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00400000008

第8章 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2)

最后,杜鲁门在1949年1月他的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了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主要行动计划。其中第四点内容即是利用技术和资本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和政治渗透,这就是所谓的“第四点计划”。其实质是向不发达国家渗透和扩张,通过援助形式来控制这些国家,实现美国的霸权。它是“马歇尔计划”的补充,也是“杜鲁门主义”的发展,是一种新殖民主义政策。

从战后开始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在杜鲁门政府上台以后,通过上述一系列战略措施,一步步地把它称霸世界的蓝图付诸实施。美国不仅控制了西欧和日本,组成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还力图控制中国以及广大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面对美国杜鲁门政府咄咄逼人的攻势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面临着巨大威胁。为了回应美国的敌对政策,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东欧国家建立人民政权;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把苏联东欧国家联合起来;宣传自己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批判西方侵略扩张的理论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抗衡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

①加强同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回应美国的“马歇尔”计划。1947年7月和8月间,苏联先后同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五国签订了贸易协定,即西方所称的“莫洛托夫计划”。这是苏联东欧密切经济联系的第一步,为东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②成立欧洲9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应对已经开始的“冷战”形势。1947年9月在波兰举行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苏联、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国、意大利9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

③社会主义国家间签订了一系列双边条约,确立了各国相互之间的政治联盟关系。1947年至1949年初,苏联与东欧大多数国家之间签订了16个双边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0年苏联还与中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形成了中苏两个大国的军事同盟,把欧亚社会主义国家连成一片,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④成立“经互会”,打破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1949年在莫斯科召开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有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同年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也加入了该组织,目的在于密切经济联系,巩固民主大家庭。“经互会”的建立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又一个重要步骤。

⑤以“华约”对抗“北约”。1955年5月5日,西方各国不顾苏联的抗议,批准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的“巴黎协定”。为此,苏联于1955年5月14日同东欧各国在华沙召开会议,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简称“华约”)。条约规定,缔约国如遭到武装进攻,各缔约国应以一切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给予援助。从此,苏联东欧各国形成了正式军事集团。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成为唯一能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的力量。它的存在,对于保卫自身安全,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

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这种对峙与斗争贯串于20世纪50年代,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

(1)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较量与斗争

帝国主义阵营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在全世界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则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进行坚决斗争,维护世界和平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革命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

(2)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1947年,美国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操纵下,美、英、法、意、日等15个西方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所有成员国必须严格控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

(3)军事上,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斗争的集中表现

朝鲜战争是美国在二战以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它以朝中人民的胜利和帝国主义的失败而告终,美国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以后的越南抗法战争、柏林危机也都是两大阵营在军事上的对峙与较量。

两大阵营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十分尖锐。

总之,从二战结束到整个50年代,世界政治的发展表现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其核心是冷战与反冷战、遏制与反遏制。这一时期,美苏对抗已初步显露出争霸世界的迹象,是以后两国全球争霸的先声。

(五)冷战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冷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冷战把国际社会分裂开来,使其相互对立和仇恨。在冷战期间,国家之间不能进行正常往来和合作,不能合力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②冷战使人们失去安全感,特别是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超杀”效果,使人们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

③冷战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不到改善,因为冷战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高新技术投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之中,消耗了社会财富,降低了国家和社会繁荣富裕的程度,对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发展形成极大制约。

④在冷战期间不时爆发的热战,使相关国家和地区大量的平民死于战火,无数国民财富毁于战争。冷战的历史表明,冷战不能防止热战,冷战也不可能通过热战而结束。

三、两极格局的演变

(一)20世纪60年代国际力量的分化与改组

20世纪60年代,整个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舞台上,原有的力量不断分化与重新组合,新的力量也在不断崛起。世界格局发生演变,出现了大动荡、大分化与大改组的局面。

(1)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导致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

20世纪60年代,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新变化,美国经济开始衰落,日本与西欧的经济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形成了美、日、欧三大中心,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对西欧、日本的政治、经济控制力下降,西欧、日本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力图进一步发挥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欧共体的建立、西欧联合自强趋势加强、法国戴高乐主义的提出、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出笼,以及日本在推行“经济外交”的同时要求在对外关系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利,如此等等,充分表明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已日益发生分化。

(2)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对于维护和平、促进欧亚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大国主义倾向已日见显露,到赫鲁晓夫时期,已发展为霸权主义。

1956年波兹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苏联开始直接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要求这些国家的内政和外交必须服从苏联的路线和战略目标。苏匈、苏波关系因此变得十分紧张。苏联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些国家的控制,使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到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和阿尔巴利亚关系破裂,苏中关系也急剧恶化。

1969年还发生了苏中之间的珍宝岛战争。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关系的彻底破裂,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完全解体。

