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是源自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与人类特定行为的产生、发展具有紧密的关系,而且还是各种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中介因素,其本身带有极强的情绪情感和个性色彩,由于态度在个体及团体的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现代管理理论及实践中,人们也特别重视态度在改善管理质量和提高领导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卫生事业管理由于在性质、任务以及对象等方面与一般的企事业管理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因此探讨卫生行业人员的态度特点、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及其对医护人员行为方式的影响规律,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人类态度形成、转变规律以及与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还能够促使人们更好地运用态度理论来达到团体目标。
一、态度的概念及其结构体系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某种对象所持的主观评价与反应倾向。
态度是个体对人、客体、事物所持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反映了主体对人、客体、事物的感受。比如,一位外科医生说:“我喜欢从事外科手术的工作。”这反映出了他对其工作的肯定态度。
态度,就是主体对外界事物所具有的一种反应倾向,它体现了主体与客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是个体在家庭、学校、同伴及社会文化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的行为准则,塑造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使自己的生存适应整个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和个人需要。就其态度本身来讲,它是由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三方面因素所构成,也就是说,态度既是一种认识反映,也是一种情感或主体行为习惯的反映。
(二)态度的结构体系
1.认知因素
态度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其本身又是一种认识。认知因素是态度的主体对对象的了解和评价。大体说来,认知因素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主体对外界对象的认识与理解,赞成或反对。比如,“我认为此次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方案和标准是科学而公平的”。
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指主体对于对象的情绪反应。这种反应表现为一种情感体验,即对某一类人或事物喜爱或厌恶的体验程度,因此态度也是一种情感的反应方式。积极肯定的态度反映一种喜欢的积极情感,消极否定的态度反映一种不喜欢的消极情感。
态度作为情感反映有时甚至比它作为认识反映更重要。一方面,由于情感往往更容易左右人们的意向;另一方面,由于情感往往比认识的作用更持久,因此情感对意向的驱动作用比认识更重要。此外,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也证明,由于情感因素的作用,即使在产生态度的认识因素发生变化以后,态度的意向往往仍然保持原来的状况。
3.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通常态度和行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态度影响行为,行为也影响态度。各种相互联系的态度形成主体的态度体系,各种态度和行为的联系形成行为习惯和态度习惯。因此,当我们把一种具体态度作为考察对象时,它就是一种受习惯态度和习惯行为驱导的态度。总之,态度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反映,而最能反映这种习惯的当然是行为,因为态度是内隐的,它只有通过行为得以显示。态度是行为习惯的反映,同时它也要通过行为加以反映,重视态度和研究态度的意义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态度和行为有着直接联系的缘故。
如上所述,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因素。任何一种心理倾向,只要包括这三个因素,我们就称其为态度。在态度的三个因素中,认知因素是基础。这不仅因为它是人们了解和判断事物的依据,而且也是我们产生态度情感体验的基础。情感因素是一种介于认知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因素,当人的认知固定下来,演变成一种情绪体验时,它将长期地支配人。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情感调节认知的例证。认知和情感不仅局限于内心,它总要外显以支配人的行为,也就是说,态度具有一种潜在的行为倾向,这种潜在的行为倾向,表现为行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具有外显性。因此,我们可对它加以测量和观察,进而推测到认知和情感因素。有关态度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态度的特征
态度是由认识、情感、行为习惯三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它是认识、情感、行为习惯的综合反映,因而态度是一个复合体。态度这一复合体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社会性
态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方面,只有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才能产生态度,另一方面,态度体现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能动作用。态度是人的态度,人是社会的人,态度是人的社会属性具有的功能。
(二)针对性
态度反映社会生活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因而它总有一定的对象,总有一定的针对性。人的具体的态度不是抽象的,人的态度体系、态度从来不是彼此孤立的。因而态度的对象有抽象和具体之分,而态度本身则具有特定的对象和针对性。
(三)稳定性
态度具有稳定性。一方面,态度与态度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态度内在的认识、情感、行为习惯三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互相影响,其中情感的因素甚至具有定势效应,因而态度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是稳定和持久的。
(四)内隐性
态度和行为有区别,行为是外显的,态度是内隐的。态度不一定和行为一致,但态度又只能通过行为来反映。正因为态度是内隐的,所以人们的行为有时自相矛盾;正因为人们的行为有时是自相矛盾的,态度的内隐性才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五)协调性
态度和态度之间、态度的内在因素之间、态度和行为之间都具有协调性。只要有“之间”,就会有矛盾。但是由于态度这种矛盾的主体是具体的人,这种矛盾也就成为主体内部的矛盾;而内部矛盾必然具有非对抗性的特征,所以这种矛盾可以进行协调,具有协调性的特点。
正因为态度具有协调性,因而态度并不是不可改变的,态度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具体的态度和态度体系都可能发生变化。
三、态度的功能
(一)影响人的判断
态度形成以后较难改变,特别是如世界观、人生观这样的基本态度是不容易改变的。带着这样的态度去感知和判断事物,后态度必然受前态度的影响,感知和判断也必然受态度的影响。以前我们经常讲“立场、观点、方法”的问题,立场、观点不一样,即基本态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或观点,显然也不一样。
(二)预示人的行为
态度是内隐的,但不是不可捉摸的。因为态度具有稳定性,因此它总会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并且以后还会在行为中表现。态度是心理向行为过渡的“临界点”,态度预示人们的行为,所以,对工作抱积极态度的人,总会努力去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抱正确的态度,就总会在行动中体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准则。
(三)影响人的工作效率
积极的、正确的态度能够使态度主体以充沛的精力,十分的热情对待工作和学习,能够使态度主体具备一种责任感并产生强烈的实现目标的要求,因而能够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反之,消极的、错误的态度则只会削弱工作和学习的效果。态度是主观上的内在意向,意向越强烈,行为越自觉、越主动,对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影响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