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知觉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由于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不同,因而知觉结果也不同。布鲁纳1947年曾做过一个有名的货币实验,实验材料是一套硬币,包括一分、五分、十分、二十五分、五十分面额的圆形硬币和一套与硬币大小形状相同的硬纸片。实验对象是三十个十岁孩子。实验程序是先把两套材料先后投射到银幕上,让被试依次观看,然后拿走材料,让被试画出刚才所看到的硬币与圆纸片。由于硬币和纸片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不同,所以被试所画硬币形状普遍偏大。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了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对个体知觉的影响。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魅力
个体的魅力既包括外表特征和行为反应方式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内在性格特点方面的因素。说一个人有魅力,也就意味着他具有如容貌美、有能力、正直、聪明等一系列积极属性。由于晕轮效应的影响,在实际知觉过程中一个人通常只需具备以上特性中的一两个就可能被认为是有吸引力的人了。
心理学家曾做过关于魅力的实验,让人们根据照片来评定他人的特性。结果发现,外表有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高,而缺乏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低。除了相貌之外,态度也同魅力相关。对知觉者来说,与自己态度越相近的人越容易被看成是有魅力的人,并对他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
(二)知名度和权威
知名度和权威的大小也影响着一个人对他人的知觉。通常我们在认识一个有知名度或有权威的人时,以前就已经通过社会传播媒介和其他人传递的有关信息对他作出了一定的评价,无论这个评价正确与否,都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所以一旦真正接触到这个人,知觉者首先就要检验自己原有的看法是否准确。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知名度越大,社会威望越高,社会评价越积极就越容易影响知觉者对他的知觉,并且常常会被知觉者先入为主地看成是有吸引力的人。
(三)自我表演
虽然知觉对象在知觉过程中是被知觉的一方,但在多数情况下知觉对象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一方。知觉对象会通过“表演”,也就是强调自己许多属性中的某些属性,而隐瞒其他属性的方式来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所以,知觉者的印象就受到知觉对象主观意图的影响。有些人看似老实,实则狡猾,而有些人看似善良,实则险恶,这些都是知觉对象主观意图在左右知觉者的判断的结果。
二、知觉者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凯利认为,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个由一定的心理组织或结构形成的“有色镜头”,它过滤着人们所看到的一切事情。组成这个“有色镜头”的心理结构包括:个体的过去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个性特征、需要与动机、情绪与期待以及知觉偏见等。
(一)个体的过去经验
个体的过去经验对人的知觉过程产生着特殊的影响。正是由于个体将已形成的关于某种特征的标准原型储存在过去经验中,人们的知觉判断才变得十分简捷明了。试想如果没有关于“聪明伶俐”的原型,我们就无法很快地判断对象是否“聪明伶俐”。此外,个体的过去经验还制约着我们的认知角度。例如舞蹈家看人先从形体看起,道德家看人先从品质看起,演说家看人先从口才看起,这都是受他们各自的过去经验的影响。
(二)个性特征
知觉者的个性特征也会影响其知觉结果。个性特征比较独立的人和自信心弱、依赖性强的人在知觉同一对象时,前者全凭自己的知觉,而后者却非常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和影响。
(三)需要与动机
需要和动机是人行为的内在源泉,由于这两种内部因素的影响,人们常常以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方式去解释周围的事物,使它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有利于我们。因此,需要和动机影响着我们对其他事物的知觉。人们通常会有目的地去知觉自己需要或所期望的目标,而拒绝或回避令人厌恶或痛苦的情境。例如在一些实验中先让被试在长短不等的时间内被剥夺食物,然后让他们辨认在极短的时间内闪动呈现的模糊的无定形的图像,或者辨认词语(其中一些是和食物有关的)。结果发现被剥夺食物的被试更有可能把模棱两可的图像说成食物或和食物有关的东西,并且能更快地辨认和食物有关的词语,剥夺时间越长,这种知觉倾向也就越明显。
(四)情绪和期待