(3)民族独立国家的大批涌现,第三世界的崛起,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二战以后亚非拉地区出现了民族独立的又一个高潮,20世纪60年代末,亚非拉共有104个民族国家,其中新独立的国家达69个。这些民族国家获得独立后,从维护自身利益、争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这个目的出发,越来越感觉到应该团结起来。早在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就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这次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发起召开,自己组织、主持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实现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会议。标志着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已经登上了国际舞台,万隆会议的胜利召开成为第三世界兴起的一个里程碑。1961年出现的不结盟运动和1964年建立的“77国集团”,成为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登上国际舞台的主要代表性组织。

所有这一切表明,第三世界正在崛起,它对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起着巨大的冲击作用,也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霸。

(二)20世纪70年代美苏的激烈争霸与多种力量的迅速增长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美苏两国的争霸成为世界格局的主导方面,第三世界、日本、西欧和中国等多种力量正迅速发展。世界格局开始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走向衰落。尼克松政府时期,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调整了对外战略,奉行以实力为后盾,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谈判为主要手段的对外政策原则,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为此,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了中国,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1973年3月美国实现了从越南的撤军;在对苏关系上,美国强调以谈判代替对抗;在同盟国的关系方面,美国宣布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在美国实现战略收缩的同时,苏联则凭借自己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大肆扩张。在亚洲,苏联支持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侵略,目的在于更深入地向南亚渗透,支持越南黎笋集团大肆反华并侵占柬埔寨,试图借此控制东南亚,并于1979年出兵直接占领阿富汗。在非洲,1975年苏联在安哥拉打起一场代理人战争,控制安哥拉;1977年和1978年又两次向扎伊尔的沙巴省发动攻击,并且加紧向“非洲之角”渗透,控制埃塞俄比亚。苏联的战略就是要从亚洲、非洲两个侧翼包抄欧洲。

由此可见,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是异常激烈的。从双方争霸的状况看,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

(2)多种力量迅速增长

① 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联合国,第三世界占了多数,联合国不在是超级大国控制的表决机器和称霸场所,而是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反对霸权主义斗争的讲坛。不结盟运动的队伍也迅速壮大。“77国集团”的参加者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构想,以便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第三世界是当之无愧的反帝反霸、反对殖民主义的主力军,它们的作用不容忽视。

②西欧联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1973年1月,英国、丹麦、爱尔兰三国加入欧共体。随着成员队伍的扩大,欧共体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内生产总值1979年第一次超过了美国。欧共体成为经济上向美国挑战的重要一极。

③日本谋求在国际舞台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1万亿美元,占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1%。基于经济实力的膨胀,放弃了过去完全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采取了“多边自主外交”,谋求在国际舞台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此,日本积极争取同美国建立“富有成效的伙伴关系”;恢复日中邦交,谋求同中国建立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联系。

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日益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了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从此,中国迅速地参加到国际生活中来。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解冻,1979年两国正式建交。中日邦交也实现了正常化。中国同西欧各国间的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中国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极。

总之,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舞台上既有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又有第三世界、西欧、日本和中国几股不同力量的发展壮大。但国际体系仍然是两极体系,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其他几股力量还难于发挥有影响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与其他衍生产品一样,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但作者以为,这五种功能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三种功能基于特定需求而产生,具有内在性,并直接体现了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而后两种功能则基于前三种功能而存在,具有外延性,更多体现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切合本书研究主题的正是前三种功能,因此本章仅对这三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加以分析。
  •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最实用的平民经济学:看懂经济现象的平民武器。一本专门为普通人量身定做的关于经济学常识的通俗读物,让你轻松获得经济蛋糕中属于自己的那一块,赶紧来阅读吧。
  •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本书以谷歌退出中国风波为切入点,描述并分析谷歌的全球战略以及它与美国政府、股东、用户之间的微妙关系。谷歌的特殊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和美国其它大企业一样,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美国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国际市场上又往往能够代表美国,推广美国的思维和文化。另一方面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谷歌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力量、政治格局甚至国际关系。这就让谷歌和政府之间有了一种既合作又矛盾的复杂关系。本书试图揭开这些微妙的关系,让读者看到谷歌一些“不听话”举动背后的真正原因。
  • 我们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还有多远

    我们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还有多远

    本书从一个中国学者的视角,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铺排,剖析21世纪中国在达到阶段性颠峰后有可能实现第二次起飞的种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合理内核,特别是对中国经济的新制度再创新、新农村运动、城市化进程、新消费群、新生活方式观、新经济增长点、新主导产业群等,都作了精辟的分析。本书还对21世纪中国经济何时赶上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后的地位的问题做出了创见性预测论证。
  •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经济学问题,是本书的编写宗旨。本书将经济学划分为商品、市场、金融、消费、投资、职场、民生、三农以及世界经济,分门别类总结归纳了生活中各个方面遇到的经济学常识及规律。在本书中每篇内容之后,还附着一个经济学小常识。这些小常识基本囊括了经济学中常见的规律、定理、定律、效应、法则等。每天读一篇内容,每天读一个小常识,能帮助广大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并应用经济学。其实,经济学并不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即;经济学也并不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以及抽象的数学符号。在本书里,经济学仅仅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
热门推荐
  • 道破天真

