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可以称之为政治预言。谶是神秘的预言,纬是对经的解释。谶纬常以歌谣,特别是童谣的形式出现,这就是谶谣。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有不少谶谣,其中有一些似乎还很灵验,因此,历朝虽久禁而不衰。
所谓谶谣,其实就是用双关语、五行、生肖和拆字等手法,组织出一些带有神秘性、朦胧性的,用以预言未来的歌谣。与西方预言相比,谶谣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它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核心,是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产生出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所以说,谶谣是中国人的预言。
谶谣之所以神秘,首先就在于其传播途径神秘。
一是儿童传谣。即通过儿童之口进行传播,这是谶谣最主要的传播形式。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天真无知,他们所传的播谚必非出于自撰,肯定是出自天意。
二是铭文石刻。铭文石刻比之于童谣,更具有神秘性,因为儿童传谣还可见到传播者,而碑铭传谣则根本见不到传播谣言的人,所以更增添了其神秘性。先秦、秦汉时期,当时还没有纸张,因此保存谶语的最佳方式自然就是石刻。这个把戏许多皇帝都用过。
三是题壁展示。即把谶谣题写在墙壁上,让过往行人观看传诵。传谣者尤其喜欢将谶谣题写在寺庙道观的墙壁上,因为寺庙道观本身就给人以神秘之感,所以将谶谣题于寺观之壁,可以增加人们的迷信程度,借人们对佛祖或天师的崇信之念,加深他们对谶谣预言的迷信。例如,北宋哲宗年间,状元时彦前去江东小曹上任,途中因大风被阻。时彦借机登山散步,在布满荒草荆棘的山顶见到一座小寺。这时候,一老僧健步下山迎接,见时彦施礼道:“来者是时状元吧?”时彦弄不明白老僧何以知自己来此。老僧见其疑惑,便解释道:“小寺佛殿后壁上有人写了两行小字,说:‘某年月日,时状元到此。’所以知你到来。”时彦前去一看,果然见墙上有一行谶语,其中还有一句:“此去十三年,官终四品。”后来时彦果然死于吏部尚书任上,正好是四品,且距见题壁时间正好是13年。可以说,题壁谶谣及其应验,与文人的好奇和游戏心理不无关系。
四是僧道传谣。这是一种比较活跃的传播方式,在许多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都有一些僧人和道士出来活动,传播有关未来命运的谶谣预言。这些僧人和道士,一般都装成疯疯癫癫的样子,即使言语触犯时忌,官兵也会因其疯癫而不在意,或者不怎么深究。僧道传谣还有一种好处,就是可以利用僧道的宗教身份加深谶谣的神秘性和宿命性。例如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前,就有一个疯道士跳出来在街头边跳边唱“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
五是典籍传播。利用典籍记载的方式传播谶谣属于二次传播。对于后人来说,无论是童谣、铭刻还是题壁,我们都是通过史书、笔记等书籍知道的。书籍传播形式,主要分正史和笔记两种。正史多记童谣,笔记多记铭刻、题壁。正史多记大人物的谶谣,野史笔记则兼载小人物的谶谣。如宋代大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一则“火焚贡院状元焦”的预言,“预言”士子焦循成为状元的事。
有通过专门的谶谣著作来传播谶谣的,这就是流传于民间的那些长篇预言诗,如《推背图》、《烧饼歌》等。民国时期,海宁朱肖琴将它们各自的单行本收集成册,命名为《中国预言八种》。
介绍了谶谣的特别之处,再回头看看谶纬的发展历程。
谶纬预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早在先秦就有了谶语。《左传·僖公五年》记载“天策,火中成军,号公其奔”。这就是预言晋国灭掉虢国的谶谣。秦代有了谶图。如秦始皇时期,燕人卢生呈给秦始皇一份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图书”就是谶图,它是一种配有图文的迷信书籍。“亡秦者,胡也”,就是谶语。
