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4800000039

第39章 最著名的布道家怀特腓德

怀特腓德(1714年-1770年)是基督教大觉醒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英国国教牧师和传道人,卫理宗的共同创始人。

怀特腓德生于英国格洛斯特,12岁时已发挥演说及表演长才。1732年进入牛津大学的彭布罗克学院(Pembroke College),在大学时悔改信耶稣基督。1733年结识约翰·卫斯理,受卫理宗影响,开始操练禁欲。1736年被按立为英国国教牧师。1738年抵达美国佐治亚州,在各殖民据点巡回布道、提供民生补给品。同年回到英格兰,为他在佐治亚州创立的孤儿院募款。1739年展开室外布道行动并第二次登陆北美洲巡回讲道。

1741年再次返英,解决与约翰·卫斯理之间的鸿沟。同年结婚,10月第三度登陆北美洲,健康状况堪忧。1748年返抵伦敦,解决英国循道派的内部纷争,并向贵族传福音。1750年积极呼吁:“黑奴也有宝贵灵魂。”1760年身体状况已极度恶劣,仍坚持巡回布道为主得灵魂。1764年准备扩大孤儿院事工,设立学院。1770年9月30日晚上,于北美麻萨诸塞州友人家的楼梯平台讲道,随即因身体不适而去世,传道34年,享年56岁。

他接续富瑞林好生、田能特、爱德华滋所点起的复兴之火,把复兴运动引至最高潮。卫斯理的着重在英国的事工,而怀特腓德在则是在北美;当时的北美殖民地至少有80%的人曾听过他讲道。他声音宏亮,表情生动,竟可一次吸引2万同时聆听;在大众传播工具尚未发明前,竟能有100万人听过他讲道。他的事奉除了英国、威尔士之外,他7次横越大西洋至北美洲,15次去英格兰,2次去爱尔兰布道。

他的神学思想受加尔文主义影响,谨守预定论教义,遂无法与卫斯理兄弟合作,于是组成“加尔文循道派”。虽然分道扬镳,仍然彼此敬重。他强调“因信称义”的真理,泣重圣洁敬虔,并与耶稣基督建立个人关系。他提倡信徒事奉,注重生活实践,坚持传福音给美洲的黑奴,并且设法改善黑奴生活。

怀特腓德除了有传福音的热忱,也强调教育的重要,在美国协助3所大学的成立:普林斯顿大学、宾州大学及达特茅斯学院。在佐治亚州成立“毕士大孤儿院”,用33年的时间辛苦募款照顾孤儿所需。

他讲道是即席式的讲道,不像多数传道人念稿式的讲道;他措词直接易慬,流露对失丧灵魂的真情;虽然他表达的神学思想不似爱德华兹般深入,但他的宗教言论却能使12岁的孩子都听得明白,他的演说功力可见一斑。

自使徒时代以来,最著名的布道家莫如怀特腓德。他在34年中,曾向20万至30万数目的听众,讲过18000篇道。他在英国及美国各处宣讲福音。所到之处,无不轰动。他曾为布道,7次横渡大西洋。

他20岁时,曾写一信给比他大11岁的韦斯利,他在信中说:“现在我们研究的,只有《圣经》。但我亟需您的指教,先生,请告诉我们如何实践这些《圣经》中的教训。我要尽可能将其付诸实行……我急需一些家教书籍,并需要您连串的祷告。”怀特腓德查考《圣经》,像寻找隐藏的珍宝。

讲到他如何研究《圣经》,他写道:

“现在我的思想更加开放,更加辽阔。我开始跪着读经,将其余一切别的书放开。若是可能,就每读一行都祷告。诚然,我已证实,它真是我的饮食。我天天领受新鲜的生命,亮光,及从上面来的能力。(我从读《圣经》一个月所得的真知识,比我从人的一切著作中所能得的更多。)总之,我发现,它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就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我总是察觉到,当我内心的力量增强时,我外在的行为,也相对的增强……

怀特腓德就是从这样的经验中认识上帝,认识他的话,及认识得救之道。

怀特腓德虽曾是一个狂野放荡的青年,但他因全心接受基督,成了一位历代以来最感人的布道家之一。他祷告的时间是以小时计算,他经常一面祷告,一面读经,使他的讲道大有能力。

同类推荐
  • 禅与老庄

    禅与老庄

    东西方越来越多的人醉心禅学,不像大多数西方人士已经了解的东方文明,作者认为他们接触的都是变样的禅学,对此作者抱以深深的忧虑。通过本书,作者向世界介绍本真的中国禅学,指出中国禅和印度禅的不同,并且正本清源,阐明禅与老庄的关系,强调禅是中国思想的结晶,还给禅学一个本来面目。相信用心的读者已能管窥。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窃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本书作者作为深受怀特海哲学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在当代宗教多元论的语境中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对话,提出了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并相互转变的对话模式,这对当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富有建设性。
热门推荐
  • 妃君不可

