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4100000013

第13章 生活语言的艺术

口才包装完美人生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地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力,力求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见解和感情,以期充分发挥交际功能的口头表达能力,就是口才。口才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可由下面要素组成:它包括胆、情、智、识、知、辩、力、度、思、仪十大要素。

所谓“胆”即无私无畏、临场不慌,言其所必言。“情”即真情流露。“智”即驾驭交际场面的能力。“识”即见解、主见。“知”即丰富的知识和阅历。“辩”即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言语表达形式,句式、语气、语速、语势、语体风格要运用得当。“力”即感染力、说服力、号召力、战斗力。“度”即言语交际过程中,或赞或贬、或喜或悲、或坦陈或婉言、或精确或模糊,都要有个程度轻重的问题。“思”即贯穿于言语交际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仪”即仪态、神情、举止,即指交际者的仪态神情只有与交际者的性格气质及特定语境中的言语二者和谐时,才能相得益彰。简而言之:口才就是说话人对持不同见解的人有巨大的说服力;口才就是说话人语言的吸引力,能吸引周围的人倾听其话语,并有所乐、有所得;口才也是能用把心中的话充分表达出来的说明力,使听者一听了然。口才作为语言的艺术,它具有无穷的魅力。因为语言是人类“奇妙的花朵”。人是漂浮于语言中的。没有语言,人是极为苍白的。语言是构成要领的前提。语言是一条大川,而口才是语言的运用和演绎。随着人际交往和全球交往的增多,对口才需求会越来越多。演讲、法庭辩论、观点表达、仁义争论,都是需要口才。口才的重要性在于表示自己、影响别人。但这并不是说讲得越多越好,不休不是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持沉默也是一种境界。对不能讲的东西保持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人说:“最好的口才是言简意赅,最妙的口才是一语中的。”这两句话是对口才的含义极为具体的概括。

口才是“包装”完美的人生。那么怎样才算是口才?正如一位大学教授说:“一个人,从外在形式看有一口流利而又符合逻辑且生动形象的话,但从深层次看应该具有广的知识和驾驭这知识的能力,口才好比一征汪洋,表达是浪花,内涵是海水。所以我认为要用一种全面、完整的知识作为底蕴,作为源泉。有了丰富的知识,才使口才有“口若悬河”的根底。口才不能靠拔苗助长,胸中有了东西才能自然流露。知识面是构成好的‘基面’。另外学习口才、修辞学、辩论学是很重要的,这正像有了材料,要做成产品,还需要工艺一样。“一个人知识的积累要像一座金字塔。”这位教授还告诉人们,练就口才的方法:“从内容到形式考虑,一是有理论,二是有技巧。关键还是练。节目主持人反应快,口齿伶俐,是练出来的。最好的方法是真刀真枪上台去试。”

口才的有效运用

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而密切的,因此社会交往来也是不可缺少的。随着人们应变沟通能力的增强,我们的说话表达能力,人与社会交际面关系的扩大和人们应变口才能力的提高,更显得必要和重要了。

人们生活到了现在,口才已成为决定一个人生活及事业优劣成败的一个因素。由一个人每天所说的话,可以判定他每天的工作生活情况;一个人每天的喜怒哀乐,往往由其言玉器来决定。一生失败于口才的人很多,我们和人接触时所说的话,是很容易被人传达其价值的。有了才干,即使不会口才,也可以达到成功的目的,但有才干兼能口才的人,他的成功希望更大。因为你的才干可能以通过言玉器谈吐加以充分地表露出来,使对方更深一层地了解你,并且信任你,这样对方才敢付托给你重任。尤其是一个有学问而不会口才的人和人接触时,就有点儿难于应付,同时在无形中就损失了不少的收获。往往有人,在繁忙的人事接触中,觉得别人说的话,有如自己被威胁似的,也许别人的话太圆滑多变,太富于煽动性,使自己的话反觉得木讷结舌了。一个滔滔不绝的说话者,颇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影响周围气氛的松弛与紧张。

口才,确是人类生活中最难能可贵的艺术或技术,你看到一百个人中能有几个人是长于口才的呢?少数人的口才,可以说是出于天才,但多数人的口才,却是出于平常多锻炼的缘故。

不会口才的人,有如发不出声音的留声机,虽然是在那里转动,却不使感兴趣。工业社会是一个繁忙的社会,能口才的人,他必然是现代社会中的活跃人物。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能干的大企业家,定要具备这技术或艺术,律师、教师、演员、推销员等等,都是侧重于口才的。是人类生活中应用普遍而最难能可贵的技术或艺术。一个人的讲话能力可以代表他的力量,好的人生往容易被人尊敬,而口才差的人容易被人冷淡遗忘,由此足以显示“口才”两字立于人生旅程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育、乐六件要事,一个小孩子在初生落地的时候,他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吃奶,因为他要求生存,乳汁是维持他生存的要素;后来,孩子渐渐长大起来了,他不仅要吃,而且要求行动上的自由。倘若父母们缚住了孩子的手脚。他一定会一刻不停地挣扎着;倘若挣扎再不能生效。继之便号啕大哭。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衣、食、住、行、育、乐六项,是他们一日不可或缺的要素。这是天经地义,谁也推翻不了的。不过,这里还得提醒大家一句,就是一个孩子在七八个月的时候,他们还有一件极重要的表现,那是什么呢?老实说罢。这一种表现是由于人类本能的作用而产生的。人类本有一种说话的本能,小孩子在七八个月的时候,他们要求表达他们心理的意思,咿呀地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这正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奇迹,而这种奇迹,许多人都把它忽略了,以为它并不是生活的要素。

人类生活的要素,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满足,如衣、食、住、行、育、乐的舒适;另一方面却是精神生活的安慰,如思想、意念、情感等等。充实精神生活。正和满足物质生活一样的重要,甚至在某一种境地中,满足精神生活,却比满足物质生活重要得多,尤其是表达思想,满足意念,传述情感的语言,更是人类生活当中一件不可少的事情。当你无法表达你的意思,满足你的意念。传达你的情感时,你所受的痛苦一定是非常大的。譬如你正和大家谈得十分起劲。这时若你的声音嘶哑了,无从发言。你将觉得如何的窘迫呢?

