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反骨,多数人一定会想到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魏延。魏延原本是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手下的大将,因为与刘表的妻弟蔡瑁不和,投奔了长沙太守韩玄。后刘备攻打长沙时,因对韩玄不满而举众投降刘备,以年轻有为而深受刘备赏识。据《三国演义》讲,魏延归了刘备后,诸葛亮发现这个降将脑后有反骨,于是鼓动刘备杀了他。但刘备认为魏延是个人才,而且是主动归降,所以不但没有杀他,而且委以重任。诸葛亮见刘备如此,也就打消了杀魏延之心,但一直提防着他。后来,刘备身死白帝城,诸葛亮六出祁山,魏延一直任大将。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遇到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终因体力不支,一病不起。临终前,还不忘提醒手下提防魏延。结果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谋反,所幸诸葛亮早有安排,魏延被杀。
那么,什么是“反骨”?
一般来说,“反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过于突出的枕骨(也称后山骨)。长这种枕骨的人的脑袋,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刻意夸张了的问号。另一种反骨是指特别突出的额头,叫额前反骨,民间俗称“锛儿头”。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以几块长得显眼点的骨头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实在是件可笑的事。事实上,假如对魏延这个军事奇才委以重任,西蜀的命运或许也就不会那么悲惨了。
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历史上真正的魏延并非天生就是个反贼,而且武功和军事才能都不差。在诸葛亮的南征、北伐中,魏延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就提出了奇袭子午谷的想法,但未被诸葛亮同意。后人认为,如果当时采取魏延的策略,蜀军就不必再有后来的五出祁山了。可惜魏延与诸葛亮信任的杨仪之间矛盾颇深,杨仪屡屡在诸葛亮面前进谗言,使得诸葛亮也对魏延越来越不信任。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传遗言时,就没有叫魏延。诸葛亮当时说:“我死之后,汝等撤兵,魏延为先锋。若他不退兵,军队便自行撤退。”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真不愿退兵,他说道:“丞相虽死,但我还在,还可以继续北伐。”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魏延已是蜀汉第一猛将,而且他当时在军中的地位也当得此话。然而杨仪却以言语相逼,其他大臣也都偏向杨仪,结果魏延一时头脑不清,竟用火烧了蜀军粮道,公开与杨仪作对。魏延本就兵少,手下士兵对他的举动又多有不服,所以,他很快被杨仪所败。当他败退至汉中时,被追赶来的马岱杀害。杨仪见了魏延头颅,竟用脚狠狠踢了几下,口里还不停地咒骂,此人心胸之狭窄可见一斑。
可见,魏延非但没有谋反之心,而且有力换狂澜的决心和能力,可惜被自己人害了。如果他泉下有知,听到自己被骂作是脑后有反骨,怕是哭都哭不出来。
与魏延一样被认为有反骨的还有一人。《太平御览》卷七三引《三国典略》道“齐高归彦尝令皇甫玉相己,玉曰:‘公位极人臣,心可反。’归彦曰:‘我为何:须反?’玉曰:‘公有反骨。’”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