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3000000004

第4章 笃信佛学、崇尚文事的皇子萧子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我国广为传播、影响日大的时期,甚至宫廷中的皇帝、皇子,都不乏笃信佛教者。萧子良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1)武功文治,以民为本

萧子良系南朝齐武帝次子。生于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年)。为官齐高帝、齐武帝二朝,历任竟陵王、南徐州刺史、护军将军、尚书令等职。

萧子良“体貌魁奇、少年壮节”,从小就很有政治抱负,虽说是一位皇家子弟,然而毫无纨绔子弟的习气。他爱读书,常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寻访名师,研究学问,探讨人生。他博闻强记,上下古今,无所不通。他仁慈宽厚,乐于助人。有一次,他的一个同学的母亲得了病,因无钱医治,生命危在旦夕。他知道后,便主动用自己平日积攒起来的百余两银子为这位同学的母亲请来了医生。

建元二年(480年),萧子良已是弱冠之年了,是该参与朝政的时候了。这一年,他受荐入朝做了左军将军。同年冬天,荆襄都督沈攸之举兵反叛,威胁京师安全。萧子良主动请缨,领兵前往讨伐,迅速平定了叛乱。他在这次勘乱中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气概与才能博得齐武帝的好评。

不久,他出任丹阳郡太守。丹阳郡(治今南京市)是六朝的政治中心,又是江南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郡衙里的诉讼案件特别多,在乎庸的太守手下多处理不当或得不到及时处置,百姓对此反映强烈。萧子良走马丹阳,不负厚望。他细察民情,不畏权势,执法不阿,不管是亲戚好友,一概违法必究,给丹阳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抓吏治的同时,萧子良颇留心水利事业。当地有很多被废弃的湖泊,萧子良组织人力疏浚围堤,修筑堰闸,灌溉农田。萧子良还十分重视土池的垦辟。萧子良在任三年,始终如一,不兴工,不扰民,郡内百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有这样的好太守,谁不拥戴!郡内各族人民纷纷怀揣金银,手捧珠宝,来到郡府,要饷馈他们热爱的父母官。萧子良寸金不受,一一劝回。

萧子良在丹阳,政绩卓然,声闻朝廷,被召回京都任侍中。从地方来到王朝中央,萧子良满怀一腔热血。然而,奸佞当道,政治昏暗,使他深为忧虑。为此,他接连上书,提出了各种治国建议。

齐武帝很赏识萧子良的卓识与气魄,于是授他尚书令,使他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2)崇信佛学,言传身教

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年),萧子良移居到鸡笼山(今南京鸡鸣寺一带)附近的西邸,在那里接纳一些有才学、有名望的人士。南朝时期,佛教盛行,萧子良深受佛教的影响。因此,他虽是一位体国恤民的好官吏,但同时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时常与名僧交往。他自己还经常亲自书写佛经,注释经义,在西邸中供养佛牙,开展各种斋戒活动,并邀请名僧讲解佛经,萧子良亲自为他们端茶送饭,为弘扬佛教尽了心力。其实,有位无神论者叫范缜,学识超人,也为西邸盛会的参加者。但他的信念与萧子良截然相反,他不信佛和鬼神,不信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之说。于是,以竟陵王萧子良为首的一方和范缜之间的论战终于开始了。

永明七年(489年)暮春的一天,萧子良在西邸大会宾客,席上坐满了达官贵人、名人学士,以及精通佛教的高僧。范缜也应邀在座。席间高僧讲论佛法,又将因果报应之类的老调重弹一番,并说,权贵们的财富、地位是前世修行来的。然而这对反对佛教的范缜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他再也听不下去了,便公开表示不相信佛教,更不相信因果报应。于是,萧子良亲自出马,质问范缜说:“先生不信因果报应,那世界上为何有人富贵,有人贫贱,有人享福,有人受苦呢?”很显然,萧子良这些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此时一阵轻风吹来,庭院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下来。范缜立即指着花树说:“人生好似开在一棵树上的花朵,风一吹来,便纷纷落下,有的碰着帘幌,落在锦垫上;有的碰着篱笆,落在粪坑里。像你,生在皇族,一生富贵,就像飘落在锦垫上的花瓣;像我,一生穷困,就像落在粪坑里的花瓣。世上确有富贵贫贱之分,但与‘因果报应’究竟有何关系呢?”范缜的意思是:人的富贵贫贱并非前生注定或因果报应的结果,而是在客观条件下促成的。这样,否定了因果报应,自然也就否定了神不灭的谬论。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神无神的大论战,在这场大论战中萧子良扮演了一个唯心主义的角色。虽然范缜的神灭论颇有威势,但萧子良仍笃信佛教不疑。

在西邸,萧子良除了礼遇僧徒,屡开讲席外,还有下列事迹:

