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机的产生
(一)动机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
需要被认为是一种刺激,人的活动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在需要的刺激下,人就会想办法去满足它,从而产生动机。不只是简单的活动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复杂活动的动机也是从社会客观现实对人提出的要求变为人的内部需要之后才产生的。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有了需要才能产生动机,进而由它引起和推动着活动。但需要产生之后,并不一定必然成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需要变成动机往往有一个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动机和需要这两个概念的含义还有一定的差别。
(二)情绪在动机产生中的作用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活动的源泉,但它是原始信号,这些信号只有在情绪作用下增强、扩大之后才激起行动。因为情绪是人的愉快或不愉快的经验,是人们对来自体内外刺激的主观体验。它对给机体带来的愉快的刺激产生获得倾向,对给机体带来不愉快的刺激产生回避的倾向,因此它对需要起放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绪也具有动机的性质。
情绪对需要的放大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认知活动和行为的唤起和组织。情绪不仅对满足生物性需要起作用,对外界信息加工也起作用。如儿童在母亲身旁有安全感,那么他们就很愿意探索环境,而探索环境较好的孩子,智力就会得到较好的发展;第二,情绪提供了一种体验状态。如愤怒时往往对引起愤怒的对象进行攻击,惊慌时就避开引起惊慌的危险物。正是情绪作用,才使意识得以分化,把行为引向合理的轨道。
(三)诱因及其作用
要实现动机活动,只有需要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外部条件。一般来说,有了需要产生,再有外部条件,人就可以去活动。但有时并无明显需要,单凭外界刺激也能激起活动。一个吃饱喝足的人,有时看见美味佳肴而诱发起食欲,在这种情况下就有明显的内部需要。因此外部刺激被看做是引起行动的原因之一。激发和促进活动的外部刺激或情景都称之为诱因。诱因可以是积极的,如食物、饮料、尊重、文化娱乐、名誉等等,这些条件都会使个体积极地趋向和接近它,而从中得到满足,这种诱因称之为正诱因。诱因也可以是消极的,如饥饿、贫困、疼痛等等,这些外部条件都将通过引起个体的回避而得到满足,这种诱因称之为负诱因。诱因还可以分为简单的实物(如食物、衣服、文化用品、生产工具等)和复杂的事态(如奖赏、惩罚、竞争、受重用等)两种。诱因有明显的激发行动的作用,如食物和由它发出的香味,可以激发饥饿的人并能指引他到相关地方去寻觅食物。在通常情况下,激起行动作用的诱因条件并没有明显地出现,而往往是由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目标指引着人去寻找积极诱因,避免消极诱因。
(四)动机产生的不同时期
首先,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成为引起、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动机。萌芽状态的需要,由于信息量微弱,它还不足以在意识中明显地反映出来,只是使有机体产生不安之感,这属意向阶段。随着信息量的加强,这时,人开始清楚地知道是什么事情促使你感到不安,用什么手段能满足需要,但还没有真正导致行为。有些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愿望。例如,一个人由于没有进食,觉得腹内有不适之感,随着不舒适感的加强,就产生食物的形象和寻找食物的想法,这就是由需要引起的进食的愿望。
其次,需要产生后,还必须有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事物,即诱因条件。有了诱因条件个体才能为满足愿望去采取行动,愿望才表现为活动动机去推动行动达到目标。因为有了需要的对象出现,愿望才是有效果的。如果没有诱因条件,虽然想为满足需要而采取行动,但活动是没有效果的。没有诱因条件的动机作用,只能是对它相应的周围事物的定向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表现为活动动机总是与一定诱因条件相联系。例如,有报考高等院校的愿望,又有高等院校招生的诱因条件存在,才有去报考的活动动机。由此可见,动机是某种刺激和某种反应之间所存在的必需的内部环节。
二、动机的分类
人类的动机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同一个人可以同时存在几种动机,也表现在不同的人可以有相似的或完全相反的动机。由于各家的理论观点不同,在动机分类方面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从动机来自个体外部还是个体自身一般可将动机划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种。
1.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推动行动的动机是外力诱发出来的。一个人为酬金或奖金去做一件事,一个学生由教师或家长提出要求才去学习,这些行为的动力都是来自体外的刺激。目标存在于外部情景,行动是满足愿望的手段。许多心理学家特别强调外在动机及其在行动中的作用。个体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赏识,也能够专心致志地去工作和学习,因为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赏识可以满足愿望,从而降低机体内部高涨的内驱力。班杜拉的替代性强化理论和外在动机的观点也是一致的。这种理论认为,本人并未受到直接强化,只是通过观察对其他人的强化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即本人观察其他人受到赏识或斥责而引起内驱力,产生反应,出现相一致的行为。
2.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人的行为出自于人本身的自我激发,由于做某种事情能引起兴趣,令人愉快,做这种事情无须外力推动它,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如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未受到别人的赞许和表扬,而是明确了由于努力学习会给自己带来满足和愉快所引起的。许多心理学家,尤其是认知派的心理学家强调内在动机的作用,他们认为机体在没有体内平衡的需要或外部刺激的作用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内在动机推动去进行活动。
(二)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这种分类是与需要的种类相对应的,由此可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高级的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这种动机是同生物性需要相联系,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有机体由于对食物、水分、空气和回避危险等的需要以及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产生的活动推动力,都属于生理性动机。
