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4100000018

第18章 学好口才闯天下

要想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充分实现自己对国家,社会以及他人的人生价值不凡的奇迹,就需要装备一种武器——口才。作为当今世界三大武器(原子弹、电脑、口才)之一的口才,能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各式各样的机遇,从而使它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只要掌握了卓越有效的口才,那么,我们人生的传奇就将从招聘面试中开始。

有口才能改变人生

现在招聘最常见的是用面试的方式,有的要经过笔试,但笔试完了之后还要通过面试,所以,面试是应聘能否成功的关键。

面试最通常的方式的就是通过应聘者的临场表现来确定其优劣,所以,口才成了竞争的最重要武器,面试是口才的竞技场。

应聘伊始

招聘面试中,招聘者常常问及应试者的应聘动机,对于这类问题,每个人的回答方式各异。有的人会说:“我原来所在的那个单位人际环境太差了,人际关系太紧张。”有的人会说:“我想多赚一些钱。”有的人也可能说:“我是一个杰出的人,我想施展我的才能,实现我的抱负。”第一种说法显然非常糟糕。主考官会想:这个跳槽者很可能是个难侍候的主儿,说不定哪天他又会说我这里的人际关系太差了,不要也罢。第二种说法显然可以理解,但未免过于庸俗,容易引起人的反感。第三种说法虽然值得佩服,但是“我”的意识过浓,应加以改进。比如说:“贵公司是一个形象很好,前途很大的企业,我也自认为有一定能力,合乎招聘条件,能够胜任这项工作,我相信我能为贵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自己也求得一定的进步。”这种说法就容易博得应聘者的好感。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在自我介绍时应更加注意做到恰当、客观。许多大学毕业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社会阅历贫乏,在求职中往往容易夸大其词,或者话不对题。大学毕业生在介绍自己时,都会举出一些在学校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才干,但这些应该用客观的语言来叙述,切忌自我夸奖或赞叹。我们不妨来看一位大学毕业生的自我描述。

他向面试人员说道:“我出身于一般干部家庭,喜欢学习,主要是受同学的影响,考入大学后曾3次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四年获得8次甲等奖学金,在全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中获过三等奖,论文发表3篇……”同样的情况如果用另一种方式来描述:“我出身于一般干部家庭,从小就非常喜欢学习,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上大学后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名额很少,有时一个班才一人。在全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中,我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四轮竞争,全校只有我一人进入决赛,并获得了三等奖……”

上述两种描述,前者为对方提问提供了机会,留有被对方认同的余地,后者形容词和自夸语比较多,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其次,介绍自己要尽从对方谈起,避免无视对方大谈自己。例如,求职者在自我介绍时这样开头:“我很早就听说你们公司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上下一心,领导得力,适合有抱负有才干的青年人发展。我对××工作兴趣很浓,恰好在大学又学了这个专业,曾取得……”相反,你如果这样开头:“我是学××专业的,到你们单位工作我专业对口而且取得了……”前者容易引起招聘人员的好感,并有兴趣听你介绍;而后者显得生硬突然,对方可能会想专业对口的学生多的是,成绩优良也不只你一人等各种各样的不良看法,招聘人员可能会另外考虑其他的人选。此外,求职时自我介绍可适当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以取得对方的认同。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理科毕业生到某研究所求职,他在自我介绍时这样说:“我的父母都是搞科研的,我家虽不太富裕,但是我家的书却可以开一个图书馆。由于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我的奖学金大多花在买专业书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但搞科研时你们的苦和累我理解,我从父母受的苦和累知道科研工作的艰巨性,但这些苦和累我都能吃……”这位毕业生从自己的家、父母、书等人手向用人单位介绍了自己父母都搞科研,这是情景认同;自己的奖学金大都用于购买书籍上,这是形象;作为普通大学生对搞科研的苦和累能够理解,并愿意尝试,这是情感认同。这样一来,就缩小了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心理距离,并使对方容易认同并接受你的自我介绍。

客观原则

不少求职者在招聘面试中,总是一个劲儿地谈“我”,例如,“我”的文凭、“我”的才能、“我”的抱负、“我”的要求、“我”的……就是没谈坐在自己面前的主考官。他们忘了最关键的一点,重要的是主考官“他”的想法,而不是受试人“我”的想法。因此,求职应聘面试中语言应对一个重要原则是要有对方意识,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说话。

在求职面谈中,对方招聘人员当然要了解受聘人的有关情况,因此介绍自己的学历、工作经历、能力、家庭、个性常常是求职受聘的语言应对中一个必然出现的话题。作这种介绍时,要遵循“简洁、清晰、客观”三大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回答应注意策略,有问有答,问后再答。不要人家没问,就敞开一一介绍。这样很容易给人一种夸夸其谈的印象。同时,应答要雍容谦和、客观陈述,不要自我赞叹不已。例如说:“我三年拿过两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这就是证书。”这样回答就比较得体,如果说:“我告诉你,我三年拿过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你知道吗?这真不容易呀!啧!啧!这是证书,看!多么漂亮。”这种说法就差多了。搞不好,就会事与愿违。

应付刁难

某省外贸公司决定招聘若干名业务员,前来求职的人员众多。轮到某一位中学外语教师面试时,招聘人中出其不意地诘问他:“你认为教师职业高尚吗?”外语教师答曰:“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招聘人员反问道:“既然你认为教师是一门高尚的职业,那么你为何要弃教从商,跳槽搞外贸呢?”外语教师答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师职业高尚但生活清苦,与其身在学校,心在生意场上,不如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想干的职业。我从事外贸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创收外汇,这些外汇再用来支持发展教育事业,难道不是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吗?”他的一席话,获得招聘人员对之频频点头赞许。

求职人员中相当多人是跳槽而来的,有的是因为所在单位人际关系不和而负气出走;有的是在该单位难以施展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有的则因为原单位待遇偏低……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招聘者为了试探这些求职者的应征动机,往往会设置一些极为难答的问题。应征者要想绝处逢生,必须提出有利的答辩观点,才能不陷入尴尬难堪境地。这就要求求职者针对问题,巧妙地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地为自己的跳槽求职行为辩护。例如,应征者可以说:“贵公司人才济济,上下一心,将来一定会有所建树,我是看中公司未来的发展才来应聘的”这样,应征者的回答不显山不露水,不会暴露其在原单位工作时存在的一些不利情形,同时又使对方觉得合情合理,听起来十分悦耳舒服,不会从心里形成对应征者不利的想法。

要是别人问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该怎么回答呢?

此时,你无须坦诚地揭示你真实或想象中的失败。相反地,只要简单地说出你的弱点,而这些弱点却是新工作中潜在的长处。例如:我的丈夫经常抱怨我将工作做完才肯回家;或者,听说那是一份特殊的工作,但我确实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这份工作似乎会令许多人有成就感;或者,我无法忍受没有效率的工作。你甚至可以试着略加描述:最使我困惑的是,无法做一些想做的额外工作,我讲究工作效率,进度一直超前,告诉我,我是否有时间作研究以及介绍一些新的节约成本之道?

投其所好

求职者出发去找工作时,要仔细观察。大部分招聘人员在其拥有的办公室里都会在他们周围摆一些他们喜欢,或者对他们有特殊意义的东西,比如照片、奖品、模型、花朵等。桌上或墙上的一张全家福照片,就可以由此推测,招聘者可能是一个有家室的男人;奖杯和奖品可以让求职者知道,这个人对活动很有兴趣,而且可能很富于竞争性;船、汽车和飞机模型,告诉他关于这个人的嗜好或兴趣方面的事情。假如求职者仔细观察,花和植物等摆设可能会告诉你一大堆事情。

一个年轻人,注意到面试他的那个人的办公室,墙上贴着许多张某支足球队的照片,而且壁橱里也摆着那支足球队的奖品。

“他请我坐下之后,那位面试者随便打开了一个话题,问我的兴趣是什么。我确信他的兴趣也就是我的兴趣。我告诉他,我己经注意到他的奖品,并且提到我以前也当过我弟弟他们足球比赛的裁判。他马上对我显出一种新的关切,这场面试得到了一个好的开始。当我们继续谈到关于工作的事情(我是应征一项图书推销员的工作),我说我要越过中线直奔对方禁区。恰恰相反,他给我一个在书库管理的工作,也就是要我充当后卫。那对我来说也好,反正我得到了那份工作。当我将炮火正确地集中向他感兴趣的地方——足球上面时,我已站在一块稳固的场地上。”这位年轻人终于谋到了一份工作。

因此,求职者应随时注意观察,有关面试者的嗜好和兴趣的线索,可能全部在他的周围。他应该时刻留意观察面谈时的周围环境,敏锐地思考采取何种方式营造有利的谈话氛围,并尽可能地主动挑起招聘者的话头,表现出他与招聘者双方之间有着更共同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博得招聘者的赏识和青睐。但不应过度渲染,适当地把握分寸,尽量做到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让招聘者接受自己、接纳自己。这样,求职才会成功。

“投其所好”也要注意把握分寸,而且要注意你的问题是不是合适,有没有“含金量”。人家说自己是该行业最大的公司,你咬住不放地追问:“是员工最多?利润最高?还是规模最大?”这就不太像话了——抓住人家一个话柄不依不饶,就算弄清楚了这些,对他和对你又有什么意义呢?

