攻打金国吗?如果您让我来征收这里的赋税,我一定能满足您的需要。”窝阔台说:“好吧,我让你试一试。”耶律楚材立刻定下了中原的地税、商税和盐、铁、酒、土产等税,并在燕京设立了十路征收课税使。为了防止和民政分开,设长吏专门管理老百姓,设万亡府专门管理军政,设课税所专门管理征收赋税,第二年,耶律楚材就征收了白银50万两,绢8万匹,粟40万石。他把征收的簿籍交给窝阔台,窝阔台看了非常高兴,说:“你的本事真大,整天在我身边,却能使国家的财物那么充足。”并马上按照耶律楚材的建议,设立了中书省,任命他为中书令(宰相)让他管理黄河以北的政事。

耶律楚材还特别注意保存人口。过去蒙古人在打仗时曾规定,凡是对方抵抗的,那么,攻占城镇后,就要把敌人全部杀死,不管男女老幼。这叫做屠城,这种屠城政策杀害了许多老百姓,激起人民强烈反抗。公元1233年,大将速不台带兵攻打金朝首都汴京(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攻了很久也没有攻下,而且死了许多人。速不台非常生气,说:“待我攻下汴京后,我要把城里的人一律杀光!”耶律楚材听到后,连忙对窝阔台说:“将士打仗,就是要得到土地和人民,如果把老百姓都杀了,得到土地,没有人耕种,又有什么用呢?”窝阔台觉得很有道理,就下命令给速不台:“除了金朝皇族以外,其他的人一律不许杀。”这样,使当时在汴京城避难的147万老百姓保全了性命。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派遣使匠邀请孔子51代子孙孔元措赴蒙,封其为衍圣公,建孔庙,蒙古国始兴儒学。

由于成吉思汗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法律。“札撒黑”只是一部习惯法,而且只适用于草原。来到中原后,情况越来越复杂,犯罪的人也很多,社会秩序也越来越不安定了。耶律楚材就制定了一个临时法律,叫做《便宜十八事》,专门惩罚那些贪官、流氓、强盗等坏人,使社会秩序逐渐安定下来。

成吉思汗曾分封他的弟弟和儿子们到各地为王。窝阔台攻下金国后,也想把土地分封给诸王和功臣,耶律楚材反对这样做,他认为这样做,把权力交给了各个功臣,就会削弱大汗的权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不如多分一点金帛给他们,不让他们自己收税。于是就定下了“五户丝”制度,让老百姓每五户多交纳一斤丝,分给有贵封的贵族,而把征税的权利收归中央。

耶律楚材还常常劝说窝阔台接受儒教,按照孔子和孟子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于是,窝阔台就让他选拔儒生担任各级官员,并让他请有名的儒士来给皇太子和大臣的子孙们讲解儒教的经义。可是有一次,有两个做官的儒生犯了罪,窝阔台就责备耶律楚材,说儒生也犯了罪,可见孔孟之道也不好。耶律楚材说:“三纲五常是圣人的教导,要治理国家就得遵循它,就像天上有太阳和月亮一样。不能因为一两个人有了过错,就放弃孔孟之道吧?”一席话说得窝阔台口服心服,不禁微笑着点了点头。

可是后来,窝阔台想增加收入,不愿减轻人民的负担,就开始不听耶律楚材的建设了。耶律材力争而未达目的,但他坚持为民请命。公元1241年,窝阔台去世,皇后乃马真监国,不再重用耶律楚材了,公元1244年,被罢官的耶律楚材,忧伤而死,享年55岁。耶律楚材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劳,把他安葬在玉泉山麓,专门为他修建了祭祠,并塑石像。到现在还保存在北京颐和园里呢。

同类推荐
  • 重振大宋

    重振大宋

    一个金牌特工因为一次任务被人暗杀灵魂附身到一个南宋悲催太子赵竑的身上,面对内有奸臣当道,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外有北方宿敌金国频频进犯和蒙古国的虎视眈眈,他又该如何抉择与应对?蒙古南下,崖山之役是否重演?************************本书为架空历史小说,与正史多有出入,请谅解!
  • 重生之朕即国家

    重生之朕即国家

    党争、外患、鼠疫、暴政、内乱、小冰河,这都是大明亡国征兆;科技、农业、军事、航海、文化,这又是大明兴旺的基石。虽有晋商卖国、邪教作乱、饥民造反、建奴窥宝、红毛船炮,但大明还有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的不变国策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铮铮风骨。是先破后立,还是奋发图强?请收藏订阅,我还你一个不一样的大明帝国?这,不是历史……
  • 叶问天传

