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政在养民
“原典”德为善政,政在养民。(战国《尚书·尧典》)
“注译”全句译意为:德治应当使政治美好,治政在于养育人民。
“品读”德治是《尚书》的基本思想之一。《尚书》不仅提出了德治的主张,而且赋予这一主张许多实实在在的内容。“政在养民”,使人民能过上富裕安康的日子,就是其中诸多主张中的核心内容。
622.损上益下
“原典”损上益下,人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周《周易·益》)
“注译”全句译意为:减省于上而增益于下,民众就欣喜不可限量;从上方施利于下,其道义必能大放光芒。
“品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上位的人只要能给百姓带来好处,百姓就会感到无限欢欣。在上位的人要真诚地施惠于民众,就会得到民众真心的爱戴和拥护。
623.树君利民
“原典”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三年》)
“注译”树之君:树立国君;以利之:让他们获得利益。全句译意为:上天生育了百姓,并为他们确立君主,就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利益。
“品读”这是春秋战国时期邾国国君邾文公的话。邾文公以德政著称。鲁文公十三年,邾文公想迁都到绎地,史官占卜后说:“这对百姓有利而对国君不利”。邾文公说:“如果对百姓有利,也就是我的利益……民众得到了利益,我也肯定在其中。”左右侍臣不太理解,说:“不迁都君主可以延长寿命,你为什么要迁都呢?”邾文公慷慨地说:“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其意是说:君主生存就在于养育百姓。死的或迟或早,只是时间问题。只要对百姓有利,就决定迁都吧。邾文公这种利民第一,个人生死第二的胸怀,在当时确很难得,在现今也很值得为官者学习。
624.因民之利而利之
“原典”子曰:“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春秋《论语·尧曰》)
“注译”因:依据,就着;斯:就,才。全句译意为:就着人民的利益之处而让他们获得利益,不就是惠而不费吗?
“品读”孔子的弟子子张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就提出为政要崇尚五种美德(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摒弃四种恶行(虐、暴、贼、吝)的主张。孔子说的“为政以德”是为政的总则,为政要崇尚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行,是“为政以德”的具体化。其中“因民之利而利之”,就是为政的五种美德之一。
625.近者说,远者来
“原典”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春秋《论语·子路》)
“注译”叶公:楚国的一位贤者。说:同“悦”,高兴,喜悦。全句译意为:叶公问孔子怎样为政。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感到喜悦,使远处的人前来投奔归附。”
“品读”战国时鲁哀公五年,孔子从蔡国到了楚国叶地,见到了叶公,叶公问怎样为政。孔子就以上面的话回答。孔子是从民心向背看为政得失的。孔子的意思很明显:为政要得民心。你实行德政,近处的老百姓受到你的恩惠,过上好日子,一定会高兴。远处的老百姓,听到消息,也必然会投奔你来。这就是“政在附近而来远”(《孔子集语·卷十·论政》)。所以孔子告诉叶公,民心向背,是为政的根本。
626.为民父母
“原典”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战国《孟子·梁惠王上》)
“注译”恶:怎么。全句译意为: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管理国家和地方的人,却仍然免不了类似于带领野兽去吃人这样的事情,他又怎么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品读”孔子说过:“苛政猛于虎也”。孟子用层层进逼的话语,揭露了梁惠王只顾自己“庖有肥肉,廐有肥马”,而不顾百姓“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残酷政治,指出这无异于“率兽食人”。他警告梁惠王,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绝不能行“率兽食人”之政,否则,就会像孔子所说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一个造作木偶土偶来殉葬的人该会断子绝孙)。
627.民事不可缓
“原典”民事不可缓也。(战国《孟子·滕文公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关心和治理人民的事情不能怠慢。
“品读”战国中期滕国国君滕文公问孟子怎样治理国家,孟子就直截了当地回答说:“民事不可缓也。”接着又以《诗经·豳风·七月》中说的“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白天割取茅草,晚上绞成绳索,赶紧修缮房屋,到时播种五谷),劝戒滕文公一定要把关心人民的事情当作最为急迫的政事。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所说的这句话对后世的为政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28.徭役少则民安
“原典”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战国《韩非子·备内》)
“注译”全句译意为:减轻徭役负担,百姓就安居乐业,百姓安居乐业,各级官吏借权势作威作福的机会就少了,各级官吏不借权势作威作福,人民就会感激君主的德政。
“品读”官吏往往借征收徭役之机,用手中的权力强取豪夺,鱼肉百姓,所以韩非主张减少徭役,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又能使各级官吏减少运用权势鱼肉百姓、贪污腐败的机会。人民过上了安乐富足的生活,自然要感谢君主的德政。
629.君子任职
“原典”君子任职则思利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子任职就应该为人民谋福利。
“品读”这是东汉哲学家王符在其《贵忠篇》中的话。王符认为,“牧天下所爱,焉可以不安而利之,养而济之”?其意思是说:身居高位,就应该为民谋利,使人民安居乐业。
630.贵在爱民
“原典”先王治世,贵在爱民。(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陆康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先前的君王治理国家,贵在爱护百姓。
“品读”后汉灵帝想铸造铜人,而国家财政不充足,于是灵帝颁布诏书征收百姓地租,每亩收十文钱。当年遇水旱天灾损害庄稼,百姓贫穷痛苦。武陵太守陆康因此上疏谏诤说:“我听说先前的君王治理国家,贵在爱护百姓。节省徭役,减轻赋税,以安宁天下,去烦崇简,因此百姓们遵从教化。那些衰败的君主,穷奢极侈,大兴土木,没完没了,劳役剥削百姓,百姓不堪重负……哪有聚敛夺取百姓资财,用来营造没有用的铜人?这是丢弃圣贤的告诫,自己重蹈亡国君主的覆辙啊!”
631.在政之乐
“原典”其在政也,民被德泽,讼清盗息,豪强消沮,同僚悦服;则去之之日,虽弊车羸马,行橐萧然,其乐有不翅万金获而千驷受者。(元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全句译意为:一位好的官吏,如果在位期间,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到国家的恩泽,能让争讼、偷盗销声匿迹,能剪除豪强恶霸,使同事心悦诚服,那么,在他离任的时候,即使坐破车、骑弱马,只有一些简陋的行李,但他心里的欢乐并不亚于拥有万两黄金、乘坐千马拉车的人。
“品读”什么是为官从政者的真正财富?元代名相张养浩这段话作了透彻的诠释。为官从政者明白了什么是自己的真正财富,就应该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