西汉末年哀帝、平帝之际,谶纬合一。随后,王莽为了篡夺汉家天下,借用谶纬作为思想工具,一批堕落文人为他编造了不少谶语,如“赤世计尽,黄德当兴”、“火德销尽,土德当代”。一时间到处是趋炎附势的谶纬。
谶纬盛行的高峰是在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以谶纬之学为内学,看得很神圣。建初四年(79年)在白虎观召开的经学会议,正式把谶纬与儒经结合,建立了非宗教形式的神秘主义哲学体系,《白虎通义》是其代表作。此后的统治者在登台之前都乐意用谶纬符瑞美化统治。三国初年的曹丕、刘备、袁绍,以及南朝武帝刘裕都曾利用谶纬作为称王称帝的依据。但是当统治者一旦上台,就制止他人利用谶纬散布舆论。到了南北朝后期,不少君主感到谶纬是不安定的社会因素,严加制止,但屡禁不止。唐宋元明清时期,谶纬锐减,但时有谶谣流传于世,对于涣散民心起了很大作用。在清代中叶,一直比较消沉的谶纬突然再度活跃,出现在下层民众中,不少人以此作为反清复明的预言。这一兴盛一直延续到晚清至明国初年。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多数谶谣是人为的。特别是政治预言,多数是古代预言家、方士及方士化的儒生和政客为了各种目的所制作的。既然如此,谶谣的水平高下与编造者个人水平的高低就有着莫大的关系。好的谶谣把编造谣言的目的隐藏得非常巧妙;差的谶谣让人一望便知编造的目的,因此只能徒留笑柄。刘秀刚坐上皇位时就出现了这一样一则拙劣的造假事件。
话说建武初年,居住在河北的藩王真定王刘扬动了反叛的念头。刘扬和刘秀都是汉高祖的九世孙,刘扬曾经强行把外甥女嫁给刘秀,论起来,刘扬倒算是刘秀的长辈。都是姓刘的,凭什么要向自己的外甥女婿称臣呢?刘扬很不服气。当时,河北有一伙山贼,真定王刘扬一方面和这伙贼人暗通款曲,另一方面借口说地方上不太平,大力扩充军备,实际上就是拼命发展自己的势力。
刘扬在进行谋反准备的同时,也不忘进行宣传攻势,于是命人偷偷编了一句谶言:“赤九之后,瘿扬为主。”这前半句说的就是高祖的九世孙,也就是指刘秀,后半句的“瘿扬”指的是刘扬自己。原来,刘扬有个老毛病,就是脖子上有个大瘤,也就是“瘿”。这位王爷为了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是真命天子,竟然将自己这点病根都写进谶文里去了。谶文最终传到刘秀的耳朵里。刘秀刚坐上皇位,岂能容这位岳舅兼族兄在自己的卧榻之侧酣睡,于是以叛逆的罪名将这个“瘿扬”杀了。
古人散布谶谣,有为了配合军事部署的,有为了警告敌人的,有为了强化统治的,总之,大都是以军国大事为出发点。不过,也有一些人纯粹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利。明代的翟永龄就有一则非常有趣的故事。
翟永龄是常州人,是著名的滑稽文人。小时候,因为他的妈妈笃信佛教,整天“阿弥陀佛”不离口,念得家人很是烦恼。有一天,小翟永龄不停地大声呼唤:“妈妈,妈妈。”起初妈妈还答应一声,叫的次数多了,母亲被烦得不得了。翟永龄趁机说:“我只不过叫了您五六声,您就不耐烦,可您念了无数遍‘阿弥陀佛’,佛祖听了岂非要厌烦死了!”接着又吓唬母亲说:“如果教徒得罪了佛祖,活着要遭殃,死了不得升入极乐世界!”吓得母亲再也不敢“阿弥陀佛”地念个不歇了。
翟永龄读书也不错,在当地略有些文名,很快就到了去南京参加乡试的时候。因为家境清贫,走到半路,他带的盘缠就不够了。翟永龄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用自己仅剩的几个钱全都买了干枣儿,然后分发给街上的小孩子,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孩子们必须传唱这样的歌谣:“不要轻,不要轻,今年解元翟永龄。”所谓的解元,就是指乡试的第一名。当地人听了这个歌谣都以为是上天降下的谶语,翟永龄肯定能金榜题名,平步青云,于是所有人都赶来巴结,翟永龄也因此获得了很多盘缠。一路上,他故技重施,顺利地抵达了南京。那一次考试翟永龄是否考上解元,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但是他借助自己的投资智慧“快速致富”,确是事实。
虽然现在基本可以定论,多数谶谣都是人为编造的,但是历史上确实有一些谶谣离奇地应验了,例如本书所列举的例子。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单单用编造、巧合来解释似乎就显得有些唐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