人类生活已经到了不能孤独生存的境地中,语言的作用,更表现出不可一时或缺。你无论在什么环境中,你总不可能避免跟人们交往。那么你就不能不依靠说话来做交往的媒介。这里我们不必多费时间来研究语言是如何发生的问题,但是我们却不能不讨论人生和语言的密切关系。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可以显示他的力量,口才好的人,说话说得使人钦服,往往使他的地位抬高了许多。就是胸无半点常识的人,往往因为会说话,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能人。当然,这不是说一个人只要口才好,就可以应付一切了,但是你如果具有良好的口才,无论立身处世,还是交友待人,都一定会给你许多帮助。

人之见解、主张,都是经过长期形成的,但却是可以改、可以变的。想通了这一点,当你遇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不同时,一方面就不会过于心急地要求别人立刻表示同意,就会容人多多考虑一下,而且也还希望别人多多考虑一下才相信;另一方面,也不至于一听见别人意见和自己不同,就说什么“话不投机,半句多”。三言两语合不来,就断绝交往,闭口不谈。而相反地,你会很有兴趣地听别人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口才有助于你交际成功

口才,作为说话人语言的说服力;口才,作为说话人语言的吸引力;口才,作为说话人的感染力;它在交际中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美国企业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85%取决于社交,15%取决于才能”。看来人际关系更多是依赖于口才,人类的交际场,就是人生的磨炼地。若不会应酬,人们都以为他是个呆子。所谓应酬,就是人在生活锻炼中所获得的结果。

凡在社交场合里,你稍一留心,就可看出许多人当中,分类起来不外只有三种:爱说话的,爱听人说话的和看来不爱说也不爱听的,第一类说话的,你若轻轻用一两句话逗起他,他便会一直说下去。你只要具备忍耐涵养的功夫,不管他说得有无趣味,仍能细细听着,那么他就大为满意,即或你一句话也不说,也可能引你为知己。第二种爱听不爱说的人,这一种人,对谈话感兴趣,生性虽不大好说话,但却爱听别人说话,人到非不得已时,话以少说为佳,因为听话便当,说话而能讨好却不容易。但如今碰到了对头,你若不说,这局面就不易维持下去,那么你就非小心从事不可了。

你可以从头到尾包办了说话的义务,但你要牢记着,你是说给对方听的,不是说给你自己听的。因此,说话不在于仅图自己痛快,而必须顾全到对方的兴趣,你要为听者所想,要探出对方的兴趣,照例用几个回合的对答就应该可以探出来,然后择其感兴趣者变下去,别人愿意听的谈话,大概因你的事业经验值得注意,或因你知道了一些特殊的新闻,或因你对于某一问题具独特的见解,所以他才愿意耐心听你说。当你探出他兴趣的焦点,就可以一直谈下去。

你必须注意,即使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说时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拖长下去,否则会令人疲倦。说完一个题材之后,若不能逗引对方发言,或必须仍由你扶持局面。就要另找新鲜题材,如此人才能把对方的兴趣维持下去。在谈话当中,对方的发言机会虽为你所操纵着,你必须时常找机会诱导对方说话,像说到某一切时可征求他对该事的看法,或在某种情形时请他试述自己的经验等,促使对方不致呆听,才不失为一个善于说话的人。话题转了两三次,而对方仍无将发言机会接过去的意思,或没有作主动发言的本领时,你应该设法把一个谈话结束。即使你精神还好,也应让别人休息休息了。自己包办了大半的发言机会,是不是已时才偶一为之的方法,若以为别人爱听自己的话,或不管别人兴趣与否便随意说下去,那就大背其谈话艺术之道了。

在社交上,最好的谈话,是有别人的话在里面,那种看来不爱说也不爱听的人们,常常坐在客室的一个角落里,点着香烟,当然偶然听见另一伙人哄然的笑声时,也照例的跟着一笑,但这种笑显然是敷衍的,因为笑容随即收敛,他的跟光已经移到其他的事物上去了。虽然这种人绝对不会单独来为看你,但若在别人家里遇着,或一个宴会里刚巧坐在你的身边,那么你就不能不想个办法了。首先你要明白,这种人大概是一般人当中年纪较大或较小,或学问兴趣较高,而同时在座的其他人比较市井气一点,谈天说地,问题无非是饮食男女,或出语俚俗,言不及义,使较有修养的人望而却步。所以他才独自躲在一角,只要你知其症结所在,应付是不难的,你可以在几句谈话中探得他的学问兴趣如何,然后才和他谈论下去。只要你会提问,就可以保持着一个增长你学识的机会。如此一来,僵局打开了。年纪较大或较小的一类,亦因兴趣不同,故气味不相投合,原则上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

在社交场合。说话恭敬,对人客气,是一种美德。但不分皂白的恭敬和过度的客气,那就不大好了。假若你到一个朋友家里,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话,他只有唯唯而答,每和你酬答时,总是满口客套,惟恐你不欢,惟恐开罪于你。如此一来,你一定觉得如芒刺骨,坐立不安,终于逃了出来,如释重负。这情形你大概经历了不少吧?同时你也得想想,你是否也如此待过你的客人?虽然是客气,但这客气显然是给人痛苦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大家谨记此旨,开始会面时说几句客气话倒不成问题,若继续说个不停就不太妥当了。谈话的目的在沟通双方的感情,而客气话,则恰恰是横阻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墙搬走,人们只能隔着墙作极简单的敷衍酬答。

朋友初次会面略谈客套后,第二第三次的见面就应竭力少用那些阁下,府上等名词,如果一直用下去,不在相当时间以后废去,则真挚的友谊必无法建立,客气话的生产过剩,必致损害快乐的市场。客气是表示你的恭敬或感激,不是用来敷衍朋友的。所以要适可而止,多用就流于迂腐,流于浮猾,流于虚伪。有人替你做一点小小的事情,譬如说:递过一杯茶吧,你说声“谢谢”也就够了。说客气话的时候要充满真诚;把平时对朋友的客气话略改为坦率一点。一定可以享受到友谊之乐,像流水般泻出来的客气话,最易使人讨厌。说话态度更要温雅,不可有急促紧张的状态。还有说话时要保持身体的均衡,过度的打躬作揖、摇头摆身作态来帮助你说话的表情,并不是一种雅观的动作。

在社交场合,缺乏诚心,刻板的客气话,必不能引起听者的好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贵号生意一定发达兴隆,小弟才疏学浅,一切请阁下多多指教。这些缺乏感情的,完全是公式化的恭维语,若从谈话的艺术观点看来,非加以改正不可。又言之有物是说一切话所必需的条件,与其泛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不如说阁下上次主持的讨论会成绩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话,直接提及他的工作成绩好。至于恭维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推销产品的努力,或赞美他的商业手腕,请人指教一切是不行的,你应该择其所长,集中某点请他指教,如此比无谓的虚泛的客气话更好。

大多成名的人,对于他的工作已成了习惯,你的恭维若不能别出心裁,一定不能打到他的心里。对付这种人,最好拣工作以外的另一种事情去赞美他。要欣赏他那些不大为别人所知道的,却是他自以为得意的事情。你不要以为既是恭维,不怕会得罪人家。便不妨乱说,那就错了。不由衷的话,很容易闹出毛病的。正如你不能随便看见女人就赞美漂亮,如她明知自己实在是不漂亮时,心里会觉得你浮猾。有些女人,你可以赞美她漂亮,或说她活泼,或说她苗条,或说她健美,或赞美她的才智,她的聪明与幽默,或恭维她处理家务的井井有条,教育儿女有方等。同是女人。各有长处,虽是赞美,也要加以选择。因此,恭维话一不能乱说,二不能常常用同一的方法,还有第三要注意的,就是不可多说。