2.社会性动机
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受一定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各种各样的经验,习得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类的社会需要也在向前发展。社会需要从来没有满足过,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又有新的需要产生。社会需要具有持久性和复杂性。由于习得的社会需要不断增长,从而使人的行为复杂化。人的社会行为一般就是由这种需要所决定的。
人的社会需要复杂多样,这里仅就当前关注比较多的社会需要为例,对社会性动机作些说明。
交往动机 在人身上表现为一种群体感和亲属感。如个人独处会觉得孤单,希望和别人在一起,希望和合得来的人在一起,愿意和自己的亲人团聚。交往需要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在和其他人的接触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个人从亲身经历中学习到,只有交往需要的满足,才能避免由孤独寂寞而导致的焦虑感,从而增强安全感。
成就动机 是指个人要积极获得并追求完善的自认为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工作的一种心理历程。如果人在完成任务时是以这种需要为动力,那么它就构成成就动机。如个人想在周围人的心目中确认自己的地位,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得到他人的好评和赞许等就属于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是在人类交往中经过学习从幼年时期就已开始形成的。研究表明,有高成就需要的母亲,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就要他们独立地完成动作;而有低成就的母亲对孩子独立性要求较晚,对他们限制过多并过分地保护。由于两种不同的要求,对孩子成就动机的影响也不同。
亲和动机 人类是聚集的动物,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与其他人密切交往中度过了一生。由于一般人视孤立为畏途,所以我们社会施加于罪犯的最普通的处罚办法就是将他关在监狱里,与世隔绝。在监狱里如果不守监视,进一步的处罚是单独关禁闭,使他完全孤立。
人们害怕孤独,而愿与他人在一起。我们将这种愿意与他人在一起的愿望叫做亲和动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群体之中。我们的周围有成百上千或千千万万的人。可以肯定,人类在地球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寻求与他人友好相处,并进行各种异常复杂的互相影响的结果。研究这种与他人相处的亲和动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利他动机 利他动机是指不期望得到任何形式报答而帮助他人的愿望。利他动机导致利他行为,如果你帮助他人是为了从中得到报答,或者是想给请求你帮助的人以深刻的印象,或者是为了其他类似的目的,那么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他动机。简单地说,利他行为者必须排除利他行为的有意性,才算真正的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中高尚的行为,这种行为与我们社会所倡导的共产主义是相一致的。
赞许动机 赞许动机就是指人们在工作上取得成绩以期得到别人或集体的鼓励或称赞,获得心理需要的满足。具有赞许动机的人,常常是为了取得他人或集体的赞赏而努力工作的。在成人身上,社会赞许动机给人以巨大的动力,促使人们作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业。大量先进、模范人物的赞许动机都是比较强烈的。他们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任劳任怨、先人后己,受到社会上人们的赞扬和钦佩。社会赞许动机,对理解我们的许多社会行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人甚至认为,最根本的纯粹的心理需要,也许就是社会赞许的需要。我们需要得到别人对我们的赞许。
管理动机 管理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管理自己的生活、工作,掌握自己命运的愿望。它使人精神愉快,心理健康,且能享受娱乐、休息,这是任何社会都具有的。有人类的文明史,就有管理,也就有管理动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希望有秩序地工作,希望具有管理自己生活的愿望。满足了这种动机,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如果这种动机没有满足,人们就会产生挫折感,甚至有的人会产生攻击行为。维持正常生活的需要,这是人们比较普遍的愿望,比如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需要,解决好吃饭、居住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没有后顾之忧,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地参加工作。
三、动机的确立和冲突
(一)动机的确立
动机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根本性意义。动机可以反应一个人主观的内心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人的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同时又受到人的思想、信念、世界观、道德观、人格等因素制约。因此,为了使我们的行为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确立正确的动机。这主要靠正确的世界观来指导,同时还必须对自己的动机有明确的清醒的意识。否则,就可能使动机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甚至让不正确的动机居于优势,从而作出一些错误的行为。
(二)优势动机
在人们的实际生活行为中,动机常常不只一个,而是同时存在着很多的动机。这些动机的强度又随时处于变化当中。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由其全部动机结构中最强的动机所决定,这种动机叫优势动机。一定时间内的优势动机得到满足之后,优势便向其他动机转移,于是便开始了另一个行为。例如,一场足球赛后,运动员的渴是优势动机;渴欲满足之后,饥饿成为优势动机从而导致进餐行为;饥渴都获得满足之后,优势动机便向休息转移。可见,优势动机的确立是由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质和量所决定的,它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长久的。比如,一个人为祖国医学事业作贡献的动机,可能终生不移。
(三)动机的斗争
优势动机的确立常常不那么顺利,因为在个体动机结构中有一些质量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使人难以取舍,这就形成了动机的斗争,或称动机冲突。其形式基本上有四种。
