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7600000021

第21章 而贵食母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唯诺和呵斥相差多远?美好和丑恶相差多远?人们所畏惧的,我不能不害怕。这其中的道理,茫茫然啊,无尽头。众人都去寻欢觅乐,好像去参加丰盛的宴会,又像春天登台观赏美景;而我独淡泊宁静啊,不萌生寻欢作乐的念头;浑浑沌沌啊,就像婴儿还不会发出笑声;外无文饰啊,无所归就。众人都富足,我独匮乏。我有一个愚人的心肠啊!世人都光耀自炫,我独昏昏昧昧啊。世人都精明审察,我独懵懂啊。幽远啊,似大海无所止。众人都有作为,我独愚顽且鄙俗。我独期望与别人相异,而贵养根本。

【解析】

此章是老子的思想独白,也是老子思想的精华。可以称得上《道德经》一书的重点。

老子开篇提出反问: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是唯诺顺从的意思;阿是呵斥,引申为反对之意。整句话的意思是顺从和反对有多大的距离呢?善之与恶,相去若何?意思是善良【引文】和邪恶能有多大的距离呢?仅在一念之差罢了。

在常人看来美和丑是一对相对存在的概念,人们普遍偏爱美好的事物,而讨厌丑恶的事物。因为这种心理的驱使,人们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当追求得到满足时就欣喜若狂,而一旦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便闷闷不乐,烦恼和忧伤等坏情绪便接踵而来。得道之人却不同,他们心目中无美和丑的区别,一切顺应自然,决不刻意追求什么,也就无所谓得和失,也就不会有痛苦和烦恼了。一个人整日闷闷不乐,不但是一种最残酷的自我折磨,而且会影响别人的心情。带着忧愁和烦恼生活的人,其人生质量大打折扣,更不会有什么人格魅力了,试想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众人都有强烈的占有欲望,所以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你争我夺,在混乱的世道里大有收获,直至绰绰有余,而我却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一般。我在众人的眼里是多么愚笨的人啊!众人在收获到财富、地位、名利后必然会不甘寂寞,进行大肆炫耀。而我却采取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生活态度。正因为我愚笨,所以我心灵空虚,了无牵挂,无为而自在,烦恼和忧愁自然会远离我而去。聪明人凡事都要争出个所以然来,以不知强为知,不聪明强装聪明。他们凡事都要斤斤计较,辩它个明明白白、一清二楚,而我却哑口无言、闷闷不语。众人都要有所作为,而我却清净寡为,这在众人看来我是多么冥顽不化、卑鄙下贱啊!

老子将众人和自己作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当众人都沉浸在春天般的美景、享用着丰盛的大餐时,我却独自甘于寂寞,怀着无比淡泊宁静的心境,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孩般的无为状态。众人借助外在的事物(美食、美景)而乐,一旦外在的事物消失了,他们的快乐也就不存在了。得道之人明白外在境界转瞬即逝,并非本质,所以他们要保持淡泊恬静的心境。

老子对众人的思想没有作出任何批判,他只是通过众人的思想来反衬自己的思想,产生了极其鲜明的对比效果。老子追求“沌沌”、“昏昏”、“闷闷”的思想境界,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和众人的思想不同,就是因为自己注重以洞察万物的根源来滋补自己的灵魂。万物之根源就是大道。老子整日处于大道之中,无言无为、无欲无求,自然也就无忧无虑、无伤无痛、逍遥自在,可谓真正的至乐境界。

智慧典例为人之道

生前淡泊名利,死后康乐为名

春秋时期,武城人黔娄,是曾子的弟子,先曾子死去,曾子带着弟子们前往武城吊唁。黔娄妻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但举止文雅,彬彬有礼。她把客人一一让进灵堂,守候在黔娄灵前。黔娄的尸体停放在门板上,枕着土坯,盖着一个破麻布单子,头足外露。曾子说:“斜着盖,就可以把他的整个尸体盖严了。”黔娄妻说:“斜着盖虽然盖严尸体还有余,倒不如正正当当盖不严好。他活着时,为人正而不斜,死了把麻布盖斜了,并非他自己的意思,是我们强加给他的,如何使得?”曾子哭着说:“黔娄已经死了,应该给他个什么谥号呢?”黔娄妻不假思索地说:“以‘康乐’为谥号。”曾子感到奇怪,问道:“黔娄在世时,食不饱腹,衣不暖体,死后连个能盖住全身的单子也没有。活着时,虽然整日能看到酒肉,但是吃不到,死后也无法用酒肉祭祀,怎么能称为‘康乐’呢?”