有些人不喜欢听到别人的意见,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风,即使你真的见识比别人高明,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你简直不为对方留一点余地,好像要把他窘迫到无路出,才慌得满意似的。这种习惯使你自绝于一切的朋友和同事,没有人肯给你提供一点意见,更不敢向你进一点忠告。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的十有八九没有绝对是非标准的问题当中,你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是错的,把双方意见的总和再行分配,你至少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有这毛病的却是聪明人居多数,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以为如此可使人敬服,但一些平凡的事实,是不必费心作更高深的研究,至少我们日常谈话的目的,是消遣多于研究的,既然不是在严肃地讨论问题,又何必在琐屑的事情上执拗呢?所以你要注意在轻松的谈话中不可以太认真。在别人和你谈话时。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便了。你若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来,对方绝不会乐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随时摆出像要教导别人的神气。

你的同事贡献给你一个意见时,你若不能即刻赞成,你最低限度也要表示可以考虑,但不可马上反驳。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谈天,你更要注意,太多的执拗会把一切有趣的生活变成乏味的。遇上别人真的犯了错误,又不肯接受批评或劝告时,别急于求成。往后退一步,把时间延长些,隔一两天或两个星期再谈吧!否则大家固执。就不单没有进取,反而伤害感情。而你,千万学得谦虚些,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做一个固执的人,应让父母妻儿、丈夫或兄弟姐妹,都觉得你是可以说话的人,这才是道理。

口才对事业的帮助

中国有句古语:“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意思是说,跟那些具有口才的人交谈可以帮助你增加知识和修养,激发你的口才潜力并能增进你与朋友之间的感情。这对你的知识积累和丰富、扩大你的知识底蕴和视野将起着重要作用。凡是一个善于交往和表达的人,必是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能深刻认识事物的人,只有这样,他说出来的话才能既生动又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此外,他还必须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丰富的词汇,渊博的知识等。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说口才是学识的标尺。

事业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决定于某一次的谈话,这话绝不是过分的夸张,在富兰克林的自传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在约束我自己的时候,曾有一张美德检查表的实行,当初那表上只列着12种美德,后来,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我有些骄傲,这种骄傲,常在谈话中表现出来,使人觉得盛气凌人。于是我立刻注意这位友人给我的忠告,我相信这样足以影响我的前途,然后我在表上特别列上虚心一项,我决心竭力避免一切直接触犯别人的感情的话,甚至禁止自己使用一切确定的词句,像“‘当然’、‘一定’、‘不消说’……而以‘也许’,‘我想’、‘仿佛’……来代替。”富兰克林又说:“说话和事业的进行有很大的关系,你如出言不慎,你如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助力。”这是千真万确的,一件事业的成败,常会在一次谈话中获得效果。所以,你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具有能够应付一切的口才能力。

在事业上,有些谈话是比较严肃的,谈话的目的,不只是一种社交上的需要,也不只是互相认识一下,互相了解一下。例如你找一位朋友,请他参加一个团体;或是一个社会福利工作者出去调查一个家庭;或者一位医生,解决一个医疗问题;或是买卖双方谈判生意上的事情,这一类的谈话,究竟和一般社交性质的谈话有什么不同呢?有些方面。二者是一样的,例如你要具有一般的谈话能力,你要能够适应对方,尽可能了解对方的特点,你要有兴趣,态度要友好而又真诚等等。有些地方却是不同的,这类谈话,每次都有一个特殊的目的。

要使别人瞧得起自己,先要自己瞧得起自己,决不可露出乞怜的样子。你可以谦逊,但绝不可谄媚。不可单是唯唯诺诺,使人觉得你一无动人之处。当你说出你的能力,当你被试探着你的智慧时,简单作答是必须的条件。发表意见时不可肆意批评别人的营业方法,更不可告诉对方说你的计划一定成功。如果雇用你,必可使业务改良发展等语。这只能让对方心里称许,不应由自己说出的。报告你的能力而不流于自夸,得失仍应该让对方去评判。这样,即使你的见解不和他相符,希望仍不会失掉。自夸必连带着固执,这态度只有使人厌恶。去访问一个人,把目的简单地说出之后,你就应该走了,即使环境可逗留一些时间,也应该立刻把话题转到别处。

工作时间或应征工作的晤谈,所需要的是你爽朗和冷静的一面。谋取工作的关键,在于你究竟多想谋取工作,应征工作的晤谈,最重要的是表示自己的资格和能力,不过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仍是不宜,只能瞒骗一时,如果应征工作的晤谈令你胆战心寒。那么也许即是你深深地明白自己肚子里究竟有几滴墨水的缘故。工作晤谈不是社交拜会,不宜摆一副安逸的姿态,谈话的范围守在一定的界限,不要谈办公室的陈设,不要谈对方的一身装束。应征晤谈时间有一定的限制。你必须把你的资格和能力,浓缩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交待清楚,所以这时就是你所受训练、教育及能力的最佳证明。

在工作上,要胜任及愉快,不要摆一副冷面孔,尽量减少情绪上的困扰及不切实际的理想,谈谈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识,谈谈工作上的经验,要诚心诚意的,不存任何的成见。在一块儿工作的人,必须彼此敬重、礼貌、关心,互道叫安,语气温和。如果谁有不想和人说话的时候,我们必须尊重他不想说话的权利。我们要彼此坦诚地相向,心中有话,必定直言不讳。我们在团结精神的表现上尤应高昂。当一人略显慌乱或口吃时,其他的人既要开口为他解围,适时掩饰他的辞穷。

有些人因害羞,常遭受一种痛苦。当他们在一群同事或与工作有关系的人中,他们的信心就瓦解了。他们怀疑自己是一室人中最不风光也最不机智的人,沮丧布满他的全身,反应也开始迟钝。他们只顾喝自己的饮料,甚至连好同事的名字也给忘掉。对待这些害羞的人,我们既不忽视他也不过分注意他,忽视会使他更不自在,过分注意又会使他更难过。如果对他也对大家说个笑话,弄得大家都乐,他居然也会说起笑话来的。

失言是常有的事。此时,不要虚张声势,除非你遭遇的情势已牵涉到别人情感的问题。你应该立即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你认错就不致使情况恶化。而且你很可能还有所收获。现在有勇气说我错了的人已经不多,因此,敢说我错了就能赢得敬重,这种无心的错误,还不难让人理解。更有一种错误,几乎是不能让人原谅。我们最好是不要公开取笑任何人的缺点。

注重口语化表达

所谓“口语化”,从语言学、口才学的角度说,“口语”的概念一般是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所讲的体现了口头表达共同规律的规范性口头语言;而“口语化”指的则是这种规范性口语在口头交际中的恰当和创造性运用。

