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的功过是非,头绪纷纭,一言难尽。笔者在此文中只想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根据历史事实,说明李秀成不是叛徒。
第一,敌人攻破天京,他不顾自己的老母和全家,只保护幼天王突围,并且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幼天王,以致自己掉队。
第二,敌人千方百计向他了解洪仁 与幼天王的去向,与太平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是在天京陷落之前制订这个计划(南下江西,绕道湖北,与西北太平军陈得才部会合)的决策人,但却一个字也不透露。敌人追急了,他就在《自述》中搪塞说:“(幼天王)十六岁幼童,自幼至长,并未骑过马,又未受过惊慌,九帅四方兵追,定言(然)被杀矣。若九帅马步在路中杀死,亦未悉其是幼主,一个小童,何人知也。”曾国藩果然相信了他的话,放松了对幼天王的追击,并且在奏折中说:“洪福(幼天王)以十六岁童,纵未毙于烈火,亦必死于乱军,当无疑义。”可见李秀成在敌人的囚笼中仍然努力保护幼天王等人。
第三,根据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所记,李秀成在得到曾国藩要杀他的通知后,“无戚容”,在赴刑场的途中,还是“谭笑自若”。这种视死如归的态度,绝不是一个叛徒所能做得到的。
《李秀成自述》写得很长,有3万余字和5万余字两种说法。其中所写的太平天国史实,已经是真假难分;写他自己的思想变化,又使人捉摸不定。这篇文章让读者看得扑朔迷离,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它是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我们也得用非常特殊的眼力去看它。首先,它是一篇供词,是一位非常人物(太平天国的后起之秀、国之栋梁)在非常情况下(囚笼之中)用非常速度(每天7000字)写出来的。《自述》写好之后立刻被收走,连回头看一遍的机会也没有,全无斟酌修改的余地。
其次,这是绝笔。李秀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头脑清楚,精明干练,一点也不糊涂。他知道《自述》写完之时,就是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之日。“安能忘情如太上,生无欢乐死无哀”,国难家仇,生离死别,他的感情波动是可想而知的。在感情激烈波动之时所写出来的文字,就很难做到有条有理,头绪分明。
还有,他写这篇《自述》,一不是为了交差,二不是为了乞降,他是在利用最后一点时间,最后一次机会,为太平天国的大业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他希望用《自述》来说服自己的对手——清方的实力派、老奸巨猾的曾国藩。目的是什么?这也不难设想:
一、把对方的注意力吸引到别的方面,不让对方了解幼天王、洪仁 等人的去向与绕道江西、湖北与西北太平军扶王陈得才会师的计划。(所以在《自述》中对这一方面的活动一字不提。)
二、建议实行一项“收齐章程”。从表面上看,这是建议招降大江南北太平军余部,为敌人出力;从实际效果来看,是在“招降”的掩护下联络太平军余部,伺机卷土重来。
三、在太平天国复国无望的情况下,策动曾国藩反清,建立一个汉人政权。让“收齐章程”为这个新政权服务。当时,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淮军势力已经控制了江、浙、皖、赣各省,如果能够策动成功,并不违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起义初衷。(可惜这一部分内容已被曾国藩撕毁,以致《自述》有头无尾。)他既想把这层意思告诉曾国藩,又不能明说,只能一再暗示,让对方去体会。因此,这种文字看起来就不明不白,欲言又止,欲说还休。
李秀成文化程度不高,错别字连篇,文章中又夹用大量方言土语,本来已经很不容易看懂,再加上经过曾国藩的窜改(曾国藩怕被清廷看出破绽,不得不作删改),自然更加难懂,几乎成了天书。
其实,能不能看懂《自述》,能不能看出李秀成的真意,并不影响我们对李秀成的评价。李秀成的功过是非,是由他的一生事迹所决定的,不应该受到《自述》的影响。不过,在了解《自述》出笼的经过之后,我们对《自述》的解释与评价就应该更加慎重,不宜轻易表态,以免厚诬古人。那么复杂的内容,那么复杂的背景,其中的一言一语,岂是不了解内情的人所能轻率解释的,所能轻易表态的!
一部太平天国史扑朔迷离,这是因为历代“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古为今用的人太多了;一篇《李秀成自述》扑朔迷离,这是因为作者用心太深而背景又太复杂的缘故。正是:
扑朔迷离自有因,
今人难度古人心。
百年遗恨能记取,
便是古人有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