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离开实验室的时候,周强特意问了韩有成,为什么董教授会成立一个叫幸存者的组织。
“韩博士,你知道董教授为什么要与其他前辈成立一个叫幸存者的组织?”
“应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吧!老师和他的几位同事一起建立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国学术氛围遭到重创后的恢复期,为了方便国内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才创建的。”
“周大哥,对这些事也感兴趣!”韩有成问道。
“只是晓丽三年前也加入了这个组织,我主要是好奇为什么会起这么奇怪的一个名字!”
“哦!你是说幸存者这个名称!我刚接触的时候也觉得奇怪!”韩有成推了推眼镜,继续说道:
“我为此还特意去请教过老师,老师的解释是: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他们的很多同志都遭到迫害,有的丢了性命,有的丢了科学信仰,这些人在后来都没有再从事科学事业,而是选择在农村种地放牛,终老晚年!老师和他的几个同事算是这黑暗时代运气比较好的了。时常自嘲自己是幸存者,后来成立科学组织,就以此命名了!”
听韩有成这样解释,周强再回去看这个组织的名字到不觉得奇怪了!
“像幸存者这样的科学组织在国际上还有很多,都是以方便学术交流为目的。”
“幸存者一开始只是国内的学术组织,后来怎么演变成国际性质的了?”
“看来周大哥对我们这个组织了解的还是挺多的。”
“二战后国际形势比较紧张,科学成果基本上不可能在国际上共享,后来响起了科学无国界的口号,学术研究的国际界限才逐渐模糊,所以才会转变成国际性质的学术组织!外国的很多学术组织情况也大概类似。”
“虽然现在都在喊科学无国界,可一些尖端前沿的技术,国家与国家之间依然无法共享,像我们平时开展的一些学术交流,大多都是一些基础科学。”
周强能理解,虽然处在和平年代,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如果所有的科学成果能在世界范围内共享的话,全世界的科学水平应该会往前走十年。”
“我们这些搞学术研究的,首先想的都是报效自己的国家,其次才是造福世界!”
起初周强还以为妻子赵晓丽是因为没有接触到组织核心,所以才会对幸存者了解不多,可现在,董教授最器重的徒弟都如此介绍,看来幸存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学术组织。
当然,周强也不排除韩有成也同样没有接触到组织核心,或者韩有成对自己有所保留的情况。
结合赵铁民的话,周强更倾向后者这种情况。
目前看来,自己想要进一步的了解董教授的案子,从幸存者这个组织入手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
“韩博士,你觉得人民了解到的科学,和你们这些学者研究的科学有什么区别!”周强很好奇的问道。
“这么说吧,人民所能接触到和使用到的科学只是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冰山一角。”
看周强还是不明白,韩有成继续补充道:“举个例子,比如人民以为我们的科学只是研究到钻木取火的间断,实际上的科学水平已经发展到了可以克隆一个生命体的阶段!”
韩有成看来这样的比喻很贴切,不过周强到觉得过于夸张。
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周强,难以想象,如果真如韩有成所说,那现在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水平到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恐怖阶段。
看到周强有点吃惊,韩有成连忙解释到:“科学研究到科学应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一些科学成果,很多都是上个世纪就已经研究出来了。”
“可能我刚才的比喻也不够准确,人民看到的是科学的应用结果,很多科学成果都是被应用以后人民才能接触到,所以人民接触到的和正在研究的,会存在一个很大的差距!”
作为门内人,韩有成明白,很多研究成果,因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基本上不可能面世,很多参与前沿科学的人都处于隐姓埋名状态。
如网上所说,普通人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不足百分之五。
周强觉得这些东西离自己太过遥远,何况韩有成的解释他也听得云里雾里的,便换了个话题。
“你知道董教授还有什么亲人在世吗?”
“老师有一个儿子,不过前几年出车祸去世了。”
韩有成想了一下继续说道:“老师的妻子还在世,不过很多年前就离婚了,我也是偶然听老师提起的。”
“什么原因离婚了?后来没有再娶别人?”
“这个我也不清楚,我也很纳闷,老师和前妻离婚的时候才四十多岁,按理说年纪也不算太大,应该会再娶一个的。”
“大概是为了儿子吧!所以才没有再组建家庭。唉!老师也怪可怜的,他儿子出车祸的时候已经三十一岁了,正准备结婚,请帖都发了!”
“那天准备去采购婚礼用的东西,去她女朋友的小区接女朋友,路上遇到个醉酒驾驶的,两辆车撞到了一起,撞车的两个人都死了。”
“那段时间老师一下子老了许多,头发都白了。”
韩有成叹了口气!看得出他和董教授的关系确实比较好。
“老师的儿子去世后,他儿子的女朋友会经常过来照顾老师。”
“能给我个地址吗?我想董教授的前妻和他儿子的女朋友对调查董教授的事会有所帮助。”
韩有成从桌子上拿了支笔和一张纸,一边说道:“老师前妻的地址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老师儿子女朋友的住址!”
韩有成写好,递给了周强。
“哦!这个女孩叫徐天依!和你就在同一个城市,你有时间可以过去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