口才语言“口语化”的特征首先表现在词法上。具体地说,则是表现在词汇的通俗化或用词通俗化上。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大学者兼演说家亚里士多德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修辞学》一书中这样写道,“为了要做到清楚明白,选用词汇的时候,就应该选用那些通行的、日常的词汇”。几千年过去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断已被证明是真理。革命导师列宁是举世公认的口才大师,他的演说语言就充分体现了用词通俗化这一特色。安德烈耶夫在《忆列宁》一书中曾这样回忆,“他(指列宁)在论证自己的理由时,经常使用恰到好处的字眼和流行的民间俗语”。在我们中国,毛泽东、闻一多、鲁迅等语言大师的言语实践也突出地表现了这一语言学家们的口头表达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到词法通俗化,就必须注意:

①多用现代词汇,少用古代词汇;

②多用通行词汇,少用方言词汇;

③多用口语词汇,少用书面语词汇;

④多用形象词汇,少用抽象词汇;

⑤多用普通词汇,少用学术词汇:

⑥多用动词,少用连词;

⑦多用格言、俗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少用成语。

要说明的是,“多用”并不是“滥用”,“少用”也不是“不用”,而是当用则用。譬如,“瞻仰”一词虽古,但说“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就恰到好处。给大学中文系学生讲文学欣赏,书面色彩调强一些也实属必要。

其次,通俗并不等于庸俗。通俗是指用朴素明白的词语形式表达充实向上的思想内容,而庸俗则是指内容空洞,趣味低下,用词粗、脏、痞。譬如,在正式场合中说话使用“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和“占着茅坑不拉屎,你不拉我拉”这类词语。就有庸俗之嫌了。

《神曲》的伟大作者、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伟大的诗人但丁曾在《论俗语》的专文中阐述了通俗词的种种优点,其中主要的有“自然”、“优美”、“清晰”、“流畅”、“流通广”和“感情色彩强烈”等。他斩钉截铁地说:“俗语是高贵的。在我们之前,从来没有人讨论过俗语这门学问,而事实上,我们看到这种语言对一切人都是极为必要的。不只是男人,就是女人和小孩,也需尽其所能地掌握它”。

中国最早的古诗是二言,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其后出现的《诗经》是四言,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到汉朝,又产生了五言诗,流传千古的《陌上桑》和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是典范作品。魏晋时期,七言诗问世。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可谓先声。魏晋以后的一二千年,诗歌继续向前发展,形式也不断丰富。唐诗,宋词、元曲,争芳斗艳,光照诗坛。从上述古代不同音律的诗句中,都反映有“自然流畅,好说易懂”的语言,一种具有明显“口语化”特征的语言。

中国古代的语言表达口语化,还反映在春秋战国来的论辩说学史战线上。如“诸葛亮舌战群儒”,不但是三国故事中的一个千古美谈,而且也是中国说学史上一段难得的口才佳话。当时,诸葛军师只身一人前往江东,与东吴的饱学之臣在朝廷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口舌之战。面对那些蝉怀降曹之心,拘于一孔之见的儒士大臣们的唇舌挑衅。诸葛亮对答如流,谈笑风生。或者言词犀利,如说张昭、步骘;或者冷嘲热讽,如斥恭综、陆绩;或者慷慨激昂之声震耳,如对虞翻、严唆;或者鞭辟入里之语服人,如说程德枢等。不仅如此,孔明还巧言相激东吴国君孙权和雄姿英发的兵马大都督周瑜,使其二人坚定了联刘抗曹的决心,从而为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奠定了基础。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口才雄风功在哪里,成在何处?除了其才智超群。博学多识的“肚才”之外,从口才或语言表达的角度说,其言语方式的灵活多变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这“灵活多变”的语言雄风也正是“口语化”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口语化”语言“灵活多变”特征主要表现于两大方面:一是表达方式的“灵活多变”,即在一次讲话中围绕表达目的,既可义正辞严。又可喻庄于谐;既可声振寰宇,又可轻言细语;既可快人快语,又可委婉含蓄。只要有利于传情达意,则可随机变换说话的方式。也就是说,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具有非常实在的随机性、可变性或灵活性。不像“书面语”那样要风格前后统一,“一次定终身”。二是句型结构的灵活多变。所谓句型的灵活多变,主要是指“口语化”语言其句子结构类型的多样化。这一特点,你可从口才家或善于语言令者的日常言语、社交谈话、会议报告、节目主持以及一些论辩和导购、导游等多种语言表现形式中看出来,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刘吉等与人的对话,孔子《论语》中的语言,毛泽东以及美国前总统里根风趣的日常交谈,欧美许多国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及奥斯卡金像奖仪式上明星们的讲话,我国陈毅元帅的外交谈话,老舍笔下的人物对话等,就都是典型的好材料。具体说来,句型结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口语化语言其句型不仅有常见的主谓类结构,还有很多非主谓类结构和零句结构。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种实词的非主谓结构,非完整但单独表述的独立语结构,主谓倒置、定状后置的变式结构和种种零句结构等等。还有拆加工的词组或句式结构,如倒霉——倒了大霉,汇报——汇了几次报,等等。讲话中不时使用这多种结构类型且各具特色的句子,语言就自然显得活泼可爱。

由于表达形式的不同,口才语言“口语化”的强弱程度自然也不应一样。如论辩与演讲、作报告相比,其“口语化”色彩就要浓一些;反过来说,后者的“口语化”色彩又相应谈一点。但无论如何,当你开口讲话的时候,请记住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要想说好话。就得口语化”。

掌握口才的节奏感

节奏,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运动形式的一种表现。日出日落,潮涨潮落,花开花谢,冬去春来;人的起居作息,社会的兴衰更替。都无不体现出事物运动形式的变化,一种有规律、有秩序的变更。事物运勉垫程中所呈现的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化,就是节奏。

节奏,曾被20世纪的语言大师、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英国首相丘吉尔列为“口头表达艺术四大因素”之首。从乐理上讲,口语节奏主要表现于声音形式的变化,如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语音的轻重高低。音节的长短停顿等。根据表达的需要,说话时对以上多种因素进行有效和巧妙的调节、控制和安排,就构成了口语节奏的主旋律。它感性色彩较强,又可称为口语节奏的“第一声部”。口语节奏还有另外一类表现,如信息的强弱,主旨的贴离,文采的浓淡,风格的雅俗,情与理的穿插交错,论述与例证的逻辑格式变换等,这是一种说话内容、风格及表现手法上的变化。根据表达的需要,说话时对以上几种因素进行恰当的调节、控制和安排,又形成了口语节奏的协奏旋律。它理性色彩稍浓,可称作口语节奏的“第二声部”。

