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社会密不可分,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个立体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人不能不了解外界,也不能不了解自身,只有内外和谐的人,才是完整的人。这就是古代一直强调的“天人合一”。《大学》的核心思想,归纳起来就是18个字:“格物致知诚意正其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说人要推究领悟事物的原理,使意念诚实,端正心态,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才能治理好家、国以及天下,讲的就是从内及外的道理。
《中庸》是儒家的处世哲学,影响中国历史数百年,其中也贯穿了内外和谐的思想。在《治国》篇有这样一段话:“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也就是说,君子不能不完善自己;完善自己,不能不推己及人;推己及人,不能不尊贤知人;尊贤知人,不能不深谙自然。只有按照知天、知人、事亲、修身这样的途径来做了,才有可能治理天下国家。
教练的焦点在“人”,但是这个人并不是狭隘、固定的“人”,而是动态的、充满很多可能性的人。教练着眼于挖掘人的潜能,致力于帮助被教练者看到并打开各种自我设限的框框,同样也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被教练者最终实现目标,达到内外和谐。
人本教练模式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人看成立体而完整的整体,并且将人分成内外两面,以及 Why(因何)、How(如何)、What(用何)三端(见下图),以便更全面地理解人本身。
人的两面
每个人都有内外两面。内,就是内在的东西,潜藏在人的性格之中,无时不在,无时不发挥作用,隐藏很深不易觉察却力量巨大,决定着人的举止行为和发展方向,儒家反复提到的正心、修身,都属于内的范畴;外,就是人外在的表现,或者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东西,更多的表现为一个人所拥有的专业技能等方面。教练技术作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分类,将心态和素质归结为内,将知识和技能归纳在外的范畴。
道家的宗师老子说的两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人的两面,第一句是:“为学日益”,意思是你学习身外的知识,会天天有进步,有收获。第二句是:“为道日损”,也就是说你要求“道”,天天要甩掉一些东西,天天有损失。某些概念甩掉了,某个习惯甩掉了,某个自以为是的观念甩掉了,“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甩掉的是旧框框,产生的是可能性,损失的是过去,得到的是未来。不言而明,“为学”倾向于外,“为道”倾向于内。
增加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经历,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胎教的时候读唐诗,是想让下一代能够熟读唐诗。然后进入小学、中学和大学,攻读语文、数学、物理等各种知识,学习经济、市场、财务等专业技能。“为学日益”,人长大了,知识也丰富了,立足社会的技术也掌握在手了。
如果一个人将所有的东西形诸于外,而忽略内在的素质,没有良好的心态,那么这个人将是残缺不全的,残内而坚外,所行所为容易走偏,也很容易陷入痛苦,并且让别人也产生痛苦。这一点,《礼记》中的《经解》说得再明白不过:“《易》之失,贼;??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也。”《周易》的思想是从科学到哲学,涵盖广阔,玄妙无穷,熟知《周易》便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然而,一个人手掐八卦,未卜先知,别人未知未觉,他却知道了一切,如果他的心思不正,那别人就大祸将至了。所以说,通晓天文地理固然重要,做人更重要,居心不良的人,其知识越多,做坏事的本领就愈大,于是就“《易》之失,贼”了。清静精明、细致入微而又不悖正道,那才是深刻地理解了《周易》。
不少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会同时考察内外:能力是基础,心态是关键。有位企业家用人的标准是德为先,所谓“德”,就是对人才内在的感觉和评价。他用一个比喻来解释这个标准:一辆在路上飞奔的汽车,如果方向跑偏,速度越快,毁灭性就越大。
一个完整的人,必定是内外兼修,由里及表,和谐统一。这就像练武功,知识和技能犹如各种套路,攻读MBA,取得专业资格,掌握了一门技术,都不过是学会了其中的一种套路,如果缺乏内在素质,这些套路就会成为花拳绣腿,难以让人心服口服;心态和素质就像是内功,内功练好了,套路才会发挥强大的威力。武术上讲练剑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却能令对手感到剑剑威风,震慑心魄。在企业界,手中无剑心中无剑的当属那些才能卓著的领袖,他们不一定熟悉企业每个环节的专业知识,却能凭借内在的魅力和领导才能赢得众人之心,成为领导众多专家的专家。在市场营销中,对产品不提只言片语,却能够让别人心甘情愿购买产品的人,一定是超越了产品、靠内在素质制胜的营销高手。
所以说,内外一体,不离身心,若有偏废,人不完整。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安身立命之本是既要学套路,更要练功法。教练也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帮助被教练者很清晰地看到内外两个方面的重要性,能够区分清楚内外的状况,看到它们与生命的必然联系,同时内修固本,外练强身,有效地达到人生的目标。
