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宫廷斗争中因争宠、忌妒、嗣位等等而互相倾轧,使许多后妃宫嫔死于非命外,还有骇人听闻的殉葬制度,更使成百上千的无辜女性丧失了生命。
《明史·后妃传》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时,就命令许多宫女殉葬。这些宫女的亲属们在建文帝、永乐帝时都得到优恤,以避免宫女家属的反抗。《明史》中并不避讳对殉葬制度的记载,在成祖、仁宗、宣宗朝都有记载。明宣宗去世时,就用了十位妃嫔殉葬。
妃嫔殉葬时,其状甚惨。据史料记载,殉葬之日,宫人集中吃饭,然后都被引至堂中,宫女的哭声震动殿阁。堂上会放置小木床,让宫女站立其上,在床上方的横梁上挂上绳套,把宫女的头套进绳索中,然后搬去木床,宫女随即断颈而死。史载,殉葬之人中有一朝鲜籍嫔妃朝氏临死前,回头对乳母金呼:“娘,吾去!娘,吾去!”话音未落,旁边站立的宦官撤去木床,韩妃即刻缢死。为明宣宗生殉的十位宫妃中,有一个名叫郭爱的妃子,进宫不到一月,就被迫作了殉葬人,她在临死前作绝命词,其中有“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的悲凉诗句,真是其情可恸。这样惨无人性的殉葬制度直到英宗临死前才下遗诏废除,英宗临死前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
明代不仅皇宫中以人殉葬,王府里也同样有此残酷陋俗。《明史》就记载明太祖第五子朱橚的儿子宪王朱有燉,在正统四年(1439)去世时,明英宗曾下诏令削减殉葬,认为身后事应该提倡节约,以省民力,同时也该减少殉葬的人数,下令自妃、夫人以下的宫女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可以遣回归家。最后,宪王的妃子巩氏,夫人施氏、欧氏、陈氏、张氏、韩氏、李氏,皆殉死。英宗下诏赐妃巩氏谥号“贞烈”,六夫人则谥号“贞顺”。
还有大量的妃嫔、宫女虽然不用做帝王的陪葬品,白白丢掉性命,但是活着的她们也大多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明代的秀女一经选入宫门,便和外界失去了联系,同时也就丧失了人身自由,只能在皇宫高墙之内过着幽闭的生活,供帝王肆意淫乐役使,既不能与家人相见,也不可能组成自己的美满家庭,全无正常人生的一点乐趣。世宗的祖母邵太后曾以其亲身体验说过这样一番话:“女子入宫,无生人乐,饮食起居,皆不得自如,如幽系然。”这是后宫数千秀女生活情状的真实写照,她们衣食菲薄,住所简陋,终身从事繁重的劳役,真是苦不堪言。
最残酷的是,宫女们终日劳碌辛苦,却常常稍有不慎,就遭受到严厉的惩罚。宫中制度森严,刑罚也相当严苛。更要命的是,宫女的生命毫无保障,皇上可以任意处死宫女,时常有大批无辜的宫女惨死在暴君的手下。成祖就曾因为一两个宫女与宦官私通之事,严刑逼供,最后处死宫女、宦官近三千人。每次杀戮宫人时,朱棣还要“亲临剐之”。明神宗也经常因为一些琐事细节梃击宫女,致死者有数百人之多。
明代对后宫的管理很严格,禁止男女交往,所以后妃、宫女即使生病了,男性医生也不允许进入宫中为她们看病,只能“听症取药”,使她们根本得不到有效的医治。宫女一旦生病或者年老,那情景就更为凄凉了。据时人刘若愚的《明宫史》记载,明朝的宫廷内设有安乐堂,凡宫人病老或有罪,便发遣到这里,苟延时日,等待死去。如果没有立即病死,再送往浣衣局,以服苦役度过余生。宫女一旦累死或病死,便被送往设在京师西直门关外的净乐堂,死去的宫女就在此焚化,不留下尸骨。堂下有东、西二塔,塔下有智井,都是盛贮宫人骨灰之所。辛劳一生的宫人们晚景竟是如此凄凉。
宫女的悲惨景况让百姓人家把女儿入宫看做是陷入火坑,因此明代帝王在民间广选秀女时,老百姓都非常惶恐,千方百计逃避采选。有时民间会流传皇帝要采选秀女的谣言,搞得人心惶惶。隆庆初年,江南地区到处流传着朝廷要在江南选取宫人的谣言,其实,当时选取宫女的范围一般是在北方,很少在南方女子中挑选。但是谣言越传越厉害,散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一时间,各处人情鼎沸,惶恐不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江浙等地的一些府州县,当地凡是八岁以上的女子,纷纷出嫁,不计长幼良贱,甚至连寡妇也因害怕进宫而草草再婚。在当时文人的笔记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由于选秀谣言风传,百姓都惶惶不安。一日夜间,忽听得炮声响,正在梦境中的百姓不知发生何事,于是便将它与讹言联系在一起,以为采选女子的内官到了,大家都吓得手足无措。城中有一富户,正好雇佣了一个锡工在家造银器。夜半忽然发生此等情况,富户的女儿尚未婚配,又不敢出门择人。富户张皇之间,想到锡工,便大喊:“急起,急起,可成亲也。”锡工睡梦中茫然无知,等起床的工夫,只见堂前已经烛火辉煌,主翁之女“已艳妆待聘矣”。这便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拉郎配”故事的由来。
宫女悲惨的境遇以及由此造成的压抑与愤懑,也曾以惊人的方式爆发过,她们不堪忍受虐待,以羸弱的身躯起而反抗位居天尊的帝王。据史书记载,迷信而荒淫的嘉靖帝不仅采少女经血来炼制丹药,平日也对宫女非常苛刻,若有微过,辄加笞楚,因此殒命者多至二百余人。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发生了震惊朝廷内外的“壬寅宫变”,杨金英等十几名宫女实在不堪忍受虐待,竟密谋杀死嘉靖皇帝。她们等朱厚熜熟睡之后,就用绳子把他的头颈勒住,可是却误拴了死结,无法再勒紧,其中一个宫女张金莲知道事情不能成功,就慌忙逃出去报告了皇后。皇后前去救助,把嘉靖帝救了下来。最后,这十几名宫女都被凌迟处死。柔弱的宫女勒杀皇帝的大案可谓旷古未有,若非饱受压迫,濒于绝境,她们是不会这样拼死动手,这样的反抗精神亦是可歌可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