一次讲话,一回座谈,一场论辩,一席演说,一堂教学,从头到尾声调高亢不行,从头到尾轻声细语也不好,从头到尾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不妥,从头到尾光怪陆离、危言耸听也不佳。要使听众自始至终都能精神饱满和有效地接受信息,要使讲话、座谈、教学和演说经常获得理想的效果,在声音形式上,语音就应有高有低。语调就应有抑有扬,语速就应有快有慢,吐字停顿就应有长有短;而在内容、风格和表达手法方面,信息就应有强有弱,主旨就应有贴有离,文采就应有浓有淡,风貌就应有俗有雅,情与理就应有穿插交错,论述与例证就应有多种多样的逻辑格式展开。如果说前面那种有声形式的调节控制是一种微观节奏的话,那么,后面这种内容、风格与表现手法的转换变化就是一种宏观节奏。微观节奏侧重于在短小的口语表达情形下发挥,而宏观节奏则适宜于在长篇大论的场合中运用。口语节奏就是这样一种微观与宏观、有声与无声、感性与理性、形式内容与风格及表现手法的有机整体;是主旋律与协奏旋律的“交响曲”,是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的“二重奏”。

简要地说,口语节奏就是以声音控制为主,内容风格及表现手法调节为辅的一种综合性的、有规律有秩序的口语表达形态的变化。而节奏感,就是说话时这种口语节奏有效发挥的实际成果,是口才语言声情并茂魅力的直接渊源。

一般来说,口语节奏有如下表现:高亢铿锵的语调催人奋发,快骤的语速使人激动、紧张。低沉的语音叫人深思和黯然神伤。或者进一步说,快的语速,重的语音,扬的语调,短的句式,小的停顿,凝练的信息内容,刚健的词语风格会表现出兴奋、爽快、高昂、激动和急切的感情色彩,从而使听众不自觉地受到相应的感情冲击和影响。并产生相应的亢奋紧张或紧迫等心理。另一方面,慢的语速,轻的语音,抑的语调,长的句式,大的停顿,松散的信息内容,柔和的语词风格又可显示出安然、从容、平静、淡雅和严肃、沉重的感情色彩,从而又会使对象不由自主地受到相应的情绪感染和影响,并产生相应的闲散、悠缓、恬适、庄重、深远和悲痛的心理。无怪乎清末重臣曾国藩谆谆教诲其子,“尔走路近略重否,说话略钝否”?“说话迟钝,行路厚重否”?就是想通过说话和行路的“慢节奏”来培养和造就儿子“四平八稳”的封建式人才风格和品质。孔夫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等语。也表明了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口语节奏的确具有强烈的表情作用;或者说,口语节奏本质上的表现特性主要就在于“表情”。当然,口语节奏有时也有表意作用。如同一句话,同样的词汇,说出来若音节停顿、语音轻重等节奏因素不一样,那意义也就可能变了。如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读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将“对牛弹琴”说成“对,牛弹琴”,其语意也就变得截然相反,但总的说来,口语节奏的表意作用毕竟是特例和居于次要地位。

具象性的语言

所谓具象性,是指说话时,特别是取喻明理的时候,不仅要注意使用形象性的语言,而且更应注意使用能引发听众联想起曾经感受或体验过的形象,即“具象”的语言。而“具象性”指的就是语言家们说话善于使用这种“具象”来进行表达的一种语言特征,象即语言语言的语言显著特征。具象性的语言在传情达意或者说传在和感受信息方面有特别的长处。简要地说,这种长处表现在“易”、“快”、“情”三字上。

所谓“易”,就是指具象性语言传感直接,听众容易理解接受。譬如,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的操场上对被打散后又重新集结的起义队伍作了一次演讲。他在演讲中说:“我们工农武装现在的力量还很小,就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现在力量还很大,就好比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咬咬牙,挺过这一关,我们这块小石一头就总有一天会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起义战士听了毛泽东这十分通俗形象的讲话后,明白了人民革命必胜的道理,坚定了革命的信念,跟着毛委员,上了井冈山。在这里,“小石头”和“大水缸”就是出身工农的起义战士所熟悉的形象。因此,用它们来说明“革命必胜”的道理,战士就容易理解接受。假如毛泽东用“木螺钉”和“橄榄球”,或者用“社会发展的肯定性力量”和“社会发展的否定性力量”的说法代替“小石头”和“大水缸”来作演讲,来阐述“革命必胜”的道理,那就不那么容易被接受了。因为作为紧固件的“木螺钉”和作为美式足球的“橄榄球”虽然形象,但在当时的中国却很少见。而所谓“社会发展的肯定性力量”或“否定性力量”的说法则太抽象,绝不是当时一般的工农战士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所谓“快”,则是指具象性语言寓意明晰浅显,听众感觉理解较快的特点。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两个外地人在重庆出差,一天傍晚上街去小吃。走到街上,迎面一个小店,招牌上大写着“四川风味小面”。两人是外地人,不知川味为何。因而犹疑不定。其中一人偏过头又瞥见了另一个小店子,招牌上写的是“酸辣小面”,而二人正想吃“酸辣面”开胃,于是一溜烟地进了该店。“酸辣”比“四川风味”当然具体形象得多。由此可见,具象性的语言确实寓意明晰浅显,听众感受和理解的速度比较快。

所谓“情”,即是指具象性的语言常带感情,听者常受其情绪感染。著名作家刘绍棠在一次演讲中曾接到一张纸条,上写:“共产党不是伟大、光荣、正确和战无不胜的吗?为什么连现代派和存在主义都要抵制,怕得不得了呢?”他看后,“忽”地一下站起来,指着自己问大家:“你们说我身体好不好?”,台下齐声说道:“棒!”于是他紧接着问:“那么你们说,我为什么不能吞食苍蝇呢?”将西方现代派和存在主义思潮当作苍蝇,就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刘绍棠对被他称为“苍蝇”之类的“西方思潮”的鄙视和厌恶之情。又譬如,单纯地用“好”、“坏”、“善”、“恶”、“真”、“假’等字眼来评说事物,听众的感受和印象一般就不会很深;但如果换上相应的“锦上添花”、“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猫哭老鼠”等具象性语言说出来,那感情色彩就强多了,人们的感受和印象也会深刻得多。也正因为具象性的语言有这样一些优点、特点,所以善于辞令者或语言学家说话时就特别喜爱并经常使用。由此,也就自然而地使他们的语言表现了具象性特征。

毛泽东的语言可以说是具象性语言的典范。无论是演讲、作报告,还是日常交谈,他都经常使用人们熟悉的形象:他说小资产者发财心切,就说他们“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他号召中国人民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就说人民应该起来推翻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他谴责蒋介石不抗日。却要抢占解放区的土地,就说蒋介石“躲在峨眉山上”,“不栽树。不浇水,却要摘桃子”;他用“三打祝家庄的故事来讲调查研究;他用“霸王别姬”的典故来陈说官僚主义的危害;他以“洗脸”、“照镜子”的日常事例来阐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首要性;他在革命胖利后提醒其产常人要防止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他称赞青年一代“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连分析世界形势,说出来也是具象性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他不但善于运用具象性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还善于在具象性表达的基础上加以画龙点睛式的理性归纳或概括。他的雄文五卷,多读几遍,不但思想上会有收获,就是语言和口才方面也将受益良多。