其一,从事佛教著述。萧子良对于佛教义理及大乘空理有深入研究,著作有近百种,其中重要的有:《净住子净行法门》二十卷、《僧制》一卷、《请信士女法制》三卷、《维摩义略》五卷、《杂义记》二十卷、《会稽荆雍江郢讲记》一卷、《西州法云小庄严普弘寺讲》并《述羊常弘广斋》共一卷、《净名经疏》四卷等。从这些著作看,萧子良的佛学思想除了前已述及的相信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之学说,还有两个特点:一是认为三教一致并主张三教并用。萧子良在宗教信仰领域把佛教置于最高地位,同时又认为三教同源、三教一致,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应实行三教并用的政策。萧子良曾说过:“九十六种道,而佛道为最上胜……是知有名无德者外道也,有德有名者佛道也。”他认为,在宗教信仰领域,佛道是“正道”,道、儒是“邪道”:认为它们不能使人从所谓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成佛,但在现实生活中,道、儒教人为善,仍应提倡。二是劝人信佛行善。他在《净住子净行法门》中说:“如来……行则大干震动,众魔慑伏;住则洞达诸定,外道归化;坐则演示《方等》,释、梵咨仰;卧则开一实道,三乘禀德;言则三涂之苦,笑则四生受乐。闻声者证道,见形者解说。当此之时,岂不胜哉!”“在家罪重,出家罪轻……大教胜远,尊之者责重;法律精微,信之者望深。”如此等等,“多是劝戒”之谈。所以,《南齐书》本传说:“子良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

其二,乐于施舍。永明九年(491年),建康(今南京市)城发大水,周围大量田地和房屋被淹,百姓流离失所。萧子良先是开自家粮仓,施放粮食,用以解除一部分灾民的燃眉之急。接着,他又在西邸的北侧建造了一所难民救济院,收容那些因水灾而无家可归的难民,为他们提供衣、食及药物等。不久,萧子良又在西邸设立了一座“六疾馆”,专门收养老、弱、病、残者,为他们提供食宿。据载,这两所收养院,先后接纳难民、残疾者数千人。萧子良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体现和宣扬着佛教教义。

(3)研究“四声”,功在奉学

《梁书·武帝纪上》说:“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梁武帝萧衍)与沈约、谢、王融、范云、任日方、陆亻垂等并游焉,号曰:‘八友’。”八友竟陵西邸之游,是以文相会,与谢灵运四友山泽之游,谢琨等人乌衣之游,情形类似。在这“八友”中,沈约、谢跳、王融是诗歌永明体的创立者。永明体是诗歌与声韵学相结合的产物,那时印度三声传入,萧子良在西邸招集文学之士,对印度声韵学进行了研究。所以,将四声运用于诗歌的永明体,可能即在萧子良建康西邸出笼。《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说萧子良“移居鸡笼山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造经、呗新声。道俗之盛,江左未有”。呗者“短偈以流颂”。所谓“经、呗新声”,即咏经、歌赞新声,而咏经新声,即转读四声。由此可见,此时发明四声转读,与萧子良西邸僧徒用声阶转读佛经关系至密。陈寅恪先生《四声三问》据《高僧传》详细列举丁东晋以来善于转读佛经三声的僧徒,指出“中国当日转读佛经之三声又出于印度古时《声明论》之三声”;而“竟陵王子良大集善声沙门于京邸,造经、呗新声,实为当时考文审音之一大事”。由此而有永明之世四声说的成立,而四声一旦与文学结合,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萧子良应有一席之位。

永明十一年(493年),太子萧长懋先于武帝而死。萧子良既是武帝次子,政事、文学又饮誉于当时,所以宁朔将军军主王融极力谋立子良,但武帝却立太子之子萧昭业为皇太孙,临死前,令子良辅政,而用高帝次兄萧道生之子萧鸾总管尚书事,掌握实权。这样,子良身居嫌疑之地,只有退让。未几,武帝病死,皇太孙萧昭业继立。太孙生长深宫,既无经验,又无能力,但却深忌叔又萧子良声望太大,处处加以排挤,萧子良遂于次年忧郁而死,年仅三十五岁;一代英才,短命而亡,仍是愚昧与丑恶对聪慧与美善的进袭——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丑恶与美善斗争的普遍规律。

同类推荐
  • 安倍晋三传

    安倍晋三传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初心不可忘”。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的政治理念,有人追溯到他在给父亲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当秘书时受到的影响,有人追溯到他在大学时代学到的知识,有人追溯到外祖父岸信介对他的影响,甚至有人追溯到在他父亲安倍晋太郎结婚之前就已去世的祖父安倍宽留给他的政治DNA……虽说众说纷纭,实际上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找到安倍晋三的“初心”,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安倍晋三今天的言行上,还有必要看看安倍晋三的人生经历,过去的豪言壮语,以及了解安倍晋三的家族历史。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萧劲光回忆录