人生三端
人本教练模式根据“人”的字形,将人分为相应的三端,顶端用英文“Why”(因何)来表示,也就是“要到哪里去?”、“为什么会这样”,探究现象背后的意义和行为依据的动机以及人生的目标;右端是“How”(为何),“怎么样”的意思,表示人们采取的态度,或者做事情的出发点;左端是“What”(用何),究竟该怎么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工具?如果把“Why”定位为人生的目标,那么“How”是该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What”则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样的工具来实现目标。
人生中没有什么是静止的,活着本身是一个演变的过程,人们朝着他心中Why的方向演变。因此,要协助被教练者经常性地洞察到牵引他行为的“Why”。中国的圣人们就善于问“Why”,非常重视每一件事情的动机,“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周易》)。佛学里有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家提到的菩萨往往能够看清本质,一眼就看到了万事的起因;一般人只追求结果,看到的也是结果,没有去探求产生结果的根源,追求结果却又对不好的结果万分畏惧。
How指人的信念和心态,是人的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人经常思考人生的方向,也明白目标,但却很难达到目标,究其原因,是不知道有效的心态,也没有保持积极的心态。心态影响行为,心态不适当,将导致行为的方向偏离目标的方向,达不到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方法和工具就像人们脚下的鞋子,穿上鞋,人们才可以脚下生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明白,只有把工具(What)准备好了,做事就会顺利而快捷,行为就会更加有效。人类发展的历史,是方法和工具不断更新的历史,古代人们乘坐马车出行,靠烽火传递消息,现在则乘坐飞机远游,通过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来相互联系。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让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得以扩大。
在人生三端中,Why 是人存在的根本,也是人存在的目的,How是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存在,What 则是人在存在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一个只探究Why的人,也即整天只琢磨人为什么活着的人,如果不调整心态,不磨炼本领,那他在现实中的能量会受到限制。一个只考虑How的人,不问事情的根由,不学习知识和方法,那他可能是一个无所追求的乐天派。一个只用手段和工具的人,缺乏积极的人生指引,没有适当的心态,他可能促进社会和组织的进步,也很可能适得其反。“利其器”能否“善其事”,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为什么要利其器?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用其器?
在这里用旅行来比喻人的三端。我们要计划一次远行,首先要清楚去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这是找到“Why”的过程;其次是我们应该在旅行中保持什么样的心态,或者是想收获什么样的感受?确定内心深处的“How”;然后考虑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达到目的地,怎么样才能得到想要的感受?选择并决定“What”。当目的地清楚了,原因找到了,内心想要的感觉确定了,就开始计划时间,准备远行的装备和手续。
教练提倡“对人不对事”,是从人生三端入手,弄清楚对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心态?然后激发他调整心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人的问题解决了,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人本教练模式是西为中用,古为今用,人生三端暗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人”字之首乃“因”,人生中的为什么,人生究竟要到哪里去,人从何处而来等等问题,其实就是“因”;“人”字之捺是“道”,内心修炼,自我素养,诚意正心,都包含在“道”中;“人”字之撇是“术”,术在甲骨文中指道路,《广雅》也记载术为道路:“术,道也。”术就是到达目的的路径和方法,术是我们拥有的技术和工具。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世界上的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在人本教练模式中,道指人内在的因素,因就是道所效法的自然,人的因是自己的生命根由和状态。而“效法”一词是方法,是为术。一个完整的人,道术统一,统一于因。
人生中的很多“Why”、“How”和“What”比旅行更难找到,需要下更大的工夫。当教练确定了这个模型之后,就可以很清晰地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运用教练技术层层推进,在与被教练者的沟通中逐渐发现他内心的所想和所要。一旦人生三端清晰地浮现在被教练者的心中,他就可以把目标当成起点,以终为始,有条不紊地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