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学生——摸清已知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彻底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以及考虑事物的思维习惯,教师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理有据,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最重要的是,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学生熟知的我们还喋喋不休,学生难解的我们却不了了之”的现象出现。备学生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十分活跃又具有思维差异的个体,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定是胸有成“人”的,而想要做到这点,就务必经常自觉地深入学生中,通过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环节去了解学生。备教具——选准穿插点
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具使用时机的选择十分关键。教具的使用不当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在实际备课中经常因只重视了使用什么样的教具,而最终忽略使用教具的最好时机。在备课的过程中,倘若遇到语言表述非常抽象的情况,教具往往就能派上很大的用场。相反,如果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道理,使用教具反而成了一种累赘。备教材——吃透潜在点
“潜在”的对立面是显露。比如,语文教材中主要潜在三点:第一,是要吃透字、词、句、段之间的特殊含义;第二,是要吃透每一篇课文的主旨和特色,包括中心思想和写作含义;第三,是要吃透教材编写的三部曲,也就是“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只有真正突破了这三个重点,才等于是真的吃透了教材。除了语文,其他教材也都有其潜在点,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教材的“潜在点”,最终有效实现教材的利用价值。
备目标——落实结合点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它具有导向、调控、评价等多种功能。以前,我们总是将知识目标当成教学目标的唯一着力点,导致课堂不够生动、有活力,因此,新课程着力强调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集中精力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但接下来又有一批新的问题出现了,主要是教学目标之间缺乏内在的和谐。比如,一些教师只是将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了简单的叠加,而不关注其内在的关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是一个虚设的“标签”,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教学中顾此失彼,最初设定的目标难以实现。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操作系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动力系统,两者之间应当和谐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三者之间必须统一起来,既不能偏废其中的某一点,也不能将其割裂。不重视“知识和能力”,教学就会失去底线,学生的“地基”也就无法牢固;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生命发展就会变得贫瘠。
备情境——把握和谐点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而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实行教育改革就是为了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和谐是课堂情境的生命和灵魂。课堂和谐一方面指的是教材、环境、多媒体等设备的一致和谐,另一方面指的是生活事件、思想感情、情景氛围、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和谐。教师要按照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走进教材,乃至走进生活。课堂教学体现着生活情景,感悟教学情景就等同于感悟生活,帮助学生树立一种眼见其物、耳闻其声、心感其情、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触。
备程序——巧绾过渡点
对于已经掌握了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他们已经十分熟悉教学的一般步骤了。但如何从已知的阶段,顺利地过渡过到另一个教学段,却很难有人真正去关注,这就难免会影响到一堂课的连贯性、整体性,在加上缺少必要的过渡,最终导致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思维和认识上出现“掉队”。
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多加用心,尽力设定一个精准的过渡段,帮助每一个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课堂知识。教学程序的过渡要自然、紧凑。不管是温故知新的铺垫,还是聚合都要这样。
备教法——切中契合点
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的直接产物,但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方法的效力在于选择和运用。备教法要切中要点,具体的做法是要根据教师、学生以及教材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一种能帮助三者融合的方法,以便教师做到驾轻就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标准。
备问题——选准切入点
新课程提倡增强问题意识,课堂教学要以问题为辅,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系统知识的学习。但在教学中某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了问题教学的内在含义,导致问题设计缺乏质量和效果,常见的有以下几个“误区”:
其一,问题太多,从过去的“满堂灌”转向了“满堂问”,学生上课能遇到几十个问题,导致最终晕头转向,不分东西南北;其二,问题过于浅显,学生随声应和,难以激发其必有的热情和兴趣;其三,问题太复杂,一些问题甚至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环境,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其四,问题太死板,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缺乏灵活度和开放性。
有效的问题设计应当选准切入点,能积极带动学生展开思考、参与和响应。具体来说,是这样的:第一,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认清问题的实质,抓住问题的关键;第二,问题要揭示矛盾,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问题要拓展课程领域,调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引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第四,问题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科学的、系统的问题链,其难易度都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特征;第五,问题要能调动学生的情趣,引起学生的关注。备活动——找准落脚点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课堂上逐渐出现了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形式特征的“群言堂”,而过去那种以教师意志为主宰的“一言堂”则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是值得高兴的一点,但同时不幸的是,课堂也变得比之前更浮夸了。
比如,同一个教室的学生,同一节课,学生们一会儿唱,一会儿画,一会儿辩论,一会儿看录像,花样太多,这原本是件好事,本来是为了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但由于这些活动只是在形式上有一些花哨,而没有实际的内涵和特色,最终导致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个大概,根本没有掌握任何实质性的知识和启发。
课堂教学为了达成一定的效果,确实需要设计一些活动,但这些活动一定要找准落脚点,甚至教师在面临每一项活动的设计时,都要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活动为了什么?要采取怎样的活动形式?在什么环节举行活动?会带来怎样的活动效果?总的来说,一定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彻底走出形式主义的误区,带领学生从活动的边缘走向中心,从形式走向本质。备资源——抓住相关点
随着课改的继续深入以及正确的教材观的逐步建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和认可,教师也得以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开发课程资源。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剑走偏锋”的现象,有些教师不考虑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在资源的利用方面完全不顾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只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拓展,采用的一些资料甚至严重地背离了自己的教学内容,最终导致课堂上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现象。课堂教学不能简单地拘泥在教材中,应当进行适当地拓展延伸,并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度,最正确的做法是围绕教学目标,潜心挖掘教材富含的价值,然后按照相关性的原则,合理利用其周围的一切有效资源。
备语言——凸显精要点
教师的语言要充分发挥引导、点拨和启发的作用。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要紧紧抓住“精要”这一关键,力求实现简明扼要。第一,引入语要精粹。可以是激情引趣,可以是联“旧”唤“新”,也可以是设疑启思;第二,过渡语要精炼。只需三言两语,就能将上下文巧妙衔接;第三,提示语要精要。它的出现对于帮助引导学生更全面、正确地理解文章的正文,能起到一种提示思路或是提示方法的作用,教师要运用精彩的设计,为学生解开迷惑;第四,插入语要精妙。教学中的插入语有两种:一是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比如充满激励和鼓舞的话语。二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第五,总结语要精辟。总结语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要做到与引入语相照应,使全文浑然一体。备作业——强化重难点
作业设计是教学的反馈环节。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每个教师都必须精心设计学生作业的要求和范围,确保其作业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实效性,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设计作业的时候,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设计出一些深具趣味性和多样性的题目,以便帮助学生巩固自己学到的课堂知识,使作业真正发挥巩固、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
§§第三在教学中体验快乐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自觉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并且将这种乐趣发扬光大,这就需要教师多花一点心思,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体验,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授才有意义,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