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内容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大发明。这是恩格斯在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几天后,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中说的。他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此前,恩格斯就有类似的评价: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可以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根本性的理论体系。在现实社会中,中国共产党人所说的决不丢掉老祖宗,实际上就是决不能丢掉这两大发现。如果丢掉或改变马克思主义的这两个基本观点,实际上就等于丢掉了老祖宗,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的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非马克思主义的许多思想家的历史学说,都在马克思主义面前暴露出它的本质和非科学的性质。人类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在社会发展的现象后面,起根本作用的因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时人们的主观意志是成功的,而有些是不成功的;为什么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往往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初,我国出版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实际上,普及唯物史观,就是在新中国普及共产党人的话语体系,普及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最近20多年,我们一直没有下大力气集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以在报纸杂志上出现许多怪论,有人对共产党人的理论一窍不通。这不奇怪,但这很危险。如果我们的接班人连唯物史观都不懂,那就不可能接好社会主义的班。由于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还没有在全球真正确立。所以,一且解决不好接班人问题,就会遇到政治风险。我们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程不同。在英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爆发于1640年,但资本主义制度却是在19世纪30年代产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时候才确立的。从那时起,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再存在复辟封建主义的可能。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距离确立状态还有相当长的时间。苏联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历史事实证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还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复辟的可能,我国也不例外,依然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复辟的可能。在这个存在着旧制度复辟可能性的历史时期,冷静的共产党人不能不大力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强化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使我们国家不走邪路和弯路。
在当代,历史唯物主义遇到了很多挑战。有人受苏联和东欧国家剧变的影响,认为历史无规律了。西方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要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也有人认为,社会发展不一定按照五种形态演进了。还有人认为,五种形态的学说是斯大林提出的,所以错了。斯大林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基本轮廓,在俄罗斯越来越受到人民的怀念和尊重。
很有趣的是,斯大林生前就说过:我死之后,敌人会把许多垃圾堆到我的坟上,但历史之风会把我坟上的垃圾全部吹走。过去,社会主义世界把斯大林的错误极端扩大化了,西方世界把斯大林妖魔化了。今天不应该追随西方的宣传,不应该再以褊狭的眼光看待斯大林。斯大林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之中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作为苏联的国家领导人,斯大林比他的历届后继者的理论修养都高得多。尽管斯大林的后继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否定斯大林,都一个接一个地宣布自己具有了新的理论体系,但受到历史和人民群众嘲笑的正是这些吹牛家和背叛者。尽管斯大林一生也没有说过自己具有什么理论体系,但历史永远承认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进程中的伟大作用,都承认他是真正严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以,今天不能随意否定斯大林。但是当代历史唯物主义遇到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挑战,不是西方提出了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什么观点,而是人们在对市场经济片面的理解中所产生的那种浮躁情绪,那种根本就不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浮躁情绪。最蠢笨的学生是不想学的人。这种浮躁情绪是掌握唯物史观的大敌。
(2)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唯一科学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思想指南和基本的思想武器。离开这一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人们就会陷入社会历史的盲区。唯物史观是当代任何人才思想素质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坚持运用它来分析和研究今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学说等等,都是基本原理。这些我们都要坚持加以运用。”在必须坚持的这三个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中,两个方面是唯物史观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可见,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最根本的东西。
2000年6月,党中央提出了需要全党共同深入研究,从思想上和政治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和作出正确回答的四个重大问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要正确认识和回答这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就必须提高全党和全国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修养,否则,在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上,就很容易发生严重的失误,甚至误导改革的方向,误导社会主义事业。
(3)提升历史唯物主义修养的三大途径
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如何才能提升人才的历史唯物主义水平呢?从思想理论的修养上说,需要上三个台阶。
第一,历史知识的修养。首先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这是最基础的一个台阶。如果连历史知识都不能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就无从谈起了。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是分析研究社会历史规律的基础条件。像旧社会山东军阀韩复榘让京剧演员出演关公战秦琼的笑话,就反映了这个军阀毫无历史知识。历史知识本身携带着前人实践的经验和智慧,可以启发人们的思维。历代君王在培养自己的接班人的时候,一般都要让自己的后嗣人选认真学习历史知识。历代帝王和统治阶级人物必读《资治通鉴》,也能够说明这一点。《资治通鉴》完全是一部历史知识的书籍。然而,统治阶级却看到它能够帮助维护自己统治的政治意义。列宁也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作为当代人才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不能忽视历史知识的学习的。
第二,历史方法的修养。历史的方法就是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观察的方法。列宁认为,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观察的方法,这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绝对的前提。作为历史过程的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发生都是由于当时、当地的各种条件决定的。只有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观察,才能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那种脱离历史条件看问题的方法是违背科学的。脱离历史条件看问题,常常得出十分荒谬的结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用今天的政策去翻过去的案,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这是因为过去的案,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而今天的政策只能适应今天的情况,跨越历史条件,仅仅用今天的政策到处去套,当然是非常荒谬的事情。
