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常常像溺水的人一样高高地伸出求生的双手急切地呼救,渴望得到哪怕是一丁点的帮助,以走出困境。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免不了要互相帮帮忙。帮助别人,实际上也就是帮助自己,因为别人常常是自己的延伸。日常生活时常能听到有的人说:“我帮他,谁帮我?”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是对人对己都不负责任,是存在某种心理问题的表现。
查尔斯是纽约一家大银行的秘书,奉命写一篇有关吞并另一家小银行的可行性报告,他急需帮助。但事关机密,只有一个人可以帮助他,拥有他非常需要的那些资料——那人曾在那家小银行效力了十几年,不久前他们变成了同事。于是查尔斯找到了这位同事,请他帮忙。当他走进这位叫做威廉·华特尔的同事的办公室时,华特尔先生正在接电话。电话里他很为难地说:“亲爱的,这些天实在没什么好邮票带给你了。”
“我在为我那12岁的儿子搜集邮票。”华特尔继续解释道。
查尔斯说明了他的来意。开始提出问题。但也许是华特尔对他过去的组织感情颇深吧,不很愿意合作。因此说话含糊、模棱两可。他不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无论查尔斯怎么好言相劝都没有效果。这次见面的时间很短,没有达到实际目的。
起初查尔斯很是着急,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情急之中突然想起华特尔为他儿子搜集邮票的事情,随即想起他的一个朋友在航空公司工作,一度喜欢搜集世界各地的邮票。
第二天一早,查尔斯带了一些以一顿法式大餐为代价换来的精美邮票,坐到了华特尔的办公桌前。华特尔满脸带着笑意,客气得很。“我的乔治将会喜欢这些,”他不停地说,一面抚弄着那些邮票,“瞧这张,这是一张无价之宝。”
于是他们花了一个小时谈论邮票,然后华特尔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把查尔斯想要知道的资料都说了出来——查尔斯甚至都没有提议他那么做,他就把他所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而且还当即打电话给他以前的一些同事,把一些事实、数字、报告和信件中的相关内容,全部告诉了查尔斯。
“帮人最终帮自己”,这成了查尔斯后来一直信奉不疑的真理。
有一次,温州商人王月香和她的丈夫一起搭乘陕西地质学院的旅游车由西安回浙江。路途中,邻座的一位地质学院的教授不慎丢失了钱包,万分焦急。身无分文,怎么才能回家呢?正在教授左右为难的时候,王月香慷慨解囊,她掏出1500元塞到教授的手中,说:“出门也挺难的。这点钱够用了吧?”
教授十分感动,他当即掏出本子,询问王月香的姓名和地址,表示一定会寄还这些钱。
王月香笑笑说:“我们既然要给你,就不指望你还的。这也是缘分,就算我们交个朋友吧。”
教授无法推辞,就递上了自己的名片,说:“你们在外经商,也不容易,钱,我一定要还的。如今像你们这样的人太少了。”
原来这位教授姓屈,是一位地质专家,多年参与西北地层石油蕴藏的勘探与研究。就是这位屈教授,给王月香日后到西部打油井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往往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与帮助,也最容易获得成功;而那些自私吝啬、斤斤计较的人,虽然胸怀大志,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往往还会成为孤家寡人。
参透人生
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应该是互相的,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的事情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如果你想得到他人的帮助,你首先要学会帮助他人,为自己积累良好的人脉关系和口碑,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随时找到合适的人。