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舞台上风云变幻、兴衰起落,发生了空前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战后美国为推行冷战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舆论准备和具体化措施,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使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由杜鲁门陪同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关于“铁幕”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利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呼吁美、英合作,建立军事同盟,以对付苏联的威胁,揭开了“冷战”序幕。同年9月,杜鲁门的白宫助理白拉克?克利福德的长达50页的《美国与苏联关系》的报告,正式提出对苏“冷战”的纲领。
此后,英国因无力对希腊政府镇压希腊人民革命武装继续进行援助,于1947年2月21日通知美国国务院,英国于3月底停止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希望美国填补它撤退后留下的“真空”。英国的这一表示为美国扩展势力和执行以实力“遏制”苏联的政策提供了机会。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作了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演说,要求国会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帮助希、土重建经济生活,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现在,杜鲁门公开叫板苏联,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他打出了反苏、反共的旗号,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进行反苏、反共政治动员。“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它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战后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美国故意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款,最终使其和东欧各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当该计划临近结束时,西欧国家中绝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接下来的二十余年时间里,整个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同时,马歇尔计划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该计划消除,或者说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使得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并最终走向一体化。该计划同时也使西欧各国在经济管理上系统地学习和适应了美国的经验。
第一次柏林危机
随着德国战后重建的开始,美、英与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加深,苏联迟迟不愿让德国各占领区合并,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为此,美国计划将德国西部占领区三合为一。1948年2月至6月,美、英、法、比、荷、卢六国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提出“伦敦建议”,内容为法占区与英、美双占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并共同制宪,成立联邦德国,将联邦德国纳入欧洲复兴计划。1948年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公布了“关于改革植国货币制度的法令”;6月21日,正式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了“B”记德国马克。这一行动成为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苏联得知该计划后,于6月19日提出抗议,占领军长官索洛科夫斯基发布《告德国民众书》,书中称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6月22日,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的D记号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与此同时,苏联驻扎在东部德国地区的三十多万军队摆出了强烈的战争姿态。美、英等国对此反应强烈,立即向西部德国紧急调动兵力,准备全面迎战。一时间,整个欧洲再度陷入危机,似乎“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这就是历史上震惊全世界的“柏林危机”。
最终,由于双方都不愿诉诸武力,经过谈判,达成了妥协。1949年5月12日,苏联宣布解除对柏林的封锁,延续四百六十二天的柏林危机结束。5月23日,在英、美、法三国代表参加下,西德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9月20日,西德建立,定都波恩,以阿登纳总理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9月21日,占领法生效,令西德享有自主权,英、美、法三国保留管制联邦德国的外交、外贸、国防特权力。同一时间下,苏联亦在德国东部筹措成立共产党控制的德意志国家,苏占区在1949年5月30日通过宪法,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生效,东德建立,定都东柏林,皮克为总统,格罗提渥为总理,取代苏联管制委员会对民主德国的外交及外贸监督,德国彻底分裂为东、西德。
这次危机可以说是美国蓄意分裂德国,恶化美、苏关系而制造的一次事件。
北约成立
1949年4月4日,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十二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正式成立。北约是为了对抗苏联在军事上和意识形态上的扩张而建立的,也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推行世界霸权政策,从军事上控制西欧盟而建立的政治、军事组织。
北约成立之初只有十二个成员国,后来北约经过六次扩大,成员国逐渐达到二十八个:1952年2月,土耳其和希腊加入;1955年5月,联邦德国加入;1982年5月,西班牙加入;1999年3月,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加入;2004年3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2009年4月,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加入。
六十多年来,随着世界风云变幻,北约不断调整其军事战略。成立初期,北约实行“集体防御”原则,遵循“地区性遏制战略”。华约成立后,北约开始逐步推行“灵活反应战略”和“前沿防御战略”。
1991年华约解散和冷战结束后,北约开始实施“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并通过介入前南斯拉夫地区危机、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向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扩展。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北约又把打击恐怖主义作为新的行动重点,参与阿富汗战争,其军事力量由欧洲扩展到了亚洲。近年来,北约又在推行新的战略转型,在保留传统职能的同时,执行从军事到民事的广泛任务,如反恐、维和和人道主义援助等。
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正当中国人民全力以赴地为巩固新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努力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对外战争、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这场战争,是新中国本来不愿见到的。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扩大朝鲜战争,并单方面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声称:“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福摩萨(指中国台湾地区)的任何攻击。”9月,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此后美国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空。
整个局势的发展使中国忍无可忍。10月1日,周恩来总理向美国提出郑重警告。但傲慢的美国政府无视中国的警告,自以为具有足以压倒一切的实力,悍然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图们江推进。朝鲜政府两次邀请中国出兵支援。中国军队是赴朝参战,还是隔岸观火,已到了必须作出决定的时刻。
10月19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经过五次战役,到1951年6月,在朝鲜战场上形成以“三八线”为界的相峙局面。7月,在苏联代表的建议下,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不久后移至双方实际控制线上的板门店进行。经过两年边打边谈的局面,1953年7月,美军总司令克拉克不得不同中朝方面正式签订军事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她热爱和平,但决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朝鲜战争爆发时,新中国诞生刚刚一年,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将军事分界线重新推回到“三八线”,使举世为之震惊。这个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作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欧共体的成立
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高潮。二战后,欧洲出现了美苏两国严重对峙的局面。美国凭借它在战争中增长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马歇尔计划、北约等途径,力图全面控制西欧。而苏联则在东欧建立起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约组织,使西欧国家产生了担忧和恐惧。他们既不愿“成为大西洋一边的殖民地”,也不愿成为“乌拉尔一边的卫星国”。然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许多西欧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大大下降。要想不受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西欧各国只有走联合自强之路,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个新的重要角色。
1951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即舒曼计划),旨在约束德国。1951年4月1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签订了为期五十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1952年煤钢共同体建立,这也为实现西欧经济联合奠定了基础。
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1957年3月25日,六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这也标志欧洲共同体的正式成立,其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是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进程的起点,是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趋势,它对国际事务具有深远的影响。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2年2月7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欧盟)过渡。
万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