如果要问具象性最简单、最普通的表现方法是什么,那么惟一的答案就是“直述”。所谓“直述”。就是直接描述;既不用譬喻、比拟,也不用引经据典,而是直接向听众描述你想说的事物。譬如,曲啸在演讲中谈自己过去“坐牢房”、“戴手铐”的情景就是一种直述,美国废奴运动的先驱道格拉斯谈黑人与白人一样地工作和创造的情景也是一种直述。直述的好处是自然明晰,缺点是感情色彩有时不免淡薄。

不妨换一种说法

相对论并不难懂

本世纪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很少有人能读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一次,有人要求爱因斯坦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相对论。爱因斯坦是这样解释的:“你同你最亲爱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五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五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爱因斯坦用日常生活中人们体验过的真切感受来解释高深玄妙的相对论原理,通俗明了,一听就懂。这种比喻的技巧在说话艺术中常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战国时期的惠施所说,它是“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人们说话或是为了描绘某一事物的性状。或是为了阐述某一道理,或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等等。然而,要把这些东西表述得生动具体,给人印象深刻,往往也不十分容易。如果能运用贴切的比喻,则能化难为易,为听众所明白。例如讲人的品德修养这类抽象问题时,往往易流于说教,让人难以信服,但我国西汉时的董仲表现自己的情绪和倾向,以便取得听众的支持和引起听众的共鸣。

“换一个名字”更生动一些

当你说到某人或某事物时,可以不直接说出该人或事物,而借与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张志公先生把这种借代辞格叫做“换一个名字”。

“换一个名字”。不能随心所欲地换,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换,你所说的人或事物必须与所“借”的事物有某种关联。下面数例都说明所“借”和所“代”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①学好ABC,到处都有用。

②今天,雷锋叔叔又回来了。

③南湖的红船将驶向共产主义彼岸。

④不识丁无。

⑤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⑥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例①把ABC看做外语的特征,借以代外语;例②借具有典型性的雷锋这个专有名词来代雷锋精神;例③借具有象征意义的“南湖红船”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例④借“丁”“无”二字代全部文字;例⑤中的“鸡犬”代鸡犬之声,因鸡犬之声属鸡犬所有;例⑥中的“兵革”代战争,因兵器皮甲是战争所凭借的物质条件。上述数例中,所借与所代之间,或以某种特征相关联,或以某一象征意义相关联。或具有某典型性的代表意义,或具有部分与全体的关系。或具有所属、凭借关系。

说话中灵活运用借代这种技巧,会使你的话更生动,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你不但说到了某人或某物,而且还把与某人或某物有密切关联的东西也说出来或暗示出来了,所以你的话更能诱发听众的联想,因而也就更能吸引听众。

言过其实也有必要

当你描绘某人又矮又瘦时,你说他像根“干豆角”;当你向医生诉说你的病情时。你说你发高烧,全身像“炭火”一样发烫。果真人矮瘦得像干豆角吗?果真全身有炭火那样高的温度吗?显然是言过其实了。但这种言过其实在听者看来却并不觉得是虚假的,而且为了加深印象,看来还是必要的。这便是夸张的技巧。

夸张是言过其实,但为什么听者不觉得它虚假呢?因为夸张也有突出事物某一性质的合理地方,而且它常常与比喻、比拟等技巧结合在一起,听者心里有数。像前面两例就既是夸张,又是比喻。

合理地运用夸张技巧,一是便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二是能加强说话的感染力,三是能启发听者的想象力。正因为夸张技巧便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听者才明知是言过其实却不以为是虚假的。前例中说某人矮瘦得像根“干豆角”,若不用夸张,直言其体重、身高多少,固然也能给听者一个数量级上的印象,但比起用“干豆角”这个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描述,其感染力是大不相同的。它能使听者联想到干豆角的情状,并把这种情状与某人的矮瘦联系在一起来进行想象。听者好奇,说话能诱发其好奇感,丰富其联想,也就当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古人的分析也不是没有道理:“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愉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

夸张虽可言过其实,但不是浮夸,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无中生有。信口开河。它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它之所以言过其实而又不虚假,其奥妙就在于它突出了事物的某二部分性质,不似真实而又胜似真实。

另外,运用夸张技巧时要注意分寸,要让听者知道你在夸张而不是写实,不要单纯为了借奇而强行夸张,像在汇报情况,介绍经验等场合就不能随意运用夸张。

一个词表示两个意思

说话时使用的每一个词或每一句话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有时这种含义却并不表现在这个词或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上,而隐含在这个词或这句话的背后,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则恰好是隐含在这个词或句子背后的含义。这便是双关技巧。

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专心致志为社会主义服务。政治上懂得少一些,但是两年把导弹搞出来了,对国家很有贡献;另外一个人,天天谈政治,搞了五年也没有把导弹搞出来。你投票赞成哪一个人?我投票赞成第一个人。第二个人只好请他去当政治教员。他不能在导弹部门工作,他只能在导弹部门‘捣蛋’。”这里利用“捣蛋”和“导弹”谐音,构成一语双关。

《红楼梦》第八回写有这样一件事:宝玉欲喝冷酒。宝钗劝说宝玉不要喝,说喝冷酒如何对身体有害,宝玉听后觉得有理,便依了宝钗。黛玉在一旁听后只管抿着嘴笑,恰巧黛玉的丫环雪雁来给黛玉送手炉。黛玉便问雪雁是谁要她来送手炉的,雪雁回答说是紫鹃要她来送的,黛玉接过手炉对雪雁说:“也亏了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黛玉的话从表面上看,是说雪雁听信紫鹃的吩咐而不听她的话,实际上则是奚落宝玉听从了宝钗的话没喝冷酒,而平时不听她黛玉的话。

从上面两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双关技巧由于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了两个方面,所以常常能使说话简洁精炼,同时,它又能收到含蓄委婉、幽默风趣的效果。

为了鲜明突出不妨对比一番

鲁迅在《战士和苍蝇》一文中这样说过:“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竟不过是苍蝇。”这里鲁迅把“战士”和“苍蝇”拿来比较,尖锐地讽刺了那些诬蔑革命者的可耻奴才,坚决地支持了坚持革命的勇敢战士。

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通过比较可使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并且鲜明地表现出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上例中“战士”和“苍蝇的对比就是如此。闻一多先生在《最后一次讲演》中多次运用这种技巧,如讲到国民党特务暗杀李公朴,还嫁祸于共产党,并说是什么桃色事件时,闻先生说:“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和李公朴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荣相对比,鲜明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爱憎感情。

将两种不同事物进行对比,通常是为了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等等;将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比。往往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透彻、更全面、更鲜明。

