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37岁。
贵州提学副使席书,号元山,他一生潜心于理学,向来敬仰王阳明。第二年,他特地派人迎接王阳明到贵阳府城中做客,求教朱陆异同之辨。王阳明没有详细阐述朱陆之学,而是告诉席书他所悟得的“知行合一”的学说。这就是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的开始。
席元山怀着疑问回去了,第二天又回来,问道:“致知和力行,是一层功夫,还是两层功夫?”
王阳明说道:“知行本自合一,不可分为两事。就如称其人知孝知悌,必是已行过孝悌之事,大概才能领悟得到。又如知道痛楚,必然是自己已经痛过了,知道寒冷也必然是自己已经感觉到寒冷了。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古人只为世人贸贸然胡乱行去,所以先说个知,不是化知行为二。如果缺少行的环节,仍然是不知道,知和行二者仍然不能达到合一的状态。”
王阳明且举出五经之语来进行证明,席元山渐渐省悟,据说往返数次之后也恍然顿悟,谓“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朱陆异同,各有得失,无事辩诘,求之吾性本自明也”。于是席元山与当地长官毛宪副修葺书院,身率贵阳诸生,以师礼尊崇王阳明,一有空暇即来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