另一个诀窍是投公司所好,问些对方最喜欢回答的问题。比如某家公司以多而密的培训出名,问考官你这个职位能得到什么样的培训,保证对他的胃口。不过,有一家公司传出来这样一个故事:不少应聘者揣着一本“面试指导”式的畅销新书去面试,开口就问人家“贵公司每年有6%的预算用于培训,如果我被招进来了,能获得怎样的培训呢”?结果考官一脸不耐烦:“怎么又问这个?今天你是第6个了!”

这就是投其所好而落俗了。

情绪控制

阿基米德是在澡盆里思考出的那条著名定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一丝不挂轻松感,往往会使一个人的思维特别明晰,也有利于水平的发挥。面试时,一个人如果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轻轻松松上阵,一定容易脱颖而出。

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去厦门的一家台资企业参加面试。当天,台湾老板黄先生亲自到场,气氛十分肃穆,这位大学生的竞争对手都很慌张。在他前头的一个男孩,穿的是短裤,细小的麻秆腿无情地暴露在他面前,并显眼地抖着。看到这一切后,这位大学生不禁笑了起来,原先紧张的心理一下子消失。由此他马上得出一个结论,要让自己平静下来除了做深呼吸,或不停地吞口水外,还有一个绝招,就是找笑料,于是他想起学校可爱的老教授,他教的是统计学,因为口音总是把分配率念成放屁率,再回忆他那一脸认真与无辜的表情,就情不自禁地暗笑起来。能让自己笑,这是最重要的。

轮到回答主考官提的问题时,这位大学生应付自如,春风得意。黄老板听了,也忘了板着面孔,竟然点头微笑了,可见,所有老板并非都是铁板一块。

不过,对第一次找工作,平时又少与社会人士接触的人来说,面试的确是件令人紧张的事,很多人就是因为太紧张而被淘汰下来,紧张心理是人类永远的敌人,做什么事,一旦紧张都会坏事的。

欲克服紧张心理,还可以从认识上对自己教育一番。即抱着一颗平常心去面试,不必把它当做生死攸关的大事,更不必有一试就能被录取的过度期待。把它当作众多面试中的一次经验积累,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不过,打有准备之仗,才不会临阵怯场,你可以在面试前先复习一下履历表及自传内容,获奖次数,甚至可包括献过多少次血,想一想面试可能出的问题及应对答案,力争幽默一点。如谈到学历时,可以准备这么一句俏皮话:“我从小读书就一直很用功,单单一年级就读了四次(小一、初一、高一、大一)。”

将心比心

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依德结婚后,其夫人想请一位佣人。她询问几位应聘的姑娘有没有什么要求,那几位姑娘有人说要有休息日,有的说要有单独的卧房,有的问能否和主人一起上桌吃饭等等,只有一位姑娘悄声说声:“我希望成为家庭中的一员。”弗洛依德夫人听后大为感动,当即决定聘用这位姑娘。

应试者受聘后能否与他人和睦相处,这是招聘主考官很关心的问题。如果应试者在面试中能恰当地表现了一种归属感,常能取得好效果。这位姑娘在面谈中谈吐不俗,她充分地理解作为一个佣人,应当与上司全家和睦相处,在心理上与上司相默契,这样有助于良好家庭气氛的形成。事实上,招聘者招聘职员的目的,是寻求工作上的合作者或者“好帮手”。只有那些对单位怀有强烈归属感的人,才能与单位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然而,求职面谈中,这一点往往为求职者所忽略,求职者应多从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方能使招聘人员对你有好感。

不怕傲不到只怕不会说

日常生活中,好多事情在你没有行动之前,往往有一种惧怕的感觉,生怕自己做不好,做的不优秀,其实,等到亲自去尝试了以后,才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自然。所以只要你能灵活机动地运用自己的口才,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政治风云中一言抵九鼎

社会离不开政治风云的洗礼。古今中外的执政者和有识之士,历来看重说话的重要作用。

我国很早就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述。《周易·系辞上》说:“乱之所生也,则言琼以为阶。”认为制造混乱可以供言语为媒介。孔子就明确指出,“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管子·内业》)。刘向说得更具体:“百行之本,一言也。一言而适,可以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说苑·谈丛》他把说话当成百行之本,这是非常有见地的。

纵观历史,横看现实,成功的政治家无不以自己高超的说话水平取胜。他们机敏睿智、伶牙俐齿、巧发奇中、一言九鼎。为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或游说、或劝谏、或答辩、或谈判、或演讲、或辩论,均以说话水平导航政治风云,左右形势变幻。高超的说话水平可以叱奸佞于朝堂,醒群众于街衢;化干戈为玉帛,挽狂澜于既倒。

战国时,秦国吞并了韩、魏这两个大国之后,接着企图染指小国安陵。安陵君派唐睢到秦国交涉,同专横、凶残、贪婪的秦王进行了一场殊死的唇枪舌剑之战,痛斥了秦王的无理要求,打击了秦王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汉末,诸葛亮对刘备的“隆中对”,一席话将天下三分,奠定了蜀汉的基业;他后来又巧言游说江东,劝说了孙权与刘备联手共同抗击强大的曹操。近代爆发的“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爱国学生为了国家、民族的存亡,走上街头,挥泪演讲,极大地调动起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深刻地揭露了汉奸卖国贼丧权辱国的卑劣行径,有力地挫败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阴谋。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代表周恩来于12月24日到西安与蒋介石进行面对面谈判,使蒋介石接受了中共的政治主张。至此,国内纷纷扬扬,动荡不定的政治局势得以稳定。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恺撒被布鲁特斯派刺杀身亡,名列罗马共和国“后三头”之首的安东尼站在恺撒的尸身旁发表了《灾难,你已来临》的演说。尽管他一再声称自己“只是有话直说”、“不善言词”、“又不善雄辩,所以不可能激励大家的情绪”。可是他的这一演说却煽动起国人为恺撒报仇的怒潮,从此造成共和国的长期混乱,直到覆灭。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奴隶主驱使奴隶为自己卖命。为了粉碎南方奴隶主分裂国家的企图,林肯总统及时在内阁会议上发表了《解放黑奴宣言》,他向奴隶庄严宣告:“从1863年1月1日这一天起永远获得自由!”两天后,他又站在白宫台上向群众演讲,重申这一宣言。他深信,这可以“换取这个国家未来的幸福和繁荣昌盛。”果然,宣言发布之后,奴隶纷纷倒戈、逃亡,南北形势发生巨变,很快林肯领导的北方军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这些例子无不显示出说话水平在政治风云中的极大威力。

正因为如此,历来统治者都力图引导人们的舆论,希望人们说的话有利于自己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社会,而不要损害自己的统治,损害国家和社会。

周厉王是一个无道的暴虐之君,国人实在忍受不了,便议论纷纷,甚至谴责怒骂。厉王找来卫巫,让他监视国人,不准他们乱说话,违者一律杀之。于是国人再不敢说话,路上相遇,只是彼此用眼睛看看而已。厉王竟自鸣得意地说:“我能够制止国人讲话了。”不让讲话,这怎么行呢?“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国人有愤怒而不能宣泄,必然越积越深,危害会更大。召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尖锐地向厉王指出:“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是。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的话是很有水平的,他从维护周朝统治的利益出发进行劝谏,比喻贴切说理透彻。遗憾的是,忠言逆耳,厉王没有听从劝告,被愤怒的国人造了反、赶出了国门。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滥施淫威,不让人民讲话,动辄以“右派言论”、“反动”、“恶毒攻击”、“含沙射影”等大扣帽子,游街、禁闭、坐牢甚至杀头,造成万马齐喑、人人自危的可悲局面。但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1976年清明前后,数百万民众自发聚集首都天安门,以悼念周恩来总理的名义,对林彪、“四人帮”作了愤怒的声讨。他们慷慨发表演讲,诵读诗词曲联,点燃了全国人民心中早已蕴蓄的怒火。这次行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作了必要的舆论准备。