黔娄妻慷慨陈词:“他活着的时候,国君曾经想让他做官,把相国的重要职位交给他,他以种种理由推辞掉了,这应该说他是有余贵的;国君曾经恩赐粮食三千钟给他,也被他婉言谢绝了,这应该说他是有余富的。他一贯吃粗饭,喝淡茶,但是心甘情愿;他的职位虽然低下,却安心满足。他从不为自己的贫穷和职位低下而感到悲观、伤心,也从不为富有和尊贵而感到满足和高兴。他想求仁就得到了仁,想求义就得到了义。因此,我认为他的谥号应该为‘康乐’。”曾子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感叹道:“唯斯人也,斯有斯妇!”

黔娄就是这样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的妻子同样也是。这种人生观,连曾子也发出了斯人斯妇的感叹。

从政之道

吕僧珍立身谨慎受皇封

吕僧珍,字元瑜,是东平郡(今山东济宁市北)范县人,家世居广陵(今江苏扬州)。从南朝齐时起,吕僧珍便随从萧衍。萧衍为豫州刺史,他任典箴。萧衍任领军。他补为主簿。建武二年(495),萧衍率师援助义阳抗御北魏,吕僧珍随军前往。萧衍任雍州刺史,吕僧珍为萧衍手下中兵参军,被当作心腹之人。萧衍起兵,吕僧珍被任为前锋大将军,大破萧齐军队,为萧衍立下大功。

吕僧珍有大功于萧衍,被萧衍恩遇重用,其所受优待,无人可以相比。但其从未居功自傲恃宠纵情,而是更加小心谨慎。当值宫禁之中,盛夏也不敢解衣。

每次陪伴萧衍,总是屏气低声,不随意吃桌上的果实。有一次,他喝醉酒,拿了桌上一个柑橘,萧衍笑着说:“卿真是大有进步了。”拿一个柑橘被认为是“大有进步”,可见吕僧珍谨慎到什么程度。

吕僧珍因离乡日久,上表请求萧衍让他回乡祭扫先人之墓。萧衍为使其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不但准其还乡,还任其使持节、平北将军、南兖州(今江苏扬州)刺史,即管理其家乡所在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然而,吕僧珍到任后,平心待下,不私亲戚,没有丝毫张狂之举。吕僧珍的从侄,是个卖葱的,他听说自己的叔叔做了大官,便不再卖葱了,跑到吕僧珍处要求谋个官做。吕僧珍对他说:“我深受国家重恩,还没有做出什么事情以为报效,怎敢以公济私。你们都有自己的事干,岂可妄求他职,快回葱市干你的本行吧!”吕僧珍的旧宅在市北,前面有督邮的官府挡着。乡人都劝吕僧珍把督邮府迁走,把旧宅扩建。吕僧珍说:“督邮官府自我家盖房以来一直在北地,怎能为扩建吾宅让其搬家呢?”遂不许。

吕僧珍有个姐姐,嫁给当地一个姓于的人,家就在市西。她家的房子低矮临街,左邻右舍都开买卖的店铺货摊,一看就是下等人住的地方。但吕僧珍常到姐姐家中做客,丝毫不以出入这种地方为耻。

君子立身处世,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是封建社会中理想的做人准则。然而,这并非常人可以做到的。更有甚者,贵而忘贱,得志便猖狂,恣意妄为,最终身败名裂。吕僧珍可谓深知立身之道的智者,他功高不自居,身贵不自傲。从而使皇帝对他更加信任、放心。吕僧珍58岁时病死,后被加谥为忠敬侯。吕僧珍能得善终,当和他立身谨慎是分不开的。

同类推荐
  •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论述了希腊柏拉图学园的发展历史,学园的历任园长(包括亚里士多德、安德罗尼科等)的历史贡献和成就。同时,论述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历史等。本书一方面历时性地阐明了柏拉图《对话录》和《法律篇》中模糊不清的方面(既包括原始手稿,也包括直至16世纪末期的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译文),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对一些关于解读柏拉图《对话录》思想理论和知名评注引起关注。本书的翻译填补了希腊柏拉图学园在国内的空场,对于希腊哲学专业和热爱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了解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和希腊文化在环地中海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张居正直解《孟子》(全集)

    张居正直解《孟子》(全集)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兼习书法,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编写的讲“四书”的讲稿后来结辑成书,名为《四书直解》,“直解”就是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万历皇帝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时只有十岁,这部讲稿原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是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后来该书刻本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人被称作能思考的存在者,确实如此。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就包含在思中。作为理性的动物,人必须是能思的——假如他真想思的话。可是,情况也许会是这样:他想思,却不能思。更有甚者,当他想思时,由于所欲太多,反而所思甚少。人是在具有去思的可能性的意义上是能思的,但光有这种可能性还不能保证我们能思……
  • 不要紧