双趋冲突 两个目的物对个人具有同样的吸引力,而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迫于情势,二者必选其一,即造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于取舍的矛盾心情。
双避冲突 两个事物同时对个人造成威胁性厌恶感,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又迫于情势,必须接受一个,才能避免另一个,即“前怕狼,后怕虎”的处境造成的紧张状态。
趋避冲突 对单一的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一方面又恶而避之。如子女对父母,一方面需要父母的保护而依赖父母,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父母管教约束太多而要求独立行事,造成依赖与独立的矛盾心理。同事间、社团间既有竞争又需合作,也属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 这种类型的冲突是双趋与双避冲突的混合型。个体同时出现两个目标,其性质相似,利弊相当,选择时产生矛盾心情。
人的心理活动是丰富而复杂的,客观世界的影响也是纷繁多样的。特别是那些重大的或具有原则性意义的矛盾,往往使动机斗争很激烈,在人们内心表现为紧张、激动、迟缓、焦虑。激烈的动机斗争经常发生或持续较长时间,往往会造成人们心身的紧张状态,从而危及健康。
四、动机的有关理论
(一)本能学说
20世纪初期,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把个人行为的动因假设为起源于人的“本能”。所谓本能,就是先天遗传的固定性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他认为,先天的固定行为模式可以解释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本能,而且这些本能中的每一类,又都具有动因作用的情绪成分。例如:①逃避本能(惧怕);②好斗本能(愤怒);③拒绝本能(厌恶);④结群本能(怕孤独);⑤好奇本能(求新);⑥生殖本能(求偶、哺育);⑦自炫本能(自负、支配);⑧自卑本能(服从);⑨获得本能(所有欲);⑩建造本能(创造欲)等。
本能论曾风靡一时,支配了心理学,也支配了初期的社会心理学。但是,不久即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批评。目前,它已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抛弃。
(二)“里比多”学说
“里比多”学说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个人的一切行为是直接或间接地由“里比多”所发动及维持的。“里比多”又称性力,指性的驱动潜力,这种潜力常驱使人去追求快感。“里比多”常常为社会规范所不容,被压抑于个人的潜意识领域。难以被人们所意识。虽然“里比多”不被人们所意识到,但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弗洛伊德学说无论在意识形态倾向上,还是在方法论上,都反映了西方文化的特色,并带有严重的错误和局限性。这一学说夸大性本能对人的活动的作用,单纯以性本能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根本不重视心理结构对于外部世界的依赖性,完全抹杀了人的社会性。但其对无意识动机的研究,以及其个性结构理论中的系统分析和发展观点,对我们还是有启发的。
(三)行为主义学说
行为主义学派,坚持用S—R(刺激—反应)的原理来解释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动因,排除在刺激之外存在任何其他行为动因的可能性。
行为主义把人看做一架“刺激—反应”机器的形象或模式。我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郭任远简洁明了地表述了行为主义关于动机的观点,他说:“行为是有目的的、无动机的,一切行为都是刺激的东西。”这种理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它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事物都不能很好的解释。例如,人类有机体受到刺激,其反应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各人反应的行为形式、持续时间以及行为方向均有差异。即使以典型的反应性行为——知觉行为来说,知觉行为选择性也不能忽视个人方面的条件。此后,新行为主义在“刺激—反应”之间插入欲望、目的等媒介因素,试图使这种理论趋于合理。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潜能学说
当前西方社会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关于动机的观点,是以马斯洛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潜能学说。
马斯洛曾信奉行为主义的心理学,但事实教育了他,使他认识到行为主义对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是无能为力的。于是他转而探索内在的力量,即人的内在价值与潜能。他认为,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是有影响的,但是,人本身的内在力量尤为重要。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驱使人通过各种渠道去实现它,于是产生了人的社会活动。马斯洛的理论是唯心主义的。西方学者也批评他含糊不清,没有客观的标准。当然,人本主义潜能学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其在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动因上,较之前述各派观点还是前进了一步。
(五)认知论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出现了认知心理学的潮流。认知心理学家以个体在环境中对事物的了解及预测来解释个体的动机,也就是以个体对其环境的认知来解释动机的产生与改变。这一理论被称为动机认知论。动机认知论认为,个体对事物的一切预测、判断、抉择等行为,都以他对该事物的认知为基础,而他如何认知则受到过去经验、目前情景及对未来的期待三个因素影响。
动机认知论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认知失调,这一概念1957年由费斯汀格提出。费斯汀格认为,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有的是相互独立的,有的是相互联系的,有的却是相互矛盾的。因相互矛盾而产生认知失调的心理状态,比如“我很喜欢体育活动”与“父亲不准我参加体育活动,要我多做家务”,两者的认知就会发生矛盾,产生不协调。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因素之间失调,会使心理发生不愉快,有时有压迫感。在这种情景下,个体为了解决矛盾,恢复协调,就产生了动机。在此动机的促使下,个体或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以迁就其信念或知识,或是改变自己的信念知识以迁就其行为,从而恢复协调状态。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能说明人们的行为及其态度的改变,在西方影响较大,有其合理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