军事争战中一言胜百师

孙子说:“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敌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在军事争战中,善于用兵的将帅,是可以不靠双方刀兵相交就能取胜的,孙子把这种行为称为谋攻——谋划进攻,就是以谋取胜。他认为,不战而使敌人屈服,这是好中之好的谋略。而高超的说话水平正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正如刘勰所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战争是政治的直接表现。战场上,敌对双方都以挫败对方为目的。双方力量的强弱当然是不可忽视的条件,但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强大的一方就能取胜,对于弱方来说,尤其需要获得说话的优势。

诸葛亮可算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说话水平高超的人物之一。《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关于他以口才致胜的事。其中以第九十三回“武乡侯骂死王朗”最为典型。诸葛亮率师北伐,在渭河边与魏国大都督曹真的大军相遇。曹军中有一位素以舌辩著称的司徒王朗,他请上前线作说辞,劝降诸葛亮。在两军对峙的阵前,王朗摇唇鼓舌,引经据典,包罗万象,口若悬河,满以为诸葛亮听了这一席话,会“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想,诸葛亮随机应变,在言明自己北伐之因,分析了天下形势之后,话锋一转,直指王朗:“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人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曹军受挫,军无斗志而致大败。对此,后人有诗赞诸葛亮说:“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以说话水平高超而致胜的例子,也多见于世界各国战史。

公元前218年,位于现在北非突尼斯的迦太基奴隶主阶级的军事统帅汉尼拔,眼看地中海地区的另一强国罗马不为逼进,他不甘受辱,出兵与罗马较量。势力强大的罗马根本不把汉尼拔放在眼里,集结数万大军准备一举歼灭之。但汉尼拔却出其不意地远征绕过罗马军阵地,率领6000精兵翻越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山南的波河平原上。汉尼拔指着眼前坚固的罗马城堡,慷慨激昂、义无反顾地对他的士兵发表了即兴演讲——《我们在这场战争中是主动者》。在这番演讲鼓舞下,迦太基士兵一鼓作气,一战破城。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闻讯率大军赶来援救,又遭士气大盛的迦太基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弗拉米尼也阵亡,罗马全国震动,已处于覆灭边缘。从此,15年之内不敢与迦太基作战。

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节节胜利,在占据了苏联大片领土后,为彻底打败苏联,于1941年10月下旬集中11个师的优势兵力,从西、北、南三面包围苏联首都莫斯科,扬言10日内攻克。临危不惧的莫斯科军民奋勇抵抗,在11月7日这天照例在红场隆重举行“十月革命”庆祝活动。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以大无畏的雄伟气魄,威严矗立在红场列宁陵墓上,检阅红军队伍,并发表了气壮山河、振奋人心的演说,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斗志,坚定了誓死保卫首都的决心。结果,历时月余,希特勒先后撤换了30多名高级指挥官,甚至自任总司令,不仅未能突破莫斯科防线,而且在损失50多万人后反后退300公里,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打破。

经济活动中一诺值千金

1998年3月,刚刚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朱基在记者招待会上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就这么一句话,就对深受金融风暴困扰,一盲动荡不安的亚洲经济形势起了很大的稳定作用。

1998年4月,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二届亚欧会议上,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于第一轮发言中谈到,日本经济遇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困难。当天,日本东京交易所日经指数大幅度下降。两天后,桥本首相在第二轮发言中又谈到,日本经济虽然遇到了困难,但并未到崩溃的边缘,现正在复苏,前景看好。当天,东京日经指数又大幅度上升。

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作《我们的经济政策》的演讲,除详尽阐述红区以农业生产为第一位的经济政策外,还强调了经济贸易的问题;具体还谈到市场营销中的市场占领、产销对路。这对当时重农轻商经济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引导。1942年,由于日寇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解放区的经济发生极大困难。究竟怎样渡过难关,前景如何,党内外都有许多疑虑。为此,毛泽东于12月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的讲话,要求全党努力领导人民发展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号召机关、学校、部队尽可能实现生产自给,从而掀起轰轰烈烈的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粉碎了日寇的进攻和国民党的封锁。1945年1月,他还在陕甘宁边区劳模大会上发表了《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的演讲,指出我们就要攻入城市、收复失地,过去的思想、方法已不适应,要学会做经济工作。于是一个讲经济、学经济的热潮在边区兴起,为以后夺取城市、收复失地,在思想上,实践上、干部上都准备了条件。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他的每一次谈话。哪怕只言片语,都会在中国的经济活动中掀起巨大的波澜,甚至波及世界。如1982年10月14日在同国家计委负责人谈话中,言简意明地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1992年初,他视察南方,沿途就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发表了许多谈话,如解放生产力问题、市场经济问题、“三资”企业问题、“两手抓”问题、发展速度问题等等。这对中国后来宣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引进外资、高速发展经济,严厉打击经济犯罪都起了奠基的作用。

说话水平在商贸谈判、产品推销、技术引进等经济活动中的突出表现,比比皆是。可以说,这类活动,凡是成功的,无不与高超的说话水平有关。比如1951年我国为发展航空工业,派重工业部部长何长工率团赴莫斯科。何长工与前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的数轮谈判,二机部四局副局长油江与前苏联航空工业部对外联络司司长德活连钦科反复谈判,二机部部长赵尔陆与苏航空工业部长捷明杰夫的多次谈判,都是艰苦卓绝、斗智斗勇的的较量。谈判中,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口才,既表达了我们希望帮助的愿望,又坚持了自力更生的立场,维护了国家、民族的尊严。

交际公关中良言胜重礼

说话水平,作为一个人语言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它在交际中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美国企业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85%取决于社交,15%取决于才能”。看来人际关系更多是依赖于说话水平。

凡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大体可分为三种:爱说话的,爱听人说话的和看来不爱说也不爱听的。第一类爱说话的,你若轻轻用一两句话挑起他的话头,他便会一直说下去。你只要具备忍耐涵养的功夫,不管他说得有无趣味,仍能细细听着,那么他就大为满意,即或你一句话也不说,也可能引你为知己。第二种爱听不爱说的人,对谈话很感兴趣,生性虽不太好说话,但却爱听别人说话,不到万不得已时,话以少说为佳,因为听话便当,说话而能讨好却不容易。但如今碰到了对头,你若不说,这局面就不易维持下去,那么你就非小心从事不可了。

你可以从头到尾包办某一席话,但你要牢记着,你是说给对方听的,不是说给你自己听的。因此,说话不在于仅图自己痛快,而必须顾全到对方的兴趣,要为听者所想。要探出对方的兴趣,用几个回合的对答就可以探出来,然后择其感兴趣的谈下去,别人愿意听你的谈话,大概因为你有某种值得他听下去的言论,或因你从某地旅行回来,或因你的事业经验值得在意,或因你知道一些特殊的新闻,或因你对于某一问题具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他才愿意耐心听你说。当你探出他兴趣的焦点,就可以一直谈下去。

你必须注意,即使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说明也要适可而止,不要拖得太长,否则会令人疲倦。说完一个话题之后,若不能引起对方发言,或必须仍由你支撑局面,就要另找新鲜题材,如此才能把对方的兴趣维持下去。在谈话当中,对方的发言机会虽为你所操纵着,但你必须时常找机会诱导对方说话,比如说到某一环节时可征求他对该问题的看法,或在某种情形时请他论述自己的经验等,不使对方不致呆听,才不失为一个善于说话的人。话题转了两三次,而对方仍无将发言机会接过去的意思,或没有作主动发言的表示时,你应该设法把一个谈话结束。即使你精神还好,也应让别人休息体息了。自己包办了大半的发言机会,是不得已时才偶尔为之的方法,若以别人爱听自己的话,或不管别人兴趣与否只顾自己随意说下去,那就大背其谈话艺术之道了。

在社交上,说话恭敬,对人客气是一种美德。但不分青红皂白的恭敬和过度的客气,那就有欠儒雅了,假若你到一个朋友家里,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话,他只会恭维而答,每和你对话时,总是满口客套,惟恐你不喜欢,惟恐开罪于你,如此一来,你一定觉得如芒在背,坐立不安,所以请大家谨记,开始会面时说几句客气话倒不成问题,若继续说个不停就不太妥当了。谈话的目的在沟通双方的感情,而客气话,则恰恰是横阻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堵墙搬走,人们只能隔着墙作极简单的敷衍应答。

