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以来,中国出现了许多次农民起义。农民为什么会起义,从来驯顺的老百姓为什么敢于起来反抗?究其起因,许多经典著作都没有说明白过,倒是《水浒传》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就是“逼上梁山”,一语中的,言简意赅。来自《水浒传》的“逼上梁山”一语,已经长期流传,成为成语,收进了成语词典。其特定含义是:“一个人在迫不得已之时,采取反抗行动,做了他自己本来不想做也不敢做的事情。”
总的说来,促成农民起义的外因有两个: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天灾当然厉害,一旦遇到水、旱、蝗灾,常常造成饿殍遍地,惨不忍睹。这种时候每每会发生饥民抢粮、饥民暴动的事件,但也不一定就会引发农民起义。如果地方官能够及时采取放赈、移民等办法来化解矛盾,饥民自己也用逃荒的办法来寻求生机,只要灾情逐渐缓解,也许还能挺得过去,不会引发大乱。所谓人祸,指的是兵荒马乱,或是政治腐败,豪强横行,善良的老百姓无法生存下去。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纯朴的农民从来都是胆小怕事的,见到了任何公事人都畏惧三分。他们只要能够勉强填饱肚子,不管如何吃亏受气,都不会起来反抗。别说行动,连反抗的想法都不敢有。对于老实巴交的农民,你想动员他起来造反,那是太困难了,即使“苏(秦)张(仪)巧说于前,韩(信)白(起)仗剑于后”,他们也不肯干。但是到了被逼得实在走投无路之时(例如陈胜等900人遇雨失期,失期当斩),绵羊也会变成狮子,他们的怒火一旦被点燃,平静的土地就会像地震似地摇晃起来,一切巍峨的宫殿立即倒塌,化为灰土。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小老百姓长期遵守一条格言,叫做“忍得一时之气,免受百日之灾”。对一切不合理的事情逆来顺受,忍字当头。忍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能够争得卑微的生存。如果被逼得走投无路,连卑微的生存也争取不到,那就只有上“梁山”参加反抗了。《水浒传》中写了许多逼上梁山的故事,许多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水浒传》用活生生的事例告诉读者,对于“逆来”,不必“顺受”,可以反抗,应该反抗。并且安慰反抗者说:这不怪你,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忍让够了,这是他们逼人太甚,这是他们不放过你。“逼上梁山”一语,成了千千万万善良的人们起来反抗的一种精神武器。任何人用大道理去责备他们,他们就会高举这面“精神盾牌”,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是被逼上梁山。”这面“精神盾牌”,正是从《水浒传》里接受过来的。
《水浒传》选择林冲作为“逼上梁山”的典型,选得实在高明。如果被逼上梁山的只是一个贫苦的小老百姓,大家司空见惯,还不会那么触目惊心。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北宋中央军的高级军事教官)。他虽然没有什么权势,但从社会地位来说,应该是统治阶层内部的人物。对于横逆之来,他又百般忍受,希望息事宁人。但是恶势力就是不放过他,非把他逼上梁山不可。连他这样的上层人物都被逼上了梁山,许多小老百姓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水浒传》中的林冲故事起了极大的示范作用,几百年来,鼓舞了千千万万含冤受屈的小老百姓走向“梁山”。
林冲虽然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武艺高强,可惜性格却不刚强,在遭到迫害的时候每每忍让了事。当高俅的儿子调戏他的妻子恰巧又被他撞见之时,“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原来,高俅是他的上司,他不敢得罪高家子弟,只好忍气吞声,只求无事。遗憾的是:忍让并不能换来安宁,只会招来进一步的迫害。高俅设计陷害他,必欲置他于死地。在刺配林冲去沧州的途中,高俅又收买差人谋杀他。鲁智深在野猪林中救下他的性命,要打死谋杀他的差人,他却苦口劝阻。为什么?因为打死差人,就会绝了自己的后路。正因为他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回东京,再去过他那高级教官的生活,所以就下不了反抗的决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段文字之所以激动人心,就因为它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想以忍让博得恶人的慈悲,那是与虎谋皮,是不能实现的天真的幻想。那么,应该如何对待恶人的迫害?答案是:奋起反抗,绝不动摇。“逼上梁山”一语,对于鼓励被迫害的善良的人们起来反抗暴政,反抗一切邪恶势力,有如擂动了战鼓,吹响了号角,其作用是惊人的,也就是鼓动千千万万的人去上“梁山”。至于上了“梁山”以后又怎么样?以后的路又怎么走?这些问题,就不是《水浒传》的作者所能回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