总之,对比的主要特点就在于鲜明性。

同韵同构,悦耳动听

为了使你的话悦耳动听,你说话时可以像诗人写诗一样,讲究点声韵。这里说的讲究就是在必要时跟写诗一样押点韵,或恰当地选用一些双声叠韵的词语。这样,说起来很顺口,听起来也很悦耳。例如,郭沫若在《科学的春天》这篇演讲词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旧社会,多少从事科学文化事业的人们,向往着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科学文化繁荣……看到今天这种喜人的情景,真是无比感慨和兴奋,‘老天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敬爱的叶副主席的光辉诗篇,完全表达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情。”上面加着重点的字大体上是押韵的,这些话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很悦耳。那些双声叠韵词如“慷慨”、“辉煌”、“美妙”、“玲珑”、“明媚”、“艳阳”、“参差”(以上双声)、“灿烂”、“苍茫”、“妖娆”、“翩跹”、“蔓延”(以上叠韵)等,由于它们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所以说起来也朗朗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在说话中自然恰当地运用它们,可以增强语言的声律美,有助于美达。

为了加强说话的语势、节奏感和旋律美,还可以在句式结构上下点功夫,诸如对偶、排比、层递等句式,根据需要都可以恰当地加以运用。

像人们平常所说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等,它们就具有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语言精炼等特点,看起来醒目。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说话时根据内容需要灵活运用它们,自然会为听众所喜爱。又如陶铸在《崇高的理想》这篇重要演讲词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真正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陶铸在这里就运用了两种技巧。一是“同构法”。即每一分句均用主谓结构。二是“头韵法”,即每一分句均以“有”字开头,从而显得节奏明朗,语意贯通,气势强劲。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讲话中也运用这种同构技巧,他说:“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同样给听众一种声音形式上的美感。

上述数例中的技巧,都要求语句结构相同或相似。因此,经过这种技巧处理的话语,说出来就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旋律美和语言气势,从而给听众以抑扬顿挫和气势磅礴之感。

巧用熟语和术语

熟语具有丰富的内容与精炼的形式,它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和歇后语等。它们虽然字数少,但包含的容量大,言简意赅,若运用得当,可使言语简洁,增强说话的效果。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它具有稳定的结构和整体性的意义。例如,要表达“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的意思时,可以说“功成不居”;要表达“巴结或投靠权势者从而猎取个人名利”的意思时,可以说“攀龙附凤”。惯用语是口语中定型的习惯用语,它简明生动,含义单纯,通俗有趣。如要表达为某人或某事“提供方便”的意思,可以说“开绿灯”;如要表达空许诺言的意思,可以说“放空炮”。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它富于哲理,句式匀整。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运用得当能大大增强表达效果。如要表达“思乡”的意思,可以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之类的谚语。格言是出于名家之手流传于民众之口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它长于章发事理,内容精辟,多为警策之辞,其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如你要论述“珍惜时间”这样的论题,可以引用“时间就是生命”(鲁迅语),“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掉时间相比”(屠格涅夫语)等格言。这样,你的论述会给听众以启示。会更富于说服力。歇后语也是一种口头用语,它带有隐语的性质,它的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后一部分才是要表达的真意。如你要表达“两面讨好”这个意思,可以说“快刀切豆腐——两面光”;如你要表达“假情假意”的意思,可以引用“下雨出太阳——假晴(情)”这样的歇后语。这样会使你的话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给听众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术语属于行业词语,它本来只在专业范围内表示单一的专门概念,但只要借用得当,术语在说话艺术中同样可以占一席之地。例如,你朋友意志不坚强,是个“软骨头”,你可以这样对他说:“朋友,到医院去看看骨科吧!”把“骨科”这个卫生界的术语借用过来,会使你的话显得幽默风趣。

逻辑性语言有窍门

从“种牛痘”说起

假如你是教师,你的学生问你:“有些西方悲观主义哲学家。他们的思想、观点对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是害多益少,但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译介出版他们的著作呢?”这时,你不必直言作答。可以先从医生给小孩种牛痘谈起:医生为什么要给儿童种牛痘呢?就是有意识地把病毒放入到人体内,实行“细菌战”,使儿童的身体能产生一种免疫力。然后,你话锋一转便回到本题:译介出版国外悲观主义哲学家的著作主要是作为反面教材,为我国读者提供鉴别条件;它如同种牛痘一样,是为了增强我国读者的“免疫力”。你这样回答比正面解释更具有说服力。这里运用的便是逻辑方法上的类比。

类比,就是根据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方法。这样得出来的结论虽然是或然性的。但它是根据事物的某种相同点用已知的事物来说明未知的事物,所以能起到启发联想和触类旁通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种技巧,类比在说话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我国古代“晏子使楚”、“邹忌讽齐王纳谏”、“庄辛说楚襄王”等故事都是运用这种技巧的典型事例。

在说话中将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类比,固然能起很大的积极作用。但运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所谓“机械类比”就是如此。“机械类比”往往把某对象的特有属性或偶有属性类推到其他对象上,而某对象的特有属性往往是该对象的独特性质,而某对象的偶有属性也往往是别的对象所没有的。因此把一事物的特有属性或偶有属性类推到另一事物身上去就不能不出错误。爱迪生小时候看见母鸡孵蛋于是就用自己的体温去孵小鸡的故事就是例证。

使对方别无选择

张三在会上检举揭发了身为国家干部的李四有受贿行为,并建议组织上对李四进行严肃处理。其他与会者因怕得罪人,对张三的建议都不表态。假如你是会议的主持人,你将用什么办法使与会者都表明自己的态度呢?你不妨采取下面的说法,以迫使与会者表态:“张三的建议如果是错的,各位可以表示反对;张三的建议如果是对的。各位就应该表示同意。”这里你运用的是二难推理的技巧,你的话我们可作如下逻辑分析:

如果张三的建议是错的,那么各位就可以反对;

如果张三的建议是对的,那么各位就可以同意;

张三的建议或者是错的,或者是对的;

所以,各位或是反对,或是同意。

这种二难推理是由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结合起来的推理形式,其大前提是两个假言判断,小前提是选言判断;它在前提中提供两种选择的可能性,而不论选择哪一种可能。都得承认所推出来的结论。你选择“张三的建议是正确的”这种可能,就必须接受“应该表示同意”这个结论;如果你选择“张三的建议是错误的”这种可能,就必须承认“应该反对”这个结论。

二难推理这种技巧尽管小前提中给出了两种可供对方选择的可能。但结论却是必然的,对方别无选择。正因为如此。对方在给定的两种可能性中进行选定时,常常处于两难境地,“二难推理”也因此而得名。可见,这种技巧在说话中特别在论证过程中具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然而,运用这种技巧必须遵循下列两条原则:第一,遵守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的规则;第二,假言前提的前件必须是后件的充分条件,选言前提的判断必须穷尽一切可能。违背这两条原则的二难推理是错误的二难推理。而错误的,二难推理是容易被对方驳倒的。

假如鬼可以投胎为人

某乡村有一共青团员,由于相信迷信,总认为鬼可以投胎变为人,为此,该村团支书向他解释,说鬼投胎变为人是迷信的说法,不要相信,可那位共青团员却总是不能被说服。你能有办法说服那位共青团员,使他改变鬼可以投胎为人的观点吗?如果你要从证明的角度来论证鬼不可能投胎为人,那么你可以采取反证法;如果你要从反驳的角度来论证鬼不可能投胎为人,那么你可以采取归谬法。它们都将使那位共青团不得不承认人不是由鬼投胎变成的。