在社交上,缺乏诚心、刻板的客气话,必不能引起听者的好感,如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之类,如小弟才疏学浅,请阁下多多指教之类,这些缺乏感情的,完全是公式化的恭维语,若从谈话的艺术观点看来,非加以改正不可。言之有物是说一切言谈应该具备的条件,与其泛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不如说阁下上次主持的讨论成绩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话,至于恭维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推销产品的能力,或赞美他的商业手腕,你若虚心向学,真心仰慕某人的学识,你应该择其所长,集中某点请他指教,这比无谓虚泛的客气话更具有交际效果。

大多成名的人,对于他的工作已成了习惯,你的恭维若不能别出心裁,一定不能打到他的心里。对付这种人,最好拣工作以外的另一种事情去赞美他。要欣赏他那些不大为别人所知道的,却是他自以为得意的事情。你不要以为凡是恭维,便不会得罪人。要知道,言不由衷的话,很容易闹出毛病来。正如你不能随便看见女人就赞美漂亮,如她明知自己实在是不漂亮时,心里会觉得你狡猾。有些女人,你可赞美她漂亮,或说她活泼,或说她苗条,或说她健美,或赞美她的才智,她的聪明与幽默,或恭维她处理家务的井井有条、教育儿子有方等。同是女人,各有所长,虽是赞美,也要加以选择。

在社交上,有些人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风,即使你真的见识比别人高明,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你简直不为对方留一点余地,像要把他窘迫到无路可走,才觉得满意似的,这种习惯使你自绝于一切朋友和同事,没有人肯为你提供一点意见,更不敢向你进一点忠告。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的话题十有八九没有绝对是非标准的问题,你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是错的,把双方意见的总和再行分配,你可能只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竭力反驳别人呢?这恰恰是很多聪明人的毛病。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炼出更高超的见解,以为如此才会更使人敬服,但一些平凡的事实是不必严肃讨论的,所以你要注意在轻轻的谈话中,不可以太认真。在别人和你谈话时,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便是了,你若故作聪明,动辄卖弄一些高超的见解,对方是绝不会乐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随时摆出像要教导别人的神气。

在社交上,你的朋友或同事向你提出一个意见时,若不能即刻赞成,你最低限度也要表示可以考虑,但不可马上反驳。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谈天,你要注意,太多的执拗会把一切有趣的生活变成乏味的游戏。国家之间、团体之间、企业之间、组织之间,必有形形色色的交往,这些交往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代表它们的人以口语表达的形式来实现的。善表达者,对友好的双方来说,能沟通彼此的联系,增强彼此的友谊,消除彼此的隔阂,化解彼此的矛盾;对敌对的双方来说,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场,维护自己的权益,震慑对手的野心,麻痹对手的意志,诱导对手的言行。因此说,它是国家、团体、企业、组织进行外交和公关活动的融合剂。

战国时的苏秦与张仪之所以流芳千古,就因为他们说话水平高超,是典型的能说会道的策士。

苏秦从鬼谷子那里毕业后,出游数年,一无所获。对他的以口舌为业、亲人无不耻笑,可他却痴心不改。先游说周显王——弗信;再游说秦惠王——弗用;又游说越相奉阳君——弗悦。于是转而向燕,但等了一年多才得见燕文侯。在他的苦口婆心劝说下,燕文侯多少动了一点愿意合纵的心,但国小势弱,起不了多大作用。总算有了点结果,苏秦再至赵,设身处地为赵分析天下形势,指出赵是东方最强的国家,决不可坐等西方秦国的吞并,东方六国应联合起来一致对秦,这才可以自保,可以成就霸业。终于说动了赵王,愿意牵头抗秦。之后,苏秦又同样为该国长治久安设计,鼓动唇舌,连番说动韩、魏、齐、楚,“于是六国纵合而为焉。苏秦为纵约长,并相六国”。使“秦兵不敢突窥函谷关十五年”。六国之所以能够结成联盟共同抗秦,根本原因就在于苏秦在其穿梭外交中胜人一筹的说话水平。比如他每到一国都使用了这类言辞:“窃为君计”、“此臣之所以为君患也”、“臣窃为大臣羞之”、“臣窃为大王耻之”。又拉、又打、又吓、又激,而且还要让这些国君感到:这完全是为了您和您的国家啊!

与苏秦作对的,是他的同学张仪。他担任秦相,推出连横主张,要拆散苏秦的合纵,让西秦东出,吞并六国。他利用六国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挑拨离间、拉拢收买、恐吓威胁,终于拆散了合纵;然后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最后秦得以胜利,统一了天下。张仪的成功,靠的也是其在穿梭外交中高人一等的说话水平。比如被他第一个拆散的魏国吧,明明攻取魏国,却趁魏与齐发生边界磨擦之时,跑到魏国对魏王说:您国小势弱,又没有山川、险要阻挡,四周都是强国,人家要吞并您是很容易的。您虽然加入合纵,有什么用呢?亲兄弟尚争夺钱财呢。您东边那强大的齐国不是刚刚打败韩国的申差,斩首8万,而又在观津把你们打败吗?秦现在为您担忧的是另外两个更强大的楚国和韩国,“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接下来,他在对苏秦的合纵说大肆攻击、诋毁了一番之后,又指天誓日地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一派忠贞诚挚的模样。果然,魏背合纵之约而事秦。结果呢?“秦攻魏,取曲沃。”以后,其他各国也都被张仪一一说动而最终散合纵之约。六国的灭亡,可以说是亡在张仪的舌头之下的。

周总理是以说话水平卓越而著称于民的。1955年4月他率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会上,伊拉克代表团团长贾马利大肆诬蔑共产主义,一些国家则直接攻击中国会搞渗透和颠覆活动。会议宗旨一下被扭转。轮到周恩来发言时,他丢开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针对现场形势即兴发言,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既表明了立场又扭转了气氛。接着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信仰共产主义,但并不是求别国也信仰,中国是为求同而来不是为求异而来,我们中间完全有求同的基础。他态度真诚,口气温和,几句话便吸引住了听众,纷纷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在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后,提高声音说:“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与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全场爆发起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为中美联合公报的产生,周恩来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进行了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的较量。在原则问题上,他毫厘不让;在枝节问题上,他主动协商,从北京谈到上海,最终在尼克松上飞机回国的前一刻达成共识。基辛格后来回忆周恩来时,还特别提到:他是我所遇到的最善于谈判的人。

夸夸其谈万事不难

言语交际必须注意言语行为的时空性。不同的交际场合,有不同的言语表达,不可将言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变成僵死程式。有篇报告文学记载了王震同志帮助诗人艾青的感人故事,其间王震与艾青的几次谈话,很可说明特定的交际场合需要有特定的话语形式来表达。1957年后期,王震找到被错划为右派的艾青,一见面就说:“老艾,我又爱你又恨你!你是不反对社会主义的,你是拥护真理的嘛!离开文艺界,你到我们那里去吧!”艾青到了王震兵团的密山安定下来后,王震诚恳而严肃地对艾青说:“老艾呀,你要是搞不好,我是要骂你的。等我死了你再写文章骂我!”这些都是在背地里谈的话。在大庭广众之中说法又不一样了。艾青刚到密山,参加向荒原进军的动员大会,王震站在卡车上对大家说:“有个大诗人,艾青,你们知道不知道?他也来了,他是我的朋友。他要歌颂你们,欢迎不欢迎呀!”还有一次,艾青不在身边时,王震对农场领导说:“政治上要帮助老艾,赶快让他摘掉帽子,回到党内来。要让他接近群众,了解战士。”前两次说话,均为个别交谈的场合,王震的话语既信任,亦有批评,既有鼓励,也有严格要求,也不乏朋友间的坦诚直率。后两例,交际场合为当事人不在场或大庭广众中。话语更多热情、爱护与帮助,这对当时的艾青来说,真可谓久旱逢甘霖,使他一直半吊着的心安稳了,他觉得自己“开始了生命的新旅程”。可见这位老将军亦是根据不同交际场合选择不同言语形式的说话高手。

临场发挥

说话场合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和不同的表达内容。临场发挥,随机应变,可以充分显示一个人高超的说话水平。

