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作为心理现象的一个侧面,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具有一定的规律。它既代表了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定意识倾向性(体现为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等),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人的个性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受周围环境和社会关系所制约的,它所表征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行动着的人。
卫生管理学将个性作为研究的对象,就是为了更有效的开发人力资源,在职工的选择、安置,职工的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做到择优录取,人尽其才,有的放矢。
一、个性的概念
在英语中将personality译为个性,它源于拉丁语的persona。persona最初指演员表演时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本人,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人格”一词。我国的大百科全书中,心理学卷和教育卷都指出,人格也称个性。在日常生活中常从伦理道德观点出发运用“人格”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这种说法有别于心理学中的个性或人格。如说某人的人格高尚,某人的人格卑劣等,这里包含心理学中关于个性或人格的部分含义,但不是从人的整个行为的心理活动方面说明。因此,它并不是心理学的科学概念。
二、个性的特点
个性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有助于对个性概念的理解。
(一)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个性并不是许多孤立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也不是个性特征的大杂烩,而是由各种特征整合而成的有机的心理模式。著名个性心理学家奥而波特(G。W。Allport)等人强调个性的组织性和整合性。他指出,个性是一种有组织的整合体,在这个整合体内各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如果其中一部分发生变化,其他部分也将发生变化。后来,在个性的研究中引进了结构的概念和系统观点,形成了个性的统一结构观。把个性看做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整体。
(二)个性的独特性
正如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中国有句俗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别不仅在一般人身上存在着,而且在同卵双生子及同体两头人身上也存在。
1943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举行的一场婚礼上,新郎昌·班克和英·班克是连体兄弟。尽管他们身体连在一起,但脾气却完全不同。昌脾气暴躁,英则较随和些,两人有不同意见时,英常常让着昌,以免麻烦。
可见,人的个性表现是极端个别化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毫无相同之处。实际上个性中还存在着共性。所谓个性中的共性是指某些人具有共同典型特征。如民族的个性、阶级的个性特征都具有共性。据研究,中国人具有与西方人迥然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中国人在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内倾的较多,性情喜安静,遇事考虑多,与人交谈有些拘谨,善于克制自己等。而西方人则感情奔放,热情开朗,率直冲动。这种差别即属于共性上的差别。
由此可见,个性是共性和独特性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某集团共有的个性总是通过集团内的成员个人体现出来,它制约着个人的独特性的特点;
第二,人类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的心理规律也表现在不同的人身上。例如在某科室中有的职工活泼热情,积极地为集体出谋划策;有的则沉默寡言,无声无息地为集体埋头苦干。尽管个人表现不同,却都是以一个共同的热爱班集体的思想为基础。
(三)个性的稳定性
一个处事稳重的人,偶然表现出轻率的举动,我们不能说他具有轻率的性格特征。因为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不能表现他的个性的。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一个人在出生后,经过社会生活实践,逐渐形成一定的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而使自己的活动总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使自己的心理面貌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下都可以显示出相同的品质。正是个性的稳定性,才能表明具有个性的人,否则就很难说明人的个性是什么样子。正因为个性的稳定性,我们才能把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在精神面貌上区别开来,我们才能预测到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将会做些什么,这也是对一个人了解和使用的依据。
个性的稳定不是指一成不变,而是指较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型化的东西。人的个性变化有两种情况:第一,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东西,如理想、信念、世界观的逐渐形成,是不断加深、巩固,最后成为个人的典型特征。第二,人的个性表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例如一个热情勤快的人在受到表扬、感到被多数人信任时,会表现得更加勤快。而在受到长期冷淡时,则会出现懒惰的现象。另外,一时的心理状态、神经系统特点、年龄和健康都影响着个性稳定性。
