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吃亏是福”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吃亏,你就成了施者,朋友则成了受者,看上去是你吃了亏,他得了益。然而,朋友却欠了你一个情,在友谊、情谊的天平上,你已加了一个筹码,这是比金钱、比财富更值得你珍视的东西。
吃亏,会让你在朋友眼里变得豁达、宽厚,让你获得更深的友谊。这当然会使朋友更心甘情愿帮助你,为你做事。
古有明言,吃亏就是占便宜,不过也要吃得好亏啊!
与朋友交往,自己吃点亏就是一个很好的交际方法。
不管是吃大亏,还是吃小亏,只要能对搞好朋友关系有帮助,你就要尽力吃下去,不能皱眉。尤其是大亏,有时更是一本万利的事。
当然,交友吃亏也必须讲究方式和技巧。
交朋友吃亏要吃在明处,否则就是白吃。有的人为了息事宁人,往往去吃暗亏,结果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
三国时期的孙权就是这样,为了得回荆州,假意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结果在诸葛亮巧妙安排下,孙权不仅赔了妹妹,又折了兵。荆州还是在人家手中,这个亏未免吃得太不值得了。
亏要吃在明处,吃在暗处就只有白吃了。你吃亏时,至少要让对方明白,让对方意识到,你吃亏是为了帮助他。
在现在的社会,会吃亏的人才不会吃亏。你不吃点亏,别人怎会替你办事呢?
古时就有一个例子,陈嚣与纪伯为邻,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将隔开两家的竹篱笆,向陈家移了一点,以便让自己的院子宽一点,恰好给陈嚣看到了。纪伯走后,陈嚣将篱笆又往自己这移了一丈,使纪伯的院子更宽敞了。纪伯发现后,很是愧疚,不但还了侵占陈家的地方,而且还将篱笆往自己这边移了一丈。
陈嚣的主动吃亏,让纪伯感到相当内疚,他产生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这就欠下了陈嚣的一个人情,即使他还了这个人情,但是每当他想起时,他还是会内疚,还是会想法报答纪伯。
《菜根潭》上说:“人之短处,要曲为弥逢;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
意思是:别人有缺点或过失,要婉转地为他掩饰或规劝他,假如去揭发传扬,就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到时肯定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有时主动吃亏是要为朋友文过饰非,既让他觉得欠你的人情,又让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会交朋友会办事的人,乐意为朋友遮掩一下,中国人就喜欢这一套。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邻,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里种了西瓜。
梁国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国的亭卒懒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西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国的亭卒觉得失了面子,有一天夜里偷跑过去,把梁国亭卒的瓜身全给扯断了。梁国的亭卒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并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
宋就说:“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身,那我们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呢?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可以让它们知道。”
梁国的亭卒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国的亭卒发现自己瓜秧的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国的亭卒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的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亦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为别人文过饰非,实在是个搞好关系的好机会。当朋友在众人或是你面前犯了错,你一定要抱着吃亏的心理,干脆给他个面子,帮他一把,千万别“暴而扬之”。
很多时候,这种吃亏是帮助你的朋友,尽管你先前吃了亏,但最终朋友会弥补你,报答你。想一想,会吃亏的人怎么会吃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