1.利用特定场合说特定的话

1993年底,香港宝莲禅寺天坛大佛举行开光大典。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港督彭定康均应邀作主礼嘉宾。仪式结束后,彭答记者问指责我港澳办关于香港问题的声明“并不是一份有特别吸引力的圣诞礼物”。记者以此请周南发表意见,周南以“佛教的日子”为由不予评论,因为在宗教圣地,参加宗教仪式,双方展开外交争论是不合时宜的。无奈记者追问再三,周南顺口答道:“谁搞‘三违背’定会苦海无边,罪过罪过!谁搞‘三符合’,自是功德无量,善哉!善哉!”末了一句“阿弥陀佛”,引得在场者阵阵掌声和笑声。

又如,解放前夕,陈毅同志在一次报告中说:“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可以预见,解放全中国已经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了!解放上海,更是指日可待!(台下爆发雷鸣般的掌声)过不了几天(用生硬的上海话)阿拉这些土八路可以到上海白相相了!”(台下充满笑声)这样的话在那个社会环境和具体场合显得十分得体,而且出语幽默,又鼓舞人心。

切情切境,往往是修辞上十分注重的问题。前一例是在佛教圣地参加宗教仪式上的对话,周南选用佛家语,应情应景耐人寻味。后一例乃是陈毅元帅对当时报告的场景氛围的辩证运用,打破风格的表面统一,从而很好地适应了“行将进入上海”这一题旨,情境、效果很好。

2.利用情境意义作铺垫说话

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到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并请求提供物质援助。一天清晨,丘吉尔正躺在浴盆里抽着他那特大号雪茄。突然,罗斯福总统推门而进。丘吉尔大腹便便,肚子露出水面,此时相会,确实尴尬。只见丘吉尔丢掉烟头,以幽默的口吻说:“总统先生,我这个英国首相在您面前可真没有一点隐瞒。”说完两人哈哈大笑。丘吉尔言在此而意在彼,既掩饰了一丝不挂的难堪,又表达了联袂抗敌的坦诚。据说正是由于丘吉尔的巧言妙语给罗斯福留下好印象,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使得这次会谈极为顺利成功。

3.利用眼前的人物作引子说话

《红楼梦》第八回写道:宝钗劝宝玉不要喝冷酒,以免伤身。宝玉听这话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烫来方饮。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可巧黛玉的丫鬟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因含笑问她“谁让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呢!”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接了,抢在怀中笑道:“也亏了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边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黛玉的话,表面上是跟雪雁说的,怪雪雁不听自己的话,实际上是借雪雁、紫鹃、小手炉儿“冷”,指桑骂槐,奚落宝玉,怪他听信宝钗的,不听自己的话。这种借眼前人、物之题而发挥,设言托意,咏桑寓柳,需要联想快捷,反应机敏,方能贴切自然,取得提高说话水平的良好效果。

4.利用社会背景作埋伏说话

如“文功武卫”最盛的1967年,长沙、武汉等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毛主席呀受蒙蔽,我们想念杨开慧!”碍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情境,江青已窃取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之要职,人们只能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江青的不满,于是便巧妙利用“毛、杨、江”三者间特定的关系,以蕴含的逻辑技巧,改变表达的视点角度,巧妙地指责江青干扰毛主席战略部署的题旨。

5.利用自然情景作托词说话

交际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如时令、地理环境、自然景物往往因人的主观感受之不同而附上不同的情绪色彩。若能结合自然情景来组织话语,便可激起听者的共鸣,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如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期间,适逢国家足球甲级联赛在天津举行,天津队参赛前正赶上下雨。李瑞环鼓励队员们说:“下雨了,你们要混不摸‘球’,要快传多射,千万别拖泥带水。”这里巧借场上下雨这一自然情境因素,或仿拟,或双关,话语风趣幽默,很好地发挥了鼓舞士气的作用。

临场善变

某些场合的变化是出人意料的。如果应对不好,会使自己陷于某种困境。这就要求说话者必须善于变换切入角度,灵活地应对和驾驭各种局面和场合。

1.正话反说

在对人说话时,利用情境,正话反说,可以摆脱不利的话语交际环境,并增强话语的戏剧效果。例如,萧何以谋反罪诛杀韩信后,又召集群臣,设下油锅,要韩信的谋士蒯通供认与韩信谋反的罪行。在这种特殊情境下,蒯通无法直陈其辞,便用正话反说的方式先数韩信的“十罪”,再举韩信的“三愚”。韩信负着这“十罪”,又有此“三愚”,岂不自取其祸!”蒯通明为数说韩信的罪与愚,实为韩信鸣冤叫屈,致使满朝文武为之动容,赢得了群臣的同情,迫使萧何难以下手烹杀。又如《沙家浜》“军民鱼水情”一节中,指导员本要感谢夸奖沙奶奶对伤病员的精心护理关照,却用给沙奶奶“提意见”的方式表达,从而增强了话语表达的戏剧性效果。

2.故作歪解

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第一次出访加拿大,时值加拿大正举行反美示威游行。一次,里根总统的演说为反美示威游行的人群打断。只见里根总统面带笑容对陪同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说:“这种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他们是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双眉紧锁的特鲁多眉开眼笑了。多么宽阔的胸怀,多么豁达的气度,里根总统以其机敏的思维,故作憨态歪解;这些人是特意从美国来到加拿大,曲说其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而使主人从难堪的窘态中解脱出来,也表现了自己高超的说话水平。3.临场现挂

现挂,本是个相声表演术语,指表演者能敏捷而有效地抓住周围环境中的突然行为或现象,使其与表达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减少其不利影响,以达到烘托、补充、增强说话效果的方法。如:一天,某物理老师讲公开课,内容是摩擦力。不知是新洒扫的教室太滑,还是因紧张而未留神,突然脚下“哧”地一声差点滑倒。未等学生们笑出声来,该老师已放下粉笔问道:“这种现象说明我脚下的摩擦力是大是小?”“如何才能不滑倒?”接着他又讲了汽车为什么打滑以及如何防止打滑的道理。他敏捷的现挂,不仅化解了尴尬,而且还生动形象地讲清了有关知识,得到各位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要做到巧妙地利用临场突发的非语言情境因素,必须目的明确,或烘托、或补充,以增强语意的表达,同时还必须及时自然,切忌为现挂而现挂,这样才会生动具体,幽默风趣。

口齿伶俐拥有“瓷饭碗”

在社交上,说话轻声细语,对人恭敬,说话和气,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不看对象,不分青红皂白地细声,恭敬和过度的客气,那就是适得其反了。假若你到一个耳朵有毛病的朋友那里,那么就必须与他大声谈,不然他会造成误会,以为你闷闷不乐,不开口呢。假若你的朋友对你非常客气,你的每一句话,他只有唯唯而答,每当和你酬答时,总是满口客套,惟恐得罪于你。如此一来,你一定觉得如芒刺背,坐立不安,最后只好不自在地逃了出来,如释重负。这情形你大概已经历不少了。同时仍然就得想想,你曾如此待过你的朋友吗?

对于人们对你的关怀支持,除了要欣喜之外,还要给予相当的感谢。“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古人钟子期死了之后,伯牙终身不再鼓琴,其感恩知己所以如此之甚者,除了二人有相同的爱好外,钟子期能在他的心灵深处,给予他真挚的赞美。所以,喜于说话的人,每每因一句赞美的话说得恰到好处,这样就也能给他自己本人奠定了一个社会基础,这也是正常的。从心底里发出衷心的敬佩别人的话,才有意思,有意义,也有价值。如果是对于对方不太清楚了解,请你千万不可盲目恭维。不切实际的恭维是容易使人讨厌的,也使人对你产生虚伪的印象。至于对一些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则赞美时所用的字眼应当另加研究。首先,要想到一个名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一定是在他某一个方面上有其特殊的贡献,而在成名之后,恭维他的工作成就的人一定很多,这样积久生厌,你如果依样画葫芦用别人所用的话来恭维,是不会使他觉得需要的,他听得太多了,太滥了。

大抵成名的人,对于他的工作已成习惯,你的恭维若不能别出心裁,一定不能打动他的心,对于这些人,最好还是拣工作以外的另一种事情去赞美他,要欣赏他那些不大为别人所称道的,却是他自以为得意的事情。你不要以为是恭维,便可以乱说一通,这可是错了。不由衷的话,很容易闹出笑话,成为把柄。正如你不能随便看见女人就赞美漂亮,如果她明知自己实在是不漂亮时,心里也许会觉得你是在嘲笑她,或挖苦她,有些女人,你赞美她漂亮,或说她活泼,或说她苗条,或说她健美,或赞美她的才智,她的聪明与幽默、或恭维她处理家务的井井有条,教育子女有方等,同是女人,各有各的长处,因此要有选择,分别对待。虽是赞美,恭维话也不能毫无针对性。随意乱说,也不能常用同一个方法,更不能说个不完,滔滔不绝。

