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研究太平天国的学者们,在探讨天京内讧的真相之时,同时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太平天国的这场内讧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有些学者认为内讧原可避免。如果冯云山不早死,就有可能协调领导集团内部的关系,从而消弭内讧。罗尔纲先生就持这种看法。他在《太平天国史稿·冯云山传》中说:“冯云山事实上开创了太平天国……但到了起义的时候,他看到实力握在杨秀清、萧朝贵两人手中。他为了要团结内部起见,就自己退让,屈居在杨、萧之下,并甘受杨秀清的节制,说明了冯云山对革命的忠诚,丝毫不为个人的地位而有所考虑。当时洪秀全是完全依靠他的,杨秀清也让他几分。假如冯云山不是早死,他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应该是可以想法消弭的。他的战死,实在是太平天国极重大的损失。”还有的学者说:即使冯云山过早地牺牲,如果萧朝贵还在,也还能在领导集团中起到一些平衡作用,防止内讧的发生。总之,冯、萧两人都在,或者只有一个人在,都有防止内讧的可能,因此,内讧的发生就不是必然的。
笔者不赞成上述的看法,认为天京内讧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即使冯、萧都在,也无法阻挡内讧的发生。这是因为:要想建立一个封建王朝,自有其常规模式,太平天国从立国开始,建立的模式就是畸形的,也就是说,早就埋下了定时炸弹,内讧早迟总会爆发。在内讧爆发之前,不论是太平天国本身,还是清方,还是在华的外国人,对此都有一种“预感”。
我们不妨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太平天国的官书《天父下凡诏书》(二)所记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十一月二十日天父下凡杖责洪秀全,及两天后杨秀清上朝劝慰一事,表明杨秀清那时就已经看出了洪秀全对自己的极端不满。他警告洪秀全说:“小弟虽足为臣者法,但后日幼主以后,亦要法我二兄(指洪秀全)海底之量,能受臣直谏,方尽为君之道也。自古以来,为君者常多恃其气性,不纳臣谏,往往以得力之忠臣,一旦怒而误杀之,致使国政多乖,悔之晚矣!”
他的话不幸言中,天京内讧中洪秀全指使韦昌辉“怒杀”了他,的确是自毁长城,“悔之晚矣”。在洪、杨矛盾逐渐激化之时,杨秀清自己已经有了爆发内讧的预感。
清方人物张德坚所编纂的《贼情汇纂》一书,在天京内讧的一年多之前,就不仅估计“不久必有吞并之事”,而且对内讧发生的情况作了预测。此书《杨秀清传》中说: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洪秀全徒存其名。秀清叵测奸心,实欲虚尊秀全为首,而自揽大权,独得其实。其意仿古之权奸,万一事成则杀之自取。”又在《韦昌辉传》中说:“杨贼与昌辉互相猜忌,似不久必有吞并之事。”张德坚是清方负责收集太平天国情报的官员,他的推测自有一定的根据,而且,他早就看出了太平天国由杨秀清一人独揽大权的畸形模式难以持久,早晚必出问题。他在《贼情汇纂》中说:“贼政令皆归伪东王”,“自广西至金陵,悉听其指使,故伪谕皆署其伪号;天贼尸位而已”,并且举出事实,说明洪秀全实际上已被架空的情况:
群贼具奏于洪逆,概谓之本章。然不能径达,必由杨逆率韦、石诸逆转奏。能列名于本章者,惟杨、韦、石三逆。下此具本章于洪逆,仅请安、贺喜、谢恩而已,概不准奏事,且必请杨逆盖印,否则洪贼不阅。若一应军务,各伪官俱具禀杨逆,谓之禀奏……大权悉为杨逆所揽。是以本章寥寥,而禀奏独多……杨逆入奏,从无驳回者。
当时的外国人也曾考虑到这个问题。太平天国内讧之前二年,美国公使麦莲(R·M·Mclane),访问天京,他的随员写了一篇通讯发表在1854年6月24日的《华北先驱周报》上,认为“太平军已占有长江,迄至鄱阳湖,或至上游更远之地。照现在形势来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碍他们的胜利。有之,惟内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