    不要紧

    在《不要紧》中,星云大师按照“生、老、病、死”这一条主线,为人们揭示关于生命的真相,主题包括了人生命运、因缘、生命教育、身心疾病等。他指出一切皆是因缘的促成,得之失之都不必太过挂怀,一切难为之事都不要紧,人生总会找到解脱之道。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热门推荐
  • 从零开始读懂社交学

    从零开始读懂社交学

    生活中,我们不能缺少朋友。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工作、事业会困难重重。如果你的人脉资源越丰富,你所拥有的能量就越大。拥有了有效而丰富的人脉关系。也就获得了通往财富和成功的门票。《从零开始读懂社交学》介绍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教你如何运用社交技巧来博得他人的好感,建立起扎实而强大的人脉关系,成为一个人脉高手。
  • 乱世烽火

    乱世烽火

    生逢乱世,兵荒马乱,百姓为求生路四处逃难颠肺流离。燕青虽是穿越到此初来乍到,却深深体会百姓疾苦,为兄弟两肋插刀,为天下血战沙场,多次绝境逢生殊死百战,然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心凉之余燕青将会怎么选择……《请不要与真实的历史太过较真,本书纯属虚构》
  • 三国之我乃公孙续

    三国之我乃公孙续

    东汉末年汉室崩塌逐鹿天下必定有我公孙续一份。
  • 梦幻好莱坞

    梦幻好莱坞

    他突兀的降临,成了天使的儿子......
  • 盗墓之九龙抬尸

    盗墓之九龙抬尸

    某美术学院在挖掘人工湖时,意外发现一座巨大的古墓。黄凯作为考古队员,跟随自己的导师,参与了古墓的发掘工作。但是,古墓发掘才刚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阻力,墓道内,出现了一道通体刻满了诡异符号的石门,考古队使出了浑身解数,始终无法打开那道石门,挖掘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无奈,在有关部门的施压下,那道石门,最终被人用炸药炸开……一系列诡异事件接连发生,进入墓室的三个人纷纷遇险,黄凯失足陷进了流沙陷阱,下落不明;导师踩中机关,头部被石块砸中,成了植物人,而第三个人从此人间蒸发……
  • 荼靡花开过的夏

    荼靡花开过的夏

    如果爱邂逅了荼靡花开的殇夏,如果她是个脆弱又倔强的折翼天使,如果这一切都是一场荼靡花的葬礼,那么冷漠,坚强,身为孤儿的她如何接受这荼靡花开的爱情,爱,就像荼靡花,开到荼靡花事了,爱却还没有终了。
  • 至尊文龙

    至尊文龙

    一次地震,一场天变,原有的世界完全颠覆,邓先的生活也完全改变。虽能化身为龙,腾云驾雾御电驰风,但在这崭新时代,一切都是未知。
  • SR患者

    SR患者

    病毒类型的玄幻小说,类似于东京喰种,新人,下班的时候码码字打发打发时间,望各位嘴下留情
  • 开启帝国时代

    开启帝国时代

    大月朝209年,王歆带着帝国时代系统出现在南越郡的一处山林里。同样的星球,不同的时代背景,且看他如何统领麾下的铁骑与战舰,开启掠夺之路!书友群:515125188·一路游山,占领视线范围所有陆地。一路玩水,率舰队开启大航海时代。··某人高呼:我们的口号是?麾下众将:抢钱抢矿抢女人...··附言:军事题材比较小众,帝国时代类型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前期进度较快,将设定先铺开,让更多没玩过帝国时代的朋友也能尽快理解,从而不影响阅读。
  • 我在时光深处守护你

    我在时光深处守护你

    那年他们在繁星密布的夏夜里相识,彼此带着试探,好奇慢慢进入对方的心,融入彼此的生命,惊动了那未曾心动过的两颗心;那年他们在西风落叶临近萧索寒冷的秋冬里分离,不知哭红了谁的双眼;那年他们在春暖花开的春天里重逢,不知惊喜了谁的心跳…夏夜星晨遇辰星,未来再也不会有一颗星晨为辰星照亮他内心黑暗的一角,也再也不会有一颗辰星令星辰疯狂追逐二十年了...我以为我们相识多年,你理应爱我,我携着满天星赠与你,却发现你从未爱过…后来西风吹过,春暖花开后又是一次繁星密布的夏夜,可惜那个夏夜里缺少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