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剥掉了树皮,树木就会变蔫,甚至死亡;如果伤害了人的脸面,对别人来说是莫大的伤害和侮辱。
要想表现自己善良的本性,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顾全他人的面子。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触犯到自己或者是自己对他人不满意时往往会口出恶言,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是非常不对的。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人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别人挑三拣四,体现自己的“高贵”,其实是最令人厌恶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都要颜面。因为颜面代表着尊严,更代表着自己被重视。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都希望别人能够给面子,这与国家、种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同样,那些圣贤之人也会把面子看得非常重。
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都在遵循着“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交际原则。如果你给足了别人面子,你收获的也将是尊重。否则,你就会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孔子说:“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才说了这句话,孔子认为这是为人的美德之一。
实际上,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种高明其实就是给人留足面子。
孟之反不抢功,因为如果他抢功的话,后面那群人的脸面就没有地方搁了。本来就已经是败军之将,然后在撤退的时候还依靠别人的保护,从那些人的自尊心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因此,孟之反的做法很高明。
我们都知道,人都爱面子,一个人能给别人面子就等于给人家一份厚礼。所以,我们在交际之中要永远记住这样一句话:“一种行为必然会引起相关的反应行为。”生活中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处处留意给别人面子,你也将会获得更大的面子。
古代有个叫郭解的人,他在当地很有名望。一次,洛阳的一个人因为与别人结怨而心烦,就多次央求地方上的名士们出来调解,可是不管人们怎么说,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那人找到郭解,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请求,于是就亲自上门拜访那个人,并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那人同意和解。按照常理来说,郭解此行应该是不负人所托了,完成了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就可以走人了,可郭解还有高人一招的棋路。
当一切都讲清楚以后,郭解对那人说:“这件事,听说过去有好多当地有名望的人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能达成和解。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我了结了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也为我自己担心,我毕竟是外乡人啊,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我一个外地人来完成了和解,这未免会使本地的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没面子。所以,我想请你再帮我一次。你要做的就是,表面上你要做到让人以为我出面也没有解决问题。等到我明天离开这里以后,本地的几位绅士、侠客还会来找你,到那个时候,他们说什么,你就顺水推舟地把面子给他们,也算是让他们圆满地完成这件事情吧,拜托你了。”
那人听了他的话后,就按照他的说法做了。
上面的故事中郭解的举动看似多余,实则不然。
第一,他帮过的这个人,一定会对郭解深感佩服,此人能请得动那么多名士,可见绝不是寻常人,郭解这一举动首先就可赢得这个人的友谊,这是一得;第二,此事过后,郭解的好名声很快就会传遍乡野,他在这个地方绝对会是名声日隆,这是二得。
所以说,在交际之中,对朋友的尊重就是要给朋友留面子,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别人留了面子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为自己长了脸,为自己留下了后路。日后你如果恰好有求于他,他也必定竭力相助,以报当日恩情。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有些人认为,朋友已经特别熟悉了,不需要顾及面子问题。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性使然,这与两人之间的好不好没有什么关系。另外,朋友的相处也是离不开尊重的。如果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相信无论如何对方也不会给你做朋友的机会了,因为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坎。
因此,对最好的朋友也要客气有礼,可以不强调自己的面子,但不可以不给朋友面子。因为看似只是一个面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对朋友尊敬与否的问题。
所以说,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一定要给朋友留点儿面子,这样你的人脉才会越来越旺,你的朋友圈子也会越来越大。你在给人面子的同时,也就是给自己长了脸面,这一举几得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对于面子,已经不单单是人缘的问题了,很多场合还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和利益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又非常微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但是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不要当着很多人的面羞辱对方,比如揭露别人的过错或者不光彩的背景,尤其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在身份、地位差不多的人面前,不要厚此薄彼,冷落其中某个人。
不要意气用事,羞辱别人的下属,也就是所谓的“打狗还要看主人”。
在输赢场合,不要赢别人太多,即便是没有利益纠纷的游戏场合。
能主动给别人面子,不管对方身份是高贵还是卑微。
替对方在别人面前说好话。
在尴尬场合,及时为别人打圆场。
主动祝贺对方成功的事情。
当然还有很多技巧,最主要的是你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时刻想着给别人面子,并做到不伤害别人的面子,这样就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广泛的好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