具备口齿伶俐的口才,你就相当于在生活中有了一个“瓷饭碗”。

能说会道拥有“铁饭碗”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战场上如此,在公司里也是一样,任何一位富于上进心的职员都希望自己获得上司的重视,从而为自己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想让公司重视你,迈出事业发展的第一步,关键是要学会如何表现你的不同寻常之处,从普普通通、千人一面的员工中凸显出来。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介绍这方面的技巧。

表现自己对公司的关注

对公司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一般职员不可能有的关注,并把这种关注以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

对于公司内普普通通的员工来说,敬业精神是一项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要想得到公司的重视,光有敬业精神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触角伸到自己相对狭小的专业领域之外,去关心整个公司的建设和发展,关注一些只有公司的各级管理和领导人员才会关心的问题。当你把你的关注以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时,公司领导一方面看到了你的才干,一方面感受到了你的忠诚,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

某公司职员小张,十分希望自己能得到上司的赏识,但一直苦于没机会。一天,他突然在省报上看到一篇介绍公司经理管理经验的文章,便灵机一动地顺手把它剪了下来,压在自己办公桌的玻璃板下。终于,经理在一次巡视中看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办公桌,也认识了桌子的主人,很快,小张与公司经理之间建立起了联系。这件事看来很简单,但其中蕴含着一条重要的人际关系法则——让对方觉得你重要。

在本例中,小张其实只做了很简单的一件事——把剪报压在玻璃板下,就幸运地获得了公司经理的重视。这事情虽然简单,但却透露了小张对公司命运的关心,表现了他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忠心耿耿的工作态度,而这些恰恰是一个公司的领导所最看重的。这样看来,小张受到赏识是理所应当的事。

创造惊人的工作效率

专心投入到领导委派的任务中去,创造出令领导吃惊的工作效率并予以充分的表现。

要想获得公司的重视,在专业领域内下气力也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在一个人人熟悉业务的现代企业内部,你能够凭着勤奋刻苦的精神和超越常人的业务操作技巧创造出更高的工作效率。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群之中,手脚麻利者都是为人尊重的,而对于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高效率的现代企业来说,工作效率就更是至关重要的致胜因素。如果你在业务上创造出的效率确实令领导吃惊,而且你善于表现这种效率背后努力,那么他无法不给你以充分的重视。

有一次,所长安排小何写一篇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稿子,小何立即行动起来,广泛查阅资料,下班时,所长对小何说:“下班休息吧!明天再干吧!”小何心里明白表现的机会来了,便回答所长说:“这篇文章需要很多数字材料,我今晚没事,正好整理一下统计资料明天用。”结果第三天就把初稿交给了所长,所长满意地说:“完成得很及时。”小何便接过来说:“加了几个班,总算很快拿出来了。”所长点头:“不错,好好休息两天吧,放你两天假。”

在本例中,小何仅仅通过完成一篇领导安排的稿子就令领导刮目相看,关键即在他专心投入到该项任务中,创造出很高的工作效率,大大出乎了领导的意料。而且,他还以恰当的方式向领导表现了自己在效率背后的种种艰辛,使领导无法不对这位努力的部下报以特殊的关注。

铁嘴钢牙拥有“金饭碗”

在公司的种种内外活动中,领导由于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各类事务,因此难免会造成一些工作上的遗漏和疏忽,作为关心公司利益的员工,特别是领导的副手和秘书,都有必要、有责任适时地采取措施,弥补领导的这些遗漏和疏忽,使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看一看下属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帮助领导拾遗补缺而不致让领导下不来台。

诠释领导讲话的难点

诠释领导讲话中不好懂的地方,使领导的意图更完整,更明确。

发表讲话是领导工作内容中的重要部分。为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领导常常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面对不同的听众发表各式各样的讲话,这就致使领导有时忽略了对听众接受能力的具体分析,从而使讲话听起来艰涩难懂、不易接受。这时候,作为领导的部下,我们应当在适当的时刻站出来,帮助领导诠释其讲话中不太好懂的地方,使领导的意图能够得到更完整、更明确地表达。

1947年,胡宗南带着25万大军进攻延安,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攻势,中央军委主动放弃延安,集中优势兵力,寻机歼灭敌人。毛泽东主席在向广大将士讲述这一战略用了“退避三舍”一词。由于当时部分将士的文化水平较低,不理解该词的词义,有些疑惑,作为中央军委参谋长的叶剑英同志立即站出来向大家解释:“舍,在这里是个量词,古时行军30里称为一舍。‘退避三舍’是个成语,出自《左传》。相传春秋时,晋国同楚国在城濮作战,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90里。主席在这里讲‘退避三舍’,并不是说我们要撤退90里,而是说我们要退出延安,采取游击战术,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叶剑英同志的这番诠解,立即消除了一些将士的疑惑,从而帮助其完整、准确地理解了主席讲述的战略意图。

在本例中,毛泽东在面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将士发表讲话时使用了“退避三舍”这样一个成语,致使将士们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一个疏漏。好在叶剑英及时站了出来,向大家诠释了“退避三舍”的本义以及毛泽东使用此词的用意,化解了难点,使将士们完整、确切地领会了领袖的意图。

强调领导的才干

当领导的过度谦虚产生负面效应时,应适时强调领导的能力与才干,帮助领导树立威信。

领导在员工面前显示谦虚,对于表现自己平易近人的态度和作风确实有一定好处,但是一些领导(特别是传统观念比较浓厚的领导)习惯于在员工面前过分地谦虚,这就反而容易给部下们留下怯弱无能、缺乏经验的不良印象,不利于领导威信的树立。此时,聪明的属下应及时站起来展示领导的业绩与才干,同时提醒领导不要再过分自谦。员工们听了有关领导业绩与才干的描述,自然会重新树立对领导的信心,从而满怀希望地为企业勤奋工作。

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格陵兰时装公司开业时,老板王起明讲话,他讲了一通典型的中国式的客套话:“各位师傅,辛苦了!今天是我们公司开业的第一天,你们是行家,我是新手,请各位多多帮助。说实话,这活是紧了点,工作条件是差了点,这样一个小房子要安这么多机器……”聪明机智的阿春见他这开场白说得太脱离美国实际,既不能鼓舞士气,又不能安定军心,同时还授人以柄,说了不如不说。立即接过他的话头,说了一段恩威并重、字字攻心的话:“刚才王老板说话太客气啦,其实他哪是什么新手呀!他的设计在纽约甚至巴黎都拿过大奖。”这几句话令工人们看到了前途,鼓舞了士气。

本例中的王起明忽略了美国员工的心理特征,仍一味地表现中国式老板的谦虚客套,结果反倒挫伤了员工们的士气。阿春深知这其中的利害,及时接过话头,向员工们展示了老板在专业领域内的骄人业绩,重新树立了老板的威信,使员工们看到了公司的前途,因而再次充满了信心。

化严肃为幽默

当领导的言行可能会招致他人的误解时,可采取适当的举动将其言行朝幽默的方向引导,使尴尬紧张的气氛重新轻松下来。

领导不论身居什么样的要职,也都是人不是神,他一样会有普通人的喜怒好恶,也可能在个人喜怒好恶的支配下说出一些令人尴尬的话,做出一些可能招致误解的举动。此时,下属应抓住人们对领导言行错愕不解的心理,采取适当的举动顺水推舟,把领导有意无意说出的过于直白、犀利的话朝幽默的方向引导,使人们认为领导在开玩笑,从而放松了紧张的情绪。

1964年的冬天,在北京开了一个亚非文学交流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是亚非国家的一些著名作家。会议即将结束的那天下午,刘白羽从外办得到毛主席要接见与会作家的消息。5点半,刘白羽赶到湖南厅,不久,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三个人一道出现,他意识到这是一次极其隆重的会见。哪里知道,一坐下,毛主席就指了指中国代表团,向外国朋友说:

“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人?是修正主义分子。”

这样一来整个会场一下僵住了。毛主席的话音落地,周总理就大笑起来。他没有说一句话,但这笑声却像是在解释毛主席刚才说了一句幽默的言语,这幽默的言语使他忍不住在笑起来,于是整个会场上的人,连外国人带中国人都笑起来,毛主席也跟着幽默地笑了起来。剑拔弩张的气氛一下冰消雪化。