    道破天真

    大道三千,得者几可。大道争锋,白骨森森。道问长生,往来不绝。问道何处去,茫茫人间食烟火,人心难测,步步惊,修道千载,登天遥。回首千年,叩心弦,试问苍天可有真,本心合道,身躬行。是以道可道,非常道。
  • 快穿之风吟无痕

    快穿之风吟无痕

    江厌被来路不明的系统强行绑定,被迫开始了穿梭之旅。可谁来告诉她,身后那个小家伙是谁啊?
  • 长安四年

    长安四年

    我宋玉锦喜欢楚辞就绝不会像姑娘似的扭扭捏捏,可…楚辞,你就不能稍微回应一下我嘛?要是我撑不住了,不再喜欢你了…你会不会有那么一点后悔?——宋玉锦
  • 失去你的那个七月

    失去你的那个七月

    自卑且平凡的青春期少女夏日遇上了号称万年冰山苏木,就没有我夏日得不到的男人,就算他是座冰山,我是座蜡烛,我也能把它给融化掉。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 回洐

    回洐

    我诞生的时候,便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被怀有多大的期望,好在我没有辜负这份期望,因为我在那个人身上看到了许许多多东西,守护,希望,绝望,悲伤,痛苦,好多好多情绪。我被创造者赋予了守护,希望,杀伐,惩戒,冷血,还有好多好多的情绪,后来,那个人醒了。我发现那个人要离开这个地方,希望他可以带上我,但是他没有回应我,在我失望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怎么跟随着那个人一起离开这个地方,这时,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被创造出来的,我本来就是他的一部分。原来,这就是我要守护的东西,虽然我什么也做不了,但是,我可以跟随他到永远。我们走过了许许多多地方,我看便了那个人的一身,我到最后也融入了这片黑暗,但是,我还在活着,我想也许这就是我存在的意义,继续为那个人活下去。于是,我最终变成了那个人的模样,行走世界,继续坚持着那个人的思想和所有,直到我再次看到了那个人。就这样反反复复,我一直追随着那个人的步伐,一次次的相聚又离开,直到那一天……前面15章是介绍,正文可以跳过这几张,啧啧啧啧。
  • 另一个世界FA

    另一个世界FA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科学技术异常发达,很多人都认为魔法只是一种欺骗人的东西,其实不然。在与我们相同的另一个世界里,魔法比科学更加发达,甚至很多人认为科学才是一种欺骗人的东西。一个在科技发达的世界里生活过的高中男孩有一天穿越到了以魔法生活的世界,又会发生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呢?她是魔族之王,在魔族与人类矛盾不断地世界里,他与她的相遇,又会如何?
  • 我是师父掌中娇

    我是师父掌中娇

    为了报仇,梓夜歌在山中独自修炼,忽然天上掉下来一个美得雌雄难辨、倾国倾城的……大智障。她只是替他包扎了一下胸口的伤,他就——“夫人,你得对我负责!”“夫人,男子的清白也是清白啊。”……然而没几天,这个大智障就变成了真仙界牛掰的大能仙子,还让她改口叫他“师父”。“夫人,以后你得叫师父。”“夫人,你以后可以抱为师的大腿横着走。”……从此修灵术,习仙法,她傲娇,他发骚……
  • 樱花友谊

    樱花友谊

    不肯相信友情只相信文字才是最纯洁的少女陈冰在只有自己才可以进入的樱花园与自己的忠实读者杨夏相遇,并成为朋友,二人的心越走越近,陈冰却始终疑惑杨夏为何能进入樱花园。因为一次意外,陈冰失去双眼,虽然后来在神秘人的帮助下恢复视力,却再也无法写作。正在她心碎之际,一个天大的秘密被她知晓,从此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消逝的爱人

    消逝的爱人

    生长于小镇的奥黛丽,与庄园未来继承人爱得拉是从小的青梅竹马。一场毕业舞会,他向她求婚。一个心中原因,她拒绝了他。黑夜,他沉醉酒吧,被一直深爱着他,奥黛丽最好的闺蜜乌利娜趁机而入。酒醉情迷之后。得知被背叛的奥黛丽不久接手书店生意,却意外结识只在冬天下雪才会出现的神秘的戴纳。而爱得拉也从未想过放弃她。他一直坚信在横跨时空的彩虹下,他们的承诺。一段儿时回忆,一抹真爱感动;一个融合爱恨纠葛的凄凉故事怆然铺展,一曲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徐徐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