    萧劲光回忆录

    本书是萧劲光生前的回忆录,内容涵盖萧劲光八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作者在回忆自己人生经历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有不少翔实记述,许多史料是过去党史军史上少见的,是研究党史军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 豫约幸福

    豫约幸福

    本书以知名主持人陈鲁豫的视角,将目光放在星光璀璨的影视界名人身上,以女性细腻的关爱,挖掘明星台前幕后的私密故事,将明星的理想与无奈,艰辛与幸福分享给广大读者。……在浮华与星光背后,是温暖单纯的微笑与感动。把生命中的美好讲给你们听,一起体味那些年我遇见的幸福故事。
  • 新编历史小丛书:王昭君

    新编历史小丛书:王昭君

    王昭君(约前52年-约8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王昭君出塞和亲,使得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本书就是写的王昭君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顾析辰,因为遇见你

    顾析辰,因为遇见你

    我叫宿雅。说普通不普通,说不普通却还是有些普通。我不是乖乖女,抽烟喝酒打架我样样俱全。但顾析辰如果不喜欢,我什么都改,我爱他,很爱很爱。
  • 傲娇家的小短文

    傲娇家的小短文

    随笔。或关爱情,或关友情,或关亲情。这是我的故事,希望你能看见你所不知道的我。在看故事的你,是否是书中的那个他。
  • 穿越的黑客技术于异能

    穿越的黑客技术于异能

    在未来的3011年,一个男子,他制造了一个能让人,用有强大的力量。还有当时最厉害的黑客技术芯片,他用有这两样,在当时可以成无敌了。但是不幸的是,不知道警察是怎么找到他那里去的。但是时间的问题,他没有办法想太多,只能拿起东西赶快逃。后来,他在逃忙过程中,飞船被击毁,但是那两样东西并没有被击毁。随着飞船被毁时,制造的宇宙空间时光穿越缝隙(我取的名字),回到了1000年前的2011年。正在躺在床上的恋无世,因为自己的黑客技术不好,被一个叫【黑】的黑客技术论坛给踢了。所以他现在好懊恼,在床上发闷气。而他躺着躺着就想睡了,嘴巴刚好张开打个哈欠,一个东西就进入了他的喉咙。由于那东西有点大了,所以就一直在他的喉咙里停留,到后来,恋无世有点快被闷死了,他才好不容易把那东西吞了下去......
  • 幻宗

    幻宗

    一个骄横嚣张,从少爷沦落为乞丐的少年。一只获得异能,快如闪电的左手。一把神石所铸,出鞘便寒气奔涌的奇异宝刀。一只来历不明,戴在手上便力道千均的神秘手套。一头日进斗金,速度如风的毛驴。一个蕴藏秘密,等待被层层揭开的深山岩洞。一种凌驾法术,参破造物法门的幻术。这一切如何演绎?打开《幻宗》的卷章吧……
  • 福尔机器人公司

    福尔机器人公司

    科幻短篇。通过对生命、智慧,以及社会、文明的探讨,寻找另一种人类文明走向太空的可能性。
  • 愿为君所囚

    愿为君所囚

    玄冥坐在熟睡的灵君身旁,轻轻挑起他脸上的碎发,轻语:“吾爱君之心,似已近疯狂。愿为君所囚,甘为裙下奴”。
  • 命如此

    命如此

    透着些许自卑的少年。他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错乱。他在追寻怎样的一种人生。而命途又会为他安排怎样错综复杂的一切。一场青春的旅途恍然开始,他开始顺着生活不断的转变自己的念想。林晨,一个普通到再不能普通的少年,从经历不同的事物,到性格的完全转变,他早熟,他孤独,他没有目标。他的生活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定性,但是却又存在着太多的不愿放弃的理由。一个好学生,乖乖子,由一场初中开学时的意外会议而开始转变。他开始接触不同的人群,开始尝试另外一种新的生活。而在这里,他承受着什么,又必须要接受些什么。
  • 我的殿下眼中有光

    我的殿下眼中有光

    【男女主双洁1v1,女主沙雕有才】苏闲自打入宫,就只想图个清福,结果越是低调越是不行,非得搞花里胡哨的。这不,第一天入宫就砸了皇上。某皇上:“很好,女人你引起了朕的注意。”真是谢谢你十八代祖宗了,苏闲表示,那就作天作地,作出个大好清闲河山。“啊,皇上人家腿扭到了好疼。”直男皇:“事儿真多,砍掉!”……“哎呀。皇上,人家生病了。”暖男皇:“给些黄金,多喝热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宿命魂归

    宿命魂归

    生命注定在25岁嘎然而止的姚想,通过法师的施法,得以以植物人的身份继续留在人间,但是灵魂却无处安放,只能随处飘荡,直到他遇见了能通灵的张一白,一切都有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