毛泽东称中国作家是“修正主义分子”,这一“指控”虽有玩笑的因素,便也反映了毛泽东当时的某种政治好恶,再加上他是以严肃的口吻说出口的,因此令在场者都尴尬。此时,睿智的周恩来凭自己的开怀大笑一下子把这句严肃的话幽默化了,人们在笑声中“明白”了主席原来只不过是在开玩笑,因而很快放松了绷紧的心。毛泽东领会了周恩来的意图,也赶快顺水推舟,用幽默来弥补自己的缺漏。

稳定情绪,委婉暗示

当领导的怒气不利工作的顺利开展时,可先采取措施缓和其情绪,然后委婉地揭示领导应对某些问题采取审慎、理性的态度。

在处理各项事务时,面对下属工作的不力,领导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着下属发起火来,这一方面使他忽略了要处理的事务,导致工作延迟,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个人威信的建立与巩固。作为领导的副手或秘书,此时应果断采取措施,缓和领导的暴躁情绪,等其逐渐冷静下来之后再委婉地提示他应某人某事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而致使正常的工作无法开展。

有一次,局里召集各科室的负责人开会,准备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在会议开始的汇报工作上,有一位科长工作责任心不强,把几项交办的工作没做好,还捅了漏子,结果引得局长得恼火,发了不小的脾气,使会议气氛十分紧张。秘书小王递了一个纸条给局长,上面写道:“刘局长,会前你曾说过,这个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布置工作,动员干部,刚才的会议气氛有点儿紧张,不利于这次会议的顺利进行。有些问题似应专门开会或会后再解决。”

当复会后,小王发现刘局长已恢复了正常,并把会议引导到了正常的议程上。会议比较圆满地结束了。

会后,当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刘局长笑着拍了拍小王的肩膀说:“小王啊,多谢你的‘清凉剂’呀!”

以后,小王与刘局长结成了非常的工作友谊,小王也越来越受局长的赏识了。

本例中的小王不愧为局长的得力助手。在局长发脾气而忽略了开会的主要议题时,他先适时采取措施暂停会议,让局长慢慢冷静下来,然后以写条子的方式用委婉的语言揭示领导恢复理性的心态,抓住开会的主旨使会议顺利地进行下去。这样得力的助手,怎能不受领导的赏识呢?

在很多时候,一些上司、领导都或多或少出现错误,作为下属的你,一定要灵活机动,运用自己的智慧为上司分担责任、化险为夷,让老板感觉你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这样,你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只“金饭碗”。

实现自我别忘口才功劳

口才不只是说话,在特殊的年代,口才立刻便会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在中国漫长历史进程中,涌现了无数诸如孔子、孟子、苏秦、张仪等一大批凭“三寸之舌”而能“一言兴邦”的杰出游说家。春秋时期纵横家的出现,更是形成了“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竞起,辩手云涌,纵横联合,长短角势。国君诸侯崇尚口才,天下学者名士更是趋之若鹜,蔚然成风,形成了一个队伍庞大的说客阶层。以纵横六国,推行连横策略而著称的游说家张仪,就是运用口才这个威力无比的战略武器而成功的佼佼者之一。在他初到楚国当说客时,一天,碰巧相国家丢失玉璧,主人咬定是他偷的,将其严刑拷打之后逐出家门。回家后,妻子叹着气道:“你若不读书游说的话,怎么会遭到这样的奇耻大辱呢!”张仪听后问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当他的妻子告诉他舌头仍在时,他拍手:“够了!”对他来说,只要舌头还在,就有施展自己雄才伟略的机会。后来,他确实扶摇直上,也当上了相国。

像张仪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举不胜举。晏子使楚,名扬千秋;苏秦善辩,穿梭六国;孔明机智,舌战群儒;解缙巧对,传为美谈;鲁迅、闻一多、周恩来和陈毅,更是现代能言善辩的泰斗。他们的口语,或出言有序,如更壶滴漏;或滔滔不绝,似大河奔流;或旁敲侧击,如曲径通幽;或不盖不遮,似单刀直入;或妙语不绝,如吐珠唾玉;或句无单出,如芙蓉并蒂;或信口出之,似草木共生……真如春光中的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好的口才,可使经商者顾客盈门,财通三江,而不致门可罗雀,债台高筑;好的口才可以阖家如春,其乐融融,而不致举家不乐,愁肠百结;好的口才,或如战鼓催征,雄兵开拔;有的如江水直下,一泻千里;或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或似狂飙突起,威震敌胆。无口才难以服众啊!陈胜当初揭竿而起时,慷慨激昂地鼓动大家说:“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惟真惟诚,立刻使大家群情激愤,热血沸腾,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我们更加理解了“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这句话的分量。

事业的成功与失败离不开你的口才。“一口利齿,两排伶牙,”可以使你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帮助、别人的合作、别人的赞赏。古罗马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罗西塞具有非凡的演说才能,他把演讲的社会作用推到了惊人的程度,以至于靠自己的一张铁嘴而进入了政界,并最终提任罗马的检察官和执政官。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英国议会中的波宁布罗克被称为“第一铁舌”,但皮特很快便超过了他。皮特的演讲仪态雄伟、声音洪亮、言辞激越、感情充沛。这种非凡的口才使他打败了一个又一个政敌,赢得了支持和理解,一跃成为全英首相。

古代形容某人能说会道,常用“三寸不烂之舌”这个词语。我国历史巨典《史记》上就有许多这样的故事。刘邦做了皇帝,封张良为留候。可是张良却想出家当道士去。他说:“我家本在韩国,祖上世代都是韩国的大臣,强暴的秦国灭亡了我们韩国,我为了报国仇,宁愿牺牲万金家产参加了反秦战争,现在,终于见到了胜利。我,凭了我的‘三寸舌’,获得了这样高的荣誉和地位,就已经足够了。”

《史记》中还有这样的故事,秦军围赵,毛遂随平原君赵胜去楚,说服了楚王,使其发兵救赵。平原君非常高兴,夸奖毛遂道:“毛先生的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一句话有时可以救人于水火之中,挽救人的性命。

人在最危险的时候,怎样抓住问题的关键,一语击中要害,从而驱祸得福,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能言善辩。

汉代有一位丞相叫萧何,有一次向汉高祖刘帮请求将上林苑中的大片空地让老百姓耕种。上林苑是一处专为皇帝游玩打猎消遣用的皇家园林,刘邦一听萧丞相居然要缩减自己的园林,不禁勃然大怒,认为萧何一定是接受了老百姓的大量钱财,才这样为他们说话办事的。于是下令将萧何逮捕入狱,审查治罪。当时的汉宫廷尉为讨好皇上,只要皇上认定某人有罪,廷尉官不惜用大刑使犯人服罪。就在这紧关头,旁边的一位姓王的侍卫上前劝告刘邦说:“陛下还记得原来与项羽抗争以及后来铲除叛军的时候吗?那几年,皇上在外亲自带兵讨伐,只有丞相一个人驻守关中,关中的百姓非常拥戴丞相。假如丞相稍有利己之心,那么关中之地就不是陛下的了。萧丞相不在那个时候谋大利,难道反会在这个时候去贪占百姓和商人的一点小利吗?”

简单几句话,句句击中要害。刘邦深有感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鲁莽,对不起丞相的一片诚心,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当天便下令赦免萧何。

汉代的另一位开国元勋周勃,曾经帮助汉室铲除吕后爪牙,迎立汉文帝,有定策安邦的大功。可后来当他罢相回到自己的封地后,一些素来嫉恨周勃的奸佞小人便趁机向汉文帝诬告周勃图谋造反。汉文帝竟然也相信起来,急忙下令将廷尉周勃逮捕下狱,追查治罪。按汉代当时的法律,凡是图谋造反者,不但本人要处死,而且要灭家诛族。就在周勃大祸临头的时候,薄太后出来劝文帝说:“当皇上还没有即位的时候,周勃手里拿着先帝留给你的玉玺,又统帅着主力部队北军,是谋反的最佳时机,但是他一心忠于汉室,帮助汉室消灭了企图篡权的吕氏权力,把玉玺交给了陛下。现在罢相回到自己小小的封地庄园里居住,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才想起谋反呢?”

