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塞涅卡
目标,能唤醒人,能调动人,能塑造人,目标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有明确目标的人,生活必然充实有劲,绝不会因无所事事而无聊。目标能使人不沉湎于现状,能激励人不断进取,能引导人不断开发自身的潜能,去摘取成功的桂冠。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伟大的目标。所谓伟大的目标,无非就是要做大事,考虑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在更大的范围内解决更多的问题,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里产生更大的影响。大目标使人的生活就是干事业,小目标使人的生活仅是过日子。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两种人,即“吃饭为了活着”和“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只有目标远大,才能充分发掘你的潜能。一个想当元帅的土兵,虽然不一定就能当元帅,但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则永远不可能当上元帅。高尔基说:“目标愈高远,人的进步愈大。”没有远见的人只看到眼前的、摸得着的、手边的东西;相反,有远见的人心里装着整个世界。
有时候,环境会变得无法控制,如果没有长远目标,一时的打击可能会让你感到不能自拔,会因一时受挫而心灰意冷。原因很简单,别人或许不那么在意你的成败。有时你会觉得别人故意挡住你的去路,事实上最大的障碍就是你自己。别人或许可以暂时阻挡你,但是,只有你自己能改变你的前途。
有了长远目标,一切都容易多了。你会发现不论障碍有多大,都可能成为通往成功的垫脚石。只要朝看得见的短期目标前进,到达之后,又可以继续把眼光投向远处。让你的目标更远大、更具体,那么你成功的希望也会随之增加。
当巴纳斯第一次来到爱迪生的办公室时,他的衣着褴缕不堪,惹得职员们一阵嘲笑,尤其当他表明要做爱迪生的合伙人时,大家笑得更厉害了。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相信他能成为爱迪生的商业伙伴。
巴纳斯在爱迪生那儿做了数年的设备清洁工和维修工,薪水少得可怜。直到有一天他听到爱迪生的销售人员在嘲笑一件最新发明———口述记录机。他们认为这个东西一定卖不出去,为什么不用秘书而要用机器?这时巴纳斯站出来说:“我可以把它卖出去!”于是,他便得到了这份销售工作。
巴纳斯以勤杂工的薪水,花了一个月时间跑遍了整个纽约城。一个月之后,他卖了7部机器。当他抱着拟好的全美销售计划回到爱迪生办公室时,爱迪生便愉快接受他为口述记录机的合伙人。爱迪生手下有数千位员工为他工作,但只有巴纳斯成了他的合伙人,也是惟一的合伙人。
其次,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目标。目标与品质实际上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目标激励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但当素质、能力提高后,目标也要水涨船高,即随着人的品质提高而不断提升。因此,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人们不能躺在目标的“席梦思”上睡大觉。
一家高科技企业老总在接受访谈时,曾动情地说:“我要说说我的四个 10 年。那是个不断寻找,不断舍弃(被迫的和主动的),再不断重新追寻的过程。有得有失,有苦有乐。我看重的是这个过程,追寻梦想比实现梦想有意义得多;寻求变化比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刺激得多。人生就是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否则就枉在人世间走一遭。”
这位老总在19 岁时,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奔赴遥远的北国边陲扎根当农民,充满豪情地寻找当时他心目中的革命理想。他深入研读《资本论》、《毛泽东选集》》;他主持的一个知青写作小组,给权威的报纸、杂志写政论性的文章,写文艺评论,写通讯报道,写小说、诗歌,最后写出了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都要调他去,但他放弃了。
当时他的目标是种地当农民,满身泥、满身汗地回来就着煤油灯看书学习。后来他到了当地一所只有几个班的中学教书。1977 年恢复高考,他以全地区总分第二的成绩报考复旦大学。结果由于政治原因,被取消了录取资格。这前后一折腾,正好是第一个10年。
再后来,他回到上海,在一所中学总务部门管全校的桌椅板凳、窗帘和日光灯等。一天,他跑到校长室,要求能允许他进教室听其他老师上课。那年,他已经29岁了。后来回忆起来,他说:“自己那是在争取新的机会,不过当时不很明确,只知道我能当老师,而且比许多人都干得好。”
后来他就慢慢成了教研组长、教导主任,直至有一天校长找他谈话,告诉他已把他列为副校长人选。但就在此时,他准备去寻找新的人生目标了。这一段经历,也正好是第二个10年。
他的新工作是一张没有刊号的专业小报,就他一个光杆司令。他在这里奋斗了第三个10年,结果把这块“奶酪”做得很大,生出了子报,养了一大帮子人。
正当人人都喜不自胜地享受着奶酪的美味时,他感到这块大家赖以生存的“奶酪”的味道已经不对了,它似乎开始变质了,因为想拥有它的人太多。所以,他期待着发生变化,并做好准备去适应这些变化。
变化终于来了。他转眼成了一家高科技企业的老总,当了名副其实的老板。不过,他并不讳言这个变化对他来说是巨大的。因为相比以往的三个十年,他必须放弃更多的东西,一些常人看来可能一辈子也得不到的东西———地位、荣誉、高薪、职务、安稳、人际关系网??最重要的是,放弃一手创造的东西。
但这仅仅是一种思维,另一种思维是这样的(而他采用的恰恰是这一种):朝新的目标前进,发现一片新的天空。他雄心勃勃地又给自己准备了十年的时间,准备再一次闯荡一番。因为他发现那些他曾经觉得是美好的时光,其实正是他艰苦奋斗,寻找成功与梦想的时候。
这位老总的故事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船停泊在港湾是安全的,但船的用途并不在于此。人如果躺在地上,就不会跌倒,但这也并非人活着的目的。有一首诗这么写着:“坟墓是幽静的地方,不受干扰;但我想:没有人愿意在那里休息。”人生在世,就是要不断尝试未曾做过的事,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