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人相比,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看:
1.在高新技术企业框架内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研发费用的绩效问题
目前,从国内财务会计界学者对我国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研究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探讨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这类研究目前还在快速发展之中;另一类是探讨研发费用的实证研究问题,以往由于我国会计准则没有强制披露此项费用,由于数据难以取得,我国会计理论界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此问题非常罕见。在近几年来开始关注研发费用的实证研究,如薛云奎、王志台(2001),遗憾的是由于没能直接找到研发费用的数据,他们只能采用的是间接证明的方法,则缺乏说服力,这可能与我国研发费用披露的现状有关。这些研究内容比较单一,方法比较简单,也没有一致的结论,而且,这些研究并没有明确提出是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框架内进行分析。
因而,本文力争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本文明确地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框架内,从财务会计角度,力争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论证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绩效及其绩效评价问题。
2.在实证研究选择研究样本、研究对象、研究期间、研究方法、研究结论方面有所改进
(1)研究样本。本文有针对性的选取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三类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其中,对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主要采用的是财务会计报告的数据,而对于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采用统计报告(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由于样本来源的差异,可以使本文从不同的侧面来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的实证检验。
(2)研究对象。由于实证检验采用了上市公司、北京市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三类不同的数据来源,在本文研究之前,尚未发现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绩效研究,以及结合全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和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对比进行研发费用绩效研究的文献。
(3)研究期间。本文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选取了2002~2005年共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时间跨度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趋势。从财务会计报告角度而观,在目前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的文献中,由于获取数据的难度较大,极少有时间跨度为4年或更长的研究。
(4)研究方法。本文对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分行业研究,得出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启示,采用了多种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变量和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以及采用因子分析法给指标评价体系权重客观赋值等。
(5)研究结论。一方面,本文进一步的验证了前人的某些研究结论,例如,企业R&;D投入的产出效应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另一方面,本文得出了若干较为新颖的启示,例如,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新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处理的实施效果
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实施新准则仍处于过渡阶段。新准则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平缓,并未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对企业经营的波动不大。并且,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真正转化为利润的能力有待提高。但是此举,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4.建立新型的研发费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研发费用绩效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关学者和机构对此做了许多研究。早期对于研发费用的绩效评价大多采用财务指标,其后不少研究者指出财务指标的不足,而提出完全采用非财务指标。应当说上述两种做法均有优点和不足。
企业绩效评价的核心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所费(投入)与所得(产出)进行比较。绩效评价所遵循的是经济学中的“最大”、“最小”法则,即以尽可能少的所费获得尽可能大的所得。高新技术企业的R&;D活动既是一个复杂过程,并且也是一个典型的投入产出过程。投入部分包括企业自身投入的研发资金、政府直接支持研发投入的资金、人才、物质、技术、信息等各种要素。因此,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力图设计一套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投入与产出指标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用衡量企业物质资本投资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技术人员比例以及衡量政府物质资本投入的政府支持度等作为研发费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投入指标;产出部分包括专利、产品、新工艺技术等,综合反映到企业中可以量化的产出指标便是衡量企业现时经营业绩的主营业务利润率、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资本积累率以及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资产比率等指标。
同时,本文以2005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为例加以说明。这种新型的研发费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突出了可操作性、简便性和实用性。
5.改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模式
通过我国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的调查和分析,以及中外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现状的比较,针对现行不足,本文从上市公司年报以及经济普查有关统计报表两个角度对加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提出政策与技术上的改进建议。
研发费用(R&;D)绩效问题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学和财务会计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以知识密集型技术为基础,作为社会可持续增长的推进器而备受瞩目。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绩效问题更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研究与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公司长期的投资回报,公司需要不断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以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并藉此保持其技术领先优势。随着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支出越来越大,这也引起了投资人和学者们对此项费用所产生效果的普遍关注。从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们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例如Baruch Lev and Paul Zarowin(1999);Baruch Lev,Doron Nissima and Jacob Thomas(2005)等,而我国会计界在研发费用绩效的实证研究非常罕见,对于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本章首先简要地综述高新技术企业与研发费用的关系;其次,着重综述研发费用投入绩效的实证分析以及绩效评价问题;最后,简要综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信息披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