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人历来重视对学习的后天培养,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讲的就是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不可能懂得该懂得的道理。足见学习对孩子的重要性。
用爱和早教启迪孩子
家长要给孩子爱和关心,经常拥抱。若他表现出不开心,家长要有反应。同时可以让婴儿趴在地上,借此练习抬头及加强视觉能力。在婴儿头部左方距前30~40厘米处挂一个会转动的风车,用几种颜色的球体组成,或用不同颜色的各种动物玩具,帮助婴儿集中注意力,学习用眼追踪物件,这对以后阅读能力发展十分重要。
抱着孩子看书
有的家长认为,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至少要从识字开始。其实不必如此,现代家长讲究的是在孩子幼儿时期开始慢慢培养其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由家长带着“读”书——爸爸或妈妈抱着他一起翻看图书,同时讲述书中的故事,使孩子在听的同时,领悟读书的乐趣。据专家介绍,这项活动可早至从孩子1岁前开始。
另外,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还可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当然考虑到孩子的生理特点,时间要由短到长),由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讲书,还可以在孩子提出问题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咱们去书里找答案”“咱们看看书上怎么说”,让孩子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读书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就要到正规学习的年龄,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呢?家长可以试试从以下几点入手:
善于提问的习惯
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或是难以回答的问题,都要给以鼓励,并引导孩子自己找出答案,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及时复习的习惯
温故知新,对于智力正处于发育期的幼儿更是如此。让孩子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主动识字的习惯
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孩子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提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还能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可以让孩子摸索出自己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觉的方法。
经常阅读的习惯
当孩子有读书的愿望时,家长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一切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孩子汲取知识的桥梁。
规范书写的习惯
任何时候,包括计算机时代,写一手好字,一手规范的汉字,永远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让孩子接触环境,发展智力
多带孩子接触外面世界,并和孩子分享心得;帮助孩子交朋友,联系其他孩子的家长,让孩子一起玩,鼓励孩子和其他成年人交谈。这些训练,肯定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