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荀子曰:“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古句新解”
荀子说:“见到好的品行,一定要省察对照自己是否具有;见到不好的品行,一定要心怀忧惧检讨自己。”
善在身就坚定地愈加自重自爱、发扬光大,不善在身就像被玷污一样自惭形秽、深恶痛绝。对此,孔子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见善迫不及待地趋之,见不善则如赴汤蹈火避之唯恐不及。
“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重视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强调自省、自律,这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曾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即看到贤德的人,就以他为榜样,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自我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像他那样不善的行为。无论见善见恶,都要反省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才能既不徒然羡慕别人而自暴自弃,也不只对别人求全责备而不自省自责。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行修养方法。
儒家主张人格的修养要以圣贤为楷模,“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里仁》)就成为人格修养上的必然要求。由士而贤,由贤而圣,这是传统士人提升道德、完善人格之路,所以宋代大儒周敦颐有“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说。《康熙教子庭训格言》道:“千古圣贤与我同类人,何为甘于自弃而不学?苟志于学,希贤希圣,孰能御之?”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之取名蕴含着两层意义:一是此处收藏了晋代王羲之的《快雪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书法遗迹皆为稀世珍品;二是寓意“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勉励自己勤勉努力、不懈追求。
《法华经》说:“人若知自爱,则应慎护自己。有心者应于三时之一,严以自我反省。”
儒者的自我反省没有佛或上帝的神秘色彩。它既不是为死后进天堂,也不是为赎人类与生俱来的原罪而反省,而是为现世的自我完善而进行人格解剖。因此,是一种现实的自我认识,具有鲜明的理性批判精神。
战国时的赵国大将廉颇,就是曾经犯过严重错误、之后又及时反省和改正的人。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被秦昭襄王知道后,他便给赵惠文王写封信,谎称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取赵国的那块宝玉。
赵惠文王看完信后,不知如何是好,正在他犹豫不决时,蔺相如自告奋勇地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
赵惠文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蔺相如到秦国后,果然凭借自己过人的智慧识破秦王的阴谋,并略施小计,将和氏璧完整地送回赵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又耍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去会见。当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时,秦昭襄王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助兴如何?”说完立即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曲。
这时,秦国的史官便当场把这事记下来,并且念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一听,气得脸色发紫,却又无可奈何。这时,蔺相如拿出一个缶,并逼秦昭襄王击缶。然后让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并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这次的秦赵渑池相会,蔺相如又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赵惠文王挽回尊严。
经过“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之后,蔺相如功绩显赫,声名大振。赵惠文王遂拜他为上相,位在群臣之首。
蔺相如得到这样的殊荣,终于使廉颇妒火中烧。因为廉颇是赵国的一员大将。早在赵武灵王时,他就南征北战,为赵国立有汗马功劳;赵惠文王即位后,他又东挡西杀,更是为赵国屡建新功,是赵国当之无愧的功臣。
蔺相如被赵惠文王拜为上相后,廉颇逢人便说:“我有攻城野战之功,他蔺相如算什么?只不过是有口舌之劳。而且,他本是宦者舍人,出身卑贱。他凭什么官位居我之上?待我见到他,非得羞辱他一番不可!”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以避开廉颇。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随从坐车出门,正好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蔺相如便急忙退到小巷里去躲避,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这时,蔺相如的下属纷纷埋怨他不应该这样胆小怕事。蔺相如听到下属的埋怨,非但没有责怪他们,反而微笑地问下属:“你们觉得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
“当然是秦王厉害啦!”下属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但为了保卫赵国,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可能会怕廉将军呢?”蔺相如接着说,“现在,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后,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了。因此,我宁愿容让廉将军呀。”
不久,蔺相如的这这些话就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顿时感到十分羞愧,并开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了向蔺相如诚心地悔过,廉颇于是裸着上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并对蔺相如说:“我廉颇乃一介粗人,见识少,气量窄。这些天来,我一直冒犯您,而您却一再容忍我的罪过,实在让我无地自容!”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并对他说道:“咱俩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您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从此,蔺相如和廉颇成为莫逆之交。
蔺相如能够顾全大局,并对廉颇宽容大度,确实令人敬佩和赞叹。但廉颇的“见贤思齐”知错而改,也足见其觉悟之高。
传统文化强调自我在道德修养中的主体性作用和主导性力量,强调道德的养成、道德的践履、道德境界和道德人格的提升,主要不是靠“外烁”,而是靠“内化”,他律是辅助性的,自律才是决定性的。所以,传统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还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而自省”。
§§第四章 无礼不生——荀子这样说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同时也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在荀子这里,礼不仅是指西周以来的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的总和,更是治国理政的纲领,兼有道德与法度的双重内涵。小到个人视听言行的规范,中到婚丧嫁娶等具体事务的要求,大到尊卑上下的等级秩序,离开礼则寸步难行,其结果必然是个人行为失范、具体事务失调、国家秩序失正。荀子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概括了礼于人、于事、于国家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