    叶问天传

    主角是一个穿越而来的少年,前方是未知的世界,后面是系统与华夏五千年文化。且看他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新书《斗罗之我有万界系统》已发布,欢迎阅览!
  • 三国狼烟行

    三国狼烟行

    风雨飘摇东汉末,狼烟四起三国时!收猛将,纳谋士,娶美人!
  • 梁人喻

    梁人喻

    往昔醉卧,观南山雨落。今朝对坐,望北城烟火。沧海如浊,怀才尽落魄。人情淡泊,真心难可获。笑人生匆匆,十载光阴转眼过。笑人海茫茫,知己难求有几多。笑前路漫漫,一壶浊酒自洒脱。本故事始于白袍北伐,止于隋统南北,以梁魏局势为舞台,以胡汉融合为曲调,以朝野争权、江湖争斗、佛道争论为背景,以王室、望族、名将之后,儒家、道家、佛家之徒,朝堂、市井、乡野之辈为角色,共谱这五十余年间的天下纷争、江湖恩怨和儿女情长。说不清金庸的侠、仙剑的奇、红楼的情,道不明儒家的仁、佛家的缘、道家的隐,腆脸挥毫绘楼台烟雨,矫情执笔书南国梁人。
热门推荐
  • 亿万婚约:买个老公带回家

    亿万婚约:买个老公带回家

    落雅芝看着眼前的男子,杀了他的心都有了。她当初一定是疯了,才会把他买回来。“老婆,我要喝水水。”“一边玩去,忙着呢。”“呜……老婆你不爱我了,你说过会对人家负责的,你怎么可以这个样子呢,呜……你肯定不爱我了。”救命啊!谁家的妖孽赶紧收了!!!
  • 我真的想要一个军师

    我真的想要一个军师

    叮!恭喜宿主抽中唐朝名将苏烈,人物正在赶来的路上。叮!宿主手下将领被李元霸杀死?大哥,山下有个家伙鬼鬼祟祟的被我给杀了。李业默默的看着已经被锤成一烂泥的苏烈,感受着系统又一次死机了,仰天长叹!我想要个军师怎么这么难呀
  • 阴拆阳搓

    阴拆阳搓

    【天才相师白事财无意中深入地底,通过一桩古契约到达地府,后成为地府十八层地狱的管理者。】白天,他是通晓玄学的绝世阴阳师,夜晚,他则化身地府的人间信使,接收各地亡魂,打入炼狱。】【最终一步一步,手握十大阴帅,十殿阎罗,十八地狱。】【心若烘炉灼晴天,左手阴权,右手阳力。一朝风雨现世间,生死簿上,寿命无限。】
  • 我家有个大佬

    我家有个大佬

    当世界开始异变,我的咸鱼学渣哥哥还在想着读书。有这样的哥哥我很无奈啊,就当我要保护他的时候,他居然……
  • 娱乐圈狂人

    娱乐圈狂人

    一位孤儿,因为喝酒在回家途中被车撞死而穿越,穿越到了歌手大赛上,且看他如何狂至娱乐圈。
  • 天命嫡女要逆天

    天命嫡女要逆天

    “你就是我的媳妇,我要一辈子粘着你。”“你无赖。老娘不认识你。”“现在不就认识了?”初见,不打不相识,慢慢的女主遇到麻烦,讨厌男都会挺身而出。新婚之夜。“你看,我说对了嘛,你就是我的媳妇。”纳兰若水扯着他耳朵:“家里谁说了算?”“当然是你啊!我的小宝贝。”
  • 作品一号

    作品一号

    本来是写给自己看的,但是好东西要分享,文笔可能不行,但题材应该还能看看。。。
  • 男大当婚女二嫁

    男大当婚女二嫁

    第一次失败的婚姻,让她为过往的天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活不是童话,现实狠狠的给了她一记耳光!重获新生,她记住了一句话: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为了女儿,她愿意变强,为了生存,她需要振作,为了爱情,她甘愿做他的小女人!这是一场男大当婚女却二嫁的战争!你若厌我,我便弃之;你若爱我,我便诱之!谁说爱情就没有勾心斗角?谁说二婚就不能拥有幸福?男人注定逃不出女人的手掌心!某个男人:女人,别做梦了,咱们趁早洗洗睡了吧!看看究竟是谁逃不出谁的手掌心!
  • 不死大陆之佣兵

    不死大陆之佣兵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小角色,但是神却要挡我要走的路,我只能让他滚蛋。
  •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