个人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其知觉活动的积极性。有研究证实如果经历过恐惧事件,并处于恐惧状态下的人,会对恐惧更为敏感。心理学中所讲的心境是情绪影响知觉的典型表现,例如一个有着愉快情绪的人,看到花儿也在笑,阳光也在笑,柳条也在向他招手,这都是情绪对知觉活动的影响。
知觉者的主观期待也会影响人的知觉。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根据希腊神话故事,以《毕马龙》为名写过一出喜剧,其大意是说一个艺术家毕马龙爱上了自己手刻的美女雕像,朝思暮想地一直观赏,结果梦想成真,雕像变成了活人,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出喜剧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你预期什么,你就得到什么。我们将这一含义称为毕马龙效应,根据这一效应,当我们对某人怀有某种期待时,我们就容易在对方身上看到某种个性特点。
(五)知觉偏见
在第三节中我们所讲到的知觉偏见都是影响知觉过程的重要因素。
三、知觉情境的特点
社会情境是形成社会知觉的基础,任何一个人在进行社会知觉的过程中,总是离不开对当时社会情境的分析。情境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一)空间距离
不管我们生活着的环境人口密度有多大,每个人都企图为自己划出一个不受侵犯的地盘,并对侵入自己地盘的举止作出各种反应。美国人类学家与心理学家霍尔博士经过长期对人类对于周围空间领域反应的研究提出,人在文明社会中与他人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其远近亲疏是可以用空间领域的距离大小来衡量的。这种距离在知觉活动中,就构成了一种情境因素。霍尔认为人际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四种。亲密距离约为0-60cm,私人距离约为60-150cm,社交距离约为150-400cm,公众距离约为400-800cm。以上这些距离虽然是人们在无意之中确定的,但却能影响人的知觉判断。有一条供研究中用的录像带,一次次展现一位顾客敲门、开门、进门、走向写字台,并和经理洽谈业务的过程,每次表演各不相同,要求观众判断访客与经理的地位,结果发现有一个明显的规律:在门口与经理说话的人,身份极低;走到办公室中间开口的人,身份高一点;直逼办公桌前面对着经理说话的人,身份最高。通常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保持社交距离是比较适宜的,如果距离过近会让被管理者感到不安。同样的如果一个陌生人莫名其妙地一步步靠近我们,就会令我们感到紧张甚至恐惧,并且会断定此人缺乏教养,不懂礼貌或有侵犯性。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两个空间距离非常接近的人知觉为关系密切的人,这些都证明了空间距离对于人的知觉活动是大有影响的。
(二)背景参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一个年轻人插队,我们就会指责他,而看到一个老年人插队却往往不予追究,这就是知觉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对人知觉活动的影响。在知觉过程中,对象周围的“环境”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其特定行为的联想,从而影响到我们的知觉。人们往往认为,出现于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人必然是从事某种行为的,他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通过环境加以认定。例如我们看到一个穿商人服装的人上午进入银行,我们就会料想他是到里面从事正当交易,甚至还会把他看做是一个“诚实”、“勤劳”的人,而决不会想到他是抢劫银行的罪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寻求某些环境,以便在别人对他们作判断时,情境背景的色调可以帮他们一些忙。
情境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可以在判断感情的文献中找到,人们能对别人的各种感情认识到何种程度,这个问题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这种研究很多是采用画出人的各种姿势和面部表情来进行的。被试的任务就是辨认画中人的感情。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研究一致表明,画中所描绘的人所处的背景对于被试决定作出什么样的判断非常重要。例如,假定一个人在笑,那么只有情境的线索才能显示出这一表情究竟是表示高兴还是难堪。
应当指出的是,情境线索并非毫无差错地有助于我们对他人作出判断。在这种情况下,错误的一个根源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卷入的程度不同。道奇曾经提供过一个实验范例,来说明这一现象。实验程序是先将被试分为两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其中一组被试受到组里另一个人对他们工作的激烈批评。接着,该组成员从各个不同的评价向量对批评者进行评价,而另一组被告知所发生的事情,并“预测”受批评对象对批评者的评价,判断第一组成员情感上的反应。结果表明,旁观者对批评所产生的感情上的冲击估计得太严重了。他们对受批评的组员所持的敌对态度的估计,要比实际情况严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