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季柏想明白了这点,终于又恢复了平常淡然的姿态。
“既然这次会遇到他们做为竞争对手,争夺中国区代表队的名额,那我们就更要全力以赴了。娜娜,我建议,今天你给二叔他们看得艺术面包图纸,不要在中国区选拔赛上用。中国区选拔赛,我们做多段式拼接结构。你觉得怎么样?”
潘娜明白方季柏的用意,把这个图纸上的面包作为杀手锏,放在冠军争夺战上,是很明智的选择。但是不免有些担心,如果没有了这个独特的作品,潘娜担心他们不一定能赢得中国区代表队的名额。
潘娜担心的神情,被方季柏看在眼里。
“娜娜,别担心!我们即便使用多段式拼接的方式,也是一种突破,甚至可以采用不用立体底座支撑,而是找支点支撑,也一样会出其不意。”
潘娜听了眼前一亮,这个想法真的是不错!忽然间,她脑海里生出一副画面,那是一座建筑,苏州博物馆。是赫赫有名的美籍华人设计大师贝聿铭的作品,因其祖籍苏州,所以在2006年时候设计了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大师一直是潘娜心目中的偶像,他的每一座建筑,潘娜都曾经利用假期时间去参观过。那是完美的钢筋水泥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有着浓浓的中国民族特色,又结合了西方的几何构造,实在是美不胜收!潘娜现在做的所有作品,这里面的很多创意和使用的元素,都具有中国特色,这也是受了贝式建筑的影响。
潘娜这会儿心里已经构建出了,参加IBA中国区选拔赛的艺术面包雏形。想到这儿,忽然来了灵感,跟水吧要了一根笔和一张纸,便动手将想到的雏形誊在纸上。
方季柏见潘娜的动作,知道她有了灵感,也不打断她,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她的画。
潘娜画了许久,忽然一声,“好了!”
递了手上的纸给方季柏,方季柏接过来,仔细的看着。
这幅设计图,画的是苏式园林,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又坠上用来点缀的鸣蝉飞鸟,好一幅生动的景象。旁边留白位置,又十分详细的标注了各处使用的材料,何处是用什么手法衔接。这个设计从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以及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园艺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石、花、木、蝉、鸟、虫结合艺术面包的雕刻技艺,组合在一起,创造出自然和谐的意境,构成了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特色,又具备拟真艺术面包艺术技艺的完美结合。
方季柏看完心里也不禁叫一声好!这个作品,潘娜已经具备了个人风格,摆脱了这么久以来的局限性。这是潘娜在艺术技艺上的一次成长,方季柏仿佛看到了IBA上中国面包师在世界舞台上的绽放,更似乎预见到中国面包师在世界领域中跻身强国之列。
这张图纸看得方季柏热血沸腾,他迫不及待结了账,拉起潘娜的手,急急地赶回徐良工作室。
一迈进工作室大门,方季柏就拉着潘娜直奔二楼。连门都顾不上敲,一下闯进去。
二叔三人在二楼观察室里正在喝茶,突然门口闯入方季柏和潘娜,细心的梁宛看到潘娜是被方季柏扯着手拖进来的,不禁皱了眉。
方季柏顾不上寒暄,直接将潘娜的设计图拍在二叔三人面前。这张图纸,原本不能直接公布在其他人面前的,但是这一刻,方季柏需要听取二叔他们三位前辈的建议,以此证实自己的想法。
“二叔,这是娜娜刚刚画的,准备用来参加IBA中国区选拔赛用。请三位前辈,给与建议!”方季柏的话,说到最后竟然客气又严肃。
二叔先接过来看,越看越是瞪大眼睛,惹的徐良直探头。二叔看完,神情也变得十分激动,拿着图纸的手都抖了起来。他将图纸递给徐良,自己却有些老泪纵横,不停用纸巾拭着眼角,眼圈也迅速红了。梁宛见状,赶紧手抚上他的背,眼神里探出关心。
徐良看了许久的图纸,眼睛都要盯穿这张纸。许久才抬起头,看着潘娜,神色复杂。
“娜娜,这张图是你画的?”
“嗯,是我画的。”
“什么时候画的?构思了多久?”
“就吃完饭,我和Tonny去水吧时候,在那画的。”
“……”
徐良感觉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去,又说不出来。整个人都有些郁闷,自己的学生里怎么就没有这么有天赋,还有灵性的孩子呢?想到这儿,徐良看向潘二叔的眼神都幽怨起来,潘家这是什么运气!从潘老爷子到鸿杰,再到小辈的潘娜,怎么个个堪称大师呢?潘娜年纪虽小,但就凭这幅设计图,中国烘焙行业内,还有谁能不服的?
“鸿杰,你家祖坟埋哪了?”
“……什么意思?”
“想看看是不是冒青烟!怎么这么气人!一家子大师级别的人物,还有天理吗?”
“……”潘二叔听得眼角直抽抽。
梁宛忍着笑,脸背到潘二叔身后。
徐良把图纸递给梁宛,梁宛也认真看起来。能让二叔和徐良看完都失态的图纸,梁宛觉得必然是精品,自己可不能错过任何细节。
看到图纸,梁宛不似二叔和徐良,而是整个人楞住了。这图纸画的,是苏式园林吧?这结构,布局,意境,无一不透着中国的民族风。甚至梁宛在这张图上,看到了自己最欣赏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作品风格。艺术都是相通的,在每个类别里总会有相似的痕迹。
梁宛眼睛由图纸转移到潘娜身上,看着她的目光更是比以往还要慈爱。
潘娜看着三人的模样,心里有种异样。这么久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个人风格,难道这就是自己未来可以发展的个人风格?这感觉有种快要抓住了,却又溜走的错觉。或许,只有参加更多的比赛才能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