(四)个性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化的人,所以个性也具有社会性。个性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据记载,在20世纪50年代,共有30个小孩是被野兽哺育大的。这些被发现的野孩子都缺乏人的心理特点。其中记录最详细的是1920年辛格博士在狼穴的深处救出的两个被狼哺育大的女孩。大女孩七八岁,小的约两岁。大约一年后小的死去,大的活到了1929年。最初,她们具有狼的特性:爬行快,走时手、脚并用,害怕光亮,适于夜间生活,凭嗅迹追寻食物,从不吃任何手里的东西,只吃地板上的生肉,即使天气寒冷也从不穿衣服、盖被子。
为了恢复卡玛那(女孩的名字)的“人性”,辛格博士花了许多工夫。两年时间里卡玛那学会了直立但仍需人扶持。到1926年在人搀扶情况下可以直立行走。四年后只能听懂几句简单的话,学会了6个词。七年后也只学会了45个词,会说几句不流利的话。当她十七岁死去的时候,智力仅相当于四岁小孩水平。
由上述事例可见,人的个性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社会生活,人的个性难以巩固,仍然会出现丧失“人性”的现象。例如,遭遇海难的水手,长期被困孤岛,就会出现丧失语言表达能力,喜食生鱼等非人性的异常行为。
三、个性的形成
(一)个性形成的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和身体方面的因素。所谓遗传是指染色体中包含的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的现象。遗传可分为种系遗传和个体遗传。探讨遗传对个性形成的影响,一般从下列几方面进行:
1.家系研究
在生活中常发现子女与父母之间不只颜面、体态相似,而且性格和智力也相似,这就是家系研究法的依据之一。
家系研究法是基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原理,研究前一代人的某种形态的个性特征,在家系中某人身上出现的频率,与一般特征相比较是否有所增高等问题。例如经调查,巴哈家族从1550年到1880年出现了大约60名音乐家,其中20名最为著名。
通过这种调查可以看到,家族的血缘关系涉及个性形成的遗传因素,但不能由此得出个性是直接由遗传决定的结论。因为在同一家族的人,人们环境相同,教育培养方式相同,还经常观察和模仿亲人的行动,在亲人之间也必然会表现出类似的个性特征。
2.对双生子的研究
对双生子(包括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把同卵双生子相互间的类似度和异卵双生子相互间的类似度作比较,判定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同卵双生子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在测定简单能力时,挑选24对同卵双生子(5-7岁)和26对异卵双生子(5-7岁)为被试。结果发现:成对的同卵双生子的成绩接近,成对的异卵双生子成绩有较大差异。这项测定可以判断遗传因素对能力的影响。
身体方面的影响主要有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内分泌腺机能,身体外表等的影响。
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和个性有密切关系,它不仅仅直接影响着气质,也影响着性格的形成。能力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神经类型特征。例如神经过程强而灵活的人表现为知觉广度大,弱而不灵活的类型知觉广度则比较小。
个人往往把自身的体型、容貌等特征与他人比较,希望自己优于别人。如果自己觉得不如别人或来自周围的各种评价较低,就会引起对自己本身的期待或自卑感体验,而形成内向、害羞的性格。因此心理学家较重视自卑感的补偿意义。如果它成为个人向上进取的原动力,就是健康的;反之,就可能向不正确方向发展,形成偏袒个性。
(二)个性形成的环境因素
我们认为遗传只是为个性形成提供了前提,环境才是起主要作用的因素,这也是个性社会化的体现。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儿童时期,家庭及父母兄长等亲人的熏陶和影响,在孩子的个性发展上打下很深的烙印;
第二,学生时期,师长和同学间的影响会使个性的发展按一定的规范去实践;
第三,走向社会,这是个性发展最复杂的阶段,诸如社会制度、阶级关系、政治形势、文化教育等都对一个人个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家庭所处的经济地位、教育观点、教育水平、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儿童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等都对儿童的个性形成有很大影响。但是由于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学习中度过的,所以教育是环境因素中的重点。在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形式、教学环境、班集体凝聚力、师生关系都影响着教育质量。在这项研究中最著名的就是期待效应。研究者把随机抽取的小学生名单交给该班老师,声称这些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会有优异的成果,并告知老师不要外传此事。八个月后研究者发现这些学生成绩进步的比其他学生快,而且求知欲旺盛,表现出更大的适应性,与教师的感情特别深厚。这是因为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中,语调、面部表情以及眼神等,都向他们传递了自己暗含的期待。这些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的是积极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学生的行为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环境对人的个性形成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它并不是机械地决定人的个性。人作为主体总是通过自己的观点、观念有选择地接受外界影响,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发展着自己的个性。
总之,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来的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个性具有复杂性,所以在卫生管理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