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梦御风行走了一段时间,并未觉得疲惫,反而看着四周风景有股天高海阔的意气,精神焕发,正欲继续加速,只见远处有一座小亭,仔细一看,便看到有二人站在亭内等待着谁,正是土地神和城隍神。
姜梦放慢速度,一步正好稳稳跨入亭内,正想问候,却见土地神捧着一杯酒笑道:“姜先生此去,不知何年何日能回。我二位在此略备薄酒,一送姜先生。”将手中的酒递向姜梦。
姜梦接过酒杯,内心有些波动,说道:“二位大人何必如此,在下有愧啊。”
城隍说道:“过了小亭,便出了闲潭地界。就凭姜先生助力除邪,便值得我与白土地代闲潭万民相送啊。”土地神也是笑着应声附和。
三位共同举杯,一口饮尽,对视一笑。土地神与城隍神说道:“那我二位便不再作凡人离苦,若姜先生再至闲潭,我们必将扫榻相迎,恭送姜先生。”
姜梦拱手道:“后会有期。”土地神与城隍神道:“后会有期。”
待姜梦走远,土地神问道城隍神:“安城隍,姜先生远走,我们不送些礼物合适吗?”城隍神笑道:“待姜先生如此,那可真算是落了下乘,姜先生慧目神识、经历万世,若是送的礼物入不了法眼,那岂不是反而落了俗套?”
土地神抚须道:“是在下失言了,姜先生如此仙人,且对凡人和蔼有礼,想必是不在乎这些凡俗的。”
……………………
夜幕逐渐笼罩大地、略有野草被风吹过的声音更显寂静,虽然如今姜梦夜间视物如白日无异,但姜梦还是决定找一地方歇息到第二日清晨再上路。
大约半炷香的功夫,姜梦便看到前方有灯火,想来是人烟处,有些喜悦便朝灯光方向走去。姜梦越走越近,却发现是一处早已荒废的村落,两旁有些土房已经残破不堪、有些茅草顶已经不知去向,显得极为破败。
灯火乃是村头一间看起来还是完整的房间所出,姜梦走上前敲了敲房门,问道:“有人吗?”
这时房内传来一个雄浑的声音,问道:“谁?”
姜梦隔门答道:“乃是过路人、只是已到晚上,想至贵地借宿一晚,不知可否方便?”
姜梦灵敏的耳朵此时听到房间内传来细碎的商量声,被一声沉重的咳嗽声打断,之前的声音问道:“敢问是何地界、去往何处?”
“闲潭人士,去往梓桑。”
房门这才露出一个小缝,里面的人探眼打量几分,这才打开了房门,让姜梦得以进入。
姜梦进入房间便看到房梁上蛛网横结,已是非常陈旧。而房间内已经看不到原先的摆设,转而是一堆篝火围在中间,旁边坐着一行六人,其中五人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唯有一个年纪老一些,却是独臂。
刚刚开门的壮年看姜梦已经入内,便将门插放好,将屋外的凉风隔开,转身又坐到老人旁边。
只见老人说道:“老朽姓陈,乃是穆陵人士,我们这几位都是行商。不知阁下?”
姜梦拱手道:“在下姓姜,乃是闲潭人士。”
老人说道:“老朽有一疑问,不知姜公子可否解答?”
姜梦刚找到一处尚算整洁之地,将四周杂草铺垫一下,将将盘腿坐下,便听到老人之言。拱手答道:“陈老人家可尽言。”
老人说道:“闲潭离此甚远,梓桑不是好去处,此荒村亦不在大路上。不知公子怎敢一人出游?”姜梦能够感知到老人略微浑浊的眼睛此时投射出锐利的目光,而一位年轻人也是将手摸到了后腰别的小刀。
姜梦略微带些苦笑说道:“在下也是贪近,才走这小路,见夜已深,此处又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见这里有灯光才到此。在下看到诸位也是略有胆怯的。至于去因,在下不便告知,请老人家见谅。”
老人看到姜梦的答话,略微点点头,不过还是将信将疑,不再言语。周围的年轻人却还没有放下心来,两三位的目光还是紧紧盯着姜梦。
姜梦看此情景便将背后扁扁的行囊当面打开,露出几块麻饼、一个竹筒,还有打开行囊之前瞬间召唤出的《奇梦志》以及三串十枚通宝。
当面的行商们看到姜梦的行囊,这才放下心来,渐渐有了言谈。姜梦也是吃着麻饼、翻起了《奇梦志》。
老人看此情形,低声对旁边年轻人说了一番,年轻人依言拨了一部分篝火到了姜梦面前。姜梦连连谢过,老人笑道:“出门在外,还是要多几分小心,之前有些冒犯、请容老朽道歉。”
姜梦也是笑道:“老人家无须如此,这也是人之常理。”
老人点头停顿了一会,说道:“以后公子出门在外还是朝大路走,如今这世道虽然比以往好多了,不过还是有危险的。”
姜梦说道:“在下知晓了,不过在下身怀正气,相信些许小鬼不会近身的。”
老人见姜梦如此开口,以为是书生意气,还是微微摇头。旁边的一个年轻人语速有些快地说道:“这位公子,你可能未曾远行过。我们这些常年在外,见的奇闻怪事可真不少。”
姜梦放下书卷,好奇问道:“都有何怪事?在下也是略有好奇。”
这问句倒是激起了年轻人的回答欲,炫耀地说道:“你可不知道,就去年冬天,我和李大哥、王大哥、唐兄四人某夜……”说道这里,老人咳嗽一声,年轻人便不再言语。
姜梦也是了然,对着讲话的年轻人点了点头,继续吃起了麻饼,看起了《奇梦志》,篝火哔哩啪啦地响,不再有其他声响。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突然,一声似是年轻女子凄厉的哭喊传入屋中,老人睁开眼睛、目光凝重,一行人有些惊疑不定,互相看了看。有忍耐不住的小伙子急切地说道:“我们去看一看吧,是人声!”老人透过窗棂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色,摇了摇头。
这时,刚才凄厉的哭喊再次响起,中间则有“救命”的呼喊声,一位年轻人再也按捺不住,将门打开,拿起一根燃烧的柴火向黑夜探去,只见半人高的野草随风飘荡,人声似乎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