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把人生分成多个象限,那哈妈的“少女”时光从有了第一个娃开始戛然而止。没有娃即使结婚了还没太大区别,可是有了娃就有了和公公婆婆生活的日子,日子也过得挺舒服,但心里的感觉不再和之前一样了,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接触到家长里短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日子才算是真正的婚姻生活吧。
那个时候的哈妈,结婚才两年时间,哈爸到异地工作,和哈妈就聚少离多。这些哈妈都不在乎,反正哈妈有事做。可是自从不期而遇有了大娃,倍受重视的哈妈就不得不开始和公公婆婆开始了漫长的日子。
婆婆和哈妈也磨合了好几年的时间,刚开始在一起时也度过了一段“你来我往”的日子,好在两个人都不记仇,即使前脚争执,后脚又能凑到一起,东家长本家短,聊天聊到十一二点。所以哈妈经常想,以后自己找媳妇就要找自己这样的,不惊小怪,不存心眼,关键是一个善良孝顺的女孩。(捂脸)
婆婆和哈妈都是一个地方的人,不存在语言上的问题。可能是从小生存的环境不同,对消费的看法有些不同。举个例子:
比如,哈妈有时下班挺晚,加班回到家,家里一盏灯也没开,以为家里没人,摸着开完灯一看,婆婆坐在窗前。那场面,你说吓人不吓人?
婆婆从小生活在农村,省吃俭用习惯了,剩菜剩饭从不让倒掉,一顿吃不完下顿接着吃,有时东西做多了,感觉每天都在吃那样菜。
还有更典型的问题,油多盐多。
婆婆爱吃肉喝酒,一瓶白酒和公公两个人不费吹灰之力一顿饭就喝掉了。
哈妈自己的爸妈几乎点酒不粘,也不清楚一瓶白酒究竟要多少钱一瓶。当第一次给公婆买酒时,哈妈才知道原来白酒这么贵。买了自认为一瓶价格还可以的白酒大概50元左右,结果回到家还被婆婆认为是便宜,原来公公当校办领导时,天天喝的酒虽不是茅台但也要100多元。
公公笑着说,“没事没事,便宜的酒也能喝,喝不死人就行”
可哈妈听着心里感觉在说自己小气。
过了两天,婆婆对哈妈说,“你爸没酒了,再去买一瓶!”
哈妈惊了,“妈,不才买的吗?怎么又要买?”(其实哈妈是惊讶公公婆婆喝酒的速度)
婆婆一脸的不开心,“你以为多少酒,一个人顿不要二两,我们两个人喝,你想想可要两天就一瓶,你以为舔着喝呀?!”
哈妈无语了,那个时候的哈妈也才拿着不到五千的工资,公公虽然是校长退休,但和婆婆到深圳来身上一分钱都不带来,所有的花费都是哈妈来出,哈爸那个时候的工资虽然定时交到手上,可是哈爸在异地来回飞来飞去,交朋会友的,花费也不少,存不下什么钱,所以哈妈不高兴了。可是即使不高兴,哈妈下次买白酒还是勤快了一点,想着毕竟请个保姆也要不少钱,至少这个钱是花在父母的身上,所以也无再提,只是对于两位老人爱喝酒吃肉的习惯,哈妈也只能在心头恨一恨,总觉得老人这样不加节制的吃喝,总是要出大问题的。
从小阅书无数的哈妈,看得最多的书就是姐姐买的杂志《知音》、《恋爱-婚姻-家庭》等,所以从小对婚姻的本质都看得很清楚,任何婚姻家庭有矛盾,绝大部分是因为钱的问题。哈爸曾经说过“任何能用钱解决的矛盾都不是真正的矛盾”所以,从一开始,婆婆和哈妈的相处就因为哈妈的过多让步而感觉心里不平衡,而时间一长,不平衡就会出问题。所以,正常的家庭生活,上下三代人在一起生活,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沟通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哈妈一起觉得自己虽然不是神,但通过多年的婚姻生活打磨认识到,没有完善的人,自己也一样,保持沟通,什么话当面说清楚,后面的相处就会简单许多。
《双面胶》里的婆婆可能很多人都讨厌她,可是哈妈的婆婆有时做得比她还厉害,但是幸好哈妈情商高,后面有力的化解了,真所谓“见招拆招”,所以正式开启家长里短的日子,幸福和快乐伴随着泪水和争吵,哈妈也在这些日子里慢慢成长成长一个有担当的大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