    妃君不可

    俊美却邪佞的男人,一身复仇的杀气和乖戾,将她看作了仇恨的靶子,一虐再虐!她的痛苦就是他的快乐。这个什么倒霉的妃子不做也罢,她逃了。他怒了,倾天下而追捕,发誓追到要把她捏个粉碎。恨,竟然变作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 西游山君

    西游山君

    在西游的世界里当妖怪,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奈何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有些事情避不得,逃不了,因为你是个妖怪!
  • 冰皇雪女

    冰皇雪女

    她,是出生商贾的大小姐;她,是京城众家追求的女人;她,是父亲手里的明珠。那年,他们相遇,在那风花雪月的日子里,她遗失了那颗心,她说爱一个人是一辈子的事,她说这辈子我的心给了你,便没准备收回。他,是来自异国的王子;他,背负着家族的重担;他,想爱却没有爱的能力。那年,他大婚,娶的却不是那个一直在等他的她。这一等便是很多年,她最美的年华蹉跎在了等待中,父亲殒命,男人离情,从此她踏上了铁血的征途,她说我便是这世道的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她说,欠我的请用你的命来还。
  • 麻酱漫画

    麻酱漫画

    日系少女沈清对拥有漫画般美貌的少年路焱一见倾心,却和他的姐姐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大打出手,顶着第三者的名号,沈清该怎样为自己洗脱冤屈?怎样顺利追到男神?毕业在即,面对路焱奇葩的家人,身处混乱的师生关系,还要解决紧迫的就业问题,沈清将发挥麻酱的魅力奋战到底……
  • 黑瓶

    黑瓶

    宇宙的起初和生命的意义?繁衍冲动本是宇宙设置的基因锁?万年之前,地球上的高级文明辛达曼种族遇见了最大的问题:人口基数的迅速增长逐渐导致社会结构的崩塌。在最高级的学术探讨会上,一位青年接触到了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的研究模型:黑瓶计划……万年之后,地球上的孤独少女秋九总会在睡着时掉进一个虚无的空间,后来遇到了一位自称为异世界的魔王。也就在遇见他之后,来自地球和异世界地球的危机频频爆发。她逐渐意识到一个恐怖而震撼的现实真相……
  • 师兄去哪儿

    师兄去哪儿

    女扮男装的辛夷坐在卦摊前,摸着下巴上的假胡子,望着俊俏公子笑得一脸诡诈:“公子,我掐指一算发现……您这命里……缺我呀。”沐方锦嘴角一抽:“真没看出先生竟还有龙阳之癖。”她稳坐泰山,淡定不语。不料那公子竟旋即一笑,“真是巧了,这龙阳之癖,在下也有。”“……”女扮男装摆摊算命,伶牙俐齿,谋财贪色——关键词:忽悠;黑心御史妖孽毒舌,腹黑吝啬,貌美无良——关键词:神烦;一代名医高贵冷艳,帅富土豪,呆萌害羞——关键词:傲娇;昔年竹马今朝将星,强取豪夺,霸气外漏——关键词:情痴。屌丝女VS古代高富帅她深深的认识到,这种差距,叫作隔了千年的代沟。
  • 余生所向皆是你

    余生所向皆是你

    某女:“姐要做这附中的传奇!”“来,先把这套题刷了。”“……”——某女:“姐是要做影后的人!”“来,先对下剧本。”“……”
  • 尸在人为:女神再生尘世缘

    尸在人为:女神再生尘世缘

    是她识人不清,是她任性一世,她在末世苟且偷生,却还是含恨而去。死后,她化作孤魂,末日飘荡。机缘巧合,她了解一切始末,方知悔恨,为时已迟。机缘重生,她决心改变自己的懦弱圣母,定只为了自己,自私的活着。她的愿望很简单:将前世的恩怨了断,在这人性泯灭的末世,安稳的活下去。“这六界间,法则只由因果循环而定论。天地法则起于因果,又终会止于因果”虚空间,一位迟暮之年的老者,望着一颗蔚蓝的行星,和蔼的笑了起来,“哈哈,逆天而行吗?未尝不可吧,这颗遭罪的星球,也终于迎来了命定之人啊。咦,这是?怎么有两位…”
  • 你就是宇宙

    你就是宇宙

    思考,是一种力量,可以洞察人心。我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也是世界的整体,我是你,你也是我,你看清了自己,也就看清了我。生命来了又走,不断的在延续着,死亡不是生的对立面,也许是为了更好的延续。在思想的世界里,你便是宇宙,相信我。我写的是校园,却包含了世间百态。
  • 无间道之贼喊捉贼

    无间道之贼喊捉贼

    警察抓小偷,天经地义。贼喊捉贼,天荒夜谭。一群鸡鸣狗盗之辈、神婆妓女之流...又如何演绎一部荒诞不经的贼喊捉贼故事,陈铺酸甜苦辣咸的各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