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真不幸,只有半杯水了。”而乐观的人会说:“真好,还有半杯水呢!”引发观点不同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水量的多少,而是因为看待问题的态度。
半杯水就是半杯水,眼前只有半杯水;这杯水不是什么都没有,但也不是满的。处在一种有而不满的尴尬状态。你是装满它还是喝掉它?
你看到“只有半杯水”,是因为你看到了它即将被喝掉的未来,一滴不剩。
你看到“还有半杯水”,是因为你看到了它即将被装满的未来,满到要溢出来。
你是希望它被喝光还是被装满?换句话来说,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
电影《圣女贞德》中撒旦有这样一句话“你看到的不是事实,贞德,而是你想看到的东西。”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在这部影片中揭示了这样的人性弱点,“我看到许多神迹,都是我想看见的。”心理学上称为自我暗示,人一旦被某种情绪控制,便只喜欢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再用这带有强烈个人偏好的暗示,不断佐证自己的自我暗示,从而获得情绪的满足与宣泄。
喜欢某个人或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不断强化,不断放大,最终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若是愤怒、仇恨或者怀疑,我们又会不断地寻找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臆想,在偏执于愤怒、仇恨的情结里,让暂时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
现实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狂热的宗教迷信者,凡事喜欢求签问卦算、信奉风水命运者,陷入爱情中的人们,利令智昏者……不胜枚举,在旁人嘲笑他们陷入迷途的痴、癫、傻时,他们仍然执着于自己眼睛看见的所谓事实,只因为——那是他们想看见的。
作家陈染有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这句话叙述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事实。正如陈染所说,很多时候,人们活在自己的想象中。我们每一个人所互相看到的,也许都只是我们想看到的。
这是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我们主张主客观的统一。我们的绘画不像西方那么写实,画得越真实越好,而只是以色彩去表达一种抽象的意象。我们的绘画艺术,需要一种画中有“我”,表达出一种情怀或主张,或者是主观的美。艺术中如此,生活中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是我在风景中,风景在我中。每个人所看到的风景,都是和自己的观念、印象、经历等相关的,不同的人看同一处风景有不同的印象就是这个道理。听景不如观景,也是这个意思。
人常常被自己的想法控制,所以人们常常说要保持好的心态。平静、淡泊的心态,你看到的事情都会是淡定的;急躁的心态,你所看到的,也多是急迫的了。环境影响人,人的心境处在某种程度上时也会影响环境。
佛说:“放下我执。”这是在劝解我们摆脱主观意念的影响,以客观的心态看待周遭的人和事,不张狂、不委顿。只是,这样的一种境界,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要不,怎么会有“知人者明,自知者智”的古训呢?跳出自己的主观臆想,何其艰难!什么时候,我们完全按照内心的本意,而不是以什么堂皇的名义去看事物,或许,我们就能看见眼睛看见的事实以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我们想看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