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
译文:
容颜和悦令人喜欢接近,与人交往德性宽和让人乐于归依。
大师语录:
“与”就是同你共同做了事,到了相当的程度就停止了,因为不能再帮助下去了。在历史上有许多了不起的人,因为不懂这个原理,最后都杀头抄家了,为什么?因为功高震主。功劳太大,道德太高,学问太好,到某个时候赶快要溜,不溜不行。道家的人到了某个阶段就走了,恰到好处。天下事不能圆的,太满了要爆的。
心灵感悟:
功高盖主惹是非
对于许多人来说,人生的最大害处不在外部,而在自己。一旦做出一番事业,就难免要居功自傲,而这样做的下场往往比无所作为的人更惨。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年已70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轻车简从到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口种一株榆树、100棵菱白、50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带剑的人,他劝谕道:“干吗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还是终日沉溺狂欢,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龚遂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材,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王先生连连摇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微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做下属的,最忌讳自表其功,自矜其能,凡是这种人,十有八九要遭到猜忌而没有好下场。
自古以来,只有那些与人分享荣誉者甚至是把荣誉让给别人的人,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如果遇到好事,不守住自己的本分,不懂得进退之势,甚至功高盖主者,轻则招致他人怒恨,重则惹来杀身之祸。事实证明,只有像张良那样功成身退,善于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于未然。同样对那可能玷污行为和名誉的事,不应该全部推诿给别人,主动承担一些过错,引咎自责,具备这样涵养德行的人才算是完善而清高的人。
而韩信可谓功高盖世,但因为其声明显赫位高震主,最终也下场可悲。在古代,为人臣者由于功高盖主而招惹杀身之祸的事情屡见不鲜。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便成了皇帝的心病,让其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滥杀功臣之事,所谓“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
避免功高盖主就要知进退之势,要知进退以下几条必须牢牢紧记于心:
(1)要守法。
从历史上看,循吏最易保全。《史记·循吏列传》,司马迁所说的循吏,就是遵循法规,忠实执行命令,能知时务识大体的臣子。
后世人以为只要慈爱仁惠、和善愉快,以仁义为准则的官吏,才称得上“循吏”,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应该是遵守法令,严格地约束自己,这才是循吏的作为。
(2)不参与。
即不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自己所执掌的权力中去加以实现。《论语》中有“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即舜和禹真是很崇高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一点也不为自己。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政事之中是很不廉洁的行为,似乎可得一时之利,但最终为人们所厌恶,他的功劳再多,苦劳再大也终会抵消。
(3)不长久。
古人说:“日慎一日,而恐其不终。”如果身居高位时应一天比一天更谨慎,如同行走在危险的高崖之上,即使自己注意了,能得到善终的人也太少了。所以,位置越高,权力越大,怀疑猜忌的人越多,不可不防,不可不早做撤退的打算。
(4)不胜任。
古人说:“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即身居高位所面临的危险惊心动魄得就像以腐朽的缰绳驾驭着六匹烈马,万分危惧,所以千万不要居功自傲,要时时谦让,功成身退,可得善始善终。
(5)不重兵。
在古代,功高的臣子如果能够主动交出兵权,那么对君主的威胁就减少了,所以“不重兵”,就是自我裁军,以求自保的意思。
(6)多请教。
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你的上司,他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所以,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主动向你的上司请教,探听他的意见,这样在办事时就有所凭借。
这一套理论不仅适用于封建官场,也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工作之中,尤其是在与领导的交涉冲突中,懂得进退之机,才会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