第三,唯物史观的境界。有了历史的知识,历史的方法,就有条件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修养,进入唯物史观的境界。唯物史观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为主线,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学说,说明了一切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有了这方面的思想修养,才能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慧眼,才能把一切似乎处于迷雾之中的社会现象看个清清楚楚。可以说,一个成功的人才,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修养,其思想无根蒂,其健康成长是没有保证的。
现在青年人才的唯物史观的修养,大部分只是停留在大学本科公共理论课所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程度上,这是很不够的。因为那些知识高度简化、抽象,只是交代一个纲目,还不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现在的青年人才,要加强历史唯物主义的修养,应该读一读研究生阶段的历史唯物主义教材,从而能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这样就把唯物史观的原理细化,并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对人才的思想素养具有实际提高的意义。
(4)认识和纠正忽视历史知识的倾向
培育唯物史观,就必须纠正忽视历史知识的倾向。在片面理解和运作市场经济的气氛中,社会上多年盛行浮躁的情绪。这种浮躁情绪的本质就是把人们的一切追求和价值全部简化为对金钱的追求。这种浮躁情绪把一切事业和文化都看做空洞虚无,企图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一切。这促生了民族历史上罕见的浮躁大潮。历史知识的学习首当其冲地受到这个浮躁大潮的冲击。在“现得利”的实用主义观点笼罩下,只有和金钱和实利直接相关的东西,才是有用的,否则就是无用的。这样,历史知识就必然被看做是最没有用的。整个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了忽视历史知识的倾向。这首先表现在大学历史系的衰落。许多学校的历史系由于毕业生求职困难,没有考生报考,难以为继。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在80年代作出了重点支援13个重点学校历史系的决定,但是浩大的浮躁思潮还是难以应对的。历史教育的困难,民众历史知识修养的贫乏达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
1989年10月,刚刚担任党的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便给当时的国家教委写了一封信,专门论述应当重视历史教育的问题。当年,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也对党的干部要学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提出要求。1996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直属机关纪念建党75周年的讲话中也以很大的篇幅强调党的干部要努力学习历史知识,懂得中国历史、中共党史和世界历史。中央一再强调学习历史知识,可见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
由于忽视历史知识的学习,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可笑的事情。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名人,竟然不知道北京有一座卢沟桥。一位文艺界明星竟然披着日本国的军旗招摇,引发了许多爱国青年的愤慨。据《光明日报》报道,江南某市举办一次“选美”活动,进入决赛的8名佳丽统统被主持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的问题难住,最后有一人试探着说是火柴,全场惊愕之余复又哄堂大笑。
作为科学历史方法的唯物史观,是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升华、总结出来的。学习唯物史观必须与学习历史相结合。
(5)认识和纠正忽视历史方法的倾向
历史的方法是走向科学思维的前提,是作出客观分析的基础。
最近20多年来,由于改革废除了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形式,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有制的企业经过改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放开了私营企业的发展,许多大大小小的私营企业蜂拥而起,私有成分比例迅速加大。这样的现象使得许多人眼花缭乱。他们误以为历史走了回头路,因此滋生了一种运用现实政策否定共和国历史的思潮。他们否定农业合作化运动,认为既然现在搞单干,那当时何必费那么大的力气搞合作化。当年全国农民奋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似乎成了荒唐可笑的闹剧。他们不懂得,没有农业合作化,就没有我国几十年的稳定和发展。他们也否定1956年社会主义工商业者改造运动,认为既然今天还允许私人企业的存在,为什么当时把资本家搞掉了。他们也不懂得,没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当时,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展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使得当时的资本家自愿地、轻松地走进社会主义阶段,敲锣打鼓向毛主席报喜。马克思所设想过的,世界上最便宜的和平赎买资本家的思路,在中国成为现实。这是伟大的创举。但是,有的人却在20世纪80年代末,翻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案,甚至派人专门找当年被改造的资本家,让他们“诉苦”,利用今天的政策去翻过去的案,不断加大否定共和国历史的范围。这是严重违反历史方法的一种思潮,在政治上也是十分有害的。
割断历史看问题的现象,在社会上并不少见。1998年6月12日,《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杨白劳今天的尴尬”的报道文章,压题的照片是电影《白毛女》中,黄世仁和狗腿子穆仁智强迫杨白劳在喜儿的卖身契上摁手印的镜头。有的大学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白毛女》,看完之后进行讨论。有的大学生在讨论中发言说杨白劳借债还钱,理所应当;喜儿替父抵债,无可非议。“还有个别大学生认为,本来杨白劳借了黄世仁的钱,就应该及时偿还。但他不但不还,竟然还故意躲债,到了年底还躲债7天才回来。如果都这么干,这不是制造”三角债吗?这简直成了笑话。许多思想教育工作者看了这篇报道都很忧虑,觉得如今的青年,不但和我们成年人没有共同的语言,简直连共同的逻辑都没有了。正是因为脱离历史背景进行类比,他们才得出如此荒谬的结论。实际上,这些大学生是把一个日益拖着中国进入灾难深渊的旧中国的一份债权关系,让它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再把他们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解的债权关系,让它脱离今天的历史背景;然后再把这两个各自脱离了历史背景的债权关系等同起来,进行推论,才作出了这样荒谬的结论。这种思想方法的要害,就是摆脱了两份债权关系的各自历史背景和条件,没有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来进行观察。这不能不说是缺少历史方法的结果。
(6)唯物史观是指导认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钥匙
唯物史观是科学观察社会发展的唯一思想武器。是否运用唯物史观观察我国的社会发展,特别是观察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关系到如何认识我国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唯物史观的原理之一,关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原理,完全清楚地揭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较早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律性。但是,不少缺少唯物史观修养的人,对这一规律至今仍然认识不清,甚至怀疑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有人还提出,中国的现实社会主义社会是“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社会”。照此说法,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应该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而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持这种思想观点的人,就不可能把握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正确方向。如果这样的人占据党政领导地位,就只会由其职务和权力的大小,而决定带来的社会灾难的大小。
没有唯物史观的修养,就谈不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谈不上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只有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才能是牢固的信仰,才靠得住。2005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员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把共产主义理想建立在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上,才是靠得住的。这就是21世纪的人才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