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江湖上出了件大事,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霍阳、韩月夫妇同日同时在家中过世了。说起这霍阳、韩月在江湖中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霍阳是现任武当派掌门的大弟子,武艺超群为人仗义,若是不与这韩月成婚,出家为道必是武当派下一任掌门。这韩月呢?是现任峨眉掌门的大弟子,武功也是相当了得,平日里谨言慎行,若不是与这霍阳成家,削发为尼肯定也会继任峨眉掌门。可世事就是这么奇妙,偏偏他们遇到了彼此,并且一见钟情,放弃了名利,选择了相守终身,他们两人的感情自然也成了江湖上一段人人传颂的佳话。而去世时他们正好是都是五十岁,加在一起来刚好一百岁,于是江湖上人人都说,老天爷是为了成全他们的“百年好合”,正好在他们五十岁之年让他人脱离了凡尘。
夜已经很深了,霍韩正在独自饮酒,他显得很苦恼,时而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时日端起酒杯又一口不喝的放下。此时丫鬟杏儿端了一碟花生米过来。
杏儿:“少爷,您要的花生米。”
霍韩:“杏儿,应该没什么事要忙了吧?坐下一起喝两杯。??来我给你满上。”
杏儿坐到了霍韩的对面回答道,“少爷,人死不能复生,您也不要太过伤心了。”
霍韩叹了口气,“哎!有些事我怎么都想不明白啊!”
“什么事让您如此烦恼?”杏儿好奇的问道。
“你觉得我爹娘是怎么样的人?”
“少爷,这个我说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名义上你是丫鬟,可我却从没把你当做外人。”
“那杏儿就直说了!老爷如同盛夏的太阳,热心仗义无法避开;夫人恰似寒冬的明月,清雅圣洁难以接近。”
“杏儿啊!杏儿!你越来越鬼灵精。”
“少爷,你这就是错怪杏儿了,杏儿可是说的心里话。”
“你当然说了心里话,可是你话只说了一半,我爹确实热心助人,但前提是不能违背他的意愿。我娘难于接近不假,清雅就难说了,若是不顺她的心意,马上就是寒风大作。”说罢,霍韩拿起酒杯有喝了一杯。
杏儿马上又帮霍韩倒满了酒,“少爷,过去的事还提他干什么?”
霍韩又喝了一杯,“我真想不明白,他们两个是怎么熬过这几十年的的。我爹喜欢美酒华服,我娘喜欢清茶素衣。我爹喜欢结交朋友、大宴宾客;我娘喜欢独来独往,安静清幽。我爹想的是闯荡江湖、云游四方;我娘想的是岁月静好、避世修身??还有啊!武功上我爹常说要取众家之常,而我娘的则认为要专精一门。就连我这名字也是,我爹希望我展翅高飞,于是想给我取名为霍高飞。我娘希望我逍遥自得,于是想给我取名霍逍遥。最后一人退一步,给我取了霍韩这名字,外人还以为是因为他们恩爱。”
杏儿又给霍韩倒了一杯,然后拿起酒杯喝了一小口,“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互补呢?”
“互补?”霍韩苦笑了一声,“哎,若真是互补又好了,他们隔三差五就吵得不可开交,你们也肯定遇到过,只是故意避开装作没看到而已。这两年更加离谱了,吵得无法控制之时还偶尔动起手来。吵来吵去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而说的最多就是那两句——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就去做武当掌门了——如果不是你我早就是峨眉掌门了??”
说着说着,霍韩流出了眼泪,拿起酒壶丢掉盖子准备一口喝完,杏儿赶紧升出手,一只抓住霍韩的手,另一种夺过了酒壶。
“少爷,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杏儿,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吗?”
“江湖传闻,他们两人一见倾心,两情相悦,很快便定在终生。当年不是还戏说他们两人是'武当升红日,峨眉寒月暖'吗?”
霍韩苦笑道:“若真是如此就好了,二十多年前武当和峨眉发生了一些摩擦,后来矛盾越来大,以致于演变成了两派的械斗,不仅两派互有死伤,而且对百姓的生活也造成影响。无奈官府上报给了刑部,刑部大怒欲派兵灭了两派,六扇门出面调停,保证限期内让两派和解。六扇门、武当、峨眉为了消除刑部的顾虑于是让他们来了一出秦晋之好,武当和峨眉问题是解决了,但他们两人的问题就开始了。”
说罢霍韩的眼泪又流了出来。杏儿听完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紧紧的抓住了霍韩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