汉文帝一听,心中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立即下令赦免了周勃。

萧何、周勃大难临头的时候,有人出来为他们辩白,讲明事实真相,分析合情合理,从而免去了二人的大难,这就是说辩中语言的巨大威力所致。

恰当运用口才,有时候救的可不是一个人,可以是几个人,甚至天下人。

《史记》里就有一个孩童凭借三寸之舌说服盛气凌人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西楚霸王项羽是个杀人魔王,每攻占一城必将全城百性屠杀干净。魏相彭越联汉抗楚,连夺楚国十七城,恼得项羽眼冒金星,亲率大军围攻彭越占据的外黄城。彭越难支,半夜逃走,外黄城开门投降。

项羽入城后,首先下了一道命令,城里凡15岁以上男子集结城东,准备全部活埋。号令一出,全城哭天号地,哭声中竟有一小儿去楚营求见项羽。

项羽听说小儿求见,倒也惊异,问他:“看你小小年纪,也敢来见我吗?”

小儿说:“大王是人民的父母,小臣就是大王的赤子,儿子见父母,有什么不敢呢?”

项羽本来爱听夸奖,儿童开口就能感动人,项羽自然喜欢得不得了,忙问他有什么要求。小儿从从容容,不慌不忙地说:“外黄百姓,久仰大王恩德,只因彭越突然攻来,无奈暂时投降,但仍然整天盼望大王来救。今天大王驾临,赶走了彭越,百姓非常感激。但大王宫中有一种谣言,说要把15岁以上男子全都活埋了,我认为大王德同舜尧,威过汤武,不会这样做的。况且屠杀百姓后,对大王有害无益。所以请大王颁布明令,稳定人心。”

项羽听了,觉得合情合理,但又威胁道:“如果我坑死人民,即使无益,也不见得有害。你要能说出有害的理由,我就下令安民;要说不出,连你也要活埋。”

儿童听到威吓,并不慌张,反而严肃地说:“彭越守城,部兵恃多,听说大王来攻,怕百姓作内应才紧闭城门。而后见人心不向他,才夜里逃走。如果百姓甘心助战,同心坚守,大王恐怕至少十天半月才能入城。今天彭越一走,百姓立即开城迎驾,可见人民拥戴大王。如果大王不察民情,反要坑死壮丁,外黄城以东还的十几城,听说此事谁还敢迎降。反正降也死,不降也死,抗拒或许还有一线希望。试想。彭越必向汉求援兵来攻,大王处处受敌,就算是处处打胜,也得把心力费尽,照此看来,这就叫做有害无益。”

当时项羽本来就约定好了半月回去,此时已过了几天,如果前面十几城遇阻,就会耽误了时间坏了大事。他反复考虑利弊后,终于答应了儿童的要求,还取了几两金送给儿童。

一个小孩竟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杀人不眨眼的西楚霸王,而挽救了外黄城数万人的生命,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个小孩的胆量,但我们更佩服的是他的合情合理的分析。从这里我们的确更可以体会到“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道理。

口才,就是这样,你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举手之间见云变幻,让你感觉到它力量的存在。口才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让你的对手束手就擒,它抵得上战场上千军万马的力量,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下篇:脱口“秀”——成为一个“秀口”高手

同类推荐
  •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抱怨,早巳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有病不治,病情势必会恶化,最终让人在抱怨的轮回中陷入痛苦的深渊。寻找抱怨原因,追本溯源审视自己:你在抱怨什么?你为什么会抱怨?怎样才能不抱怨?只有找到病因,积极“治疗”,你才能根治,从而在走向快乐的同时,拥抱成功。
  • 总经理掌控营销的100种手段

    总经理掌控营销的100种手段

    本书广泛地阅读和研究了一些营销专业学上的法则与效应,并根据具体情况,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书中不仅有系统性的营销知识,更有很多指导总经理如何掌控营销的策略技巧,同时按章节为总经理提出了“摆正营销位置、重视市场分析、找准产品定位、加大宣传推广、打造营销团队、稳固营销渠道、重视竞争分析与决策、把握整合营销、重视客户管理、了解多种营销模式”十方面的忠告。同时,本书还涵盖了当前企业营销所应具备的全新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要以顾客为中心,尽力发挥和协调各个部门和管理层次的营销作用,以便组织、设计和协调所有营销活动和方案,在实现总体效果最大化的过程中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营销理念。
  •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

    有关修身、求知、心态、处世、职场,交友、生活、成功等等,就像一汪泉水,将清凉灌注到我们的心田,让我们远离喧嚣与嘈杂,提示我们不必在意那些烦心的事情,给自己一份安详、一份宁静、一份美丽;不再忧伤、怨叹。让我们徜徉在儒家思想的海洋中,采撷绚丽夺目,启迪心智的智慧之珠。
  • 胡雪岩的经商之道

    胡雪岩的经商之道

    “仁义”是做人的根本,“为富不仁”“为财不义”成了一种常规。但是,胡雪岩做到了“为富而仁”“为财而义”。胡雪岩虽是个商人,既非饱读诗书之士,也非驰骋疆场的将帅,可在他的身上处处体现出“仁义”二字。拥有巨大财富的胡雪岩屡行仁义之举,从而为他的商业王朝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 好命的女人会撒娇

    好命的女人会撒娇

    本书内容包括:“撒娇——女人的杀手锏”、“你会撒娇吗——撒娇也得讲方法”、“向男人撒娇——做个会撒娇的幸福女人”、“爱的征服——用撒娇去征服男人的心”、“向自己撒娇——做个魅力无穷的女人”等。
热门推荐
  • 狱仙

    狱仙

    宁为红尘鬼,不做长生奴。踏足仙路,不为长生,只为当年低头那一跪,那一句先生之名!
  • 比婚

    比婚

    这是个没有爱情的时代,能结婚就不错了,凑合着过吧。那你怎么不结婚?
  • 约会要去必胜客

    约会要去必胜客

    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恋爱婚姻的种种现象,试图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各种让人心碎、心醉的状况,使读者能够更加正确地对待婚姻,能够得到更好的婚姻。
  • 情人

    情人

    本书探讨了情人现象——无奈永恒的现象,对于三者之一的你,它是雨后彩虹还是诺亚方舟,本书帮你寻获释放自己的诀窍,找到灵与肉震颤时难以把握的解题关键。
  • 绝情毒妃很难追:腹黑邪君冷情妻

    绝情毒妃很难追:腹黑邪君冷情妻

    她是金牌杀手,精通医术,却没想到,会死在自己最信任的人手里。她带着绝望和愤怒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重生的她是一个废物、结巴的冷家三小姐。“废物、结巴,通通都给我滚,姐姐我可是金牌杀手······”想都这儿她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疼痛难忍,她发誓这一生绝不相信任何人!
  • 丹加战纪

    丹加战纪

    在浩瀚的历史中,一个民族为了生存战斗的故事。其中有些人必将名留青史,一些少年也必将成长为传奇。
  • 乱汉行

    乱汉行

    沙场无情,刀剑无眼。唯有君王一纸封赏告慰满地森森白骨。多少将领战功赫赫,名垂千古,可一场战争几十万人性命,能被历史记住的仅有一人而已。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历朝历代有多少将领,那是多少无辜而又年轻的生命铸成的一曲唱响千年的悲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轮回。莫话封侯,历史最是无情。
  • 冥后成长攻略

    冥后成长攻略

    女主月西是穿越异世的小可怜,偶然间拜了个师父,然后加入了一个聊天群,开启了逗逼模式,最终修炼成冥界冥后的故事……这是一篇正经的快穿文,这是一篇不正经的修仙文,作者立志写一篇女性向修仙爽文?(?>?<?)?
  • 双生花开之异世乱

    双生花开之异世乱

    双生花开,惑乱天下!厨神世家代代相传,双生花降生,一毒一药,一妖一圣,貌若九分神似!她是姐姐,做出的食物美味之极却暗藏毒素!她是妹妹,做出的食物同样美味之极却解百毒!这一世她们不懂得隐藏自己的特殊,被亲生父亲送进生物研究所,最终忍受不了趁那些人不注意自杀了!一朝穿越,双生花依旧迷人,却失了那份天真,除了对方任何人都不值得信任!但不同的特殊能力注定她们的未来不同,也注定他们会为了她们乱了这天下…
  • 鸢飞戾天明者在暗

    鸢飞戾天明者在暗

    在未来世界,大地、天空、黑暗、光明混沌不清。究竟谁是谁非?狂魔般的少年不顾世人反对,潜在城市的废墟里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人们联合起来,向这个从古至今绝无仅有的魔头开战!“沉吟的大地与黑暗我了然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和规矩的存在,但,我并不祈求我能得到善终。我将以我全部的魔力与天分舍弃与他,在他也消逝后,这份魔力就归为您有,请助我保护他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