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环境的含义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存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谓环境,是指围绕着某个主体空间构成存在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是围绕着人类的空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内容。
(二)社区环境的含义
在研究社区环境时,因为考察的角度和范围不同,人们对社区环境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区环境也可称为一般意义上的社区环境,是指把社区作为主体,研究社区的外部环境状况对社区的影响。从这种视角出发,可以把社区环境简单地界定为“社区的外部环境”。
狭义的社区环境也可称为特殊意义的社区环境,是指把居住在某一特定社区的居民作为主体,研究社区范围内一切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环境因素对社区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把社区环境界定为“影响社区居民生活的各种环境因素”。
二、广义的社区环境
社区同界限以外的各种环境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总是有一定的地域界限。因此,了解各类外部环境因素同社区的关系,把社区放到更大的自然、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对社区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就十分必要。
(一)自然环境
构成社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和动植物,它们相互交叉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对社区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社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区位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和建筑风格等方面。在此,我们以气候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1.气候影响社区的空间分布。由于人类出于求生的本能,不断向气候适宜居住的地带迁移,从而使这类地带人口密度不断升高,社区分布也相对稠密。
2.气候影响社区的区位结构。无论在城市规划还是乡村规划中,都要考虑风向问题,将居住区安排在盛行风向的上风口,而将工业区安排在下风口,从而避免工业排放有害气体危及居民居住区的生存生活环境。
3.气候影响社区的社会生活和建筑风格。严寒、高温不仅会影响社区成员的工作和生活,也会影响地区的建筑风格。例如中国江南的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北方的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格。
4.气候还通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影响社区的经济结构。早期的农村社区首先是在气候适宜的农业生产地区形成的,从而形成了早期的城市。从世界范围看,内陆城市远远少于也小于沿海城市,城市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带,这就是气候因素在社区分布中留下的明显印迹。
自然环境对社区的影响,还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1.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常常决定社区的产业布局,从而影响社区成员的职业构成和生活方式等;
2.农村社区的节日、庙会、物资交流会等集体经济活动往往安排在农闲时间进行,这也反映了自然因素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社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即自然环境影响社区,社区生活也影响乃至改造着自然环境。例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变了农村社区周围的水文、土壤和地貌等因素,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城市社区的废水、废气、废料如不经过处理便向外排放,就会污染环境。
(二)经济环境
社区的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体制、技术经济条件、制度和国民经济结构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深深影响着社区的存在和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为社区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并对社区的规模、类型和空间分布提出了客观要求;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社区的发展则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社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为社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社会分工的出现导致了社区类型的多元化;最后,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活动的聚集促进了社区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现代城市社区无不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
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革状况是社区经济环境的重要内容,对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着极其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稳定程度。中国的社区建设正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经济体制是社区形成和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技术经济条件对社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供电用水条件、用地条件、劳动力资源条件、城市腹地的范围和经济发展状况等,都会对社区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三)文化环境
影响社区存在与发展的各种非经济因素,构成了社区的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社会的性质与制度、行政体制的变动、传统的道德观念与风俗习惯。社区存在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对社区内部的各种社会现象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社区发展的状况是不一样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私有制发展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社区的发展有着质的不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社会性质与社会制度的差别。
行政体制的变动对社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变动主要包括大区域范围行政区划的变动、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迁移、社区行政隶属关系的变化、社区内企事业单位行政隶属关系的变化。例如重庆市升格为直辖市后,不仅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带动了西部社区的发展;一个村庄成为一城镇政府的驻地时,它会很快发展为一个重镇。
在我国还存在着一些现象,例如由于家族观念的存在,中国农村中往往会形成一些同姓居住的村落;由于乡土观念的存在,许多农民都不愿意迁移。在农村社区中,风俗习惯作为控制社会的主要工具和公认的行为模式,对社区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当中,既有体现劳动人民传统美德的习惯,如尊老爱幼、互相帮助,也有带着封建迷信色彩的不良习俗。由此可见,传统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对社区的存在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三、狭义的社区环境
研究社区环境不仅要考虑外部环境对社区的影响,还应考虑社区内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社区环境主要包括社区内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
作为人之常情,人们都喜欢生活在绿化较好、比较干净、环境优美的社区中,而不愿意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生活在较好的社区中可能会觉得心旷神怡,生活舒畅,但是生活在较差社区中则会感到郁闷压抑。所以在这里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社区内的绿化、净化和美化状况。
(二)人文环境
这里的人文环境主要是指社区的文化环境和人际关系状况。人文环境主要涉及社区的文化设施和娱乐设施建设是否齐全,文化活动是否丰富多彩;人际关系状况主要涉及社区内的邻里关系、管理者与居民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就一个成熟的小区而言,它应该有幼儿园和学校,应该有各种娱乐设施和健身器材,应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应该有一个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氛围。
(三)社会环境
这里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社区的生活环境和治安状况。一般而言,社区居民愿意生活在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和治安良好的社区中。社区的生活环境包括生活基础设施状况(如供暖、供电、供气、排水、照明、电话、邮政、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状况)、商业网点的分布状况、便民利民的服务设施以及公共交通状况。社区的治安状况决定了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否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