你不妨先用反证法。反证法就是通过论证与对方论题相反的论题是正确的。从而推翻对方论题的一种逻辑论证方法。根据这种方法,你可以对那位共青团员说:“在人是由什么变成的这个问题上,你我所持的是两种相反的观点。你说人是由鬼投胎变成的,而我则说人不是由鬼投胎变成的,是由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这两种生殖细胞结合起来发育而成的。现代胚胎学的研究成果证实,我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此,你的说法是不对的。”

你也可以用归谬法来说服他。所谓的归谬法,就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正确,然后据此推演出荒谬的结论来,从而推翻对方论点的一种逻辑论证方法。根据这种方法,你又可以对那位共青团员说:“根据你的说法,鬼可以投胎变人,那么,一个鬼就应该对应地产生一个人;而一个鬼对应地‘产生’一个人,这就是说,全世界的人古往今来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总保持着一定的数量。而这个结论显然是荒谬的,因为世界人口总在不断地增加,我国解放以来,人口就增加了两倍。因此,你的说法是错误的。”

由此可以看出,反证和归谬都是一种间接性的说理方法,它们都不直接反驳对方的论题、论据和论证,而是从一种设想的对立面或假设正确的前提入手。在某些不适合直接反驳的场合下,这两种逻辑技巧就非常有用。

獐旁边是鹿,鹿旁边是獐

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自小聪明过人,一次,有位客人将一只獐和一只鹿放在一个笼子里,问王元泽哪是獐,哪是鹿。年幼的王元泽本不认识獐和鹿,然而他并不作“分不清”、“不知道”这一类的回答,却说“獐旁边是鹿,鹿旁边是獐”,客人们无不称赞。王元泽的回答,避开了客人提出的问题,暗中偷换成另外一个问题:“獐旁边是什么?鹿旁边是什么?”他回答的实际上就是偷换以后的这个问题。王元泽的这种回答表面上看来是违反同一律的,但它却显示了王元泽的机智,因而赢得了客人们的称赞。

说话要遵循逻辑规律,像转移论题、偷换概念、自相矛盾等逻了。从上例中可以看出,悖论虽然是一种逻辑矛盾,然而利用这种逻辑矛盾不但可以巧妙迂回地回答对方提出的难题,甚至有时还能使对方处于无所适从地境地。

同类推荐
  • 睿智一生的智慧背囊(中华阅读文库)

    睿智一生的智慧背囊(中华阅读文库)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最具可塑性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在校园里完成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但他们掌握的主要是书本知识,而缺乏人生智慧方面的教育,对人生、对社会缺乏清醒的认识,就像第一次上船的水手,需要有经验者的教导和指引,才能更好地驾驭人生之舟,去面对变幻莫测的命运海洋。
  • 非常口才——高效说话的九堂必修课

    非常口才——高效说话的九堂必修课

    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就是口才的魅力。一言可以兴邦,片语可以辱国。这就是口才的威力。
  • 10秒钟打造赚钱高手

    10秒钟打造赚钱高手

    针对个人在社会上碰到的各种难题,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与深刻的剖析,希望能为你在成功的道路上指点迷津,为你的成功助上一臂之力。书中没有生硬的教条,从事实出发,对人们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拒绝泛泛而谈。
  • 我浪迹在职场

    我浪迹在职场

    为何有的人能够平步青云、纵横职场,而有的人却屡屡受挫,趋于平庸。想知道如何掌握自己的职场命运吗?答案就在《我浪迹在职场》中一一为你揭晓。《我浪迹在职场》的作者是马银春。
  • 打好手中的坏牌

    打好手中的坏牌

    当困境来临时,我们除了坚持还应当如何应对?怎样才能利用自身优势,突破困境的重重包围?如何抓住转机,扭转牌局?如何将手中的坏牌变成一副好牌,改变自己的命运?本书告诉你如何出奇制胜、反输为赢,在逆境中成就自己理想的事业,开创出生活的另一番局面。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不爱江山只爱美人

    我不爱江山只爱美人

    神,算什么?我早已凌驾于九天之上;天,算什么?修炼本是逆天而行,苍天可逆!
  • 完美校草的二次元少女

    完美校草的二次元少女

    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一夜之间变为未婚夫妻!"唔,霍擎你放开我,说好的一起反对父母的呢!!而且那个还是我的初吻!!霍擎你臭不要脸的还我初吻!!""哦~还你初吻!要不我勉为其难的让你亲回来?""……"
  • 异世界的反派之旅

    异世界的反派之旅

    平凡的上班族兼二次元爱好者路启魂,一觉醒来竟穿越到异世界,其身份则是帝国叛军的首领,以一城敌天下,无法投降的反派故事。
  • 这个地球还有救

    这个地球还有救

    “我数学不好,谁能告诉我一个超百位的数该怎么读?”“别问我那是什么,我是不会告诉你那是我攒了万千年的经验。”“别问我这经验能干啥,我就不告诉你,这些经验可以让我为所欲为。”“我是谁?”“我是神。”
  • EXO之缘分

    EXO之缘分

    关于EXO的小说,玛丽苏的,勿喷哦!看完请留意见,等作者加以修改。写女主白莉莉和他们同居的故事。
  • 冬至夏末

    冬至夏末

    这是一段属于我们青春成长的故事。她,旭小冉,一个自认为拥有悲催身世的女孩,其实世界里有很多人都爱她。她,林希蓝,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女孩,喜欢小捉弄别人,心地善良的她对任何人都温柔,可是光彩的她,胸口中却有一枚‘定时炸弹’。冬至的相交,夏末的决裂......种种误会,背道而驰。“当泪水已经不会再落下的时候,你可否回头看看欲要离去的我”。恨和释怀在一念之间。最后的回首,你已不在......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纵魔尊

    天纵魔尊

    自古以来,正邪不两立,邪不胜正,正临天下;但是,这一次,因为天道逆转,魔王转世,魔道横行,所有仙派都不知不觉中了魔,修习起魔道道术,就连一向非常正宗的佛门,也一夜之间突然转为魔佛,天地一下子黯然.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位面上,魔道降临,一个仙派弟子,华天宝,意外中得到了魔胎,从此,踏上了魔道,修成绝魔,癫魔,魔尊,圣魔...甚至可以模仿天道,替天行道...恶魔时代降临!
  • 你走在一条孤独的路上

    你走在一条孤独的路上

    出生伴着笑声,有激动.期望.高兴.羡慕……………………这些原本和你没有多少关系,但确渐渐的成为你活着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找到自己希望走的路。这是一篇励志作品,猪脚从一个不得志小人物走到一个开心的小人物。
  • 重回五零年代好生活

    重回五零年代好生活

    叶雪从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穿越到五零年代一个小村姑身上。她如何带领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